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54部分

汉侯-第154部分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着汉朝对匈奴多年来的被动防御。游牧民族地须卜伊鲁信奉适者生存,心里对汉天子的敬意倒不怎么多。只是一路前来时,须卜伊鲁亲眼看见未央宫宫阙连绵,华贵远胜穹庐,冠盖遮阳古木蔽日,长安古都风华尽显,心中又翻涌起了几分艳羡和敬畏。
    刘彻倒也不在意须卜伊鲁不知礼,他摆出大汉天子的威严,一脸高深莫测。陈珏和韩嫣一左一右,代替刘彻问出他想问的话,暗示须卜伊鲁还不配跟大汉天子直接对话。
    陈珏和韩嫣配合着问过安胡公主的近况,须卜伊鲁一一地回答了。等到话题转回正轨,须卜伊鲁便直截了当地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军臣单于之子于单少失其母,虽是军臣地继承人,但于单在匈奴人内部不过靠着其亡母娘家人的扶持,这才同正值壮年地叔父伊稚邪相抗多年。这些事须卜伊鲁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陈珏几人何等地精明。几乎没有玩过政治的须卜伊鲁在他们面前根本藏不住事。
    刘彻听完须卜伊鲁地话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过问了须卜伊鲁数人的食宿情况,这就命人带他退下,随后才跟陈珏和韩嫣一起离开。
    书房中熏香袅袅,衬得淡淡的墨香更加悠然。
    “若按那须卜伊鲁所说,近年来入侵北地几边郡的匈奴兵士多是左贤王伊稚邪地帐下。”陈珏最为客观地道。
    刘彻皱了皱眉,道:“这又如何?”
    韩嫣跪坐在陈珏另一边。道:“依臣所见。那人分明是在胡说八道,匈奴人凶残成性。每到秋时,他们分批结伙地入侵大汉,劫掠钱粮人口,根本谈不上谁多睡少。”
    陈珏微微颔首,笑道:“张骞千里出西域,人未还已经立下大功,若有于单为内应,边地守军遇见伊稚邪所部时必定事半功倍。”
    刘彻哼了一声,却掩不住嘴角的喜意,道:“这些胡人果真大胆,那于单竟然敢利用朕去对付另一个胡人。”
    韩嫣沉吟了一下,道:“左贤王又称左屠耆王,一贯是单于继承人的位置,伊稚邪身份地位应当仅次于军臣单于,这么看来,伊稚邪和于单相争势在必行,此长彼消之下,大汉正好获利。”
    陈珏侧了侧身,笑道:“匈奴人分为大小数个部落,平日出兵打仗都是用的自己家底,照今日情形看来,于单在争斗中必定处于下风,否则不至于联络大汉,意图谋算由我大汉军士削弱伊稚邪地实力。”
    刘彻抚掌哈哈笑道:“真是上天助朕。”顿了顿,刘彻连连摇头道:“朕恨不得明日便大宴匈奴来使。”
    陈珏笑笑,并不说话,刘彻既然准备答应于单那边的条件,这件事就得在一定程度上保密,大宴使者的事自然不可能。
    三人商议了许久,研究妥当之后,陈珏和刘彻又不住地问着韩嫣边关的事,中间畅叙别情,等到陈珏步出宣室殿,已是将近黄昏。
    这日小朝会上,刘彻有选择地对重臣说了于单遣人来汉的事,又召丞相密谈了一番,窦婴走出宣室殿时,接到刘彻找见的陈珏正好踏上石阶。
    陈珏比窦婴低了两层石阶,但陈珏个子长得快,已经可以跟日渐老去地窦婴平视。
    窦婴看了看陈珏,笑道:“子瑜今日再立一功,老夫恭喜你啦。”
    陈珏点头,看见窦婴身后的前中尉宁成正垂头丧气,中尉职司便是守卫长安,须卜伊鲁带来的消息再好,他还是一个匈奴人,这就是宁成的失职。
    窦婴扫了一眼陈珏臂间的几个簿册,道:“既是陛下召见,你就快去罢,稍后再将详情一一告知于我。”
    两代外戚不可能始终和睦,迟早要渐行渐远,陈珏想起殿上窦婴几次为宁成求情不许,再听出窦婴语气中少了几分熟络亲热,陈珏淡淡微笑着,道:“今次事出突然,稍后自当亲至丞相府禀明。”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二百四十四 中道绝 二百四十五 且徐行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01 本章字数:7159
    陈珏离开未央宫后,先行回到大农令官署了解了一下公务,韩安国和文党身居要职,俱是深得刘彻信任的人,他们都已经得知陈珏引见了匈奴人须卜伊鲁的事,自是分别恭喜一番。
    陈珏三人聚在一起,惬意地喝着新茶,闲谈之间就已经将日常的公务过了一遍,近日的开支情况让陈珏颇为欣慰,刘彻似乎把他的话听进去了,新修宫殿的事没有发生,国库的钱大都用在了正途上。
    文党递给陈珏和韩安国一人一个簿册,道:“这是太学一年来的用钱簿册,子瑜看看。”
    陈珏狐疑地接过来,心中有些奇怪,跟韩安国一起打开翻了翻,只见借贷法的记账格式下,清晰地记录着太学从大农令这里支出去的数笔钱财。
    太学设立之初虽说设立了许多学科,还有扶贫奖金等项,但这些细碎的开支还不能被陈珏看在眼中,说一句张狂的话,陈珏绝对是见过大笔钱的人,每日里经他和韩安国等人手底下过去的钱帛都不在少数。
    陈珏看了几个月的账目,对数字的变化最为敏感,开始的时候,陈珏看着还没有觉出什么,等到翻至后几页,陈珏手指划过白纸上的几笔记录,沉声道:“冬春两季的开支怎么多出这些多?”
    韩安国抬起头来,捻了捻胡须,道:“就算冬季有取暖等开支,但太学那边近日要钱太狠了些,哼,这么些钱,恐怕再养一个太学学舍都够了。”
    三人各自眼神交流了一番,彼此心知肚明,这必定是有人在贪墨钱财,只不知这是哪一个环节上出了国之蛀虫。
    韩安国把簿册放在案上,轻轻一推,笑道:“这还多亏改良了新的记账方法。不然太学本就是陛下最肯花钱的地方,繁杂的账目里还真就难以找出问题。”
    文党闻言。重重地叹了一声,陈珏见状劝道:“仲翁勿忧,此事不过是我等姑且一猜,稍后还须详加查访。”
    但凡有贪墨的案子,总不会是一个人的事情,说不定陈珏平日里的哪个同僚也参与其中,陈珏才在韩安国手底下干几个月。最亲近的几个下属又是芷晴那边推荐过来的几人,因而不怎么在意这回事,但久为中丞的文党就不一样了。
    文党话音一落。陈珏和韩安国对视了一眼。韩安国也宽慰了几句。等到日头日落。陈珏正要离开回府时。韩安国又将陈珏请上了他地马车。
    马车上。韩安国看了看陈珏。朗声笑道:“当日张骞出西域。正是你这武安侯亲选。今日张骞竟能说得匈奴太子于单。那须卜伊鲁又是你亲自引到君前。这当是一大功。”
    陈珏摇了摇头。笑道:“张骞横穿大漠。竟然能一路平安。这是何等地好运。他能说服于单更是他自己地功劳。我不过是拣了个天上掉地现成便宜。”
    韩安国点点头。赞赏地道:“此事确实是天佑大汉。你竟能不自骄自傲。我就更放心了。”韩安国虽是陈珏上司。但私下里说话时从来都把陈珏放在主位。
    陈珏笑笑。道:“大农令今日和我同车。不是为了夸赞我这几句话吧?”
    韩安国爽朗一笑。道:“你近日忙着朝见天子。想必没有去过天工府是不是?我今日午前得地消息。陛下要地新钱样子出来了。”
    制新钱。金属的稳定、重量、火耗都要考虑在内。思及此处陈珏讶道:“这么快?”
    韩安国颔首道:“只有一点,考工室那边也有了消息。天工府的新钱仍以铜为主材,但考工室出的却是白鹿皮。”
    陈珏皱眉重复道:“白鹿皮?”
    韩安国嗤笑一声,道:“不错,不知是什么人使地手段,说动考工室令弄出见方的白鹿皮做新钱币,一张可抵几十万钱,这不是明摆着要从豪强手里抢钱?半两钱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毕竟已经大行天下百年,陛下说要更改哪是一日两日间能完成的事情。”
    陈珏见韩安国对他如此坦诚,不由心中感怀,问道:“他们启禀天子了?”
    韩安国摇头道:“还没有,只不过如果考工室和天工府同时上书,天子赞赏哪边才是问题。”
    陈珏想了想,笑道:“以鹿皮为钱,真亏他们想得出来,如果一张畜生皮可以值数万钱,那不是全乱了套?”
    韩安国神色一肃,道:“不管是鹿皮彘皮,终不是长久之计,以天子对你的信重,劝说他放弃考工令的对策不是难事,关键在于陛下如今正要外联于单。”
    “本来我等全力支持陛下改换钱币亦无不可,但若是陛下选在此时下令发行新钱,朝中不能全力处理随之而来的重重困难,外有诸侯施压,这便是害民害己之举。”
    重铸钱币,首先要收天下之铜,否则盗铸的事定然屡禁不止,但这首先就触动了数个阶层的利益,放在眼下确实有点困难,陈珏等人或者全盘皆输,或者赢得惨烈。
    说一千道一万,陈珏也是个惜身之人,他只微微笑道:“韩大农的意思是?”
    韩安国笑容微敛,道:“那我就直言了,天工府楚原是武安侯启蒙恩师,这新钱究竟有没有研制明白,还不是楚府令一句话的事吗?”
    陈珏心中一震,道:“这不是欺君?”
    韩安国呵呵一笑,旋即肃容道:“欺君与否,天知地知,武安侯知,我知,楚府令知,据我所知,楚府令一向同时进行好几项事务,新钱地事慢些陛下也可以接受。”
    陈珏听罢韩安国的话,半晌不语才道:“为何不能直接说与陛下?”
    韩安国摇头道:“须卜伊鲁入长安,陛下正是意得志满之时,旁人轻易说不动陛下改变心意,若是武安侯亲自去说,恐怕有失圣心。更有不肯为陛下尽心用事的嫌疑。”
    韩安国静静注视了陈珏一会儿,见陈珏不说话。又道:“盗铸钱币之事,窦家也不干净,如今皇嫡长子未出世,武安侯应当暂避锋芒。”
    陈珏明白韩安国地话中之意,韩安国隐隐和他站在一边,他之所以不愿变革币制,除了韩安国自己不愿意冒着做晁错的危险替刘彻集权。更有为陈珏着想的意思。
    陈珏想到这里苦笑着摇摇头,韩安国这是典型的争权夺利思路,他的意思是陈珏现在用不着屡次跟窦家硬碰硬,等到阿娇哪日生下皇子,陈家再借势压倒窦家。
    陈珏皱眉道:“我记得,你我几次详谈中,你曾经说过我陈家不宜锋芒毕露。”
    韩安国道:“此话不错,但退避也要讲求时机。一旦帝子出世,难道武安侯不想庇护令姊皇后娘娘的爱子,反而让他受别家地掣肘吗?退让。那是皇后娘娘地位稳固之后的事。”
    韩安国说完,不动声色地等着陈珏地回应。他今日所说的话中实际上有大逆之言,若是陈珏翻脸不认人。转眼将他告上廷尉,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陈珏半晌不说话,原本笃定的韩安国心中也渐渐没底,又补充道:“武安侯若想大有作为,只靠天子信任便如楼阁无基,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手掌权柄,方进可治国品天下,退可保得亲族安康。”
    陈珏跟韩安国对视了一会儿,由钱币的事引到窦陈之争,韩安国这着实是在掏心窝子说话了,这个由陈珏举荐入京的大农令,已经有意把筹码压在他身上。
    陈珏想了想,忽地微微一笑,道:“你的话不错。但我有我的选择。”
    韩安国迟疑着道:“武安侯是说?”
    陈珏笑笑。道:“既然韩大农赠我金玉良言,我自然不能拂人美意。天工府那边,我会亲自去说。”
    韩安国心下一喜,道:“我虽暂居大农令之位,但假以时日,武安侯前途不可限量,我在此先行道喜了。”
    又说了几句,韩安国取出一本薄册,递到陈珏面前,道:“我做大农令一载,虽无甚成就,但国家田地财货之事还知道一些,此物或者有助于武安侯。”陈珏笑着接过,正好此时马车一停,陈珏身体微微向前一仰,外间车辕上地车夫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陈珏抬腿笑道:“多谢相送。”
    韩安国目送着陈珏下车,车帘一落,他地目光便转为深邃。他这等并非出身世家之人,或者如主父偃一般激进奉迎,或者如卫绾一般苦熬几十载,除此之外,想要仕途一帆风顺,只有攀附天子身边的大树。
    武安侯府地内堂***通明,陈珏今晚在内堂宴请了东方鸿,东方鸿一家久在太学,出现在长安内城反而甚是难得。
    陈柔和芷晴在后院相聚,叽叽喳喳地说着育儿经,东方鸿和陈珏对酌了一会儿,道:“这韩安国真懂得挠人痒处。”
    陈珏默默咂了一口酒,道:“伯鸾也以为他说得有理?”
    东方鸿笑道:“他所说尽是功利之言,子瑜不适了?”
    陈珏摇头道:“我还不至于听不得这样的话,只是心有所感罢了,他送了我一本列侯公卿的家产明细簿册,确是真心助我。”
    东方鸿正色道:“世事无常,且不说皇后娘娘今次是否生子,就算生子,后宫里迟早出现其他的皇子,子瑜若一直不能强势,如何守得皇后之子和陈家平安,不被人吞吃入腹?”
    陈珏晃了晃酒盏,道:“这些话我明白,窦家一日权倾朝野,我和阿父就一日附于人后,阿姐的皇后之位便一日只靠太皇太后和天子宠爱保住,就像无根的浮萍一般。”
    如果陈家不做和窦家抗衡的人,刘彻在他地后宫里扶持起另一家外戚,那更是陈珏不愿意看见的事。
    东方鸿颔首道:“除了考虑皇后娘娘,我观子瑜所为,太学将影响千秋万代,关市大开更大大方便民间通商,兼之其他种种,我也大约知道你的心意。”
    东方鸿放下酒盏,目光闪动着道:“子瑜。你身为列侯之子,自己更是数千户武安侯。你所作所为之事,竟然是在削弱诸侯贵戚对天子地影响!”
    陈珏颔首微笑,他做事不怎么瞒着东方鸿,东方鸿能看清他的意图并不让他意外。
    东方鸿道:“若不是我与你相交,恐怕也想不到皇后之弟、当朝武安侯竟然会做这样损己的傻事。”
    陈珏笑道:“怎么是傻事?自高皇帝大封宗亲功臣以来,又不断加封新侯和土地,久而久之。恐怕大汉天下便如周室一般,尽入诸侯之手。”
    “当今陛下素有大志,断不能容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