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节度 >

第124部分

天下节度-第124部分

小说: 天下节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之声充斥满营。庞师古恼火的嘟囔了两句,对身后那名虞侯喝道:“传我军令,眼下军情紧急,若有动作缓慢,踯躅不前者,一律斩首。”
    那虞侯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躬身领命,便领了一队亲兵向下面冲去,顿时营内传来一阵怒喝和惨叫声,士卒们在死亡的威胁下动作顿时快了很多,庞师古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身向一旁的一处望楼行去。
    庞师古站在望楼上,举目四顾。只见南北两处营垒一片火光,显然已经被敌军攻破,成千上万的宣武军士卒丢弃了兵器盔甲,狼狈不堪的在泥泞里挣扎,向自己所处的中军大营逃过来,在后面,一队队彪悍的铁骑正在尾随追击,那些骑兵并没有赶的太紧,只是不紧不慢的砍杀落在最后面的宣武兵,免得这些已经失去了组织的敌军被逼到了绝路,反而回头做拼死一搏,多了无谓的伤亡。庞师古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随朱温起家,虽说用兵拘泥于主上的指示,自己的能动性是差了些,但绝非不懂兵事的蠢材,否则时溥和朱瑄二人也是横行天下的豪杰,如何会败亡在他手上。其将七万大军分置三营中,互为犄角,缓急皆可相救,布营于低地,也是为了樵采汲水,马匹牲畜草料收集方便,毕竟七万大军所消耗的物质也是惊人,只是他多年转战于黄河南北,对于江淮地区的水文情况倒是陌生得很,结果便着了朱瑾的道儿,他竭力镇定下来,身后的一名亲信将佐说道:“使君,看样子对方最多也不过五六千骑兵,我们开门出营一战,不然南北二营的快两万将士就完了。”
    “紧闭营门,张满弓弩,待到敌军靠近,便乱箭齐发。营中若有乱伍者,一律斩首。”
    “那若是友军将士靠近营寨呢?”那将佐试探着询问道。
    “与敌兵一般处理。”庞师古的声音如同铁石一般,并无半分热气。他知道眼前的那些沙陀铁骑的威力,宣武军没少吃过他们的亏。眼下营垒外一片旷野,手下士卒又已经丧胆,若是一旦受挫,只怕便是一窥千里的下场,更何况眼下出现的只是朱瑾,杨行密和他的江淮大军还没有出现,还是坚守营中以待敌变为妙。
    宣武军大营内守卒得到向己方将士放箭的命令后,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许多人出身都是宣武军的故敌,故主为朱温所灭后,才投入宣武军,刺客在营外被沙陀骑兵肆意砍杀的将吏士卒们许多都是他们的袍泽故友,这等射杀友军的命令本就是极难执行的,何况自起兵以来,庞师古屡出昏招,在军中的威望可以说是直线下降,许多士卒看着出身宣武军的队正虞侯的眼神中充满了仇恨。
    转眼间,从南北二营逃回的溃兵已经靠近了宣武军大营,虽然营垒之间相距不过两里有余,可后面便是挥舞着刀剑的敌兵追杀,耳边不时飞过带来死亡的箭矢,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挤倒在地践踏而死,每个人都喘着粗气,几乎耗尽了最后一丝体力。眼前这座营垒就显得格外的可爱,可是大营的大门紧闭,依稀可以看到营垒的墙壁上满是刀剑矛尖的光亮。
    “为何不打开大门呢?”跑在最前面的一名士卒惊疑的想着,突然他看到营垒大门上站起了一名校尉,喊了两声,又挥了挥手,手猛的往自己身后指了指。他惊疑的站住了,可是身后的人立刻压了上来,把他不由自主地的往前推过去。正惊疑间,突然一声号角响,紧接着便是一阵嗖嗖的声音,他便觉得胸口一疼,紧接着好似有一股东西从自己身体里面留了出来,伸手往疼痛的地方一摸,一只羽箭从自己的右胸贯入,直接从背后穿了出来。他张口想要骂句什么,却只觉得口里一股温咸的液体涌了出来,便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
    宣武军大营的第一阵箭矢几乎没有浪费一支,由于沙陀骑兵有意识的把敌军往中间驱赶,溃卒的队形十分密集。而且先前为了跑的快些,他们几乎全部都丢弃了身上的甲胄,弓矢照成的伤亡更是十分惨重,许多人被直接射穿了头部和胸口,直接失去,可是更不幸的那些人被射穿了四肢,跌倒在地上,被人践踏,要被痛苦折磨很久才会失去知觉死去。后面的溃卒并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只听到前面一阵阵的惨叫,可还是被更后面的人推挤着向前面挤去,接着被弓矢射倒。很快在大营门前的空地上便躺满了宣武军士卒的尸体,垂死者的哀号声交织在弓矢飞行的嗖嗖声中,让人不寒而栗
    “啪。”突然一名大营内的弓弩手将手中的弓弩扔在地上,头也不回的向后面跑去。一旁督战的宣武军校尉拔出腰刀,反手便将那人砍倒在地,枭下首级喝道:“庞使君有令,若有怯弱不前,违抗军令者,一律斩首。”
    守营的弓弩手顿时爆发了起来,一条雄壮汉子喝道:“我们这些当兵的就算命再不值钱,也不能让你们这般糟蹋,在这寒冬腊月到千里之外的淮南打仗也就罢了,还要射杀自家兄弟,你们汴兵要把我们青徐汉子全杀尽了吗?”原来朱温与、时溥、朱家兄弟鏖战近十年,汴军所到之处,皆为废墟,所结下的仇恨非浅,庞师古布营时,将亲信的宣武兵大半在地势较高的大营,而南北两营大半都是归降的其他将士,眼下营外尸横遍野的大半都是徐郓二州将士。
    那校尉眼看竟有人与他抗声,知道如果不能马上将其弹压下去,一旦发作起来,自己只怕便是尸骨无存的下场,也不多话,上前便拔刀就砍,那汉子侧身一让,近了身,手中弯弓猛地往对手头上一绕,竟已经用弓弦勒出了那校尉的脖子,猛的一用力,锋利的弓弦便已经割断了对方的咽喉,一股血顿时喷了出来,溅了旁人一身。那汉子将手中弯弓扔在地上,拣起那校尉的佩刀,转身一刀斩开营门,喝道:“反正都是个死,不如反戈一击,跟了那朱瑾,说不定还是个活路,反了吧。”一旁众人大半都是青徐间人氏,顿时轰然而应。
    这边沙陀铁骑虽然没有直接冲击大营,但是一面驱赶溃兵冲营,一面分而游骑骚扰,大队骑兵都在宣武军旧营中休息待机。而宣武军大营靠近淮河边那一侧,因为地势狭窄,又靠近河边,不利于骑兵驰骋,是以都是骑兵的朱瑾部并没有领兵攻击,自然防守一方的宣武军也只留了些老弱防守,只见三面杀声震天,剩下的一面却是安静的很,气氛倒是诡异得很。
    赵之伍在黄巢时便已经在朱温麾下厮杀了,可惜本人智勇皆无,又被人斩却了右手两根手指,无法开弓射箭,厮杀了快十几年了,还是个队正,麾下不过百人。他们营的校尉知道他的底细,看在他老资格的份上,便让他领了四五百老弱残兵去把守靠河岸边的那段壁垒,他也是个老兵油子了,便寻了快干燥的地方,靠着休息了起来,说来也是奇怪,这等紧张的气氛下,许多新兵莫说睡觉,便是坐在地上也是坐立不安的,可那赵之伍竟能呼噜打得震天响,让人不得不佩服。
    作者的话:不好意思,前天领导扔了个大任务给我,累的死去活来,今天才有了点眉目,晚上赶着码了点出来。毕竟拿人家的俸禄,不得不如此,这里向大伙道歉了,请包涵。
51清口6
    赵之伍睡的正香,突然被一阵剧烈的晃动弄醒,刚睁开眼帘就看到一张惶急的面孔在自己眼前,嘴巴快速的开闭着,结结巴巴的喊着:“队正,不好了,不好了。”
    赵之伍一脚将那人踹倒在地,擦了擦被溅了一脸的唾沫星子,骂道:“慌个屁,连个完整话都说不清楚,怎么我手下尽是这样的窝囊废。”浑然忘了若不是在这弱兵群中,哪里轮到自己当上头目。骂完后,赵之伍又在那人身上狠狠的踢了两脚,方才消了被人打醒好梦的怨气,爬到壁垒的望楼上一看,只见河岸边已经靠上了四五条平底快船,成群的黑甲军士正鱼贯从船上跑下来,更远处的河面上依稀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全是大小船只,显然对岸的淮南军开始大举进攻了。
    旁边一名军士大着胆子说:“赵队正,快些挑选锋上去杀一阵吧,淮南贼刚刚上岸,不过数十人,若是等他们站稳了脚跟,就来不及了。”
    赵之伍啐了一口骂道:“杀一阵,就凭你们?那还不是送上门的菜。还是先上报校尉,将淮南兵上岸的消息通报过去时正经。”赵之伍虽然智勇皆无,可好歹打了这么多年仗,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路。他这帮手下都是各队淘汰来的老弱病残,就算守城也就能搬般箭矢礌石,守牒瞭望罢了,更不要说和作为先锋的淮南精锐相抗衡。他派出手下通告上官后,一面驱赶着手下填补被洪水冲坏的壁垒,一面准备弓弩给对方一个好看。
    宣武军大营正面营口,战斗已经陷入了白热化,朱瑾领了五百锐士,人马皆批甲胄,直接从乱兵打开的缺口杀了进去。只见长槊如林,蹄声如雷,虽然不过数百铁骑,声势之大竟如同万骑一般,营内仓促列阵的宣武军在铁骑冲击下,便如同浮云一般,被撕得四分五裂,军中许多原先在便在朱家兄弟麾下服役的归降军士纷纷倒戈相向,宣武军士分不清敌我,宣武军大营更是混乱起来。这骑兵在兵法上被称为离合之兵,讲究的是轻捷灵活,能离能合,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宣武军虽然数量上远胜朱瑾杀入营中的那队铁骑,可上下相疑,士卒生怨,并无斗心,到了后来,竟出现了朱瑾引领的骑兵还离军阵有数十步远,大队的士卒便望风而溃,外面的沙陀骑兵又已经拆毁了一段壁垒,以备冲突厮杀之用,眼看宣武军这七万大军便要葬身于清口这淮上大地了。
    庞师古站在营中高地上,已经急得满头大汗,他从军十余年来,可从未见过今天这般情景,己方兵力远胜对方,可竟被对方杀进营来,十荡十决,却毫无办法。心知手下部众大半都是新附,若是被朱瑾破了胆气,想要取胜那就难了,转身对身后诸将喝道“朱瑾引领孤军在我军腹心,强敌在营外环伺,形势危如累卵,哪位将军能挫其威风,斩杀敌首,本都统定然为其向朱王请功。”
    能待在庞师古身边的不是宣武军中的亲信,就是新近投靠,期望有进身之阶的降将,眼看直上青云的台阶就在眼前,虽然那朱瑾勇名满于关东,众人心里也禁不住一阵发热,纷纷上前道:“末将愿意斩杀朱瑾此獠,还请都统下令。”
    庞师古看到眼前亲信将佐,一直烦闷不堪的心情也轻松了点,正在此时,一名虞侯冲进来,嘶声喊道:“都统,不好了,淮南兵已经渡河了。”
    众人脸色顿时大变,虽说宣武兵在这清口有七万之众,可眼下南北二营皆已经被朱瑾所破,加之士卒水土不服,疲敝之极,能战者不过两万有余罢了。更糟糕的是,营垒被破,数万大军猬集在营垒之中,并无辗转的余地。面对朱瑾的骑兵还可以仗着兵力厚积,死死顶住,可背后若是被淮南兵围上来,只怕就大事去矣,这里只怕就是大伙的葬身之地,正惶急间,突然听到前面一声号角声,那些沙陀重甲骑士竟徐徐退了。
    朱瑾冲杀了一阵,看到营外的本部骑兵已经拆除了一段壁垒,填平了壕沟,准备好了冲击的阵地,便拿起胸口的号角,吹了起来,准备收拢本队骑士,先退回本阵,歇口气,待到对岸的淮南军本部渡河,再两面夹击,一举覆灭庞师古。一同入阵的沙陀重甲骑士听到号角声,纷纷向其靠拢过来,与其对峙的宣武军早已被杀寒了胆,哪里有敢追上来的。
    庞师古上前两步,看了看朱瑾那边的兵势,恨声道:“朱瑾凶顽之极,我军士卒丧气,难以促破,眼下只有先拼死击退淮南贼,朱瑾手下都是骑兵,能攻不能守,营垒外都是泥沼,他们轻骑来攻,定然无有后继,若是今天攻不下来,便必然溃退,那时便能必胜。等会与淮南贼之战,若不能胜,吾辈无遗类矣。”
    众将听的明白,轰然而诺,庞师古也不多话,将自己手下最精锐的两都牙兵,皆是来自朱温手下精锐的左长剑都精兵悉数交给副将,大声道:“我南下时,朱王将左长剑都中健儿悉数付与本将,有饮马长江之望,今日付与尔等,为大军死中求活,各位勉之。”
    众将脸色大变,须知虽说庞师古麾下有七万之众,可是真正信得过的宣武兵也不过两万余人罢了,其余的大半都是降伏不久的朱家兄弟,时溥等人的旧兵罢了,他们遇到勇名卓著的旧主,自然有些犹豫不前,庞师古却将身边最为精锐的牙兵尽数遣开,自己对抗势大的敌兵,实在是危险之极。众人正要开口劝阻,庞师古挥手制止道:“你们莫要多言,快些击退淮南贼要紧。庞某出身家奴,朱王提拔至一方节度,以大军相委,这等大恩粉身难保。我今日损兵折将,早已无脸去见朱王,只求击退了淮南贼,保全这些士卒,等到朱王领大军赶到时,那是再领责罚便是。”
    众将虽然是庞师古亲信,可这些日子来他先是立营于绝地,拒绝谏言,导致遭到水淹,士卒多有疫病,在遇到朱瑾突袭时,又反映迟钝,使得七万大军落至这般下场,大家心里都是牢骚满腹,若不是军中法度森严,又眼下强敌在侧,早就怨声震天了,可看到此时庞师古这般举动,心中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意,士气比起方才又涨上了许多。
    赵之伍站在营垒上,虽说此时是寒冬腊月,也是急得满头大汗。他板着指头细数靠上岸的淮南军船只,不过是半响功夫,竟已经靠上了四十多条,便是每条船只按二十人计,也有七八百人了,可那报信的军士怎么还没消息回来,若是在援军赶来前,淮南贼发起进攻怎么办,他对手上这些老弱残兵可是没有半点信心,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便是当逃兵也不认识路呀!赵之伍正胡乱的打着主意,突然听到营内方向传来一阵铿锵的盔甲碰撞声,回头一看,只见黑压压的一片甲士,竟全是平日里最为跋扈的庞都统身边牙兵。赵之伍打了个寒战,赶紧跳下壁垒,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离得还有二三十步远便让道路旁叉手躬身行礼。只听到一个粗豪的声音问道:“上岸的淮南贼有多少人?可有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