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662部分

葬明-第662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百多人的汉人兵将,碰上他们鞑子最凶悍的巴牙喇兵的话,肯定连一个照面都坚持不住,便会被屠杀一空。
    可是让鳌拜大吃一惊的是在他率部突然包围了这支小股大中军前锋的时候,这支大中军的二百余兵将,在眼看逃走无望的情况下,居然毫不放弃,在其一个军将的率领下,猬集在一起,居然和鳌拜所率的这五百巴牙喇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充分利用他们的火器还有方阵,在鳌拜率部猛攻之下,坚持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全部战死,而且这二百多大中军兵将,最终无一人跪地投降,直至厮杀到全部阵亡,而他们区区二百多人,居然在覆没之前,还成功的打死打伤了一百多巴牙喇兵。
    巴牙喇兵是什么概念?那可是建奴之中最最强悍的兵将,不单单只是用勇猛可以形容他们的,这些巴牙喇兵全部都是千里挑一,从建奴各旗之中,挑选出来的最最优秀的兵将,是属于建奴军之中精锐中的精锐,每个人都十分善战,上阵之时更是人人身披三层甲胄,简直就是人肉坦克一般,算是少有的重骑兵了,在对付明军的时候,往往以少量的巴牙喇兵,冲锋之后,明军基本上都招架不住,会发生全军崩溃,这种巴牙喇兵被建奴视作压箱底的宝贝,可是没想到,吃掉小小的一支大中军二百多人的队伍,居然会让他们付出一百多人的伤亡,连鳌拜带兵回到皇太极身边的时候,都跪在地上连连请罪,把皇太极心疼的几乎想要吐血,大骂鳌拜了一通,要不是念及鳌拜这些年来跟着他屡立战功,皇太极真是连杀他的心都有了。
    通过这几次和大中军交手,皇太极已经悲哀的发现,他们建州女真人引以为豪的那骑兵战术还有他们的强弓重箭,现如今终于遇上了克星,大中军的步军方阵的战术,让他们毫无办法,哪怕是用上了他们最强悍的巴牙喇兵,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吃掉对方这么小一支人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不敢想象,如果他决战的话,最终他们还能剩下多少族人。
    所以当代善等奴酋提出掉头决战的时候,皇太极根本不予采纳,下令加速后撤,说什么也不能跟大中军在此决战。
    他们大清才有多少兵马呀!这次大中军北上,虽然看似肖天健带上来的兵力并不多,但是他们控制着那么大的地盘,背后兵力岂能是少数的?而他们大清这会儿剩下的这区区八万兵将,可以说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本钱了,即便是留下决战,能击败这支大中军,那么以大中军的实力,也能将他们这些兵马基本上拼光,他们即便是获胜,又有何用呢?
    所以皇太极根本不敢这个时候留下来跟大中军决一死战,所以山海关外一战之后,皇太极便一路督军疾走,并且为了甩脱后面那些如影随行的大中军,皇太极甚至连一些不重要的辎重,最后都干脆抛下了,等他们撤到锦州的时候,几乎连兵粮都快耗尽了。
    可是即便如此,那数万大中军却依旧不离不弃的紧紧的跟在他们的背后,就如同一群恶狼一般,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建奴军稍有不慎,便会被他们扑上来猛咬一口,这让他们彻底也都体会到了,当初他们追杀那些明军时候,明军兵将的感受了。
    等到了锦州城下的时候,建奴已经是被打的没了一点脾气,全军上下士气跌到了谷底,当看到锦州城的时候,他们一头便扎入到了锦州城中,而锦州则是这次他们南下的起点,在这里尚还囤积了一些粮秣,这让兵粮短缺的建奴军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于是大批建奴便聚集在了锦州城下,拉开了背水一战的架势。
    皇太极和诸多奴酋们环视一下,这才悲哀的发现,此次他们南下,转了一圈之后,居然就这么又回到了起点上,可是和他们出发的时候不同的是,他们出发的时候,在这里整整聚集了近二十万兵马,全军上下可谓是气势如虹,大有一举踏破山海关,攻入他们梦寐以求的燕云之地的气势。
    但是到了这会儿,皇太极他们悲哀的发现,再次回到这里的他们的大清兵马,却只剩下了不到一半的人马,而且这一路上撤下来,他们被大中军打的是没有一点脾气,这仅剩下的八万兵马,也都成了疲兵衰兵,士气可以说彻底跌到了裤裆里面。
    赔大了!这是现如今所有建奴军上下的一致想法,他们南下时候带的几十门红衣大炮,到了这会儿连连损失之下,仅剩下了不到十门,数万耗费他们无数钱财和精力武装起来的那汉八旗的兵马,到了这会儿还跟着他们的仅剩下了不到四千余人,汉八旗几乎可以说是损失殆尽了,如果不是还要保住仅剩下的这些被他们视作最后仰仗的红衣大炮的话,估摸着这最后的几千汉八旗的汉兵,也早就被他们丢光了。
    至于随行出征的八旗蒙古的兵马,这会儿可以说已经不剩几个了,除了在山海关损失的之外,跟着阿巴泰和豪格入关的那些八旗蒙古的兵马也几乎尽数折在了关内,剩下的布颜代等蒙古诸部的兵马,这一路上也是逃的逃死的死,剩下的早已在经过宁远城的时候,纷纷逃回到了蒙古草原之中。
    还有大批跟着出征的跟役、包衣,这一路上也被大中军追上杀了不少,至于从朝鲜强征来的一万多朝鲜人,更是几乎也没有剩下几个。
    当看着跟着他跑回来的这些八旗兵,皇太极真是哭死的心都有了,难不成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就真的这样付之东流了不成。
第一百零三章 无奈的放弃1
    眼看着建奴已经回到了锦州了,可是大中军却还是不肯放松,依旧如同跗骨之蛆一般,追到了塔山城下,而锦州城南的塔山、大兴堡、杏山等城,立即便成为了大中军下一步的目标,只要打下塔山、大兴堡、杏山、松山等城,那么锦州便成为了熟透的苹果,随即便会掉落到大中军的囊中。
    皇太极率兵退至锦州,这才停止了继续后撤,在锦州城开始调兵遣将,做出了要死守锦州城的架势。
    毕竟锦州地位的重要性,他们都知道,想当初他们屡次南下,锦州都是卡住他们喉咙的咽喉要地,这么多年来,他们曾经数次围攻锦州,但是都未能打下锦州城,锦州守将祖大寿,屡屡击退了他们的进攻,如果不是上一次他们利用崇祯急于从关外抽调关宁军入关去对付刑天军的话,他们估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下锦州城呢!
    后来在皇太极的讹诈之下,崇祯实在是迫于无奈,才不得不忍痛将锦州城割让给了他们大清,现如今他们再一次回到了起点,退到这里之后,如果再退的话,那么他们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就功亏一篑了。
    所以皇太极深知,到了这里他决不能再退了,如果再退的话,恐怕连他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今后都可能保不住了,这一路上撤兵,已经让那些各旗的旗主们怨声载道了,如果不是他现在直接掌控着两黄旗最强的兵力的话,保不准他那些兄弟们会琢磨些什么事情呢!
    所以等他退至锦州的时候,皇太极决定不能再退了,于是在锦州城,他扎下了兵马,调转过头开始做出了死磕到底的架势。
    皇太极以多尔衮率领其麾下的正白旗兵和多铎所辖的镶白旗守塔山城,令代善领正红旗守松山城,又以济尔哈朗领镶蓝旗兵马守杏山,而他本人则领两黄旗以及尚未恢复实力的镶红旗坐镇锦州居中策应,只待大中军扑过来,便与大中军决一死战。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紧追着他们的大中军却突然间停止了追击,掉头返回了他们刚刚克复的宁远城,放弃了对建奴大军的追击,使得建奴顿时上下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正追的起兴的大中军,就在兵抵塔山城的时候,突然间收到了肖天健的命令,停止一切追击行动,全军收缩返回宁远城休整。
    这道命令一下,顿时军中诸将一片哗然,他们都想不通眼看着就要兵抵锦州城下,要一鼓作气将建奴大军击溃的这个关键时刻,为何肖天健会突然间下令停止追击,收缩兵力回镇宁远城,这不是等于放虎归山了吗?
    但是肖天健的旨意已下,各路兵将也不敢违抗,只得停止了连续多日的追击行动,掉头和肖天健的中军会和在了一起,罗立、刘耀本、刁正、王承平等大将于是呼呼啦啦的便跑到了肖天健的大帐之中,要找肖天健问个为何。
    而肖天健这会儿正襟危坐在大帐之中,淡然的扫视了一眼这些手下的重将,当看到他们一个个气急败坏的神情之后,不仅笑了起来。
    “圣上!现如今建奴已成丧家之犬,正是我们一鼓作气将其讨灭之时,为何眼看我等已经兵至塔山城外,圣上却突然下旨停止追击,令我等放弃追击,掉头回撤呢?这不是白白放弃了大好时机了吗?圣上自己不是也说过,趁他病要他命吗?又为何突然间变卦了呢?”罗立脾气比较冲,虽然肖天健贵为大中皇帝,但是罗立还是忍不住第一个站出来放炮,气哼哼的对肖天健问道。
    而其他几个大将虽然没有跟着发话质问肖天健,但是一个个也都望着肖天健,脸上的神色很明确的表露出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希望能得到肖天健的答复。
    肖天健冷冷的看了一眼罗立,罗立马上感觉到自己的话太冲了,毕竟现在肖天健不是当年他们的头子,而是已经成了堂堂一国之君,他这么说话显然是有违做臣下的规矩了,于是吓得赶紧低头单膝跪下道:“末将僭越!末将只是情急之下,说话失了分寸,还望圣上息怒!”
    肖天健瞪了他一眼,坐在那里不怒自威,一挥手道:“起来吧!恕你无罪!”
    罗立这才赶紧站了起来,态度变得恭敬了许多,但是还是等着肖天健给他们一个解释。
    肖天健又扫视了诸将一眼,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道:“你等的心情我岂能不知!但是你们只想着要一鼓作气将建奴彻底击垮,但是却忘了我们自有我们的难处!
    是!朕比你们任何人都要痛恨建奴鞑子,朕比你们任何人都想趁此机会,一举荡平建奴,使之今后再也无法在关外嚣张,威胁我们中原大地!
    但是你们也不要忘了,此次北伐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朕这几天来,也是想过要一鼓作气,直捣建奴的盛京!将这伙凶顽一举荡平!
    可是现如今时机却并不成熟,虽然建奴在山海关大败,这一路上被我们追杀的丢盔弃甲不假,可是你等也当知道,建奴虽然大败回撤,但是其满洲八旗本部损失并不是很重,我们近些天来,击垮的多是建奴的汉八旗和蒙古八旗的兵马,充其量这些人也就算是建奴的弃子罢了!而建奴自身真正的实力,却损失不多,他们尚有很强的实力!
    而我等诸路军此次北上,行程千里,要知道维持我们这样的大军,后勤供应之巨,你等只知厮杀的痛快,却不知后方的艰难!
    朕此行北上,虽然打通了运河一线,可以确保我们后勤物资得以沿着运河北上补充军需,但是运河这些年来大明疏于疏浚,淤塞严重,再加上沿途明朝地方,为了阻止我们北上,故意填塞河道,所以使得大运河时下运力极为有限!虽然沿途正在派人疏浚,但是短时间之内,却并不能大批通行漕船,所以能维持我们打到这里,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而且运河沿线因为我们北上仓促,匪患甚重,各种匪盗时有在运河沿线袭掠,所以我们背后并不安稳!
    你们也休要忘了,现如今大明虽然大厦将倾,可是毕竟大明京师我们尚未攻克,山东尚有大部尚未被我们所控制,现在便挥师攻入辽东,一旦背后出现什么异状,我们孤军深入将非常危险。
    不瞒你等,我们虽然近期连战连捷,但是对于我们大军物资消耗也非常之巨,连战之下,我们随行携带的弹药已经所剩不多,急需大批补充!
    而从此地到山海关,我们的补给线一再拉长,后方的物资已经渐渐接济不上来了,难不成你们可以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攻打锦州城吗?
    更何况现在的锦州不比以往,建奴控制锦州一带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建奴不傻,他们深知锦州的重要性,从俘虏口中,我们得知建奴这两年时间大力经营锦州一带,连连抓捕关外民壮替他们加固锦州城、塔山城、大兴堡、松山城、杏山城等城,并且在各城之中都囤积了不少的物资!
    我们未能在建奴大军退至锦州之前,将他们一举击溃,便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时机,现如今建奴在主力未损失多少,而我们准备又不充分的情况下,便悍然挥兵攻打锦州,朕以为此乃是不智之举!
    首先我们的兵力便不占优势,虽然建奴并不善守城,但是以期前期准备,我们如果想要轻取锦州,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时下我们后勤补给不易,大军围攻锦州诸城,建奴骑兵尚有优势,只要他们派骑兵不断袭扰我们后路粮道,那么我们便无法集中力量攻城!只要稍有不慎,我们便有折戟沉沙之险。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朕刚刚收到冯卫汉派人从京师送来的消息,大明京师之中,当下大明朝廷似乎有意弃京师遁走的迹象,北京城内有不少官员力主放弃京城,逃往登州走水路南下迁都到福建两广一带,继续与我们大中朝周旋!
    而我们主力现如今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后面留守兵力十分空虚,一旦要是让大明朝廷跑掉的话,朕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故此朕和李信、卢大人等人商议之后,认为眼下此战打到这样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所以为了确保不会出现意外,所以朕才下旨终止此次对建奴的追击!就再让建奴在关外嚣张一段时间好了!
    朕今日对你等起誓,最多三年时间之内,待朕收拾江山有足够实力的时候,便定会再次亲征辽东,将建奴彻底扫平,克复辽东之地!”
    肖天健其实何尝不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鼓作气将建奴灭掉,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虽然现在他麾下兵精马壮,但是后勤补给以及关内尚未平稳的局势,却始终让他不能按照他的意愿来做事。
    想想大明朝几十年来几乎以倾国之力,将数千万两白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