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88部分

汉侯-第188部分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往南些就是未央宫的方向,东方朔看了看,朗声道:“那我们就只好走回头路了。”
    陈珏几不可查地笑了笑,手下微微用力调转马头,两人又顺着来时的方向打马回去,一边前行,陈珏一边问道:“上次我问过你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你阿父和我都认为,执戟宿卫不是长久之计,你自己究竟想去何处任职?”
    说话地工夫,陈珏才发现不知何时,东方朔自在地拔了段枝条叼在口里,他见状不觉莞尔,东方朔嘿嘿道:“我这人没主意,更不知道去何处好,还是我们地武安侯爷指点我几句就成了。”东方朔官位低下,对上层一无所知,千想万想不如问陈珏一句,陈珏捕捉到东方朔眼中狡黠之色一闪,笑骂道:“就你最不肯吃亏。”
    走着走着,行人们不知为何纷纷往一个方向集中,偏偏又在必经之路上,陈珏皱了皱眉,耐心地将朝中形势与东方朔说了,最后道:“这两年事情多,朝中最稳当的地方就是石郎中令门下,太皇太后一向欣赏他,陛下也敬他家族资历三分,你要是交给我决定,我过阵子就把陈举和你一起安排到他手下作伴历练,将来无论外放或升迁都容易些。”
    东方朔点头答应,陈珏脸上泛出一个明朗地笑容,此事一定,陈珏心下也踏实了,这会儿前方的人群忽地散去,随意地朝那边看了看,陈珏心中顿时一惊。
    陈举周围倒了一片人,他的身形也摇摇欲坠,他身侧半仗处,一个青年面色狰狞,双手举剑追砍不停,眼见陈举动作越来越慢,好几次惊险处,马上就要霜刃染红。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296 又一村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09 本章字数:3744
    东方朔见状忍不住一声惊呼,那人显然已失去理智,这么远的距离,中间又有密密麻麻的一群人,两人下马也无法快步走过去。
    陈珏心中一紧,顾不得多想,他下意识地从箭壶中取箭上弦,东方朔思及陈珏箭术,连忙从陈珏的侧前方闪到一边,陈珏略一眯眼,却才要一箭射出去,无奈地发现陈举在那边闪来闪去,他再好的箭术也无法准确命中。
    东方朔也急了,他虽说平时不大看得上有点虚荣的陈举,但这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相识几年的感情顿时占了上风,他一咬牙,拉紧缰绳就要喝开人群冲过去。
    “慢着!”
    陈珏瞧见静立的许牧忽地轻喝一声,手上动作迅速地收整弓箭,随后便利落地下马,从人群中间穿了过去,东方朔怔了怔,只得不解地跟上。
    陈珏一路走进场中,先是手掌成刀状准确地劈在那持剑人的手腕处,随着剑器落地的响声,陈珏略一用力将那人按倒在地,旋即面沉如水地上前,双目盯着紧扶许公子的许牧不放,平静地打了个招呼才道:“方才这人当街欺凌我这侄儿,我只顾着施以援手,还没有注意到,原来柏至侯世子也在这里旁观。”
    这话说来平淡,词句间却透出几分深意,许牧瞳孔一缩,忽地哈哈大笑,旋即笑容一收,定定地望着陈珏道:“我在这里可不是看戏。”
    说话间,许牧扶正许公子的身体,冷冷地道:“令侄和我那位族弟不过是意气之争,但我二弟可是真真切切地被令侄和几位朋友重伤在此,武安侯又如何解释?”
    陈珏的目光落在许公子身上,东方朔却是听得心中一动,默默地拾起掉在地上的那把剑,仔细一看,那剑果然尚未开锋,难怪陈珏不着急。许牧也冷淡地置之不理,原来他早知陈举不会出大事。
    那徐公子脸上露出来的皮肤青紫大片,看着跟陈举一脸鲜血差不多惨烈,陈珏暗自皱了皱眉,拱手一礼温声道:“既是令弟和陈举都有伤在身,这个中误会不若改日再解。今日我们且各自回府,容他们治伤如何?”
    许牧看了陈珏一眼,神色冷冷地才要说话,人群忽地散开一条小路,一队兵士急匆匆地走过来,领头的大声道:“让开,都给我让开!”
    陈珏和许牧望了那领头人一眼。许牧不屑一顾地转过头来。眼看事情就要尘埃落定。他们这个时候赶过来又有什么用。
    陈珏与许牧一样看法。却以眼神示意东方朔照看陈举。自己则神色温和地站在那里。
    领头人好不容易挤开人群。顾不得擦汗就四下扫了一眼。他低声自语道:“又是这帮权贵公子地斗殴。”旋即抬头高声道:“你们都散开散开……”
    等到围观地百姓驱散得差不多。那领头人目光在场中转了几圈。立刻选中看上去平易近人地陈珏。不失礼貌地问道:“这里发生何事啊?”
    陈珏好言好语地实话实说。领头人听着连连点头。心中忍不住轻叹一声。这位和气地少年公子看上去眼熟。倒是个好人。可惜这种争斗。往往看着跋扈些地才是笑到最后地那个。
    说到最后。领头人已经差不多认定许牧家中势力较大。他轻咳了几声正琢磨着怎么劝陈珏服个软。东方朔一扬眉。用不大不小地声音道:“侯爷。这伤势不宜再拖。”
    领头人一愣,长安城虽大,这个岁数的侯爷可也不多。不管哪个他都惹不起,他转身要问问许牧,许牧眼一瞪,大喝道:“你瞎了眼是不是,还不赶紧寻车送医?”
    冷不丁地被吼个一哆嗦,领头人不敢再嗦,连忙指挥手下草草寻了几辆运人、运货的马车,领着手下一起将伤员搬上去,听见陈珏一句有劳的同时。心下暗暗地把许牧骂了好几遍。坐在李英所驾地马车里,破旧的马车中。闷热之余透着一股青菜味,走出一段路之后,陈珏朗声道:“你还不起来说说怎么回事?”
    先前动作时,陈珏早知道陈举的伤势看着吓人,其实并不严重,陈举睁开眼,揉着脑袋皱眉道:“四叔,这事不怪他,是他们先行挑衅,我伤得真不轻,您刚才跟他们说那么多干什么?”
    陈珏没好气地道:“众目睽睽之下,我是能跟许牧大打出手,让别人以为我们仗势欺人,还是能不管别人眼光,拉着你就走?”
    东方朔一乐,陈举讪讪地缩了缩脖子,将事情经过说了个大概,又补充道:“四叔,若不是他们先说轻视你的话,又率先出手打人,我怎么也不会主动惹事。”
    陈珏听得陈举话间对他这四叔的维护,神色微缓,但仍道:“他们若一心动手打架,根本不会上来先跟你说话,若不是你言语激烈,许家人会动你?”
    说话间,陈珏替他擦了擦脸上的血污,又道:“你在中间动手了吗?”
    昏沉间为了自卫,他好像也没少出拳脚,陈举思及此处一时语塞,最后轻声道:“四叔,我是真头疼……”
    定定地看了昏睡过去的陈举片刻,陈珏把染血的绢布丢出窗外,在东方朔关切的目光下若有所思。
    许昌虽与陈家大有过节,但他最为爱惜羽毛,绝不是放任子女跋扈之人,怎么会在城中跟人大打出手?
    火热地夏日,白昼漫长,人们闲来无趣之下,陈举和人当街斗殴之事跟着微热的夏风一道传遍长安,隔日宣室殿大朝,陈珏跟陈午一同早早入殿,眼尖的朝臣们看见陈尚不在殿上,立马纷纷联想起传闻。
    田神清气爽地走过来,关切地问道:“大公子那边怎么样?”
    陈午叹道:“想来周阳侯也听说了,此事太不光彩。他上了请罪书,今日在家看着劣孙受家法。”
    “堂邑侯持家甚严,大公无私,我实在佩服。”田没想到陈午不想打大仗,早早地把事情安排得滴水不露,无趣之下草草地劝了几句话。他便行到一边同新近熟稔地朝官们说话。
    不多时,许昌一脸冷凝地走近宣室殿,陈午眼观鼻鼻观心,陈珏则给了注视这边的田一个有礼的微笑,一样没有怒视许昌。
    田微微一怔,忽地摇了摇头,低声自语道:“果然是陈家作风。”
    朝臣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的工夫,刘彻走进门来,殿中立刻恢复成一片寂静。他神色如常地端坐在御座上,有条不紊地处理政事。
    直至朝会过了一大半,尚书官仍未提及陈许之争的事。御史和言事的大夫们才反应过来,天子又把弹劾地奏表扣下了,这么一想,他们也就只余无奈,天子这是明目张胆地偏帮!
    朝会在众人心事重重之中散了,这般又过了几日,朝会后人潮散去之时,陈珏父子忽地接到小黄门传话,只是这回召见他们的不是刘彻。而是长乐宫中的太皇太后。
    出了宣室殿一拐弯,陈珏和御辇上地刘彻碰了个正着,刘彻看在陈珏也是一怔,心念一转之后就明白了,手一挥招呼陈珏走在他身边。
    “子瑜,你看。”
    刘彻向着东北方向略一抬下巴,陈珏朝那边一望,许昌正在那低头赶路,一步一步地朝他们这边赶过来。
    刘彻轻轻地哼了一声。说道:“自当年我将御史大夫的重任交给姑父前后,许昌就不老实了。”
    本以为窦太后叫他前去是为了田的太尉之事,刘彻还在心中仔细打算,待到他看见陈珏等几人之后,才不得不猜测窦太后找他竟然是为了这么一丁点子弟斗殴地小事。
    过了一会儿,许昌就大步赶上了刘彻的御辇,行礼问安之后也不跟上司陈午打招呼,自觉地站在御辇另一边,一路重踏踩得尘土飞扬。
    陈珏毫不在乎许昌那边时不时的瞪视。只是轻轻地掩了掩鼻。好似嫌弃这燥热中的灰尘一般,刘彻看见了眉一皱。头一偏道:“走这么急干什么?”
    许昌闻言忙放轻步子,口中却是牙根紧咬,深深地看了神色从容的陈午一眼。
    长乐宫中多高木,不多时众人行到长乐宫的时候,陈珏捡着有阴凉地地方走,周身一下子凉快了许多,又经过长信殿门前笔直的石路,陈珏才终于站在长信殿中。
    宫女侍茶打扇,窦太后过得养尊处优,好像一个不问世事的和蔼老太太,陈珏余光瞧见许昌竟然跟长信詹事颔首打了招呼,心中立时一动。
    陈珏恭谨地道:“臣陈珏拜见太皇太后……”他这会儿才想起,许昌致力于孝敬长乐宫多年,上次没做成御史大夫是因为上去地人是陈午,这么些日子来,足够他讨窦太后欢心了。
    刘彻在许昌垂首时面色渐寒,忽地想起窦太后日前曾言许昌是国之重臣,资历甚深却升迁艰难,他在适当时机可加以提拔,然而他现在要提拔之人乃是姓田名。
    陈珏同刘彻相视一眼,不觉间察觉不妙,陈珏也忍不住有些为陈举担心。
    混战中有理也讲不清,陈午对田做御史一事态度不清许久,窦太后难免有所不满,左右陈举父子不是刘嫖血脉,窦太后才不会像护着陈珏一般偏向陈举。
    众人问安的动作间,窦太后挥退了打扇的宫女,淡淡地向刘彻开口了。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297 指桑说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09 本章字数:3630
    出乎刘彻的意料,窦太后没有直接提及许昌父子如何,反而和和气气地对他道:“近日政事多吗?”
    陈珏距离窦太后不远,看得清楚,窦太后今日穿着正式,乃是召见臣子的标准衣饰,这么庄重的时候,窦太后这时的语气就太不像太皇太后,反而像个安泰的寻常老祖母了。
    刘彻嘴角动了动,侧了侧身,温和地回道:“月来朝务的确繁忙,但朕幸得丞相全力辅佐,又有御史大夫在旁鞠躬尽瘁,朕倒也不觉得辛苦。”
    窦太后点了点头,道:“这话不错,高皇帝善于用人的美谈至今流传,哀家看你也甚好,大有高皇帝遗风,窦婴和陈午都是国之栋梁,你只要知人善任,这朝上朝下就无忧了。”
    陈午乖觉地谢了窦太后夸奖,陈珏紧随其后,按说窦婴和陈午今时今日的地位,就是刘彻,他不发火的时候也要叫一声“窦丞相”,鲜有直呼其名的时候,但窦太后的辈分、地位却可以不管这套。
    许昌将一切看在眼中,只觉格外刺眼,这一屋子亲戚,他在这立马成了多余之人。
    陈珏瞥了许昌一眼,在许昌看过来时给了他一个怜悯的眼神,不管窦太后心里是什么想法,许昌这种一抓一大把的列侯,实在难以让她老人家真心看重。
    许昌眼中寒芒一闪,片刻后便按捺了下来,陈珏微微一笑,听着刘彻在那附和了几句,却好一会儿摸不清窦太后的心思。窦太后在夸刘彻用窦婴和陈午用得对,但仅凭这个做暗示也太小家子气了些。
    不多时,长信詹事从殿外走进来,轻轻对窦太后低语了几句,窦太后微微颔首,又问候了众人几句。话题一转,道:“哀家在长乐宫养老,本来不应该管什么外事,只是这两日从柏至侯那里听说了一点事,哀家又觉得这事可大可小,所以今日才多事一回。把你们都叫来问问清楚。”
    刘彻皱了皱眉,目光移到陈珏脸上,平静地眨了眨眼,陈珏心中暗暗诅咒了刘彻一声,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太皇太后娘娘恕罪,臣在此代臣侄陈举请……”
    窦太后呵呵一笑,不等陈珏说完便打断他道:“你倒机灵,知道哀家今日是为了什么事。陈举和柏至侯之子当街争斗的时候,你也在场是不是?”
    陈珏讪讪地一笑。余光看见窦太后身后地宫女也露出一丝笑意。陈珏一看过去。那宫女立刻收起了笑容。一脸地端庄。陈珏收回视线。心中却没有一丝怠慢。这种场合。窦太后没安排一双“眼睛”才是怪事。
    窦太后又道:“陈珏是一片好心。也有做人叔父地样子……但一人做事一人当。哀家记得陈珏和陈举也没差上几岁。这件事怎么说柏至侯也不会怪到你头上。你不用忙着往自己身上揽。”
    刘彻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许昌。许昌心中没来由地一凉。连忙低下头去。刘彻看在眼中。笑道:“皇祖母说地是。”
    陈珏在陈午关怀地眼神中坐回原处。神色平静得没有夹杂一丝情绪。
    说话间。长信詹事指挥宫女上了些解暑地凉茶。窦太后笑道;“哀家这里不是宣室殿。没有那么多规矩。你们也都放松些。尤其是柏至侯。不用拘束了。”
    许昌何时见过威严地窦太后这般和颜悦色。直起身地动作间将宫女吓了一跳。那宫女不留神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