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太子李承乾 >

第80部分

大唐太子李承乾-第80部分

小说: 大唐太子李承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是否要进丹?”王德见状,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拿来吧!”
    王德一挥手,两个看起来不过十三四岁的宫女端上了盘子,一只精致的羊脂玉瓶,一盏温过的黄酒。
    一只小指头大小,赤红色的丹药倒了出来,和着温酒送服,不过一会儿时间,李世民原本有些疲惫的脸色立刻红润起来,精神也好了很多,近乎是亢奋了。李世民舒服地呼出一口气,笑道:“这三圣散果然不错,回头让青羊宫再送点过来!”
    王德赶紧点头应是,又陪笑道:“那是陛下洪福,才能让两位天师炼出这等神丹呢!”
    李世民哈哈一笑,做皇帝做得久了,他已经不是贞观初年那个谦虚纳谏,锐意进取的君王了。他是个凡人,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下一步想的便是成仙了道,长生不老。
    人啊,就是这么不知足,有什么办法呢?欲望,才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啊!
    李承乾此时却很意外。他没有脑残到直接跑李世民那里跟他说什么丹药有毒,不能吃什么的!此时,谁会触这个霉头啊!他派人去打听了一下,如今李世民每日里起码要服上两三次丹药,精神确实好了很多。其实这也是犯忌的事情,作为皇帝,严格说起来,除了专门伺候的宫女内侍,还有记载起居注的郎官,他的生活都是保密的,私自打听,平时未必有什么问题,真要追究起来。就有大麻烦了!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李承乾直接跑过去,劝说李世民不要再嗑药了,李世民心里难免会留下点疙瘩。看起来,只有想办法证明这丹药与人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对人有害才行!其中,又有个难以操作的问题,就是道家就是靠着这丹药宣传什么白日飞升的理论,要是把这一层揭开了,道家势必要大受打击,这与扶持道家、打压佛家的理念不符啊!
    不过,还是要先让李世民别再嗑药才好!
    青羊宫后,袁天罡、李淳风带着几个心腹道童,李世民也早早地到了现场。坐在场外喝着茶。
    “承乾啊。这到底要怎么证明啊?”李世民有些不快。他吃了一段时间地丹药。自我感觉不要太良好哦。结果李承乾跑过来跟他说。这丹药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信地话。先慢点吃。他这就证明给人看!
    结果。趁着这些天没什么大事。李世民屈尊亲自来到了青羊宫。
    场中已经圈上了数十只鸡鸭猪羊什么地。青羊宫提供了大量地丹药。开始几粒下去。似乎没什么特别地副作用。反而一个个活蹦乱跳地紧。但是袁天罡地脸色已经开始不好看。他深明医理。自然知道这压根是内火上升。无从宣泄。
    又是一把丹药灌下去。首先是鸡鸭。一个个拼命扑腾了几下。一脑袋栽在了地上。很快就僵硬了!然后便是几只羊。发出了几声几乎要让人做噩梦地哀鸣。然后。也是四脚朝天。不动弹了!猪也没有支撑多久。同样很快步了后尘!
    李世民地脸色很黑、很黑。他想到自己吃了那么久地致死地丹药。几乎想要抠着喉咙。把那些东西吐出来!
    袁天罡、李淳风他们一边在跟李世民请罪。一边脸色几乎都是变成白纸了。哪有平时那等活神仙一样地风范!
    信仰的倒塌是如此的容易!或许。不论什么,都是破坏远比建设简单得多吧!这件事一旦传出。道家好容易占据地优势立马会消失殆尽!道统的传播,从来都是这两个老道的执念,他们宁愿自己担上装神弄鬼、妖言惑众地帽子,也不能把这事扣在道教头上,否则,自己等人可就是道家的罪人了呀!
    好在李世民虽然心里不爽,但是,他还是明白的,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是必须扶持的!这等事情,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放在台面上来讲的!因此,他立马下了封口令,今天的事情,在场的人谁也不许说出去,然后,带着一点抑郁回宫去了。
    李承乾留在青羊宫里,没办法,这事情终究是捂不住地,还是要想个法子才行!
    或者,道家的理念也该改变了!
    道家一向是家族传承,里面涉及的神仙实在是太多了!往往几个家族的神仙谱都不一样,当初道教弄出了个什么《真灵位业图》来,以道教真人居主要尊位,而把世间帝王将相圣贤名士列入臣属地位,在北周时一试因为崇佛抑道,二来也没哪个皇帝喜欢自己屈居人下,谁会喜欢一个自认为可以代天封禅天子的教派呢!
    李淳风坐在蒲团上,叹息起来:“太子殿下,道家自东汉以来才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又一直被佛教打压着,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殿下也不能让咱们这些老道士没了活路啊!”
    袁天罡同样很为难:“这丹药之术,也已经有了好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了!谁也不知道有这些问题啊!太子殿下啊,您可不能就这么撂挑子啊!贫道和李老道这条命算不上什么,可是,道教不能在我们手里出问题啊!”
    李承乾摊摊手:“两位天师啊!”
    “别别!”袁天罡苦笑起来,“太子殿下,您不是在寒碜我们吗?什么天师啊,出了这等事,老道我差点就是罪人了,哪里当得上天师之位!”
    “这天师的位份可是父皇金口玉言,亲口封的,全大唐地百姓都知道呢!”李承乾很是无辜,“说起来,你们也是受害者啊!父皇也没有说要拿两位开刀啊!不管怎么样,两位现在是,以后依然是大唐的护国天师哩!”
    李淳风却道:“袁老牛鼻子啊,殿下这么说,就是不追究咱们两个老道的责任了!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才能解除道教的这等局面啊!殿下是一定有办法的,是不是啊,殿下?”
    正文 第一百五十章 道教新体系
     更新时间:2009…6…24 14:00:40 本章字数:2445
    李承乾慢悠悠地喝着茶,半天才叹了一口气:“两位天师啊,你们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本宫难不成是神仙,什么事情都能一下子搞定的?”
    “哎呀,谁不知道殿下向来英明神武啊!”袁天罡也明白过来了,立马开始拍马屁,“只要殿下肯指点一下我们两老骨头,咱们这把老骨头就卖给殿下啦!”
    打得好如意的算盘,李承乾出个主意,自然是整个道教受惠,然后,却只有这两位欠下他一个人情,果然人老成精,就算是说起来应该清心寡欲的道士也是这样。
    李承乾似笑非笑的看了两人一眼,然后笑道:“道教最麻烦的就是神灵体系太混乱了!普通人最多拜个三清、玉帝、然后就是各方龙神、土地、城隍之类的小神!亿万神灵,真的就有用吗?”
    袁天罡是个实在人,他很是虚心的问道:“那又如何是好?”
    李承乾晃了晃手里的茶杯,有些答非所问:“这茶味道不错呀!”
    李淳风赶紧陪笑道:“这是龙虎山后山悬崖上出产的雾露茶,每年暮春才发芽,每次只取其上的三片叶芽,加上龙虎山特产的野菊花、青竹叶等六种花草进行炒制,可以清心降火,养神怡心,最是合适盛夏饮用了!”
    袁天罡接口道:“没错,这还是上次龙虎山当代的张天师带过来的,带了二十几两,一会儿殿下带一斤回去便是!(古代一斤是十六两。)”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问道:“道教什么最高?”
    “自然是大道!”李淳风一愣,还是回答道。
    “那谁能代表大道呢?”李承乾悠然反问道。
    袁天罡与李淳风对视一眼。有些不确定了。袁天罡犹豫地回答道:“大道最高。难道是神明?不对。或许没有什么能够真正代表大道吧!”
    “那就对了!”李承乾放下茶杯。抚掌一笑。
    两个老道士疑惑地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慢条斯理道:“你们是道士。乃是求道之人!大道与神仙不能混为一谈。日不以桀纣而落。日不以尧舜而升。若是求道。那你还信什么神仙呢?”
    “那是如何?”听出了一点意思来了。李淳风眼睛一亮。问道。旁边袁天罡也是一脸期盼之色。
    李承乾笑嘻嘻道:“你若是只是想求道。这什么道统啊。信徒啊。香火啊!那就是浮云啊浮云。最多要个地方安身立命。供你求道就是了!这俗世地一切。那不就是羁绊了吗?”
    “我等本来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仙缘,若是求教呢?”袁天罡差点没被这句话噎着,便接着问道。
    “那就塑造一个至高神出来吧!”李承乾随口道,“汉代以前。哪有什么人供奉三清呢!供奉的就是一个太一天帝啊!”
    李承乾已经来了兴致,说道:“上古时候,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
    “天地即开。盘古的意识化作天帝太一。”李承乾接着说道,“然后,大地上出现了人类。起初,人类茹毛饮血,赤身裸体,不知礼仪。又有天灾不断,人类在天地间艰难生存,太一以化身下界,化作有巢氏、燧人氏。叫人筑巢而居,燃火取暖,食用熟食!后来人类繁衍生息,渐渐遍及九州大地。太一又遣子下界,以为三皇李淳风简直要佩服死李承乾了,他兴奋的接口道:“没错,人间帝王便是天帝太一之子!死后重归天上!”
    袁天罡接着补充道:“那些贤臣名士自然也是神仙下凡了!”
    李承乾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神情,满意的点了点头。
    道教地新体系就在李承乾与两个老道喝茶的时候给确定了。
    道教将世界分为三界,即天界、人界、还有地府。若是你信奉道教。平时积德行善,死后,便不必到地府受折磨,而是进入天界,享受无边的仙境胜景。若是你不修德行,不行善事,死后便要到地狱去被折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便是国家的将士,他们若是为国牺牲。到了天上可以化作天上的星星。永恒不灭。
    道教尊太一为天帝,在人间地代言人为教宗。教宗自然只能是由天子担任。天子平常事务已经够忙了,自然不能事必躬亲,因此,下面要设立天师。天师下面便有大祭酒、祭酒,然后便是普通的道士了。由大唐官方配合道教在各地建造道观,由那些道士自己管理,官府起监督作用。
    道观的作用相当于天主教的教堂,不仅仅可以供信徒祈祷供奉,主持一些大的或者是比较重要的祭祀活动,还可以被当作一个慈善机构,扶助孤寡,救济穷困,资金的来源便是信徒的供奉。由此为捐献了香火钱的信徒积累阴德,自然会很得人心。
    宗教从来都是统治者巩固统治地手段,不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李世民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将道教变成国教,便是因为道教对国家统治的影响远远比不上佛教,而如今这么做,更是将宗教握在了自己手里。反正大唐是一定会有宗教的,如此,为什么不能由朝廷自己掌控一个宗教呢?
    李世民微笑着抚摸着由道教地几位天师商讨设计,根据各种道家典籍得意确定,夜以继日地赶制出来的教宗的礼服冠冕。教宗的袍服也是道袍的式样,却是明黄色的,上面刺绣着山河社稷、日月星辰,而冠冕乃是用一整块的羊脂白玉雕琢出的九龙冠,乃是九条活灵活现的五爪金龙,嘴里各衔着一只明珠,成九宫分布。道家,九为数之极,以九为尊,即是教宗,才配得上这等荣耀。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加冕
     更新时间:2009…6…24 14:00:41 本章字数:2424
    教宗的加冕仪式非常隆重,甚至超过了李世民当初的登基仪式。
    长安北城建起了一座迄今为止最大的道观,就是以后道教的中心了,祭祀的主要便是太一,当然,还有女娲、三清、还有三皇也在祭祀的行列。
    高台已经建起,这里便是日后祭祀太一的所在了。九十九层台阶,便意味着天帝乃是九九至尊,也只有教宗可以登上这高台祭祀天帝。
    九声钟声响起,悠扬厚重,一直传遍了大半个长安城。
    文武百官均已来到,穿的依然是官服,除了教宗,官府中人不得出任道教的任何官职。
    来自各地的道家的重要人员都已经来到了长安,最出名的便是天师教的这一任张天师了,他们一身全新的道袍,天师的道袍为杏黄色,大祭酒为青黑色,祭酒为青色,而普通的道士,道袍便是蓝色了。唯一相同的是,每一件道袍上均绣着阴阳鱼,外面是八卦的图案,看起来更显得神秘莫测。
    李世民依旧是一身帝王的冕服,他在万众瞩目下,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长达九十九阶的高台上。九为数之极,九十九级代表的是九九至尊,这是唯有天帝才配得上的位份。
    高台上,三位天师已经在等待,他们自然是袁天罡,李淳风,还有就是龙虎山的张其峰天师。他们手里捧的分别是教宗的衮服、冠冕,还有就是教宗的权杖。这权杖实际上是李承乾的恶搞,权杖乃是纯金打造,权杖的顶端,是用黄水晶雕琢的日月图案,杖身上,用银丝勾勒出周天星辰,代表的就是天帝了。
    李世民终于站到了高台上,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通骈四骊六的祭文,又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除了天地君亲师。是没有人受得起如此大礼地。而既然道教宣称太一为天帝,皇帝位天帝之子,按照礼制,自然是要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的。
    然后再上了三炷香,又奉上了三牲,也就是太牢为祭品。祭祀也就差不多了!
    重头戏还在下面。
    接下来自然是教宗地加冕仪式。
    袁天罡首先上前。奉上了明黄色地冕服。李世民很自然地张开双臂。袁天罡为他穿上了那身冕服。然后退后了三步。垂手站定。
    然后。李淳风捧着九龙冠走了过来。李世民神情肃穆。取下了头上地帝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