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香风韵 >

第175部分

墨香风韵-第175部分

小说: 墨香风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九章 迁都蓟城(2)
     更新时间:2008…6…4 20:59:52 本章字数:2382
    凌云志正准备与嫣公主玩笑几句,一名亲卫走了过来,道:“禀主公,宫里派人送来消息,户司司长萧大人前书房求见。”
    萧会从蓟城回来了,凌云志闻言大喜,急忙吩咐起驾回宫,嫣公主瞥了夫君一眼,心中欣喜,萧会这时从蓟城回来,说明蓟城新城建设已经基本完工,这样就不会影响夫君明春的建国称王计划。
    凌云志回到领主宫,直奔前书房。萧会已在前书房等候,闻声,转过身望向凌云志。只见他原本白皙丰润的脸膛变得黝黑消瘦,,凌云志心中感动,快步上前,阻止了他的跪拜,亲切地看着他,柔声道:“这几个月来辛苦先生了,快坐下说话。”伸手将他轻轻按着坐在太师椅上,然后在他身边坐下。
    萧会洒脱一笑,望着主公,说道:“微臣这次回来是想向主公汇报一下蓟城建设的进展情况。目前整个城防、街巷道路、王宫、各府司衙门、官员住宅区、各学宫、学院等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面街商业店铺、大型商业区、加工区、居民住宅区等工程在各界的投资努力下也已接近收尾,领地可以随时进行迁都工作。”
    凌云志闻言亲热地拍了一下萧会的肩膀,赞道:“本公果然没有看错先生,蓟城建设整整比计划提前了三个月完工,为建国的筹备工作准备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生功莫大焉!”
    萧会喜出望外地望向主公,惊喜道:“主公终于决定要建国了,这太好了!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福也!谢主公英明决策,此举必将惠及万民、功在千秋啊!微臣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心悦诚服地起身跪在地上,大礼参拜。
    凌云志双手扶着萧会的肩膀,一边扶他,一边感慨道:“本公能得如先生般的大批贤臣辅助才真正是幸莫大焉呢!”语发肺腑,动人心魄。
    萧会站起身来,眼中闪过睿智和坚决,目注主公,朗声道:“君明臣贤,上下一心,何愁大业不成!能跟随主公创出一片新天地,萧会也不枉此生了。主公准备何时迁都?微臣也好回去做好准备。”他心情非常迫切,立刻问出口来。
    忽然,门外传来宇文鹃的通报声,“禀主公,苏焕、江子奇、董先良、韦啸四位大人求见。”
    凌云志闻言,微微一笑,暗道,他们四人消息倒是挺灵通的,萧会前脚来见,他们后脚就跟来了,看来对迁都的事也非常热切啊,朗声道:“让他们进来吧。”与萧会交换了个眼神,会心一笑。
    苏焕、江子奇、董先良、韦啸走进来,见礼毕,苏焕望着萧会笑道:“光看萧大人消瘦黝黑的样子,就知蓟城建设已成矣,可喜可贺啊!”
    萧会笑道:“托主公的鸿福,蓟城建设确实已经完工。”然后看了看苏焕、江子奇、董先良、韦啸四人,眨了眨眼睛,闪过一丝贼笑,道:“四位眼透春光,看来新婚生活一定过得不错。呵呵,在下今后有口福了,你们也不用争也不用抢,在下轮流光顾就是了。”
    苏焕、江子奇、董先良、韦啸面面相觑,这才想起之前的戏言,谁先成婚,谁必须热情款待余者的噌饭,想想不单是眼前的萧会,还有好几位在外的武将呢,四人顿时有了头疼的感觉,亏大了!
    凌云志早已坐回书案后的太师椅上,悠闲地看着几位爱臣的斗嘴,心中暗乐。
    董先良眼珠一转,脸上洋溢着奸猾的笑容,对凌云志说道:“禀主公,臣听闻南宫大师有女貌美娴雅,仍待字闺中,主公何不**之美,为萧大人考虑一下?”
    苏焕、江子奇、韦啸闻言喜笑颜开,暗呼妙计,急忙上前附议。
    萧会顿时也忘记了噌饭的事情了,心中颇为意动。
    凌云志闻言自然愿意,不过,他可不想叫苏焕、江子奇、董先良、韦啸轻松了,故意沉吟不语。
    “董先生可是求晚了,南宫大师的小姐,妾身早已为乐毅提过亲了。”郁心怡优美甜雅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声落,宇文鹃的声音也响起,“怡夫人、华夫人、嫣夫人到。”门开,三位风韵各异的三位绝色美女走了进来。
    四位大臣起身见礼,三女优雅端庄而坐,郁心怡望着萧会,关心地说道:“萧大人这一阵子辛苦了,为蓟城建设劳心费神,劳苦功高,待会让宫里送去些美食,好好休息保养一下。”
    夫人褒奖,让萧会很是感动,起身,道:“谢夫人体恤,那些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郁心怡微微一笑,看着众人笑道:“虽然南宫大师的女儿已经定给了乐将军,但公输大师还有两个女儿呢,本夫人曾经见过,容貌秀丽,谈吐修养更是不俗,早已想到了萧卿,萧卿这次回来的正好,如果愿意的话,本夫人会亲自为萧卿上门提亲的。至于还余的一女,本夫人准备为冷风考虑一下。萧卿,你看如何?”
    公输大师的女儿既得怡夫人称许,想来不会错的,萧会也不推辞,慨然应诺。
    凌云志非常满意郁心怡的处置,跟随自己的这些文臣武将们也都到了该成个家的时候了,他们军政事务缠身无暇考虑,身为主公的自应多为他们打算,郁心怡能够思及于此,到省了自己不小的心力,真乃贤内助也。点了点头,对郁心怡笑道:“爱妻考虑周全,本公甚慰。嗯,四位爱卿和三位爱妻主动前来,想必是关注迁都之事吧?你们来得正好,本公正想找你们前来商议一下迁都之事呢。”
    迁都之事千头万绪,繁琐碎杂,涉及很多方面,所以这次核心会议直开了多半天,才商量出来一个大概的方案,次日又整整商讨了一天,然后才在朝会上进行安排部署。至此迁都工作开始有序运转起来,五日后,数艘楼船载着迁都先遣队离开襄平城,前往蓟城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这期间,萧会的婚姻在郁心怡的努力下,得与公输梨的大女儿定下了婚约。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九章 迁都蓟城(3)
     更新时间:2008…6…4 20:59:53 本章字数:2321
    清澈宽阔的辽水河面,碧海连天、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水波荡漾、宽阔平稳的治水河面,楼船可见,白帆往返,一片繁忙景象。
    迁都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首批搬迁的是各府司衙门及官员家属,然后是诸子学宫、武宫、道教学宫、发明创造学宫。
    襄平学院,襄平军事学院、襄平太医院、凌云乡学的搬迁最是繁重,为了扩大襄平学院,襄平军事学院、襄平太医院的规模,三所院校都在襄平原校址建立了分校,各自留下了部分学者负责继续招生、建立分校,即使如此,需要搬移的东西物品仍然非常庞大,再加上大批的学员、学者们及家属,负责搬迁的楼船足足为他们单独跑了一趟。
    经过朝会议事,领主宫作为凌云志日后休闲的别宫被保留了下来,改名为襄平王宫别院,留下部分近卫军士兵和宫女太监负责日常管护,而原各府司衙门、官员住宅区则移交给了辽东郡支配。
    凌云志和诸位夫人,以及领主宫里的宫女、太监是最后一批离开襄平城的,郡守单延方率领襄平城的大小官员北门码头相送。
    两艘新式大型楼船扬帆起航,缓缓驶离北门码头,凌云志和诸位爱妻均站在船舷处,恋恋不舍地回望着襄平城,这里作为凌云志起家之福地,留下了太多值得回忆和眷恋的往事,已经使他们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直到襄平城消失在了地平线上,凌云志诸人才在些微惆怅的思绪中返回船舱之中。
    西元前312年,己酉,秋月二十六。
    微风拂面,治水河两岸一望无际的金黄稻谷波浪起伏,漫山遍野瓜果飘香,一片丰收景象。
    远处一座雄伟壮观的崭新城池蓟城耸立在治水河畔、广阔无垠的大平原上,仿似一只俯卧在天地间、巨大无比的雄狮俯瞰天下,蓄势雄起。
    凌云志站立在前船舷,目光炯炯,远眺着远方的城池,心中热血澎湃、充满了期待。萧会站立主公身边,低声介绍着蓟城的情况,他是从蓟城专门去接凌云志的。
    蓟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0000米,南北宽9000米,城墙周长38公里,宽14米,高12米,砖石之间夯土砌制,坚固异常,上下笔直,易守难攻。为防御侵袭,建有瓮城,马面,城垛,战棚、角台、角楼、城楼等设施。城外有宽15米,深约7米的护城河。
    蓟城开十二座城门,南面正中为汉德门,东西分别为启原门和安民门;东面正中为治水门,南北分别为汉兴门和通海门;西面正中为安抚门,南北分别为平安门和开远门;北面的中段和东段分别与王城北墙和官员住宅区重合,西段中为平塞门,东西分别为抚远门和光华门。除正门汉德门有五个门道外,其余各门均为三个门道。每个门道宽5米,建有台阁式门楼建筑。其中治水门和开远门为水门建制,水门内都修有大型码头。
    城内有九条南北大道,以承天大街为中心,东西均匀分布,其中承天大街以东的四条南北大街都起始于王城大街;有十四条东西大街,将整个城池整齐地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区域。街道的两侧都设排水沟,并种植榆、槐等行道树。其中通往南三门和连接东西六门的六条大街是主干道,宽度大都在百米以上。最宽的承天大街达155米,是城市的南北中轴线,以之为分界。各区域内整齐划一、纵横交错的街巷如棋盘一般遍布整个城市。
    蓟城按中轴对称布局,由郭城和王城组成,王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000米,南北宽2000米,周长10公里。城四周有围墙,开东西南北四门,南面正中开承天门,前面是一个极大的广场。承天大街始于广场,贯穿全城直通南面正中的汉德门。王城前一条王城大街贯穿东西。
    王城的西面为太庙、社稷祭祀建筑和观天星相台,东面则是官员住宅区,那里豪宅遍布,环境优雅,街巷整齐排布。
    王城大街的南面东部为文化区,诸子学宫、武宫、道教学宫、发明创造学宫;襄平学院,襄平军事学院、襄平太医院、凌云乡学都分布在这里,文化区东西以承天大街至东城墙,南北从王城大街往南足足占了三个东西大街的范围。
    各府司衙门区、外国使节舍馆区则位于承天大街的西面。
    在商业区、居住区等其他分区布局结构方面根据凌云志的设想,为适应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变集中市制为以全市为市场领域,行业街市为骨干,联系分布各居民街巷的商业网点和新型仓库区所组成的商业网;并设立了仓库区、码头区、专业性商业区,即行业街市等。
    这种除了王城、官署和官员住宅区外其他区域分区布局结构打破了以礼制尊卑来确定其区域位置和配备程序的原则,而是主要取决于经济功能上的要求。比如在区域划分上,以大宗货物出售为主的行业街市,多设置在运输方便、有利货物集散的沿河码头地带,而特殊商品的行业街市等,则多设于交通枢纽地带,构成城市的商业中心区,而各种商业店铺、手工加工作坊等均沿街设置。
    蓟城规模之大、防御设施之完备、布局分布之规整新奇,天下无出其右者。
    凌云志一边眺望着逐渐变大的城池,一边问听着萧会充满赞誉之词的介绍,心里充满了自豪和迫切一见的情感。
    楼船逐渐驶进治水门,高大巍峨的城楼渐渐出现在眼前,只见无数根巨大原木紧密成宽七米,长达十五米的墩扎根于水中,将河道一分为二,原木墩上铺着厚达两米的原木与两侧砖石城墙相连,铺着的原木上耸立着木质高大城楼,一块大匾悬挂城楼下“治水门”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九章 迁都蓟城(4)
     更新时间:2008…6…4 20:59:53 本章字数:2292
    两艘楼船落下白帆,缓缓驶进水门,水门里治水水面豁然开阔,两岸长达几千米的码头上停靠着很多船只。楼船继续向里驶去最后停靠在军用码头上。
    岸上站着先期到达的大小官员,在苏焕等大臣的率领下正翘首以盼,见楼船缓缓靠岸停下,纷纷向码头边行了几步。
    凌云志与妻子们快速下了船,与诸臣寒暄几句,坐上了给他特制的豪华大马车,在近卫军的簇拥下驶出码头区,上了玄武大街。
    街两旁绿树成荫,商业店铺林立,高堂邃宇,层台累榭,房舍鳞次栉比,楼台相望。街上车水马龙,往来穿梭,上面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一片繁忙景象。
    萧会骑马伴在主公车旁,介绍道:“这里是大宗货物出售为主的行业街市区,按照主公的意见,对这里实行了出售地皮招商开发的措施,没想到效果竟然出奇的好,各国各地富豪大商蜂拥而至,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所有面街地段销售一空,富豪大商们自主投资建设的速度竟然还超过了我们主建筑建设,目前招商工作仍在进行中,相信到年底这附近的几个街区都将销售一空。”
    凌云志满意地点了点头,蓟城建设按照他的设想,除了城防设施、街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王城、各府司衙门、官员住宅区和文化区由领地投资建设外,其余的所有区域都以出售地皮开发建设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但大大缓解了领地的财政压力,而且出售地皮的钱还有可能支付以上建设费用外,仍有盈余,看来萧会执行得不错。
    马车队所过之处,穿行的马车纷纷停下靠在路边,街两旁更是传出一阵阵的欢呼声,人们纷纷涌出店铺,欢迎蓟城主人的到来,可惜透过威武雄师近卫军士兵的空隙只能见到一辆豪华宽敞的大马车,虽然没能见到凌云志,但人们的欢呼热情仍然未减,此起彼伏。
    凌云志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回忆起刚攻下蓟城那天早晨的情景,感动之余,忽然想起一事,对萧会问道:“萧爱卿,蓟城原住民是否按拆迁面积返还他们的居住和商业店铺的面积?”
    萧会笑道:“这块都由内府承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