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654部分

葬明-第654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多时山海关北门上几十名大将齐声高叫道:“谨遵圣命!誓杀建奴!”
    城上城下的兵卒们听到之后,也都立即跟着高呼了起来:“杀奴……”声音如同滚雷一般,在山海关长城之上绵延传去,响彻了云霄。
    少数在关外游弋的建奴哨骑,听到这阵关上传出来的吼声,一个个面lù惶恐之sè,一个个对视了一眼,纷纷拨马驰离了关城,省的一会儿倒了大霉。
    G!。
第九十二章 出关决战
    虽然皇太极已经下旨号称要继续攻打山海关,与大中军决一死战,但是在战术的布置却没有选择继续强攻,以他们的兵力和实力,现在皇太极很清楚在大中军占据着山海关地利优势面前,他这么率军撞去根本就是在自寻死路,现如今山海关一带大中军精兵云集,他如果下令派兵去攻城,逼着那些汉军旗和蒙古八旗的兵将去攻城的话,估计当时就能逼的麾下一些汉军抑或是蒙古兵临阵哗变不可。!。
    所以虽然他下定决心,虽然暂时不撤离山海关,但是也没有傻乎乎的便派兵再去强攻山海关,反倒是在看罢了山海关外的地形之后,下令将清军大营再一次后撤了几里,背靠在山海关东北方向的前屯卫停扎了下来。
    肖天健原来和李信等人预计,认为以这个时间,建奴方面皇太极肯定是已经得知了阿巴泰覆灭的消息,再加前段时间多尔衮在山海关下屡攻受挫,并且被打的损兵折将,以他们双方现在的力量对比,其实建奴方面已经不再占据什么优势了,所以不管是肖天健和李信都猜测,这个时候建奴很有可能放弃这次南下的计划,会选择撤兵。
    但是在肖天健到了山海关之后,一天下来,却并未看出建奴有撤兵的打算,虽然六月二十九这日,建奴有了动静,开始在关外拔营起寨,肖天健和诸将本以为建奴可能是要撤兵了,王承平更是要请旨出战,趁着建奴撤兵之际,出关挥师掩杀建奴大军。
    肖天健基本就要同意王承平出战了,可是这个时候斥候传来消息,说建奴并未真的撤兵,而是将兵马逐步后撤了几里便重新停驻了下来,开始新扎营盘。
    于是肖天健这就有点看不明白皇太极这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了,于是再一次亲自登临山海关城楼最高处,用望远镜朝远处看了一番。
    李信这个总参谋长自然少不了跟着肖天健去观察一下敌情,二人举着望远镜看了好一阵子,几乎同时放下了望远镜,相互对视了一下,都立即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陛下,奴酋这是想要我们主动出战呀!”李信看罢之后主动开口说道。
    肖天健露出了一丝笑意,然后神色有点古怪,憋了一阵之后忽然间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这个皇太极果真是个妙人!哈哈!他自知继续攻打山海关肯定已经是在咱们手中讨不了好去了!于是干脆放弃了主动攻城,现在主动后撤一段距离,给咱们腾出一块可出战之地,想要发挥一下他们建奴野战的优势!在山海关之外痛击我们!
    朕现在还真就有点佩服这个皇太极了!他能夺得建奴汗位,还真不是靠的运气!这厮这一招够厉害!
    此獠深知,如果他就这么灰溜溜的下令撤兵返回辽东的话,那么从此之后他们便再无南下叩关的勇气了!以建奴的那点人口,想要继续控制关外百万异族,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他不敢就这么灰溜溜的撤走。
    所以他现在主动后撤一段距离,对山海关遥遥相望,给我们腾出一块地方,让我们可以出关一战,假如我们不敢出关应战的话,那么他们便可以重振士气,恢复心理的优越感!然后就此耀武扬威一番,再缓缓退去,可以毫发无损的撤离此地返回辽东!那样的话其控制的蒙古人和汉人,便依旧只能奉他们为主!看他们脸色行事!
    但是如果我们出关应战的话,他们便可以不再受制于我们的地利优势,以野战的方式跟我们交手,发挥他们建奴野战的强项,如果能击败我们的话,他们便可以报得一箭之仇!
    看来朕倒是以前小看了此獠了!这一招实在是妙哉!妙哉呀!”
    跟着肖天健的卢象升、罗立、刘耀本、吴襄等人,听罢之后也都立即恍然大悟,跟着肖天健的话连连点头称是,一个个既鄙视皇太极,又不得不承认皇太极这一招却是是一个妙招,也是他们建奴时下可以做出的最佳的选择。
    应对皇太极这一招,其实他们大中军不见得非要出关和他们决一死战,以建奴时下的情况,即便是不出关和他们一战,仅仅是这么对峙下去,拖也能把建奴大军给彻底拖散架,建奴的老底有多厚,其实大家也都明白,以关外的粮食产量还有人口,想要维持他们这么多人马,长时间的在山海关外面屯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建奴屡屡叩关南下,基本都是靠着沿途行掠来满足他们的消耗的,可是这一次建奴南下,可以说屁也没有捞着,净在吃老本了,除了打赢了明军之外,对大中军他们是撞得头破血流,所以非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失惨重,所以如果拖的话,恐怕连一个月都不用,便能生生把建奴大军给拖得自己灰溜溜的回家洗洗睡了!
    可是问题是拖得下去吗?肖天健和众将心中自有他们的答案,建奴拖不起,可是他们大中军也拖不起,此次北大中军可以说是动员了整个控制区的所有力量,来保障他们这些兵马的需求,而且现在关内尚未平靖,大明京师他们还未攻占,西面还有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胡搞,南面还有福建、两广、云贵等省尚未攻占,不管是南方还是西面,眼下大中军兵力都比较空虚,压力颇大,如果他们在这里和建奴对耗的话,拖垮建奴倒是不假,恐怕连带着他们也被拖垮了!
    所以说建奴拖不起,大中军同样拖不起,而皇太极这厮,也正是看出了大中军的这个软肋,所以虽然明摆着他们已经无力攻打山海关,却还赖在关下不走,就是要逼大中军放弃地利的优势,和他们在关外来一场对决!现在这种情况下,肖天健没有其它选择,唯有出关一战,和建奴大军做一次对决,来决定这一仗的胜负。
    肖天健一抖大氅,扭头大踏步的走下城楼,一边走一边呵呵笑着说道:“他有他的千条计,但是碰咱们便都白搭,他既然想要这么一战,那么朕就给他出关一战又有何妨!我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他十万建奴厉害,还是朕的五万虎贲更雄!走!下去准备,我们出关一战!”
    随着建奴军在关外后撤数里拉开了架势之后,山海关之内也立即欢腾了起来,一支支大中军的兵将纷纷在各个关门之内开始集结,所有人都顶盔挂甲罩袍束带,将全身下收拾了个停当,黑压压的集结了起来。
    而肖天健则亲领五百羽林卫,直接在山海关内列队,随着肖天健一声令下,关城之立即便响起了一连串的号炮之声。
    随着号炮声响起之后,山海关一带的各个关门瞬间从内便轰隆隆的打开,然后数万大中军精兵随即便发出震天的一声大吼,一支支如同猛虎出闸一般开始灌出了关门。
    而肖天健则一马当先催动坐下的宝马,抖缰便冲出了山海关的关门,来到了并不算太宽阔的山海关城外。
    一支支大中军兵将,在各自军官的指挥下,如同洪水一般的冲出关城,然后迅速的便开始在关外空地进行集结组阵,最先冲出关城的乃是各军的骑兵人马,这些骑兵冲出关城之后,飞快的在关城外围形成了一道屏障,拉来了一道警戒线掩护后续兵马出关,以防建奴趁着大中军大批出关之时,派他们的阿里哈超哈营袭扰大中军的出兵行动。
    而随后出关的便是大中军的其它兵种,先是步兵紧随骑兵之后出关列阵,在关外结阵稳住了阵脚,随后出关的便是一支支炮队,这些炮兵们驾驭着拖曳炮车的骡马,鱼贯出关,迅速的在步军方阵之间找到了他们的位置,并且很快便摘下了骡马牵至了兵阵之后,炮车分开,火炮展开,弹药车则迅速的摆放在了大炮后面的安全位置。
    除了骑兵步兵炮兵三个兵种之外,这次随军出战的还有工兵和辎兵,不过辎兵这次可不是运送粮秣物资的,所有出战的辎兵推出城外的皆为一辆辆用坚木所造的战车,平时行军则装运物资使用,战时放列便构成了一道坚实的临时城墙,作为野战,他们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兵种,所以他们被带出关城,不算是奇怪的事情。
    至于工兵不用说了,他们自有专门的用途,布阵之际他们可协助主力兵种临时紧急构筑防线,进攻的时候随军冲锋,负责扫清途中的障碍,总之他们虽非主力,但是却作为一个大中军专有的专业兵种,现在是经常性的出现在战场之。
    肖天健出城之后,参谋部的参谋们便紧跟在他的身边,除了作为他皇帝象征的那面大中朝织金大龙大纛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旗幡。
    随着传令兵手中的令旗飞舞,一道道指令被迅速的传达了下去,这种布阵之事,肖天健现在早已不用亲力亲为了,自有参谋人员负责按照计划进行安排,而各支出战兵马,只需要他们的传令兵随时盯紧中军令旗,接受指令之后,便可以随着命令调动兵马了。
    所以虽然数万大中军潮水一般的从各个关门处涌出,但是在中军官的指令之下,这些出关兵将根本没有出现一般情况下其它军队很容易出现的混乱局面,各支兵马都迅速的按照命令抵达了他们的位置开始列阵,整个数万兵马都在中军官的调度之下如臂使指一般的进入到了他们指定的位置并且完成了集结。
    吴襄对于这种出关和建奴交战的事情,是捞不到手的,虽然他和他麾下的那些明军旧部兵将们也都很想趁着这个机会能在他们新主子面前表现一下,可是他们的请战还是被肖天健温言拒绝了,肖天健告诉吴襄,虽然出战有功可捞,但是关城也必须要留人驻守,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让吴襄麾下的这些官兵都留在关内驻防,仅以大中军的旧部出关应战建奴。
    所以吴襄只能无奈的率兵留镇山海关一线,作为后应人马,负责驻守山海关,只能带着部下兵将们在关墙之,眼巴巴的看着肖天健领兵出战。
第九十三章 三顺王
    无弹窗豆腐小说当看着这么多大中军人马潮水一般冲出关城之后,几乎让他们眼花缭乱的便迅的在关外完成了重集结,吴襄不由得哀叹,幸好没有让他带兵跟着出战,要是他也领兵跟着出去的话,这次单单是在关外集结,恐怕他和他手下的这些兵将,就丢人丢到家了,他相信以他麾下的这些官兵,根本无法看懂大中军的那种令旗的含义,也肯定无法跟其他大中军兵将一般,迅的在军令之下完成集结和布阵,所以他们如果出去的话,也只会给大中军添乱,让人鄙视他们,今后成为笑柄罢了
    所以吴襄对肖天健的控兵能力,可以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仅仅是中军官一个人,便轻轻松松如臂使指一般的对着数万大军完成了调集,于是单凭此种作风,便可以看出来,大中军确确实实是一支训练有素,组织有效的精锐之师,这一点根本不用再怀疑了,如果他们还打不过建奴大军的话,那么这世上还有谁能是建奴的对手呢?不由得吴襄又开始暗自对自己这一次明智的选择庆幸不已,幸好他选择了投靠大中朝,要不然的话,这会儿估摸着即便是他领着建奴入关了,只要碰上大中军,他和麾下的这些兵将们,照样也肯定像前些日子打死的那些建奴的汉军一样下场
    人生男人最怕的是入错行,女人怕的是嫁错郎,但是吴襄觉得他最怕的就是选错路,一旦走错一步的话,便可能会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当这段时间和这些大中军兵将们打交道一来,吴襄现在铁了心认为,这一次他做出的选择,是他这一生一来,最明智最英明的选择
    同时吴襄对于肖天健这个大中皇帝佩服的也可以说是五体投地,在他眼中,虽然肖天健这个大中皇帝,似乎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是现在肖天健这个皇帝,确确实实是个皇帝,他能御驾亲征率兵从南京城一直杀到山海关,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已经算是极其难能可贵了,绝对算是一个标准的马上皇帝了,可是没想到今天大中军出关与建奴决战,肖天健贵为一国之主,居然没有留在山海关之中调兵遣将坐观麾下兵马出关大战,而是断然亲自出马,率兵杀出了关外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人肯定会说,肖天健这么做是不明智的,以他的身份以身犯险,一旦遇上了什么不测的话,那么对于麾下的兵马和他的大中朝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但是这种事情也是几说几讲的事情,在山海关这边的将士们来看,肖天健这种做法却并无什么不妥之处,虽然他们也曾经力劝肖天健不必出关,但是在被肖天健断然回绝之后,谁都可以看出来,肖天健这么做,对于大中军的士气提振,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便让任何一个大中军的兵卒想想看,他们的皇帝陛下,在这样的战场上,居然会跟着他们一起出战,站在他们之中,谁不感动?谁还会惜命不前?仅从这一点上,吴襄便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勇气,在大明王朝建立至今,除了开国的皇帝朱重八之外,恐怕也只有当初抢了自己侄子建文皇帝皇位的燕王朱棣,才亲自提刀上阵过,从此再无一个皇帝干过这样的事情了何况即便是朱重八和朱棣在内,登基称皇之后,也再无亲自提刀上阵过了可是肖天健这个皇帝,还真是异类的很,现在都到了这种地位,可是他却还是毅然决然的带兵出战,想想看麾下的那些将士,如果不为此卖命的话,那还真是奇怪了
    就在吴襄站在山海关城楼上看着肖天健亲率大军出关的时候,远处的建奴大军所有人也都在紧张的朝着山海关方向观望着
    就连建奴皇帝皇太极,这个时候也同样骑上了一头膘肥体壮的战马这厮三百多斤的体重,不骑这样的战马,估计也撑不住他,远远的在建奴大军之后,看着山海关大中军出关的这一幕
    当远远看到代表着大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