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旧唐书 >

第126部分

旧唐书-第126部分

小说: 旧唐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改为弘风县。神龙元年,改为延水

延川隋旧县。武德二年,置南平州,领义门县。四年,废南平州及县,并

入延川

延昌武德二年,置北平州。贞观三年废,十年于废州置罢交县。天宝元年,

改名为延昌县

浑州寄治延安郡界,隶延州节度使。

绥州下隋雕阴郡。武德三年,于延州丰林县置绥州总管府,领西和、南平、

北基、银、云、贞、上、殄、北吉、匡、龙等十一州。其绥州领上、大斌、城平、

绥德、延福五县。六年,移治所于延州延川县界。七年,又移治城平县界魏平废

城。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罢都督府,移州治上县。天宝元年,改为上郡。乾元

元年,复为绥州。旧领县五,户三千一百六十三,口一万六千一百二十九。天宝,

户一万八百六十七,口八万九千一百一十一。在京师东北一千里,至东都一千八

百一十九里。

龙泉隋曰上县。天宝元年,改为龙泉

延福隋县。武德六年,置北吉州,领归义、洛阳二县,罗州领石罗、开善、

万福三县;匡州领安定、源泉二县。贞观二年,三州及县并废,地并入延福

绥德隋废县。武德二年,复置。六年,又分置云州,领信义、淳义二县;

龙州领风乡、义良二县。贞观二年,二州及县俱废,地并入绥德

城平隋旧县。武德三年,又置魏平县,属南平州。又置魏州,领安故、安

泉二县。七年,又于魏平城中置绥州总管府并大斌县。贞观二年,废南平州、魏

州及魏平、安故、安泉三县,移绥州治于上县,大斌治于今所

大斌武德七年置,治魏平。贞观二年,移治今所。

银州下隋雕阴郡之儒林县。贞观二年,平梁师都置银州,隋旧名。天宝元

年,改为银川郡。乾元元年,复为银州。旧领县四,户一千四百九十五,口七千

七百二。天宝,户七千六百二,口四万五千五百二十七。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三

十里,至东都一千五百七十九里。

儒林隋旧县

抚宁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银州,治龙泉川。开元二年,

移于今所

真乡隋县

开光隋县。贞观二年,属绥州。八年,改属柘州。十三年,柘州废,来属

银州

静边州都督府旧治银川郡界内,管小州十八

归德州寄治银州界,处降党项羌。

夏州都督府隋朔方郡。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改为夏州都督府,领夏、

绥、银三州。其夏州,领德静、岩绿、宁朔、长泽四县。其年,改岩绿为朔方县。

七年,于德静县置长州都督府。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州及长州,

以德静、长泽二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朔方郡。乾元元年,复为夏州。旧领县

四,户二千三百二十三,口一万二百八十六。天宝,户九千二百一十三,口五万

三千一百四。在京师东北一千一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八十里。

朔方隋岩绿县。贞观二年,改为朔方县。永徽五年,分置宁朔县,长安二

年废。开元四年又置,九年又废,还并入朔方

德静隋县。贞观七年,属北开州。八年,改北开州为化州。十三年,废化

州,以县属夏州

宁朔隋县。武德六年,于此置南夏州。贞观二年废

长泽隋县。贞观七年,置长州都督府。十三年,废长州,县还夏州

云中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五:舍利、思璧州、阿史那

州、绰部州、白登州。户一千四百三十,口五千六百八十一

呼延州都督府党项部落,寄在朔方县界,管小州三:贺鲁州、那吉州、

⻊夹跌州。户一百五十五,口六百五

桑乾都督府寄朔方县界,管小州四:郁射州、艺失州、毕失州、叱略州。

户二百七十四,口一千三百二十三

定襄都督府寄治宁朔县界,管小州四:阿德州、执失州、苏农州、拔延州。

户四百六十,口一千四百六十三

达浑都督府延陀部落,寄在宁朔县界,管小州五:姑衍州、步讫若州、

嵠弹州、鹘州、低粟州。户一百二十四,口四百九十五

安化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四百八十三,口二千五十三

宁朔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三百七十四,口二千二十七

仆固州都督府寄在朔方县界。户一百二十二,口六百七十三。

灵州大都督府隋灵武郡。武德元年,改为灵州总管府,领回乐、弘静、怀

远、灵武、鸣沙五县。二年,以鸣沙县属西会州。贞观四年,于回乐县置回、环

二州,并属灵武都督府。十三年,废回、环二州,灵州都督入灵、填二州。二十

年,铁勒归附,于州界置皋兰、高丽、祁连三州,并属灵州都督府。永徽元年,

废皋兰等三州。调露元年,又置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州,总为六胡州。

开元初废,复置东皋兰、燕然、燕山、鸡田、鸡鹿、烛龙等六州,并寄灵州界,

属灵州都督府。天宝元年,改灵州为灵武郡。至德元年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

升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灵州。旧领县五,户四千六百四十,口二万一千

四百六十二。天宝领县六,户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六,口五万三千一百六十三。在

京师西北一千二百五十里,至东都二千里。

回乐隋县,在郭下。武德四年,分置丰安县,属回州。十三年,州废,并

入回东

鸣沙隋县。武德二年,置西会州,以县属焉。贞观六年,废西会州,置环

州。九年,废环州,县属灵州。神龙二年,移治废丰安城

灵武隋县

怀元隋县。界有隋五原郡。武德元年,改为丰州,领九原县。六年,州县

俱省入怀远县。仪凤中,再筑新城。县有盐池三所

保静隋弘静县。神龙元年,改为安静。至德元年,改为保静

温池神龙元年置

燕然州寄在回乐县界,突厥九姓部落所处。户一百九十,口九百七十八

鸡鹿州寄在回乐县界,突厥九姓部落所处。户一百三十二,口五百五十六

鸡田州寄在回乐县界,突厥九姓部落所处。户一百四,口四百六十九

东皋兰州寄在鸣沙界,九姓所处。户一千三百四十二,口五千一百八十二

燕山州在温池县界,亦九姓所处。户四百三十,口二千一百七十六

烛龙州在温池界,亦九姓所处。户一百一十七,口三百五十三。

盐州下隋盐川郡。武德元年,改为盐州,领五原、兴宁二县。其年,移州

及县寄治灵州。四年,省兴宁入五原县。贞观元年,废盐州五原县入灵州。二年,

平梁师都,复于旧城置盐州及五原、兴宁二县,隶夏州都督府。其年,改为灵州

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乾元元年,改为盐州。永泰元年十一月,升为

都督府。元和八年,隶夏州。旧领县二,户九百三十二,口三千九百六十九。天

宝,户二千九百二十九,口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五。在京师西北一千一百里,至东

都二千一十里。

五原隋县。武德元年,寄治灵州。贞观元年省,二年复置

兴宁龙朔三年置。

丰州下隋文帝置,后废。贞观四年,以突厥降附,置丰州都督府,不领县,

唯领蕃户。十一年废,地入灵州。二十三年,又改丰州。天宝元年,改为九原郡。

乾元元年,复为丰州。领县二,户二千八百一十三,口九千六百四十一。在京师

北二千二百六里,至东都三千四十四里。

九原永徽四年置

永丰隋县。武德六年省,永徽元年复置。

会州上隋会宁镇。武德二年,讨平李轨,置西会州。天宝元年,改为会宁

郡。乾元元年,复为会州。永泰元年,昇为上州,领县二,户四千五百九十四,

口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二。去京师一千一百里,至东都二千一百里。

会宁隋凉川县。武德二年,改为会宁

乌兰后周县,置在会宁关东南四里。天授二年,移于关东北七里。

宥州调露初,六胡州也。长安四年,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置兰池

都督府。仍置六县以隶之。开元十年,复分为鲁、丽、契、塞四州。十一年,克

定康待宾后,迁其人于河南、江淮之地。十八年,又为匡、长二州。二十六年,

自江淮放回胡户,于此置宥州及延恩、怀德、归仁三县。天宝元年,改为宁朔郡。

至德二年,又改为怀德郡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宥州。宝应后废。元和九年,

复于经略军置宥州,郭下置延恩县。十五年,移治长泽县,为吐蕃所破。长庆四

年,夏州节度使李祐复置。领县三,户七千八十三,口三万二千六百五十二。去

京师二千一百里,去东都三千一百九十里。

延恩开元二十六年,以废匡州置,后随州移徙

归仁旧兰池州之长泉县。开元二十六年,置归仁县

怀德开元二十六年,以废塞门县置。

胜州下都督府隋置胜州,大业为榆林郡。武德中,平梁师都,复置胜州。

天宝元年,复为榆林郡。乾元元年,复为胜州。领县二,户四千一百八十七,口

二万九百五十二。去京师一千八百三十里,至东都一千九百五里。

榆林隋旧

河滨隋榆林郡地。贞观三年,置云州于河滨,因置河滨县。四年,改为威

州。八年废,河滨属胜州。

麟州下天宝元年,王忠嗣奏请割胜州连谷、银城两县置麟州,其年改为新

秦郡。乾元元年,复为麟州,领县三,户二千四百二十八,口一万九百三。去京

师一千四百四十里,至东都一千九百五里。

新秦天宝元年,分连谷、银城二县地置

连谷旧属胜州,天宝元年来属

银城旧属胜州,天宝元年来属。

安北大都护府开元十年,分丰、胜二州界置瀚海都护府。总章中,改为安北

大都护府。北至阴山七十里,至回纥界七百里。旧领县一,户二千六,口七千四

百九十八。去京师二千七百里,至东都二千九百里。在黄河之北。

阴山天宝元年置。

河南道

东都周之王城,平王东迁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内东北隅,自赧王已后及东

汉、魏文、晋武,皆都于今故洛城。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

今都城是也。北据邙山,南对伊阙,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都城南北十五里二

百八十步,东西十五里七十步,周围六十九里三百二十步。都内纵横各十街,街

分一百三坊、二市。每坊纵横三百步,开东西二门。

宫城,在都城之西北隅。城东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里一十五步。宫城

有隔城四重。正门曰应天,正殿曰明堂。明堂之西有武成殿,即正衙听政之所也。

宫内别殿、台、馆三十五所。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西拒谷水,

东即宫城,北连禁苑。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曰观风。其内别

殿、亭、观九所。上阳之西,隔谷水有西上阳宫,虹梁跨谷,行幸往来。皆高宗

龙朔后置。禁苑,在都城之西。东抵宫城,西临九曲,北背邙阜,南距飞仙。苑

城东面十七里,南面三十九里,西面五十里,北面二十里。苑内离宫、亭、观一

十四所。

河南府隋河南郡。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领洛、郑、熊、

谷、嵩、管、伊、汝、鲁九州。洛州领河南、洛阳、偃师、巩、阳城、缑氏、嵩

阳、陆浑、伊阙等九县。其年十一月,罢总管府,置陕东道大行台。九年,罢行

台,置洛州都督府,领洛、怀、郑、汝等四州,权于府置尚书省。贞观元年,割

谷州之新安来属。七年,又割谷州之寿安来属。八年,移治所于河南县之宣范坊。

十八年,废都督府,省缑氏、嵩阳二县。显庆二年,置东都,官员准雍州。是年,

废谷州,以福昌、长水、永宁、渑池等四县,怀州之河阳、济源、温、王屋,郑

州之汜水来属。龙朔二年,又以许州之阳翟,郑州之密县,绛州之垣县来属。乾

封元年,以垣县隶绛州。咸亨四年,又置柏崖、大基二县。其年,省柏崖县。上

元元年,复置缑氏县。永淳元年,复置嵩阳县。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垂拱

四年,置永昌县。载初元年,置武临县。天授元年,置武泰县,寻废。仍改郑州

之荥阳、武泰来属。三年,置来廷县。神龙元年,改神都复为东都;废永昌、来

廷三县;改武泰、荥阳还郑州。先天元年,置伊阙县。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

府。二十二年,置河阴县。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也。天宝,领县二十六,户

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口一百一十八万三千九十三。在西京之东八百五十里。

河南隋旧。武德四年,权治司隶台。贞观元年,移治所于大理寺。贞观二

年,徙理金墉城。六年,移治都内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河南、洛阳置永昌县,

治于都内之道德坊。永昌元年,改河南为合宫县。神龙元年,复为河南县,废永

昌县。三年,复为合宫县。景龙元年,复为河南县

洛阳隋旧。武德四年,权治大理寺。贞观元年,徙治金墉城。六年,移治

都内之毓德坊。垂拱四年,分置永昌县。天授三年,又分置来廷县,治于都内之

从善坊。龙朔元年,废来廷县。神龙二年十一月,改洛阳为永昌县。唐隆元年七

月,复为洛阳

偃师隋县

巩隋县

缑氏隋县。贞观十八年省。上元二年七月复置,管孝敬陵,旧县治西北涧

南。上元中,复置治所于通谷北,今治是

告成隋阳城县。武德四年,割阳城、嵩阳、阳翟置康城县,又置嵩州,治

阳城。贞观元年,割阳翟隶许州。三年,省嵩州及康城县,以阳城、嵩阳属洛州。

登封元年,将有事嵩山,改为告成县

登封隋嵩阳县。贞观十七年省。永淳元年七月,复置。二年,又废。光宅

元年,又置。登封元年十二月,改为登封县。神龙元年二月,改为嵩阳。二年十

一月,复为登封

陆浑隋县

伊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