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侯 >

第199部分

汉侯-第199部分

小说: 汉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聂壹毕竟是马邑大豪,他知道面前的陈珏是天子亲信中的亲信,没有他试探的余地,坐稳了之后便当先道:“侯爷,我闻匈奴单于已经再请和亲,不知我上次向侯爷禀明之事?”
    “你的消息倒也灵通。”陈珏笑了笑,道:“我上一次说不是时机,这回倒是个好时候,只是其中也有不少风险,就看你愿不愿迎难而上了。”
    “不敢当侯爷之赞,聂壹一片赤诚之心,天日可表。”聂壹拱了拱手,毅然道:“若侯爷肯拨冗相助,我必当无所畏惧。”
    事实上,陈珏若再不联系聂壹,聂壹说不定就忍不住另谋他路,聂壹是马邑之谋最初地设定者,他更知道这份谋划什么时候最有价值。/
    陈珏闻言又是一笑,道:“聂先生尽忠报国,又有胆有识,我又岂会不知?”桑弘羊虽是晚辈,却是被桑父强行推过来长见识的,他神色间的苦闷与跃跃欲试尽入陈珏眼帘,陈珏略一思忖,道:“桑先生是马邑大豪,算来必我年长不知几许,我今日也不必多说闲话,就直说了。”
    聂壹欠了欠身,道:“聂壹在此恭听。”
    陈珏微微颔首,道:“你的设伏马邑之计,我今明两日便可入宫向陛下提及,只是你需得知道,此策一出必有一番争论,我若是直接将你引荐给陛下,将来再出来支持你的时候就多少会底气不足。/”
    聂壹连连点头,道:“侯爷果然思虑周到,如此甚好。”
    陈珏接着道:“因而你的计策,还是上书于陛下为好,我与你担保,你上书之后不必与他人的书稿一起等候数日,当日便可直达御案之上。”
    聂壹闻言站起身来,郑重地向陈珏行了一礼,陈珏已经答应把路给他铺好,只要他走好了就是一条坦途,他也无可挑剔。
    想着数月以来地谋划即将呈于天子面前,聂壹心中也难耐几分激动之情,待到他又与陈珏仔细说了几句,觉出没有什么大纰漏了,这才又带着桑弘羊一起离开。
    众人兴致颇高,只桑弘羊大冬天的出门一趟,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捞着几句,只在武安侯府用了些茶点,还碍于礼节不敢多用,神色便是一苦。
    经过一番相处,桑弘羊父子也是一直逢迎,陈珏对桑弘羊印象颇佳,看他的样子也不觉莞尔,桑弘羊年纪不大,但从他入宫为侍中的那年算起,跟着刘彻的时候也不短了,眼下更是在丞相府历练了几个月。
    陈珏看着桑弘羊地动作,直到书房门阖上地那一瞬,陈珏暗自打算着,明年便可以酌情引桑弘羊入大农令官署,至于之后的路就要靠他自己走了。
    不多时,门扉上传来一阵轻叩之声,陈珏回过神,朗声道:“进来罢。”
    韩嫣推门而入,笑着道:“我方才看了,那聂壹果然不是平平地商人,骨子里就带着边地人的剽悍。”
    陈珏也是一笑,聂壹既然敢冒着这么大地风险搏一场富贵,当然不是凡人。
    韩嫣坐到右首,问道:“你今日就入宫觐见天子吗?”
    陈珏点了点头,道:“此事宜快不宜迟。”顿了顿,陈珏瞄向韩嫣,笑道:“你不同我一起进宫?”
    午时前后,陈珏的马车不疾不徐地出了府,。陈珏原本寻思着马车毕竟太慢,还想要骑马而去,但思及韩嫣不好太张扬的缘故,最后还是坐上了马车。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13 君道长(下)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11 本章字数:3770
    武安侯府中,因为主人时不时赏景的缘故,园中有几处积雪并未清干净,但府外的路面上却格外干净,便于住在这附近的贵人们出行,道路顺畅,陈珏的马车不多时便行到了宫中。
    见了杨得意,他先是略略吃了一惊,旋即笑道:“这可好,小韩将军回来了,可不就像当年在太子宫的时候,您们围炉望雪吗?”
    韩嫣还未来得及与旧识叙旧,遇见杨得意也不由地聊了两句,陈珏走在前头,不多时行到宣誓店外,宫人们拉开一层为保暖而设的门帘,陈珏才一进殿门,就看见刘彻在御案上支着个下巴,若有所思。
    陈珏一马当先行了礼,刘彻先前不以为意,看见陈珏身后的韩嫣便不觉起了身,朗声笑道:“今日倒是聚齐了。/”停了停,刘彻对陈珏两人问道:”用过膳没有?”不待陈珏和韩嫣回答,刘彻已经转头对杨得意吩咐道:“该去备些什么,不用朕一一吩咐罢?”
    杨得意笑着称是,一溜烟便溜了出去,陈珏甚至没有感觉到他出门时带出的寒气。刘彻示意陈珏和韩嫣分别坐在左右首,点头道:“自从王孙远走,今日这欢聚的时候倒也难得。”
    刘彻摆开架势,像是要好好怀旧一般,陈珏和韩嫣心中有数,待到闲话说得差不多,陈珏略略躬身道:“陛下,臣和王孙今日有事秉奏。”
    刘彻神色一顿,知道陈珏不会平白无故说有事,当即道:“何事?”
    陈珏拣着关键的环节,将个个要点完完全全地报给刘彻,完全不带一分主观评价。/他将聂壹的部分说完了,韩嫣又接上了话,从他在北地几年的经验说开,又是一番论证。
    刘彻听得认真。连杨得意过来禀告备好了宴席时,他也没搭理这位亲信,只挥了挥手便命他退下。就在杨得意纳闷的眼神中,刘彻手握成拳。微微用力一锤,道:“好一个围堵之计……子瑜,你说献策那人姓甚名谁来着?”
    陈珏答道:“聂壹,马邑豪族出身。”
    刘彻眼中喜色一闪,索性走下御案坐到陈珏和韩嫣中间,道:“子瑜,王孙,你们当真给朕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今日朕束手束脚。朝臣们用心反对,不过是因为怕到了大漠草原深处,却摸不着匈奴人的影子,若是能一战而定,所有的麻烦就不必去烦心了。”
    话间,刘彻来回走了几步。拉着陈珏二人行至地图前,未央宫中这幅地图却比陈珏府上那份详细得多,韩嫣久在边关,在一些地势上更是了解,一边解说一边与聂壹之策结合而论。
    陈珏听着韩嫣说话,也不由暗道了一个“好”字,他和刘彻本质上还是纸上谈兵之流。韩嫣说来却已经头头是道,俨然是做一代名将的料子。
    如此一番商讨,待到陈珏和刘彻、韩嫣几人重新坐回原处时,已是过了好一阵子,刘彻端坐在主位,沉声道:“此事大有可行之处。/”
    不过片刻地工夫。刘彻正色问道:“那聂壹究竟是何人?”
    陈珏拣所知的部分一一告知刘彻。又淡去了他在其中的影响,反而加重了聂壹本人和桑家父子的出力。韩嫣亦将一些聂壹流传在外地轶事说与刘彻,末了道:“聂壹其人。极善经营,臣早听说他一介商贾,却是地方官吏的座上客,就连匈奴的上层人士也与他有些来往,臣就曾经听闻,他曾单枪匹马,从匈奴人那里把另一个被掳的商贾之子平安救出来。”
    刘彻神色一动,聂壹与匈奴上层的来往触动了他的神经,他微微皱了眉,道:“这个聂壹可信吗?”
    陈珏看见刘彻的眼神飞向自己,道:“臣与聂壹相见的回数屈指可数,对其人也不大了解,但听王孙说道他也与边军做过生意,想来是路路皆通之人。/”
    刘彻微微颔首,温声道:“子瑜,朕不是不相信你地眼光,只是他一个商贾之人,若说不想牟利也不可能,朕可不信他果真一片爱国无畏之心。”刘彻这是在好言好语地对陈珏解释,陈珏回过味来,道:“马邑之计若成,聂壹也将获利极丰,于公于私他都会尽心。臣窃以为,陛下不妨在收到他的上书之后召他朝见,介时陛下一眼便明。”
    刘彻又是点头,笑道:“若是聂壹可用,朕说不得就要与皇祖母好生商议了。”
    了好一阵子,三人不约而同地有些饥饿之感,杨得意听了刘彻的招呼便迎上来,躬身道:“陛下,此时可用膳吗?下面已经吩咐好,所有的东西都好生温着呢。/”
    刘彻闻言甚悦,小宴随时可开,中间空挡的工夫,刘彻吩咐杨得意传旨,命张汤等人详查聂壹相关事宜。陈珏已经从张汤那听来了些蛛丝马迹,刘彻近日格外器重张汤,也偶有近日这种命张汤彻查的旨意。
    杨得意领命而下,陈珏和韩嫣跟上刘彻等着今日地吃食,佳肴虽美,三人却还是时不时提及马邑与聂壹几字,却也颇为热闹。
    冬日天黑得早,不多时便夜色朦胧,陈珏和韩嫣从未央宫离开,回到府中已经是月冷星稀之时,陈珏回到房中,只觉一阵热气扑面而来,一瞬间就去了外间的寒意。/
    陈珏本已要歇下,但窗棂上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声,陈珏又开了门,李英和风寒已愈的郭远正等在外面,陈珏看了两人一眼,喜道:“这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李英正色点了点头,陈珏微微一笑,将两人放进来之后,又驱走待在外间的几个侍女,笑道:“什么好消息?”
    李英说道:“公子,我们查吾丘寿王的事已有了眉目。”
    陈珏精神一振,道:“李大哥且说来听听。”
    李英和郭远躬身应是,才将中间过程大略说了说。他们既然盯准了目标。/便已经开始漫天撒网,吾丘寿王的一举一动都瞒不过他们,几管齐下,李英和郭远几乎没有费什么力。便从吾丘寿王地房中带出了一部分文书。
    陈珏接过来仔细翻了翻,不觉有些惊讶,他泄出去的东西不多,但这书稿的主人显然颇为用心,中间糅杂了不少作者的个人见解,比较起陈珏所知地情形,似是而非。
    李英继续说道:“公子,那人不常出门。交游也不广阔,只有司马相如一人称得上朋友,若是公子准许,我们只须放上一把火,便可以万事皆休。”
    “放一把火?”陈珏思忖了片刻,不由地笑了笑。李英难得露出了几分市井习气。从现在的情况看来,那人是想融会贯通,以自身才学跻身朝堂,不会轻易让人知道隐情。/过了这么久,那人还留着“罪证”地可能性不大,陈珏虽是这么想着,还是说道:“如此也好。你们切记莫要伤人。”
    李英和郭远齐齐答应,又将几件事地动向与陈珏说了一遍,陈珏听过后看看天空,才不自不觉地发现白月光已经照到了床底下。他不由地微微苦笑,他最近几次从李英那得到消息似乎都是在晚上,像接头似地。
    聂壹地上书一切顺利。
    一夜之间。丞相府中变得格外热闹。因为这件事不宜大肆宣扬,知情者纷纷用各种方式交流。人人皆知设围的前提是诈称应允和亲,两事合为一事。倒也给朝臣们省了不少事。/
    除去近半地暂时中立之人,再去掉少数的反战者,长安城中的权贵们之间悄然流行了一种思绪:匈奴单于当年可以算计汉高祖刘邦,弄出一个白登之围,今日大汉天子若是以牙还牙,大善。
    陈珏父子旗帜鲜明地支持设围,韩安国等原先态度不明朗之人,衡量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值得一试,毕竟这样的形势可以让伐匈奴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丞相府。
    陈珏拜见了微显老态地窦婴,窦婴看见陈珏神色,微笑道:“子瑜还年轻,老夫却已经行将就木了。”
    陈珏笑道:“哪里话,丞相分明老当益壮。”
    窦婴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叹道:“别的且不说,这双眼就已不大中用。”
    陈珏心中微惭,他与窦婴之间亦有些情谊,窦婴有了眼疾他却不知,可见窦陈两家已渐行渐远到什么程度。
    窦婴却不以为意,反而亲手替陈珏添了茶,陈珏忙连着道:“不敢当。”
    窦婴呵呵一笑,道:“你眼看立下大功,有何不敢当?”
    陈珏闻言一喜,这么看来窦婴也认为此事大有可为,他的信心更足了些,窦婴看着他笑道:“马邑人聂壹的献策,老夫附议了。”
    “多谢丞相。”陈珏诚恳地作了个揖。
    窦婴笑呵呵地又同陈珏聊了些旁的话题,心下叹道:立功机会就在当下,他看顾不了窦家多久,今后成龙成虫,全看个人本事了。
    刘彻一边连日召见重臣、侍中及言事地太中大夫等人,商讨诸项运作细节,一边日日至长乐宫报知窦太后。
    陈珏又一回忙得脚不占地,除去大农令官署的公事,刘彻那边也时常召他议事,满堂才智之士,陈珏倒没有费心谋划大局,只专注于查缺,这么一来虽然倦了些,但只要一想着事成的意义,他便疲色尽消,
    就这么进了隆冬十二月,一场席卷长安的风雪之后,一道惊天的霹雳在长安上空炸响。
    太皇太后窦氏崩于长乐宫。
    第三卷 峥嵘初显时 314 太后崩
     更新时间:2009…9…16 13:36:12 本章字数:3588
    窦太后崩逝的消息传来是在天色将明未明的时候,陈珏听说之后先是一个怔愣,旋即猛地坐直身体,虽然室中的取暖极佳和煦如春,他周身就莫名地一凉。
    顾不上多想其他,陈珏换了一身白衣,立刻马不停蹄地入宫去了,连仪容都未曾多加整理,李英见了陈珏模样,忍不住肃容道:“公子节哀。”
    陈珏听了摇摇头,心下不由地一空。
    大汉掌权的几个人物,刘彻不提,景帝在世时对陈珏虽然也不错,但他忙于政事,君臣间的距离横亘在中间,倒也不曾多亲近。窦太后却与之完全不同,哪怕是爱屋及乌也好,她对陈珏是真真切切地好。
    不多时,陈珏才刚踏上未央宫的土地,便从小黄门那得知刘彻、阿娇一干人已经齐聚在长乐宫。陈珏一路往长乐宫走过去,只见宫人们因为太皇太后崩逝,已陆陆续续换上了庄重的衣饰,时时都有人匆匆来去,角落中,还不时地传来哭泣之声。
    陈珏一边快步走着,一边调和自己的心态,脱离心中那悲痛情绪的影响。窦太后崩逝得太突然,他心中一点准备都没有,,陈珏望了望还沉浸在一片深蓝色中的长乐宫宇,脚下的步子愈发快了。
    长乐宫愈近,人也越来越多,陈珏走得急呛了两口冷风,不得已只能站在原地歇了口气,一个圆脸小黄门经过了,看清陈珏的面容忙道:“武安侯爷。”
    陈珏顺过了气,看了看那小黄门,认得是长信詹事手下、一个平素被称为小张的年轻人,道:“怎么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