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572部分

葬明-第572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安庆府之后,原来的两个战船营已经都增加了不少的新的战船,兵力更是超出了当初的规模,兵力足足达到了三千多人,可用的战船也有二百余条,其中不少都是可以乘坐几十人的中型战船,上面可以架设上两三门火炮,所以在水军方面,邢天军眼下并不比官军水军弱到哪儿去。
    于是肖天健变着令刘江率领水军现行出发,替后续的兵马现行扫dàng池州一带江面上的官军战船,肃清江面之后以便大军以及物资乘船而下攻打池州。
    刘江领命之后,立即便点齐了两营战船以及水营部卒,在安庆府登船,顺江而下直扑池州,池州此时的官军守军不过只有四五千人,战船只有四五十条,虽说尚有一定的战力,但是比起邢天军的兵力却十分悬殊,所以池州知州马如先不敢应战,水军战船的那些官军更是没有胆子,一窝蜂的便先行乘船逃亡了太平府,另外有几条船上的官兵琢磨了一下之后,便驾船干脆投降了率军前来的刘江,掉头便成了邢天军的人。
    韩、光美在从九江府逃离之后,并未真的就跑到了南京,他也知道擅自放弃九江府,乃是大罪,南京的丁督师手中可是有大批人马的,而且他手中还有朝廷给他的尚方宝剑,一旦怒极的话,保不准丁启睿会在他逃到南京的时候,请出尚方宝剑将他给拿问,到时候掉脑袋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他到了太平府之后,便进驻到了太平府城中,不敢在朝南京走了。
    丁启睿倒是真有心斩了这个韩、光美,但是韩、光美陈兵太平府,就是不肯到南京,他也不敢派人去太平府把韩、光美给抓起来,于是便只能默认了让韩、光美暂时坐镇太平府,毕竟韩、光美麾下还有一万多官军人马,逼急了的话,这帮人可真就可能会倒戈投降刑天军。
    韩、光美得知刑天军顺江而下攻打池州,吓的不轻,根本不管池州知州马如先的求援,下令死守太平府,不发一兵支援池州。
    结果在刘江率部肃清江面之后,肖天健便立即率部兵抵池州城下,对于池州城邢天军可以说是士气如虹一鼓而下,得知韩、光美不肯率兵过来应援,池州知州马如先大骂韩、光美不是东西,眼看收不住池州城,于是便在破城之前,从池州南门换了便装带着家眷逃离了池州城,从此之后便再也没有人知道这个马如先马大人的下落了,池州城在七月十六日这一天也被肖天健领兵攻克,下一步南京城就只剩下了太平府这一个最后防线了。
    而这个时候京师之中却也是人心惶惶,到了这个时候,朝中的朱由检这个皇帝已经是彻底没有了办法,能想到的办法他几乎都想过了,先是派马科率部攻打彰德府,马科不去,却逼着白广恩出兵,结果逼降了白广恩所部,杨国柱那边更是不敢出宣大去找邢天军的麻烦。
    关外眼下洪承畴总共只剩下了七万左右的兵马,这点兵力根本就不足以防备建奴,更何谈抽出兵力南下救援南直隶呀!更何况了南直隶自顾不暇,也断了给朝廷输送银子,朝廷现在穷的已经是揭不开锅了,根本也拿不出钱粮来调动大批人马入关了。
    崇祯在六月间的时候,也曾经想过动用山东的兵马南下策应南直隶,但是刘泽清这家伙真被邢天军给打怕了,听闻圣旨之后,干脆便不予理睬,不但不率部从济宁南下,反倒是率部撤离了济宁,一溜烟的跑回了济南府去作威作福去了!
    崇祯气的要下旨逮问刘泽清,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怕逼反了刘泽清,最终对于他抗旨不尊之事只能不了了之。
    崇祯又想让陕西出兵,攻打陕州,多多少少的也能牵制一下邢天军,可是到了六月间的时候,陕西方面也传来了消息,闯贼李自成似乎非常配合刑天军的行动,在李自成盘踞汉中这一年多来,发展很快,不但牢牢控制住了汉中一带,而且还将触角伸入到了四川,兵力也越来越强,在六月间更是从汉中出兵三万余人,兵锋直指西安,迫使陕西方面只能调动兵力全力应付李自成的兵马,更谈不上出兵攻打陕州,策应南直隶了。
    到了这会儿崇祯已经彻底没有了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王朝在邢天军的兵锋之下逐渐的冰消瓦解,至于丁启睿辞官之事,他更没兴趣,放眼朝中诸官,崇祯眼下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丁启睿的人选,所以他最终直接下旨挽留丁启睿继续留任,总督兵马镇守南京。
    似乎肖天健也想要证明,他将是埋葬大明王朝之人,到了七月二十这一天,刚刚拿下池州才几天时间的肖天健便再一次领兵出了池州,分水陆两路杀向了太平府,并与七月二十二日进抵太平府城下,并且随即便展开了对太平府的强攻,韩、光美守城三天之后,再一次弃城而逃,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带走大批人马,而是仅仅带了三千多亲信手下,直奔了杭州,其余的兵马基本上倒戈投降了邢天军,少量抵抗的官兵则当即被邢天军歼灭在了太平府。
    本来丁启睿还想要派兵援救一下太平府的,但是不等他安置好兵马,便得知了韩、光美兵败而逃、太平府告破的消息,到了这个时候丁启睿知道南京城接下来要面临着一场大战了。
    (今日鸣谢老朋友白云过隙的不吝打赏!昨天没有三更,今天再更新一章大章!)G!。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危受命
    邢天军在南直隶势如破竹的攻城拔地,使得整个两淮一带和江南的豪绅巨贾们都陷入到了极度恐慌之中,特别是那些曾经参与过找人谋刺肖天健的商贾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到现在也都已经看清楚了朝廷和官军的虚弱,这么多官军愣是拿邢天军没有一点办法,在南直隶战场上,邢天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打得官军节节败退,现如今仅差一步邢天军便攻到了南京城下,于是南京城之中大批士绅巨贾们纷纷开始收拾自家的细软行囊,逃离了南京,抑或是逃往松江府,抑或是逃往杭州,更有甚者干脆便直接跑到宁波府,直接乘海船逃往了两广,总之这些豪绅们对官军能否守住南京,基本上已经不报以太大的希望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人舍不得偌大的产业,不惜拿出巨资助饷,希望丁启睿能守住南京,将邢天军阻在南直隶之外,这也使得丁启睿难得的获取到了一批银饷。
    丁启睿辞官不成,只能继续干下去,在肖天健率军攻下池州的时候,他便将孙应元这个手中眼下最强的军将给调至了南京,并且将近万余徐州军也调到了南京城,增强南京城的守御。
    南京乃是大明留都,其不论是战略地位还是政治地位乃至是经济地位无疑都异常重要,眼下可以说是仅次于北边的京师,而且大明最富庶的地区也在南京周边,所以它的得失不管是对于大明还是邢天军来说,都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肖天健率部来攻南京城,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更何况南直隶又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一旦占领这里的话,今后邢天军北上,便可以通过大运河,将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供给邢天军的兵马使用,所以南京城的得失,已经可以说是大明和邢天军之间生死存亡的一场对决了。
    丁启睿深知南京的重要性,当然朝廷也给予了最大的重视,虽然崇祯眼下已经无兵可调,来驰援南京城了,但是崇祯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下旨给丁启睿,放权让丁启睿眼下全权负责南直隶以及江西、福建两广的军务,希望尽可能的减少对他手脚的束缚,让丁启睿能将南京城守住。
    另外崇祯也没有将全部希望都放在丁启睿的身上,在京师考虑再三之后,还是着令傅宗龙离京,并且从京营之中调派了一万兵马,又从京辅一带和宣大一带拼凑出了两万人马,交给傅宗龙,令其率军进攻河南洛阳。
    现在邢天军的核心基本上都在洛阳城中,包括贼酋肖天健的家眷尽在洛阳城中,另外还有邢天军的后勤部也设在洛阳,贼酋肖天健正亲自领兵南下攻打南直隶,所以河南相对来说兵力便比较空虚,如果傅宗龙这一次不负众望,能领兵攻至洛阳的话,那么贼军便必定不能坐视洛阳被破,只能撤兵返回洛阳,这也是一个攻其必救的办法,如此一来,便能解南京之危。
    崇祯直到这个时候还心存着最后的一丝幻想,认为他还是有机会力挽狂澜于既倒的,虽说隐隐之中他也能预料到,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是情势所迫之下,他不得不进行这样的尝试,哪怕是不成功起码他也尽力了。
    傅宗龙接旨之后便只能义无反顾的按照崇祯的要求去做,在京城外面的京营点齐了一万兵马,杀牲祭旗并且崇祯还亲自到城外为傅宗龙和一众将士送行,声势搞得非常隆重,感动的傅宗龙和那些官兵们无不涕泪横流,誓要拼死攻入河南。
    可是感动归感动,感动之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之中的,这粮饷总是要给的,可是京师之中眼下粮饷皆缺,崇祯也知道没粮没饷是不可能让官兵出去给他拼命的,皇上不差饿兵嘛!所以崇祯又是在京师好一阵折腾,这才凑出了二十万两银子给傅宗龙,并且着令户部想办法给出征兵将凑出了一些粮秣,虽然不足数,但是剩下的让傅宗龙沿途自行想办法解决,各地官府配合给他们提供粮秣供应。
    说白了就是老子就这么多钱粮了,你傅宗龙拿着去办事吧!不够的话你自己想办法好了!傅宗龙明知粮饷并不够用,可是无奈之下,也只能咬着牙接了圣旨,带兵离开了京师,朝着河南方向开去。
    而杨国柱受命之后,也还算是遵旨办事,从宣大再一次抽调出了七千人马,派往了京辅跟随傅宗龙出战,而这次他派出的人却也是邢天军的老对手,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在邢天军手下连战连败的山西大将许定国,许定国丢了潞安府之后,后来被连降数级,成了一个参将,但是山西大部丢失之后,许定国却还是带了几千人马跑到了宣大,归在了杨国柱麾下听命,前段时间又被擢升为了副将,这一次杨国柱选来选去,没有合适的人选,最终只好将许定国派给了傅宗龙。
    许定国不情不愿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领兵离开了宣大进入到了京辅之地,赶到了保定府和傅宗龙会师在了一处,另外京辅各地也奉旨抽调了一万来兵将,派到了保定府跟傅宗龙会和在了一处,总算是拼凑起了三万人马,在傅宗龙的率领之下朝着河南开去。
    这次的行动崇祯从六月便开始安排,但是等傅宗龙离京出发行至顺德府的时候,却已经是七月间的事情了。
    坐镇顺德府的马科得知了傅宗龙率部南下的消息之后,不得不出城迎接傅宗龙,并且进入傅宗龙的大营之中进行谒见,傅宗龙早就知道这个马科不是个东西,当初他们不敢动马科,是因为马科拥兵自重,生怕逼反了马科,现如今他帅大军南下,在离京之前,崇祯便和他密议过如何处置马科的事情。
    所以傅宗龙见到马科之后,表现的很是亲热,连连表示马科坐镇顺德,使得贼军不能北犯,圣上对他颇为满意云云,马科本来是很有点提心吊胆的,生怕傅宗龙追究他拒不奉旨攻打邢天军,并且逼降了白广恩之事,当看到傅宗龙这么说之后,便放心了下来,不由得变得又开始骄横了起来。
    傅宗龙对马科的骄横视而不见,而且对他十分客气,说要见一下马科的手下部将们,马科不疑有他,于是便派人将麾下千总以上的军将招到了傅宗龙的帐中谒见傅宗龙,傅宗龙丝毫没有表现出异样,对这些马科麾下的部将们也是褒奖了一番,并且在营中赐宴,派人陪他们痛饮一番。
    马科和麾下部将们欣然受命,便在傅宗龙营中和傅宗龙所帅诸将痛饮了起来,可是没成想席间傅宗龙突然翻脸,下令将马科抓起来,京营大将周遇吉当即冲过去将马科掀翻在地,按倒绑缚了起来,接着傅宗龙便当即请出了圣旨,当众宣读了马科的罪责,下令请出尚方宝剑,当即将马科问斩。
    马科麾下的部将们也被解除了武装,一个个的看押了起来,马科连连喊冤,但是这个时候局面已经被傅宗龙控制,不多会儿时间便被推出去砍了脑袋。
    马科麾下的部将们一个个看着马科血淋淋的人头是噤若寒蝉,接着傅宗龙便又安抚了一番马科麾下的部将们,令其今后便在他帐下听令,另外令周遇吉接管马科的兵马,于是便将马科麾下的一万多人也并入到了他的麾下。
    马科麾下的兵将虽然不服,但是高压之下也不敢造次,只能听命于傅宗龙的调遣,但是连夜间还是有不少兵将直接当了逃兵,要么换了平民衣服避入到了乡间,要么就干脆三五成群的朝邢天军辖地之中逃窜,投降了邢天军。
    负责黄河以北防务的是邢天军大将刁正,傅宗龙在京师一动他便得知了消息,立即开始在彰德府一带布防,并且从怀庆府、卫辉府抽调人马入彰德府布防,但是兵力上却和傅宗龙的兵力很是悬殊,两方兵力比大致在四比一左右,而且刁正还要在大名府一带和卫辉府等地留守部分人马,所以兵力便更是悬殊了许多。
    七月二十三,傅宗龙率部从顺德府出发,命许定国率领本部宣大兵将攻打彰德府,但是他本人却率领周遇吉以及京营还有马科旧部,绕过彰德府突然攻向了彰德府西面的涉县。
    刁正本来将主要兵力都放在了武安县和彰德府一带布防,没有料到傅宗龙居然会从西面山区绕路而行,在涉县一带刁正并没有放置多少兵力,仅仅是只有不到五百人镇守涉县,所以他在彰德府虽然和许定国交手一战将许定国打的大败,可是等他击败了许定国所部之后,傅宗龙却已经拿下了涉县。
    涉县的守军仅仅只有四百多人,也就是没有满编的两个连,而且还是隶属于预备营的,战斗力相对来说比较差,结果四百多人力战半天之后,涉县被周遇吉率部攻克,四百多守军几乎尽数被周遇吉所杀。
第二百一十四章 危及洛阳
    傅宗龙这个人其实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仅凭他奇袭涉县这一战便能够说明问题,而且史上傅宗龙也是有定论之人,只是运气实在不够好,遇上了部将们都是贪生怕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