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殇 >

第43部分

宋殇-第43部分

小说: 宋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贯冷冷的笑了笑,表情冷漠。他看了一眼说话的那个文臣,淡淡的道:“梁山的兵马不是铁鹞子,淮阳军也不是西北边军。不过你们也不要忘了,梁山兵马也不是那些普通的草寇。他们的本事比起一般的禁军,还要强上不少。你不要忘了,梁山的几个头领,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另一个则是东京赫赫有名的武师……”
    杨恩成突然插口道:“你少说了两个人,梁山上还有两个不一般的人。一个是东京殿帅府的制使,青面兽杨志。另一个则是西北边军老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官鲁达,鲁智深。”
    徽宗听了,表情略显疑惑。他看了一眼左右,低低的道:“秦风和林冲我知道这两个。那鲁智深和杨志又是什么来头?”
    赵凤听了,弯着身子,小心翼翼的回禀道:“陛下,杨制使和鲁提辖和其他人不同,他们都是军中的骁将。杨制使乃是杨家的后人,而鲁智深则是西北军中的骁将,他是凭借本事一步步的走到今天的。陛下,其实这鲁智深您也认识!”
    徽宗微微一愣,他有些奇怪的道:“我何时见过鲁智深了?”说到这里,他突然醒悟了过来,低声道:“大相国寺的那个和尚?”
    赵凤低低点了点头。徽宗立时气道:“这些废物,真是可恶。居然让朝廷钦犯逃到了东京,他们还茫然无知,可恨,可恨。”
    不过徽宗天子心中恼恨,盖因东京城乃是大宋的都城,如果什么人都能混进东京城的话,这偌大的城池也没有什么安全感了。
    他看了一眼高俅,又看了一眼童贯,最后将目光落到了蔡京身上,轻轻的道:“蔡京。你怎么看这件事?”
    蔡京张开微闭的双眼,看了众大臣热切的目光,嘴角微微一撇,轻声道:“陛下,依臣来看,这梁山地贼人。也不失为一伙能人。”他的话不多,但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徽宗的表情有些古怪,他深深的看了一眼蔡京。冷漠的道:“说下去。”
    蔡京看了徽宗一眼,却不敢再卖关子,小心的道:“陛下,秦风等人初上梁山之时,梁山不过是一小伙,人不足千人。兵甲不全,兵不经练。士不善战。一闻官军征剿,则惊恐莫名,旦夕不得安宁。可时不过一载,梁山可战之兵五千之众,尽是敢战之士。兵甲齐备,甚至组建了一只人数不少地骑兵。由此可见,这伙人实难得的人才。”
    高俅听了这话。心中不禁一喜,虽然他低着头,但他的眼中已多了几丝笑意。蔡京这是在夸梁山的贼人吗?他这分明是在坑害着梁山地贼人。历朝历代的天子最顾忌的就是那些能招兵买马,又能征惯战的人才。梁山的贼人如此了得,如何不让徽宗心生顾忌?
    徽宗正如高俅想的那样,眉头在不经意间皱了起来,眼中也多了丝谨慎之意。他秉承赵家人地特点,对这些可能威胁到他统治的存在分外提防。
    蔡京地表情依然是老样子,似乎没有在意众人的想法。他自顾自的道:“梁山这伙人虽然有不小的本事,但依臣之见,他们是难得的将才,却不是治世地能臣。像他们这样的人,虽然厉害,但未必比得上边关和朝中的众多同僚。”
    徽宗突然插口道:“你究竟想要说什么?朕想知道,你如何看待欧阳泰丧师辱国这件事。”
    蔡京恭敬地道:“陛下,臣以为梁山这伙强人是难得的人才,征剿也可,招安也可。朝廷不缺这样的人才,但如果就这么剿灭了,也未尝不是朝廷的损失。至于欧阳大人,他虽然精通兵法,但想来不是梁山这些能征惯战之士的对手,臣以为,陛下可以让他戴罪立功,给欧阳大
    机会。”
    徽宗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看向宿元景,又看了一眼众大臣,没有立刻说话。众大臣不知道蔡京的心思,也不敢多说什么。都在沉默着。
    高俅的眼角不停的抽搐着,他心中恨啊!蔡京太狡猾了点。他方才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他明面上说梁山贼人对大宋来说可有可无,实际上他已经为梁山贼人留了一条生路。再加上他先前所说,梁山贼人如此善战,徽宗便是不喜武事,怕也对这伙贼人多了一丝好感。而且他将梁山贼人说得如此了得,那欧阳泰便吃了败仗,也无可厚非。欧阳泰毕竟是清流出身,蔡京此举可以说是保全了清流的面子。清流自然要大大的欠上他一个人情。可以说好处都让他占尽了。
    徽宗沉思良久,看了一眼宿元景,淡淡的道:“宿元景,你虽然不通武事,却也为朝廷推荐了不少的人才。依你看,梁山贼人该如何处置?”
    众大臣听了徽宗的话,看向宿元景的目光,都多了丝羡慕,还掺杂着一丝嫉妒,其中一些目光,还隐隐带了敌意。
    宿元景心中冷笑,这些人还真以为自己的地位牢固到不可动摇的地步。如果不是蔡京,自己也走不到今天这个高位。自己的存在,是建立在蔡京强大的基础上的。如果蔡京倒了,自己怕也离贬谪的时间不远了。
    他望向徽宗,恭敬的道:“陛下,秦代丞相李斯曾有言,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梁山那伙强人,有半数尽是军官。他们一个个固然犯了滔天大罪,但细究起来,他们的罪过,其实也不是他们自己故意如此。方才我细想了一下,杨志本是东京殿帅府制使,后来因为押运花石纲时,一时疏忽,失了花石纲,这才被夺了官身。至于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如果不是误入了白虎节堂,想来也不会被刺配沧州……”
    说到此处,他小心翼翼的抬起头,偷偷的看了徽宗一眼,见他还是面无表情,嘴角不禁轻轻的向上翘了一下,微微思量了一下,接着道:“至于鲁智深,他的名气更大。因为误杀了一方恶霸,不得不逃到江湖。而秦风想来是为了兄弟义气,才和他们一道反上梁山。”
    说罢,他抬头看了徽宗一眼,随即深深的低下头,恭敬的道:“陛下,臣以为,这伙强人,虽然罪在不赦,实际上情有可悯。更兼这些人一身好本事。
    臣虽不通武事,但看这些人能将一些杂兵训练成精锐,足见这些人的本事。臣以为,若是招安,未尝不能为国家添几员骁将。梁山兵马也称得上精锐,为国家添一只劲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徽宗若有所思的看了宿元景一眼,又看向群臣,淡淡的道:“说罢,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
    众臣乱哄哄的,有说招安的,也有分不清轻重,依然要征剿的。还有的处于观望状态,无论别人说什么,他们都缄默不语。
    良久,徽宗终于发出一声长叹,看向众臣,故作淡然:“罢了,梁山这伙贼人也不容易。人都言道,习得一身好本事,卖与帝王家,他们只不过报国无门罢了。蔡京,你看何人可以为使,前去招安这伙强人?”
    蔡京轻轻的笑了笑,眼中充满了恭敬之意。他望着徽宗,轻声道:“陛下,臣以为,招安梁山,需得派一员能臣。盖因梁山这伙强人,占据了山场。虽然未有大恶,但也数次打败了朝廷征剿的官兵。如果我们随随便便派一名普通的大臣前去,怕是难以取信梁山的贼人。”
    一个大臣听了,忍不住嗤笑出来,轻轻的道:“区区一伙草寇,蝼蚁一般的人罢了。我们难道还要取信他们不成?”
    蔡京看了那人一眼,知道对方是宿元景一党,乃是清流出身,属于除了面对他人,对其他人都眼高于顶的那种腐儒。他自然不会看得起梁山的强人。
    冲着对方轻轻的点了点头,他平静的道:“梁山贼寇此时虽然是强人,但强人也有强人的用处。何况他们一旦招安,自然成了朝廷的将领。”
    说罢,他看着徽宗,轻轻的道:“陛下,臣以为,招安梁山强人,对他们来说,是朝廷降下的恩典。可梁山贼人毕竟是有案底在身之人,所以朝廷委派的官员,需得让他们相信朝廷是真心招安,而不是要假借招安之名,行征剿之事。”
    蔡京此言一出,朝廷中众大臣表情却是不一。蔡京说得轻巧,可朝堂上的人没有笨蛋。上梁山招安,说得好那是朝廷看重你。说的不好,那是朝廷想要借梁山贼人的刀,要你的性命。
    梁山上尽是些什么人?是些杀人如麻,无恶不作,犯下泼天大案的恶人,他们可不会把王法放在心上。如果他们一个不高兴,前去招安的官员怕是性命难保。就算运气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梁山贼人讲究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不将招安的人员割掉鼻子耳朵什么的?
    更何况日后若是梁山真的归顺,万一将来有什么反复,像蔡京这样的重臣自然没有什么事情。可是那些普通的小臣子,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这保不准又成了某些人攻击他的计策。
    朝堂上就是那么点事情,可就是这么点事情,足以成为毁掉千里长堤的蚁穴。除了少数还带着希望和憧憬的青年小官外,其他大臣哪里有省油的灯。
    徽宗眼中的笑意愈发浓了。他当然知道蔡京在打什么主意。朝廷中能派出的大臣也不少,可包括蔡京在内,他们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的心思。梁山那伙人虽然犯下了泼天大罪,但他们何尝不是一柄剑,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天子的心思,岂是那些做臣下的可以把握住的?
    第一卷 巍巍大宋 第三十三章齐上阵
     更新时间:2009…4…24 21:01:41 本章字数:7286
    大臣随着徽宗的目光而胆战心惊。谁也不能保证徽点到谁的名字。如果这个时候有人为这些大臣号脉的话,他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他们的脉搏绝对超过一百脉,当然,这些大臣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了。即使是再普通的人,被磨砺得久了,也会变成一把锋利的尖刀。
    徽宗的表情很奇怪,他慢条斯理的看着众人,眼中充满了玩味的笑意。这些人都是棋子,整个天下何尝不是棋子?只不过这些棋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罢了。自己如果想赢这盘棋,那就要好好的使用这些棋子,不让他们给自己添麻烦。
    沉思片刻,他轻轻点头道:“罢了,此次招安梁山,便由宿元景为钦差,蔡京,你再为宿元景择选几个精明强干的官员,以为下手。此外赐梁山众人黄金千两,御酒十翁,以现恩宠。”
    众大臣见官家亲点了宿元景,都松了口气,齐声应是。
    却说这蔡京回到府中,便命人召蔡攸来见。蔡攸见了蔡京,施礼毕,这才坐到一旁。
    蔡京看了一眼儿子,轻笑道:“你整日里陪伴官家,公务繁忙,我也不好随便叫你。”
    蔡攸吃了一惊,面色一下子变得急切,他猛的站将起来,看着蔡京道:“父亲,您说的是哪里话!我虽是朝廷的官员,但也是您的子嗣。我自由读书,自然明白三纲五常的道理。若没有父亲,哪里有我的今天。父亲但有所命,我无有不从。父亲若是见责。我也无二话。”
    蔡京看了蔡攸一眼,心中暗暗叹息一声。知子莫若父,自己孩子什么样子,他这做父亲地再清楚不过。蔡攸是个难得的人才,又给徽宗做过伴读,双方的关系自然十极近的。可他也因为有才。又得天子赏识,多少有些恃才傲物,他心中的野心,怕是自己也比不过。如果自己不好好敲打他一下。将来难保会出什么事。
    他看着蔡攸,淡淡的道:“朝廷要招安梁山贼人地事情,你知道罢!”
    蔡攸点头道:“此事海尔自然知晓。如今满朝都传遍了这个消息,众大臣议论纷纷,有说陛下仁慈的,也有说朝廷软弱的。还有埋怨地方州府无能的,不一而足。”
    蔡京从鼻子中哼了一声。他看着蔡攸,沉声道:“他们怎么看你不用理会。陛下亲点了殿前太尉宿元景为招安正使——那宿元景乃是天子近臣,他去招安,足见陛下对梁山贼人地看重。”
    蔡攸恨声道:“梁山贼人可恶。姐夫送的十万贯生辰纲尽被他们劫了,若是他们真的归顺朝廷。少不得要炮制他们一番。”
    蔡京冷笑道:“糊涂!区区十万贯值得什么?休说十万贯,就是二十万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梁山上的那伙强人。可是极为难得的人才。我虽然不通军事,但我知道曹忠地淮阳军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五百骑兵破千军,这样的本事,除了西北边军,沙场悍将,我大宋可没有几个这样地人才。若是十万贯能为朝廷养出以伙栋梁之才,我何惜区区钱财!”
    蔡攸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和嘲讽,随即掩饰了下去,面上满是钦佩之色,恭敬的道:“父亲说的是,却是我失言了。仔细想来,梁山上那伙强人,确实是难得的人才,也不枉陛下派宿元景亲自去招安。
    只不过自赵挺之去后,宿元景便成了清流的首脑,他若招安成了,梁山贼人少不得成为清流手中地尖刀。日后在朝堂之上,清流说话的声音,怕也要大了不少。”
    蔡京看了一眼蔡攸,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失望,还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他轻声叹息道:“不管梁山贼人要归顺谁,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最开始地时候,一定会深得陛下的荣宠。虽然他们未必珍惜这样的荣宠,但对于和他们交好的人来说,未尝不是一条进身之路。”
    蔡攸楞了一下,他有些疑惑的看着蔡京。这次他不是故意装成这幅模样,而是他真搞不清楚蔡京的用意。蔡京已经位极人臣,自然不需要再依别的什么人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而自己乃是天子的近臣,哪怕梁山贼人归顺,也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蔡京难道想提拔自己的门生不成?
    蔡京看了蔡攸一眼,轻轻的笑了笑,苦笑道:“我门下叶少安也不是没有才能。可他虽然是我的门生,但我身居高位,却也不好随随便便的提拔他。这次梁山招安,是个难得的机会。”
    蔡京没有在说下去,但对于蔡攸来说,这就足够了。如果他连这个意思都无法理解的话,他也称不上天子近臣了,即使他的父亲是蔡京也是一样。
    他沉思片刻,低声道:“父亲,您想让我在陛下面前举荐叶少安,让他和宿元景一道去招安梁山?”
    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