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葬明 >

第695部分

葬明-第695部分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可能的先恢复民生,现如今在南京城虽然稍显局促,但是也已经足够用了!
    只有待到南方局势平定之后,朕才会迁都北,这件事今天就议到这里,前期定都之事,各部可以先行铺垫一下,派员前往京师打一下前站也好!但是朕只有一个要求,铺张浪费是绝对不行,尽量利用原有的衙门简单收拾一下即可,我们现如今底子还是太薄了,容不得半点的奢靡!望诸位爱卿能记住朕的话!”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困坐愁城
    就在大中朝上下商议定都之事的时候,李自成却在汉中府困坐愁城,自从二月中旬开始之后,一支支大中军的人马便对他最后的地盘汉中府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大中军此时是兵强马壮,而他的大顺军却成了惊弓之鸟。
    这短短的数天时间,汉中府的州县便一个个的被大中军击破,残余的大顺军兵将一批接着一批的倒戈投降了大中军。
    这几天下来,李自成麾下的大将便一个个的倒在了大中军的刀口之下,先是刘宗敏战死在了利州,接着好不容易逃回汉中的刘体纯又被大中军打死在了凤县,接着李双喜又在汉yīn被大中军击败,当场被大中军生擒,阎重喜怒其当rì屠杀民众,生擒李双喜之后,当即下令将其枭首示众,经过这几个月时间下来,李自成麾下的重将纷纷凋零,到现在只剩下了李过和田见秀还留在他的身边。
    而开战之前的三十万大顺军,打到这个时候,死的死,逃的逃,投降的投降,到现如今李自成只剩下了不到三万兵马,陈驻在汉中府城周边。
    眼看着兵马越来越少,战将也越来越少,李自成不得不重新启用田见秀作为他的卫将军,替他率领兵马驻守在汉中府城西南两门,而李过则负责东北两个方向的御守。
    大顺军的士气到了这会儿也早已是跌到了裤裆里面了,所有兵将无不人心惶惶,等待着他们的末rì的到来。
    李双喜和田见秀都提议让李自成干脆弃了汉中府城,效仿当年那样,遁入到山林之中,找个地方再谋复振,但是李自成却没有答应他们的要求,坚决死守汉中府城。
    其实不是李自成不想像当年那样遁入山林另谋复振,只是现如今李自成也已经看出来,大中朝已经根基稳固,万民归心,而他的大顺则在陕西这一两年来,暴xing逆施,早已不得了民心,现如今陕西百姓思安,纷纷举旗投顺大中朝,更多的大顺军兵将则弃械投降了大中军,转身便成了他的敌人。
    李自成很清楚即便是他再次放弃一切,遁入山林之中,现在人心早已不在他这边了,他根本已经没有复振的可能了。
    更何况据探马回报,现如今大中军已经将汉中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几乎汉中通往外部的所有通道,都出现了大中军的兵马,牢牢的将汉中府围在了中间,即便是他放弃汉中府,也不见得就能像当年那样逃得出去。
    更何况他现在可是堂堂的“大顺皇帝”,身份已经不同了,李自成自己也放不下架子,再去像当年那样当一个流寇了。
    而且大中军不是当年的明军,负责对他进剿的都是大中军的武将,并无文官参与,至多大中朝文官也就是负责以下军方的后勤供应,而大中军诸将也不像明军大将那样,惜兵不战,抑或是贪恋财sè,使得他之前对付明军的那些贿赂的手段也无从可行,只能在汉中府之中坐以待毙。
    到了这会儿李自成真的是后悔了,如果他当初知道会有今天的话,倒还不如效仿张献忠那样投降肖天健,好歹凭着他们的关系,肖天健也不至于杀他,最差也让他像张献忠一样,现如今在山西某地当一个富家翁,虽然zì yóu受到限制,但是起码没有生命之忧。
    可是这天底下什么都有卖的,就是没有后悔药可卖,李自成知道,现在哪怕是他投降,肖天健也不会再留他活路了。
    所以现如今投不投降结果都一样,故此李自成咬着牙留在汉中府之中,想要跟大中军拼一个鱼死网破。
    就在李自成困坐在汉中府他的临时“行宫”的时候,田见秀满脸紧张的神sè,在宫外求见,李自成心情不好,但是也不得不召他觐见。
    “启奏圣上,大事不好了!大中军兵分三路,已经接近到了城外十里左右,现如今李将军正在领兵与之交战,估计坚持不了多久,还望圣上速速出城,离开此地!微臣愿意拼死护卫圣上突围出去,还望圣上不要再犹豫了!”田见秀一见到李自成便立即对他禀报道。
    李自成苦笑一声,环视了一眼这破败不堪的王府,对田见秀问道:“走?朕现如今还能去什么地方?”
    “圣上!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与其坐困此地,倒不如先离开另谋出路,要是一旦大中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圣上即便是想要走,恐怕也为之晚矣!还望圣上不要再犹豫了!
    微臣已经召集了三千jīng锐,正在西门等候,随时可以护驾突围,再晚就真的来不及了!”田见秀一脸忧sè的对李自成力劝道。
    李自成这个时候忽然间听到了城东方向隐隐间传来了一阵炮声,在这里能听到炮声,那就说明大中军已经离此不远了,虽然他前些天确实有与城共亡的想法,但是现在当听到炮声传来的时候,心意还是动摇了起来。
    他看着田见秀,不由得老泪纵横了起来,叹道:“想当年你我起兵造反,为的就是推翻了大明,可是现如今没成想,却走到了这一地步,老兄弟们一个个都离朕而去,仅剩下了你还留在朕的身边!
    见秀,朕难道真的错了吗?为何他肖贼能做的比朕要强呢?”
    “圣上,此时就不要想这些事情了!那肖贼只是一个小人罢了,如若当年不是圣上提携他的话,又何有他今rì!
    现如今别看他猖狂,但是只要圣上暂避一时,定还能重振当年雄风,现在还请圣上速速收拾一下,快快撤离此地吧!
    城外现在有李过拖着大中军,现在圣上要走的话,还为时不晚,但是绝不能再拖下去了!不瞒圣上,现如今城外兵马多已战意全失,微臣也无力控制,已经不堪一战了,只剩下这最后的三千兵将,还未曾哗变,如若现在不走的话,就真的每机会了!请圣上速下决断!”田见秀也懒得跟他多说什么,连连催促道。
    李自成事到如今,什么雄心壮志都没有了,当得知城外兵马大部已经哗变,更是惊慌失措了起来,什么于城共存亡,这会儿他已经都忘了,于是对田见秀说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听见秀你的话了!没想到,最后留在朕身边的却只有你一个人!朕对不起你呀!”
    田见秀眼中闪过了一丝异sè,但是马上便又被他遮掩了过去,低头道:“圣上何出此言,微臣是最早跟着圣上起兵的,岂能对圣上不忠,至于其他,微臣从未对圣上有过半分怨言,还望圣上快快走吧!”
    李自成点头答应了下来,这个时候连汉中城内也开始大乱了起来,到处都是大人叫,小孩哭的声音,一些城内的大顺军兵将,非但没有出城助战,反倒趁着这个时候,在城内大掠了起来,听着城内的哭喊之声,李自成慌忙带着侍卫开始收拾东西。
    这些年李自成在陕西搜罗了不少的金银财宝,弃守西安府的时候,李自成也基本上将这些东西都带了出来,但是现如今他已经山穷水尽了,即便是有这么多金银财宝,也已经来不及全部带走了,于是在田见秀的催促之下,李自成令他的五百侍卫,装运上了一批金银,至于他的那些嫔妃,李自成也无法带走了,如果带着她们的话,恐怕根本就没有逃走的机会,于是李自成一狠心,下令让这些嫔妃自尽。
    一些嫔妃不想死,但是李自成却不愿将她们留给大中军,他真的是戴绿帽子戴怕了,于是他当场下令,让侍卫动手,将几十个嫔妃尽数杀掉,仅带着他的高皇后跟着田见秀出了皇宫。
    这个时候城内城外早已乱成了一团,得知大中军已经到了,相当多的大顺军闻之便立即崩溃,除了李过尚控制着一批兵马,在试图阻击大中军之外,其余的大顺军早已是做了鸟兽散,仅剩下了田见秀身边的这三千人马。
    因为情况非常混乱,李自成也不清楚李过那边的情况如何了,于是派人去告诉李过,令李过想办法多拖延大中军一些时间,至于他自己,则在田见秀的护送之下,匆匆忙忙的出了西门,朝着宁羌州方向逃去。
    李自成环视了一下周围这些大顺军兵将,见到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神sè惶惶,就连他的侍卫,这个时候也都变得如同惊弓之鸟一般,乱哄哄的围着他,沿着大道仓皇奔逃。
    为了让这些残兵败将们不至于再哗变,李自成咬着牙令侍卫将几箱银子抬下车,当即分发给了这些兵将们,每人赏银二十两,可是这些兵将们仅仅是麻木的接过了这些银子,甚至于连谢恩都没有,掖起了银子之后,便匆匆继续上路。
    现如今银子已经不是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了,二十两银子对于这些大顺军兵将来说,还不如每个人给他们一斗小米,可能更让他们感激一些。
    在大中军的绞杀政策之下,汉中府几个月来,得不到一点的外援,仅剩下的粮食也很快被大顺军消耗一空,到了这会儿,汉中城的大顺军已经将战马都杀掉,作为军粮吃掉了,甚至于有的大顺军兵将,又开始了有组织的吃人行动,以此来苟延残喘。
    就在李自成被田见秀护送着离开汉中府不久,李过所率的大顺军便在阎重喜和刘宝二人领兵夹击之下大败逃回了汉中府,李过回到汉中府的时候,才知道李自成已经逃出了汉中,逃往了宁羌州,原来李自成派出通知李过的侍卫,居然根本就没有前往军前,而是跑回了城内,抢了一些金银之后,出城逃窜了,所以李过在城外根本就没有得到李自成出逃的消息,等他带着两千多残兵败将逃回汉中府城的时候,城内早已是乱做了一团。
    李过有心据城死守,拖住大中军一段时间,为李自成逃走创造更多的机会,可是大中军实在是来的太快,不待李过在城内布防,大中军的前锋便已经杀到了城外。
    一些大顺军见势不妙,立即便弃守了城池,更有人当即便打开了城门,投降了大中军,使得李过根本就没能在汉中府城中坚持多长时间,整座汉中府城便被大中军一举夺占。
    李过得知城门被破,于是带着几百残兵试图也出西门逃走,但是却被一小队大中军堵住了西门,好一场厮杀之后,李过最终也没能突围逃走,而是当场受伤被俘,至此李自成最后盘踞的据点汉中府也宣告被大中军克复。
第一百七十章 背叛
    李自成惶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在田见秀的护卫之下,仓皇逃出了汉中府城,听着背后汉中城不断传来的枪炮声,李自成整个人陷入到了麻木之中。
    他从崇祯二年在陕西揭竿而起到现在已经十三年时间了,这十三年他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也只有他自己清楚,最初他拉杆子造反的时候,倒是也没有想过有朝一rì登临天下当皇帝,但是随着他的势力的扩张,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好不容易眼瞅着大明终于要垮台了,但是却突然间冒出一个肖天健,迅速的在义军之中崛起,使得他们这些老义军头领们只能望其项背,最终一个个的要么降了大明,要么死于沙场,就连张献忠、罗汝才这样的人也纷纷投降了肖天健。
    好不容易他才在陕西打开了局面,可是那肖天健却早已横扫了中原,并且攻占了南京城,还登基当了大中朝的皇帝,他李自成当初也就是为了争口气,才在诸将的怂恿之下在西安府登基称皇,可是到头来他的皇帝梦却还是南柯一梦,一切都成了空。
    换做以前的话,他李自成屡战屡败,但是却还是屡屡复振起来,打一场败仗对他来说并不算是什么问题,只要他留下xìng命,总还是能东山再起。
    但是换到今rì,李自成却彻底的陷入到了迷茫之中,再也看不到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现如今大中朝已经几乎夺取了天下,留给他回旋的地方几乎已经没有了,而且老百姓们久乱思安,大中朝不断的废止当初大明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弊政,还田于民赈济灾民,使得老百姓越来越多归心于大中朝。
    反观他这两年来,在陕西却因为急于扩充军力于大中朝相对抗,结果是非但没有治理好控制住的地盘,反倒是将陕西闹得是鸡犬不宁,人神共愤,他的大顺朝更是为陕西百姓所痛恨,他李自成也再无当年的那种盛名,相反却成了千夫所指之人。
    这样的情况下他不知道下一步又该如何是好,他很清楚他之所以前些年能不断的东山再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心所向,百姓被大明朝祸害苦了,为了活命愿意跟着他干,可是现如今他早已是人心尽失,难道他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李自成恍恍惚惚的在众人的护卫下一路朝着宁羌州方向逃奔,三千多人的队伍稀稀拉拉的拉开很长,仅仅一天下来,这三千多人之中,便又有一千余人在半路上就逃离了队伍,转身便没入到了路边的树林之中。
    但是李自成也没心情去管这些逃卒,倒是田见秀对此很是生气,连连将一些李自成的侍卫派出去,追杀那些逃卒,原因很简单,这些侍卫都是李自成的铁杆支持者,全都是跟着李自成很多年的老卒,派其他人去追杀逃卒的话,天知道派出去的人还会不会再回来了,所以只能让这些李自成的所谓“龙卫”去做这种事。
    李自成心情极差,一路上脑子可以说是乱哄哄的,只能让田见秀来管队,但是他却没有留意到,出汉中府的时候,他随行带来的那五百龙卫,这一路上不断的被田见秀以各种理由给派出去,等到了傍晚的时候,一行人早已是跑的人困马乏。
    这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吃东西,而且因为粮食的匮乏,再加上他们出逃的慌张,李自成又忙着让人多带一些金银,结果出城逃窜的时候,基本上他们没有携带多少粮食,现如今跑了一天下来,众人也早已饥肠辘辘。
    于是田见秀下令就地进入树林之中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