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40部分

汉侯-第140部分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闭嘴!”
    陈珏听得李英的声音,忍不住一笑出声,仿佛看见他一脸哭笑不得的表情。
    陈珏地正妻已是梁王留下的翁主芷晴,就算纳妾也不可能再来一个翁主,大汉上层男女之间风气开放。刘无采地想法陈珏也能猜到,想来是希望在长安的数日跟陈珏来一段露水姻缘罢了。
    衡山王,陈珏想到这三个字不由地微微皱眉,刘邦留下的这些藩王。贤良博学如河间王刘德的有之,像江都王刘非一样好义勇的有之,但明明无甚才学偏偏又有野心的藩王也不少。
    辰时三刻前后,陈珏赶在太阳方挂在高空的时分,在宫禁刚开不久地时候行到长乐宫前,宫中传出来地消息,阿娇昨日歇在了长乐宫。
    陈珏行到长乐宫前,与相熟的长信詹事和数名宫卫打了招呼,这才直奔长信殿。通报过后陈珏抬脚踏进殿门。只见众人都已经早早起了,阿娇正亲自服侍着窦太后。刘则仍然睡眼惺忪地在那里撒娇。
    眼看便是新年岁首,窦太后虽说一向不好奢侈,亦换了一身新地华服,她听见陈珏进来的动静,笑道:“陈珏这是来看哀家,还是来瞧你阿姐?”
    陈珏躬身笑道:“臣是来寻阿姐一起,代一家人向太皇太后请安。”
    窦太后笑着摇头道:“你这话不实,哀家听说你这两日忙得很,哪有闲心给哀家请安?”窦太后说的话看似责备,实则毫无责难不快之意,陈珏笑着说了几句凑趣的话,阿娇时不时地插了几句话,陈珏才道:“太皇太后明鉴,实是隆虑侯夫妇就要进长安城,臣这些小辈想跟皇后娘娘好好聚一聚。”
    窦太后闻言,笑呵呵地点点头,道:“这就对了,这做人什么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看重亲情,隆虑他们小夫妻俩这次回了长安,你们这几个陈家的小辈是该在一处聚聚。”
    阿娇轻轻为窦太后捏了捏肩,笑道:“阿和苹儿他们常年在外,您可不能亏待了他们。”
    窦太后拍了拍阿娇的手,板着脸道:“就知道来寻我这把老骨头要好处,你是大汉堂堂的皇后,自己做不得主么?”
    阿娇柔声道:“我们这个家,还是要外祖母来当么。”
    窦太后听地心里舒心,道:“哀家老了,这大汉朝是天子所有,未央宫是你的,将来长乐宫也是你了,还能总依靠着我老婆子不成?”
    阿娇笑着和陈绝对视一眼,道:“我才不想管长乐宫呢。”
    窦太后奇道:“怎地?哀家告诉你,这做女子的极致是执掌长乐宫,不是椒房殿。”
    阿娇浅浅一笑,刘彻的样子在眼前蓦地一闪,道:“若是哪日彻儿不在了,我才不想独自去长乐宫……”窦太后轻叹了一声,也不指责阿娇出言不当,只道:“哀家这个傻娇娇。”
    窦太后当年跟文帝之间,可不像阿娇和刘彻之间这么感情深厚,陈珏见状连忙打圆场,将话题岔到一边。不多时又引到刘那里。
    不多会儿。窦太后便毫不在意地放陈珏和阿娇离去,只留下刘同她解闷。立,阿娇怔怔地看着远山,半晌才开口道:“那边来准信了么?”
    陈珏点头,看着阿娇微白地脸色便有些心疼。这些年来,他着实把她当成妹子疼爱。
    “平阳撺掇着送女奴婢进宫来,陛下倒是不曾说什么。”陈珏斟酌着道,“听说陛下昨日醉酒了。
    阿娇轻轻哼了一声,道:“阿弟不必顾及我,你也是男儿,当知饮了再多的酒,若是他心里无意也成不了事。”
    阿娇说着。轻轻阖上眼,道:“记得当年,你做彻儿侍读的时候,午休地时分我们在王娘娘地椒房殿里捉迷藏,你和彻儿都聪明,我总找不到你们。”
    陈珏静静地听着阿娇的回忆,知道阿娇心中还是在意这件事。眼前的阿娇明艳动人,陈珏脑海中却不由想起从前的情形。
    那时陈珏自持成年,不愿意和小孩子玩闹。每次都是不顾身份地往宦官休息的小屋一躲便了,阿娇总是先找到刘彻。
    每一次,陈珏从门缝外望,都会看见一个娇俏地小女孩软软地、笑靥如花地。摇着刘彻地手道:“彻儿,我要你帮我找阿弟呢,你听到没有?”太子刘彻则总是板着脸,小大人一般不情愿的样子,还是答应道:“听到了。”
    “时间怎么就这么快,转眼阿都可以在椒房殿和小宫女玩闹了。”阿娇吸了一口气道。
    偶尔幸几个宫女,阿娇可以忍,若是把宫外地奴婢巴巴地专门带进宫来,这才如一个巴掌打在阿娇和陈家的脸上。平阳倒是最善于这些把戏。
    陈珏这么想着。心中微微苦笑,再想起刘陵所说衡山王勾结平阳的事。心知这些事一日不解决,陈珏就一日得分心于后宫。
    陈珏方要说话,只见昨日留守椒房殿的李青匆匆而来,李青看见陈珏和阿娇时眼睛一亮,道:“皇后娘娘,武安侯,隆虑公主和隆虑侯车驾已入了城,过会儿便进宫门了。”
    阿娇心中惊喜,笑道:“快请他们来椒房殿。”阿娇说着咬了咬唇,又道:“左右他们现在也找不到天子谢恩。”
    陈珏摇摇头抛开烦心事,接过话茬儿道:“晚些嫂子和芷晴也会入宫,阿姐不急。”
    阿娇神色柔和,点了点头,这才和陈珏一起往椒房殿方向回转。
    午时之前,椒房殿宾客满座,陈家几个后辈之中,陈珏、陈须和陈按排行一一落座,阿娇却不肯坐在皇后的尊位,反而拉着嫂子弟妹坐在一处。
    宴席的主角是陈和隆虑夫妇俩,这会文质彬彬地陈正描述着隆虑的风土人情,众人听得津津有味,独芷晴见阿娇食之无味的样子,面色又不大好,担忧地问道:“娘娘怎地不舒服?”
    阿娇打起精神,拍了拍芷晴的手,道:“大概是昨夜不曾睡好的关系,没什么好胃口。”
    芷晴淡淡一笑,轻声道:“娘娘,外女入宫,除良家女直选宫妇之外,只有为宫女一途。当年阿母献女入宫,都是走的正经路子,如今宫里再要进人,不是经过查验的干净人总是不行,娘娘还须把好关。”
    王那回事之后,宫里进女人的时候要求严格了不少,阿娇笑着看了看芷晴,知道她是为自己出主意,只是就算挡了那奴婢,刘彻仍旧花心又有什么办法?
    “放心罢。“阿娇说道。
    芷晴点点头,见阿娇一直冲油腻的菜品皱眉,反而将一碗菜粥喝地干净的样子,不知不觉将右手轻轻抚上自己的小腹,芷晴心中轻轻一动,面上喜色一闪而逝。
    陈珏见了阿娇和芷晴这边的情形,心中暗怪刘彻过分,就算不说阿娇地原因,亲妹妹隆虑回长安,他竟这时候还不回来。
    许是老天有眼,又过了两刻钟,陈珏的念想算是奏了效。刘彻一边打着喷嚏一边走进椒房殿。道:“人都到齐了?”
    陈珏这会儿正看刘彻有气,故意道:“陛下这是怎地了?可曾请太医看过?”
    刘彻手上动作一停,打了个哈哈道:“朕昨日在南宫公主府上,休息得晚些,受了寒。”
    天子驾到,一众人皆以刘彻为中心。刘彻这会儿倒也精神饱满,不多时,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亦赶来同隆虑公主相见。
    “快让阿姐瞧瞧。”平阳一脸的疼惜,道:“阿姐不是不想你,只是陛下一入宫便往这边跑,阿姐追不上陛下罢了。”
    南宫公主温言和隆虑打了个招呼,神色复杂地一会看阿娇一眼,一会又看平阳一眼。暗怪平阳这姐姐利用到自己头上来,如今她是不好意思和阿娇亲近了。
    陈珏在一边冷眼旁观,隆虑公主虽是金枝玉叶,但却和平阳一点都不一样,不经意间,陈珏注意到隆虑和两个姐姐似乎都不大亲近,反而每次遇见难以回答的问题,身子却不由地主地靠向陈。陈夫妻俩感情不错,陈珏评价道。群臣大致处于休假状态,但刘彻要勤政,陈珏却必须跟在他身边。
    “子瑜。”刘彻一边翻找着案面上地文书一边道。“新年大朝,大汉说不得要稍展天威,你这几日勤快些练箭,万一有人寻衅,你也好把挑衅之人震住。”
    陈珏对自己的弓箭还颇有信心,当下一口答应下来,这会儿刘彻也从乱纸中拿出一封奏表,喜道:“子瑜,你眼下也是大农中丞。替朕看看这个。”
    陈珏依言而行。不见署名的那一页,只见正文。他仔细读下来,这才看出这是一份关于边市的奏表。
    这奏表中说地是自高祖刘邦以来,匈奴人看似统一,实则各部亦有分裂地事,这奏表中提出加大关市开放程度,输送丝绸、美酒于匈奴,若军臣单于仍然如中行说所言地一般拒绝汉货,不妨再请商人卖于各部不得志地统领等等。
    “陛下。”陈珏稍稍想了想便抬起头来,他理了理思绪道:“再开关市,除匈奴人之外,如今长安城中外藩使者云集,陛下不妨再考虑南越和朝鲜等国特产奇异之处。”
    刘彻笑着道:“若仔细说起来,朕一直在同这些外藩做生意,他们进贡,朕再赏赐,岂非以物易物?”
    陈珏颔首笑道:“陛下言之有理。正如这封奏表所说,侍中桑弘羊家中便是以此大富,边市若大开,商人往来络绎不绝,千里之外的物事可摆在长安货架之上,陛下亦可以此收税。”
    刘彻走到御案后头,利落地坐下之后又招呼陈珏也坐下,笑道:“子瑜猜猜这是谁上的奏表?”说着,刘彻在御案上的文书中翻了半天,却不曾找到想要的那封奏表。
    刘彻无奈地住了手,笑道:“还是同一人的奏表,上书请朕继续筑边城,再立茂陵邑,迁地方大族于长安左近,朕这会却找不见了?”
    这么急着帮刘彻揽权的地方案,看着倒像是主父偃的手臂,陈珏思索着有了眉目,面上却仍是皱眉不解的样子。
    刘彻苦笑着把最开始的那奏表放回去,陈珏无奈,看刘彻没有招呼尚书官进来的意思,只得识趣地上前帮刘彻一起整理文书,这会儿杨得意忽地来报:“陛下,丞相请见。”
    陈珏和刘彻对视了一眼,刘彻连忙整理了神色,端正地坐在御椅上等着窦婴进门,陈珏方想把手中的奏疏放回去,窦婴的脚步声已经传来。
    眼疾手快地把奏表放回原处,窦婴已经进了门,陈珏在那里站得笔直,却见窦婴向陈珏请安之后,胡子便一翘一翘地,眼睛一直朝陈珏这边扫过来。
    陈珏被他看得一阵不自在,一低头时忽地发现他站的位置有点不对,竟然和刘彻在一排的位置,陈珏心下微讶,连忙错到刘彻身后去。
    窦婴脸色和气了不少,一一禀告了各地郡国上计审核等事,这才话题一转,说到韩嫣最近那场胜仗来。
    刘彻犹豫了一会,道:“朕欲增兵守卫北疆,丞相以为如何?”
    陈珏开始还不当回事,余光看见刘彻地双拳紧张地稍稍握紧,心中一转,便知刘彻心里头在打什么小主意。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二十二 帝王心 二百二十三
     更新时间:2009…9…16 13:35:59 本章字数:7059
    无论是哪一朝哪一代,军权都是权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朝堂上的文臣,能得到天子信任手掌大权的不在少数,盖因文臣多数身在京师,京师驻军又多半是由天子的亲信直接掌控,权臣再怎么飞也飞不出天子的手心去。
    相反地,能够放心把军队交给臣子在外攻伐的皇帝并不多,武将难为的道理就在这里。当年王翦领军,秦始皇是多么强势的人,手下文臣武将尽在他掌握之中,饶是如此,王翦还是自觉地请封田地、庄园等,只为了向秦始皇剖白自己安享富贵从无野心的心意。
    陈珏脑中思绪电转,不过是一瞬间的工夫罢了。
    刘彻神色如常,英气的脸上还带着几分若隐若现的笑意,全然是一个因臣子打了胜仗而欣喜的少年天子。
    窦婴一脸的为难,新年在即,北地郡有一场胜利的消息不但鼓舞军心,更能让四海臣民拜伏天威,然而兵者凶器的古话大有道理,匆匆忙忙地,哪能说增兵就增兵。
    殿中只有陈珏、刘彻、窦婴和杨得意四人,陈珏看着窦婴在那里神色微肃,一副认真考虑的表情,心道一声坏了,见没人注意自己,陈珏一双眼紧紧盯着窦婴不放,只想着趁他抬首时在刘彻身后提醒他一句。
    刘彻当了几年天子,还不至于是一个听风就是雨的草包,出兵不是小事,他能不知道其中的难处么?归根到底,刘彻这会儿是瞄上军权了。
    刘彻爱权,素日里也常读尉缭子,权力的保障需要军队的武力。这道理他不会不清楚。年纪不大,从小浸淫权力之中的刘彻防患未然做得很好…………李广在边地领军,他的儿子全都在长安就是个例子。
    窦婴考虑了一会。还是找不出什么在这个时候增兵地理由,即使天子的志向他知道得清清楚楚,他纳闷地看了看刘彻,只见刘彻正随手摆弄着案上的文书,不似君臣问对,却好似闲谈一般。
    窦婴完全沉浸在自己地思绪里,顾不上陈珏这个方才君前失礼、跟天子并立的小辈。半晌才开口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不妥。”
    “哦?这事有何不妥,朕以为此胜之后驻军士气正旺。实是一鼓作气的好时机。”刘彻笑问道。
    窦婴闻言,立时想到不能任天子这般胡为,当即凛然道:“陛下,兵事无常,并非有士气便可以一敌十。这回周谦等人不过是占了巧妙二字,不是久为之道。”
    陈珏听了窦婴果断的话语,肩膀顿时一塌,知道窦婴今日没戏唱了。
    太尉不置,窦婴这个丞相便等于身兼两职,只是虎符把握在长乐宫的太皇太后窦老太太那里,刘彻这两年一直不动声色地往中尉和卫尉军中插人,这会他问起增兵的事,关键不在究竟派不派兵。而是看看他这个天子在窦婴那有多少分量。
    刘彻不动声色。好一会才颓然一叹,道:“是朕心急了。”
    窦婴见刘彻听劝。心中甚是高兴,他寻思着上计的事他还得找太史令对一对,不多时便依礼退出宣室殿外,忙他地丞相事务去了。
    等到殿门阖上,刘彻从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他跟陈珏、韩嫣从小一起研习匈奴兵事,又有当了几年天子地经验,就是窦婴答应增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