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次机遇 >

第59部分

第三次机遇-第59部分

小说: 第三次机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必须现款结算;第二,你卖出去的价格不能高于原先的八成五;第三,你只能全部从开平拿货,不准再卖矿煤。”
    这么一说后他心里顿时明白了不少,看来随着周学熙的回归,开平和滦矿要拉开架势斗了。他只是奇怪,两家虽然一直摩擦不断,但还没有上升到如此白热化的地步,这次怎么撕破脸了?
    “其他事你不必多用问,只管照我的话去做便是。”对方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不耐烦地说道,“有钱就赚,有煤就卖,操那么多闲心干嘛?”
    “当然,当然,谁还能和钱过不去!”
    ……
    几天后,交易市场晴天霹雳,很多人赫然发现开平销售部和昌达隆报出的牌价比前一天足足低了一成五。出大事了!整个市场开始癫狂了,要知道就是光景最好之时卖煤也没有一成五的利润,开平到底是疯了还是傻了?
    消息放出后的当天上午,商行被人挤得水泄不通,所有人都挥舞着银票高喊“买煤”,仿佛已经不要钱似。往常斤斤计较一点回扣的采购现在问都不问,直接就扑到开票处开票,生怕去晚了就捞不着便宜煤。至于回扣——一成五的空间摆在那里,随便你怎么弄。
    这一天,开销售陷入了停顿,除以前已经签订的合同外,一吨煤都没卖出去,销售部人员急得差点发疯,连连打电话向矿上报告。
    “难道有人走漏了风声?”接到消息后的矿高层乱成一团,矿区经理赵元祀说出他的猜测后惴惴不安地看着周学熙,连头也不敢抬——周学熙回任后与他说起过削价竞争之事,他以为自己办事不密,让开平先下手为强了。
    “不像。”周学熙在办公室里来回踱了好几圈,“这消息我只和你谈起过,如果连你都不能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我……”赵元祀擦去额头的汗珠,这种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肯定是张翼这厮参不倒我而想出来的损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跟上!从明天开始,矿煤价一律打八折,即便已签订供货合同的也按新价格执行!”
    好大的手笔,好大的魄力。“大人,这会不会?”
    “不要担心……直隶官银号的垫款我已经全部结清了。”
    “什么?”
    周学熙从一直紧锁着的保险柜里掏出一张清单,笑道:“皇上给开滦拨400两银子,除了退还官银号垫款外便充作流动资金,原本我想等局势明朗一些,产量再提升一些之时发动,现在看来,着实有提前迎战的必要,不用怕!”
    原来如此!赵元祀便放心了。既然有皇上支持,那好,干就干,谁怕谁!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四十八章 沉着应战
     更新时间:2008…8…23 17:40:03 本章字数:3264
    策雷厉风行,当日傍晚矿便向各商行放出消息,明于价格多少,敬请关注牌价。结果第二天一大清早,开销售部门口的黑板前已有不少人驻足等待,期望矿能用更具杀伤力的报价来作为回应。开平售价虽然压低,但七五折扣只给了昌达隆一家,其余各家拿不到这么低的价格,迫切希望能在矿身上捞回来。
    很多人一边翘首等待,一边小声地交谈。
    “我估计矿今日牌价肯定和开平一模一样,不让很难混下去。”
    “难说,周老板办事从来都是神出鬼没的。”
    “要我说,今儿矿价格说不定还要低上一截。”
    “于老四,你想钱想疯了?再低一截,矿都喝西北风去了。”
    “要的就是气势,可以亏钱不能亏面子……”
    “快看快看,出来了,出来了!”
    果然让于老四给说着了,开比往常提前一个小时公布各类牌价,平均价格齐刷刷地降到了以往的八成。在众人一片啸叫声中,昨日昌达隆的盛况重演,光第一个小时的销售量就抵得上昨日整整一天,只不过今天是发生在销售部而非商行罢了。
    真没想到价格战居然有如此彪悍、如此强劲亦如此惊心动魄的表现。所有的客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两矿煤价的自由落体。不到15天,两家的售价已跌落至原先的三分之二,瞧两家掐得如此起劲地阵式,压根就没有在短期内熄火地愿望。
    除开煤价这个正面战场。还有股价这个敌后战场。开滦虽然号称要招募商股。但实际上并无一分钱商股到位,在林广宇拨出内帑赎还直隶官银号的垫支后,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开已是皇帝私产——当然民众都不知道。但开平不同,英国人虽然依靠欺骗方式掌握了控股权,但总共14万股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是商股,价格战消息的传出使。。:。生急剧变动,天津股票交易所里无数投机客见证了这轮过山车表演。
    第一天,在开平主动削价15%。开滦零销售消息地刺激下,开平股票大涨10个点,从原本的130一股直接跳上
    第二天,得到开跟进并削价20%消息的证实,市场对开平的盈利水平表示担忧,股价应声而落,一开盘就从143跌到122(这时候可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随着价格战的全面打响与加剧,市场人心惶惶。开平股价直线下滑,虽然下跌幅度没有第二天那么吓人,但也是阴跌不止,持续下滑。好容易经过休市一天地喘息。开平股价随后有了小幅反弹,但价格战的贴身肉搏决定了这种反弹只能是昙花一现。价格战烽火越烧越旺。股价反弹终告夭折。
    与股价大幅下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交量急剧萎缩,最初几天还有不怕死的投机客冲进去想博个短差,但后来发现这纯粹是个圈套。股价越跌越低,越低套人越深,越深成交越少,越少砸盘越易。煤价虽然维持在三分之二左右波动,但股价不到一月已腰斩过半。空头每天都在上方堆下一道道卖盘,但收盘前能成交的百无其一。
    待开平的亏损报表一出来,股价更是应声下挫,原本价值130两的股票现在连以60两左右的价格脱手都困难万分。德璀琳等人原本还在70左右地价位托了一下市,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铺天盖地的抛盘瞬间就将少得可怜的买盘给吞没了。
    股东们愤怒了,虽然矿高调应战是造成开平股价跌跌不休的主要原因,但其诱因却是一个月前开平主动削价之举——从一开始就略带情绪地正常竞争发展到后来的恶性价格战,开平矿务局管理层负有不可推卸地责任。众多中、小股东眼睁睁地看着手中股票的价格日益缩水,忍不住怒从心头起,很想找德璀琳、那森等人问个清楚。但始作俑者的德璀琳、那森之流非但不加以合理解释与说明,反将责任全部推卸到矿身上,诡称因周学熙不遗余力地要打压开平、收回开平,迫使开平管理层不得不出此下策。栽赃过后,对于
    东主动停止价格战的提议,他们佯作不予理会,铁了
    收了别人送来的自鸣钟便该给洋大人办差,张翼对于运动各路用煤大户一事格外上心,这段时间顾不上逗弄心爱的鸽子,推掉了狐朋狗友的叉麻将邀请,也不再睡到临近正午时才起来,每天走东家、串西家,忙得不亦乐乎,关键话语说来说去就那么两条:
    “兄弟见识不明,庚子年让洋人占了便宜,心里一直是憋着劲要为国家收回开平的,奈何力有不逮所以隐忍到现在。现在开平的洋鬼子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居然搞起了低价倾销,这不是找死么?卖得越多,将来赔得越多,所以帮兄弟一个忙,要买煤多买开平的,早点让他们折腾完。”
    —
    或者声泪俱下地表演说:“这次洋鬼子蓄意挑起冲突,企图用恶性竞争的法子来挤垮开,我是不同意的。与公,开也是咱中国人的产业,让洋人寒碜到底谁都脸上没光;与私,辑之是我亲家,我大义上帮不上忙,小处总要搭一把手。不瞒您笑话,现在开流动资金很紧,多卖一吨就多亏一两银子,再这么下去恐怕要撑不牢的,还是多买开平的,让洋鬼子多放点血。”
    这番似是而非的言论听上去着实冠冕堂皇,着实迷惑了不少人,很多商家听了他的鼓噪和劝说之后专门购买开平矿产,以免对矿造成更多的冲击。但实际上煤炭生产是个连续性过程,停下来容易,再恢复起来可就麻烦。矿井运作一旦停止,作业面、巷道很有可能因为渗水而无法继续开采,或者有可能造成崩塌——一旦如此,亏本生产比停工都要划算。
    价格战同样是柄双刃剑,两个多月来开也是在咬牙坚持。在向周学熙递交报告时,赵元祀的声音很低沉:“这两个多月来我们的出货量比以往翻了差不多一倍,但亏损却高得惊人,不算设备折旧和当月税收,明面上我们已经亏了差不多50万。”
    周学熙不动声色:“开平那边情况如何?前次听说有不少商股股东前去闹事?”
    “是的。不要脸的那森居然还栽赃是我们所为。只是英国人有相对控股权,再加上掌握着公司的实际经营,其他股东即便再有意见,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洋人势大,很多人想必敢怒而不敢言。”
    “属下听到一个消息,不过……”
    “说便说,用不着吞吞吐吐的。”
    赵元祀便把张翼这段时间所扮演的怪异角色和上窜下跳的事迹和盘托出。
    “混蛋!”周学熙怒不可遏,狠狠一拍桌子,连茶杯都震到地上摔碎了。
    赵元祀从来没有看周学熙发过这样大的脾气,即便庚子年张翼盗卖矿权的时候,周学熙碍于亲戚关系也没有太过逼迫,这一次看来真把他给激怒了。
    周学熙连连跺脚:“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倒想洋人怎么会有先发制人的一招,原来都是这厮在捣鬼。”
    “要不要派人去澄清那些谣传?”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厮既然如此丧心病狂,我也不能再对他客气了。”周学熙一张脸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澄清缓不济急,我马上给岑中堂拍电报,让他来治治这个贪赃枉法之徒。”
    “属下倒是担心大人这段时间折损过多在皇上那里不好交待,如果消息传开,张翼等人先倒打一把,如果朝中再有不明真相之人上书言事,恐怕……”
    “这一层我已经考虑过了,也做过最坏的打算。可是,我早就把自己的退路给堵死了。”周学熙一脸郑重,“说句实话,我原本可以装作什么都不看见,安安稳稳在京师做我的自来水公司经理,但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这次以滦收开,对别人而言或许只是成败胜负的问题,对我周学熙来说却是事关生死存亡!我一定要坚持到底。”
    “周大人、周大人,好消息,好消息!”矿的文书挥舞着电报纸跑过来,将两人的目光牢牢吸引住了……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四十九章 同仇敌忾
     更新时间:2008…8…23 17:40:03 本章字数:3255
    电报是张等人联合打来的,果真是天大的好消息!
    “闻开为挽回国家利权,与开平展开商战,某等同声共气,愿助一臂之力……”
    电报里,众人详细诉说了援助计划:鉴于目前煤价远低于市价,各企家愿以实际购煤数为基准,每购一吨则自愿捐助开4银子,如果价格再跌,补贴数额同步增长,使开能利用这笔补贴银子弥补在其他方面的售煤损失……
    领衔签名的头一个便是张,后面,荣家兄弟、虞洽卿等一干上海滩风云人物赫然在列。
    “我等俱为宪政党同志,同志者,必属相互扶持、共赴国难也……”
    周学熙感动得热泪盈眶,党内各经营实业的大佬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更加坚定了他斗争到底的决心。
    “张四先生果然仗义,不愧为宪政领袖,实业巨擎。”赵元祀将电报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唏嘘不已,转过身去,用手背悄悄擦拭眼泪。
    天可怜见,矿不是孤军作战。
    “卖报卖报,今日出版的《帝国日报》大幅报道开平、开煤价斗法之事!”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昨日宪政党组成‘助后援团’,张四先生领衔……”
    京师、天津、上海、奉天、广州……在全国各大城市的街头,报童用稚嫩的声音揭开了中国企业史地新篇章——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出击。开滦争回利权地斗争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与同情。
    《帝国日报》用整整一个版面报道了开平、开斗法的来龙去脉与重重黑幕。更原封不动地将张等人联合援的电报公诸于众。梁启超等宪政党喉舌巧妙借助参与者说出题中应有之意:
    “值此华洋商战之际,国家利权至高无上,我等商界众人理应同仇敌忾。共御外辱,今日若助滦,他日必有人助我;今日若倒,他日亦有人倒我。故,助滦便是助己,救滦便是救国!”
    “举凡50年来。华洋商战屡屡以华商落败而告终,固有技术不够先进、资本不够雄厚之憾,但究其原因,实为我国商民不够团结之故,为彼等各个击破所致……矿虽弱,有四百兆国民热心援助则恒强;矿资本虽少,有千千万万踊跃襄助则至多。”
    消息传出,举国激昂。大批爱国绅商深受感染,跟着表态:“煤炭固无国界,煤企岂无国界?今日所争,非为何矿之煤。只为何国之权……我中华亿兆子民,倘若连一矿都不能力保。将来有何面目参与世界竞争?”连日来,众多华商或登报声明,或专程拍发电报给周学熙,不但予以道义上的理解与支持,更积极表态愿同样参加后援团。
    此时由于开平、开的恶性竞争,市面上其他一切煤炭都已滞销,不要说原来成本就居高不下的河南煤、湘西煤,即便往年一直由日本输入,号称质优价廉的进口煤也被逐步排挤出去。整个江南工业界得益于煤价下跌而获得了超额“煤炭利润”——两矿不计成本地降价等于在为各大企业提供煤价补贴,在这样的前提下将其中一部分利润提取出来用于资助矿,防止其因为资本不继而倒掉实际上更能够延长获取超额利润的时间。
    在这样的形势下,从哪一家买煤其实已经无关紧要,开平卖得多也好,销得少也罢,只要他拿不到自愿捐助,一样都是亏损。要么以扩大亏损来扩大市场,要么以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