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209部分

葬明-第209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达到十四五斤以上,对于一个火铳手来说,这个重量已经足以影响到他们据枪瞄准了。
    只是目前这种鸟铳尚在试制之中,具体情况如何,现在肖天健还没有看到效果,所以今天他来这里的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来检验一下这种新式火铳的威力,另外通过试枪,提出对这种新式鸟铳下一步的改进。
    肖天健在这里巡视了一圈之后,看到这里的成品铳管并不多,真正成品也就是不超出十根,而这里的工匠们不但在打造鸟铳的铳管,同时还在打造各种附件,比如说封堵铳管尾部的螺丝,火铳引火的龙头、药池,清理鸟铳的搠杖等物,为装配做准备。
    肖天健皱皱眉头,对杨昌寿说道:“这里的工匠们是否是每个人负责一支鸟铳的全程打造呢?”
第五十四章 试枪
    杨昌寿楞了一下,有点不明白肖天健这个问题的缘故,于是点头道:“当然是了,既然是让我们确保鸟铳的质量,那么自然是所有部件都要一个人完成了!
    肖天健立即摇头道:“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一旦正式开始大批打造鸟铳的话,一个人负责整套鸟铳的打造,显然浪费人力物力!到还不如令工匠们分开,有人专门负责打造鸟铳的铳管,有人专门负责打造药池,有人专门负责打造龙头等等,所有小的部件,都让一个人专门负责打造,然后再由专人负责将这些东西组装起来,最后再进行统一验收试射,没有问题便可以入库,等待配发到军中。
    我想这么做的话,会节省更多的人工,而且每个人只负责一样东西的打造,日久下来,手艺便会极其精湛!既省时有省工!这叫流水线作业!杨大匠可以考虑一下我这个建议,这种办法可以称作流水线作业,看看我的办法管不管用如何?”
    杨昌寿听罢之后,又愣神了一阵,因为长久以来,他们这些铁匠们,不管做什么,都是一个人负责将一件东西全部造出来,每一样东西都是他们个人的个人作品,而肖天健现在提出,让一个人只负责一个部件,最后拼装起来,这么做成吗?
    可是仔细又想想,觉得肖天健给他们出的这个法子确实行之有效,每个人只负责一个部件的打造,不用多长时间便可以熟记于心,打造起来肯定是非常快捷,而且废品率也自然会降低很多。
    打造一支鸟铳,说是十斤毛铁打出一斤精铁,一根铳管要几斤精铁,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许多铁料都消耗在了废品上,这也是一个高明工匠和低级工匠的区分,高明的工匠远远用不了这么多、毛铁,来打造一支铳管,虽说这些废品还能回炉重炼,但是消耗量也远大于使用量,如果让一些人全神贯注的专门打造铳管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些人便都能成为打造铳管的大匠,成品率肯定会得以大幅攀升,以前打造三五根才成一根,可能会提高到每打造两根便出一根合格的成品。
    而杨昌寿也是一个脑子灵活的人,否则的话也不会成为大匠,举一反三之下便发现,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他手下的所有铁匠,即便是水平差的铁匠甚至是学徒,也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他们的劳动力,只要让他们去锻造一些毛铁,使之去杂存精,然后将锻出的精铁,交给下一个水平高的工匠继续下一步的锻造,如此一来,不但节省了工时,也节省了人力,充分的调动起了所有的人力,比起原来他们用了几百年的办法,生产量可能翻的不止是三两倍之多。
    想到这里,杨昌寿顿时大喜了起来,一拍脑袋,于是笑了起来,抱拳对肖天健说道:“小人实在是服了,将军这席话可谓一下便让俺开了窍了,实在是好主意呀!我们以前咋就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呢?如此一来,铁作的兵器产量恐怕会翻几个跟头还不止!小的这下算是想明白了,请将军放心,明儿个小的便开始按照将军的这个法子安排下去!”
    肖天健摇头道:“其实我这个办法,并非有什么新意,想来早在先秦时代,秦国的工匠们就是这么做的,只是后来渐渐的人们忘掉了这个办法而已,加上你们这些工匠们惜艺不肯传授外人,只肯传授给自己的子孙,甚至传男不传女,一旦有人绝后抑或是遭遇不测的话,那些好的技艺便失传了,如此一来,使得不少好的技法,就此失传人间,实在是可惜了呀!
    不过我也知道这是为了你们子孙的饭碗的问题,可是大家伙不妨想一下,这乱世之中,如果大家都惜艺不授的话,那么多少技艺要失传不说,你们凭借自身,可能在这乱世生存下去吗?又何谈你们的子孙会因此受益呢?
    所以眼下唯有大家都不吝将拿手的技艺传给咱们的工匠们或者是学徒们,刑天军强,则你们的生活便有保障,你们的子孙的生活便有保障,刑天军弱,大家便失去这个依靠,一切都不必多说,大家自然也都明白是什么后果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铁匠铺里面的这些工匠们听罢之后,虽然不敢说完全都听懂了,但是大家也似似乎乎的明白了肖天健的意思,那就是这里的所有人的利益,都围绕着刑天军的利益,刑天军发达了,他们自然会和他们的子孙都衣食无忧,如果刑天军强大不起来的话,那么一切免谈,他们照旧要去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就别谈惠及子孙了!
    于是杨昌寿先跟着点头,现在他是铁作的匠头,已经开始将他的手艺传给了这帮手下,所以他理解的也最透彻,其余的那些铁匠们,于是跟着一个个的也开始点头,肖天健于是看着众人,也点头笑了起来。
    不多时铁匠铺里面的铁匠们,便都跟着笑了起来,发出了一片大笑之声。
    “好了,大家先各自忙你们的!杨大匠,走吧!去外面试试你那杆已经打好的鸟铳吧!我可是收到了张朝的消息,一刻不停的就赶了过来!”肖天健抬起手止住了众人的笑声,然后让他们散开,拉上了杨昌寿一边走一边对他说道。
    杨昌寿连连点头,走在前面带路,来到了铁作后面的靠山的一块稍微开阔些的地方,令人取来了一支崭新的连枪托上都还没有来得及上漆的鸟铳,并且交到了肖天健的手中。
    “将军,这便是那支刚造好的鸟铳,我们已经试过了,绝对不会炸膛,请将军试枪!”杨昌寿对肖天健说道。
    肖天健伸手接过了这支鸟铳,一入手便觉得沉甸甸的压手,让人有一种放心的感觉,而且铳身的长度带上刑天军特有的抵肩枪托之后,足足达到了一米五多,几乎和普通人的身高相等了,无论是重量还是长度,都超过了他们以前用的鸟铳许多,几乎有点像是小号的九头鸟了,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鲁密铳已经不算错了,只是肖天健还没见过鲁密铳,所以眼下尚无法作出比较,但是在他看来,自己这种新式鸟铳,即便是碰上鲁密铳,也不见得落于下风才是。
    肖天健接过这杆鸟铳之后,上下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这杆全新的鸟铳,立即让人拿来弹药,装填到了鸟铳之中,用搠杖捣实之后,又在药池中倒上了引药,这才盖上了药池盖,点燃了火绳,完成了一系列的装填动作。
    在这块开阔地上,三十步、五十步、七十步、一百步之外,各自都立起了一块厚实的松木板,有门板那么大,上面涂了一个大红点,显然是作为试枪用的靶子的。
    肖天健也不废话,一切要亲自检验之后再说,于是立即便选了五十步开外的那个木靶,端起了这杆鸟铳,这杆新鸟铳很沉,托枪的时候,也因为力臂的增长,使操枪者据枪瞄准有些困难,但是对于肖天健来说,他本来就人高马大,胳膊也长,力气也很大,十几斤的重量还不足以影响到他据枪瞄准,所以对他来说,影响并不大,端起枪之后,他稳稳的瞄准了那块木靶,在稳定住了手臂之后,立即扳下了夹着火绳的龙头。
    随即响起了一声沉闷的铳声,铳口喷出了一团火焰,冒出了一大团浓烟,而肖天健也感觉到肩膀上的枪托在开火的同时,重重的朝后撞了一下,说明这支鸟铳的后坐力已经是相当可观了,力气小的人,还真就不太容易据枪瞄准,这一点要想个办法解决才行。
    他开了一枪之后,便将鸟铳丢给了一个护卫,让他重新装填,而他则带着人朝着那块木靶走去,走到了木靶前面之后,肖天健立即趴在木靶上检查。
    只见在木靶红心下方一点,出现了一个窟窿,一寸多厚的木靶被刚才他那一枪,彻底的穿透,如果是打在人身上的话,即便是穿上铁甲,这一枪也足以将铁甲穿透,打入到人体之中了,这说明这杆新式鸟铳,质量上没问题,威力上起码在五十步左右,是能够给身披铁甲的敌人,造成致命的重创了。
    看罢之后,肖天健笑道:“这个距离上精准度还不错,威力也足够,看来这次改进鸟铳,还是对的!五十步破甲是没问题了!回去再试试七十步如何吧!”
    一个下午的时间,肖天健使用这杆鸟铳,平平碰碰的打了三四十枪,每一枪都要检查射击的效果,而且肖天健还不断的令人在这些木靶上,挂上各种甲胄,进行试验,来充分的检验这种新式的鸟铳的威力如何。
    通过一下午的试验,肖天健的脸上被熏的乌黑,两眼也被硝烟熏的生疼,但是他丝毫不以为意,兴致勃勃的一枪接着一枪的试验。
    最终肖天健对于这杆新式鸟铳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这杆新式鸟铳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他的理想目的,五十步处,可破重甲,给敌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七十步之外(基本靠蒙,命中率不高),可以破普通铁甲,并且致人死亡,百步之外(如果打的中的话,当然对于门板大小的目标还是有些机会的!),对于无甲之人也能造成致命杀伤,加大的口径使得弹丸加重,对敌人的伤害超出了原来的鸟铳,已经堪称为一种杀人利器了,如果想要继续增加威力的话,就要继续加大口径,增加装药量。
第五十五章 改进意见
    不过这次试射的结果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尚未检验出这种新式鸟铳的最大装药量,装药量越大,弹丸的初速也就会越高,射程也就会越远,杀伤力自然也就会越大。
    不过因为这支鸟铳还是新造的,没人敢装太多的火药,让肖天健冒这个风险,故此威力是否还能增强,大家伙暂时还不是十分清楚。
    不过这支新式鸟铳的缺点也暴露无余,就是铳管有些太长,重量也太大了,肖天健也相信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们不可能没有意识到口径、装药量和射程、威力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像徐光启等那些明代的能人,没有这么做,估计也是因为考虑到当兵的对鸟铳的操枪以及偕行方面的问题,才会将鸟铳基本上定在八至十二毫米,重量在七八斤左右,而没有将鸟铳造的更大,更重,而肖天健却是唯火力制胜论者,他不管那么多问题,十二斤的重量,虽然有点重,但是也不是影响到士兵们携带或者操作的关键问题,他相信通过长时间严格的训练,以及良好的伙食,他的火铳手们,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而他要的就是比敌方更多的火力输出,先敌开火,并且要做到有效杀伤,起码要能压制得住敌人的主要单兵远程武器,始终保持着刑天军火力方面的优势才行,只有这样,刑天军才能在有效杀伤敌人的时候,还能减少己方的伤亡。
    至于这种鸟铳据枪瞄准困难的问题,现在他们用的抵肩的鱼尾式枪托,已经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些,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火铳手们的射击精度的话,除了严加训练之外,他倒是还有一个很简单且有效的注意。
    “这杆鸟铳确实有点长,也有点重了,对于我这样的大个子,力气又足的话,倒是还问题不大,对于咱们普通的火铳手来说,还是有点重了,威力是上去了,但是准头却下来了这可不行!这样吧!让木匠们在给这种鸟铳制作枪身的时候,再在下面加上一个可折叠的木棍,务求要用最硬实的木头做,确保要结实一些,操枪瞄准的时候,可以放下木棍,杵在地上,使火铳手们可以依托下面的这根木棍瞄准,我想那样的话,如果谁还说托不稳的话,那就可以直接让他去扫猪圈了!呵呵!”肖天健爱不释手的看着手中的这把新式鸟铳,一边蹲下来,拿了个小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大致的形状,对杨昌寿提议道。
    杨昌寿立即点头笑道:“将军实在是睿智,这办法我等这两天也想到了,不过我等想的没有像将军这样巧妙,我们刚开始想着给每个火铳手配一根短叉,可以把鸟铳架在叉子上瞄准,那样的话,也可以瞄的更准一些!可是跟将军这法子一比,我们想的办法就有点太笨了!将军这办法好,平时支杆合入到枪身的槽里面,用的时候张开放在地上,这法子要简单多了,还不影响火铳手们再带上一把刀!呵呵!”
    肖天健偷偷的汗了一把,他哪儿是什么大智呀!他不过是后世在网上见到过一张这时代西方重型火绳枪的图片罢了,而西方重型火绳枪,走的也是扩大口径,延长枪管,增大装药量的办法,重量超出了二十斤,对于人高马大的欧洲人来说,他们都无法据枪瞄准,就不要说是这时代矮小瘦弱的中国人了,所以他不可能将鸟铳弄的跟西方重型火绳枪那样变态,只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提高鸟铳的口径、重量等,反正现在他主要的对手,又不是西方人,而是官军抑或是同行,假如有朝一日,他能对上东虏鞑子的话,对于那些只知道抱着弓箭不放的野蛮人,他目前这样的新式鸟铳,已经足够他们喝一壶了。
    不过肖天健脸皮够厚,扛得住别人这样的夸奖,毕竟这时候专利者也不会来找他索要专利费,所以他生受了下来,继续装他的睿智状。
    “休要夸我,我跟你们一样,不见得就聪明多少,只不过是喜欢多想一些罢了,有事大家只要多想办法,就没什么解决不了的!这型鸟铳我看基本上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应该可以投入大量生产了!各种模具也可以大量制备了!
    另外对这支鸟铳,不要可惜它,从明天起,对它进行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