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异史 >

第164部分

中华异史-第164部分

小说: 中华异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沿着长江而来的洋夷军队已经被镇虏军给打退了,他们现在可能已经退到了太湖附近,离南京很远了。
    不过,在南京的城南一带直到城北的御街附近,朝廷军队却依然在这里严密布防,这一带地区仍旧实行街禁,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出门,因为朝廷的另外两员封疆大吏黄得功与李成栋将军将从城南入城,而且他们带来了八万军队,准备保卫南京的安全,虽然南京现在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危险,但毕竟城内的兵越多,朝廷才会感到越安全。
    看起来朝廷对于黄得功和李成栋二人十分的信任,据说为了表彰他们能够迅速按照朝令赶回南京,皇帝将派朝廷重臣丁魁楚、史可法等人前往城南迎接二人入城,并将用刚刚从南京城内百姓们那里收上来的二十万两“夷捐”犒赏二人的军队。
    由城南聚宝门直通城北原左梦庚大营的御街已经来回清扫了三遍,并且以清水撒街,黄沙铺路,以便迎接二位将军。为了保证二位将军的安全,防止再出现靖国公左梦庚遇刺那样的可怕事件,朝廷在二人入城的前三天就将那条御街完全封锁了,百姓们都被禁锢在他们自己的家中,没有许可谁也不能出来,甚至连露出脑袋都不行,据说有几十家住在城北一带的百姓因为违反了这一禁令而被东厂的卫士捉去全家,连他们的房子都被东厂彻底的搜查了几遍,而且还派卫士在那里驻扎,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不过,据一些衙门中的公人传出来的话,那些被抓进去的百姓开始都矢口否认自己违反了街禁令,但在吃了东厂的一顿鞭子后,他们就纷纷改口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在服罪状上摁下了手印,随后他们全家就被立刻判了斩立决,并在今天早上行刑。
    得知朝廷如此重判违反了街禁令的罪人,所有知道这一消息的人都大为吃惊,议论纷纷,不过,他们很快就消停下来,因为他们从有亲属在衙门里做事的人那里知道,这可能是朝廷的过度紧张所致,毕竟那靖国公左梦庚遇刺一案太过骇人听闻,朝廷不得不多做防范。
    那些人就在城南行刑,那惨烈的行刑过程并没有多少人去观看,因为有那些人做榜样,哪里还有人敢露头去看?城南和城北的百姓自然不敢,而那别处的百姓也无法进入这层层布防的地区。当那些罪人和他们的家眷被押着从御街上过去时,他们口中所发出的痛哭哀号声传入了那街道两边紧紧关着的房门,传入了那些躲在家中的百姓们的耳中,听着这凄惨的声音,再想想朝廷那何其严厉的街禁令,百姓们只好将门关得再严一些,一些胆小的人甚至躲进了被窝之中,乞求那两位朝廷的封疆大吏快些入城,也好让百姓们早点儿恢复正常的生活。
    百姓们的乞求仿佛有了一点儿效果,“当——当——当——”一阵锣声沿着御街传来过来,接着一个声音也随后赶到,“二位将军入城了!闲杂人等速速回避!”听声音,很象是这一带的保长的声音。
    这锣声很快就过去了,而且也只响了那么一遍,保长从街头走到街尾,就转身返回,这也难怪,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闲杂人等了,有的只是站在街道两边的那些兵丁,他们将负责监视每一间民房,他们已经事先得到了命令,若有谁敢随意外出,那么就将其就地处斩。
    看起来百姓们是很守法的,他们没有一个人出来,整条御街上静悄悄的,连狗叫声都听不见,因为这里的狗已被全部打死。
    寂静的街道又寂静了一段时间,直到日上三杆之时,街道上才喧嚣起来,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的撞击声响成一片,黄得功与李成栋二位将军终于领着他们各自的人马进城了。
    黄得功的心情非常好,因为他对于朝廷给他的面子和接待他的礼遇非常的满意。虽然他对于朝廷令其由聚宝门绕道进城有些不理解,但那并不妨碍他的好心情。皇帝不仅亲自送给他一块“心系社稷”的匾,而且还派丁魁楚与史可法等人亲自出城迎接,看着那丁魁楚等人对自己行起大礼的样子,黄得功忽然觉得自己很有眼光,看起来桂王非常的礼贤下士,看来这拥立桂王一事是做对了。
    想到这里,黄得功忽然转过头去,笑着对身边与自己并辔而行的李成栋说道:“二弟呀,你看,大哥当初没有说错吧?这拥立桂王算是咱们押对了宝了,咱们风光,咱们的兵丁也不错啊,每人二两银子的犒赏,这下他们可没有怨言了!咱们又可以省下笔银子了。”说完,他回头看了看那身后跟着的兵丁,见他们也是人人脸现喜色,显然也是满心欢喜。
    李成栋闻言,也转回头,望向自己的士兵,却不料正好看见身后那跟着自己的战马缓慢前行的丁魁楚。丁魁楚马上满脸笑容的看着李成栋,直笑得李成栋心里发毛。李成栋赶紧转回头去,向黄得功小声说道:“大哥,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啊。以前朝廷对于军饷一事总是拖拖拉拉,推三阻四的,可是这一回却转了性了,不仅给咱们犒赏,而且还准许我军全军入城,这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
    黄得功摸着胡子笑了笑,说道:“二弟呀,这你都不明白?要知道,朝廷这样重视咱们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咱们手上有兵嘛!这有兵就有权,此乃亘古不变之理呀!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李成栋还是不敢相信这一切,他沉吟道:“我原先还以为朝廷不放心咱们,会将咱们留在城外呢!可是现在朝廷的做法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不仅让咱们全军入城,而且还把左梦庚的军营腾给咱们住,这可真是奇怪呀。”
    黄得功伸出手去,拍了派自己腰间的宝剑,说道:“咱们一点儿也不用怕,咱们可有兵,朝廷可不敢把咱们怎么样。”说到这里,黄得功话锋一转,叹道:“嘿,你还别说,这左梦庚死的还真是时候,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咱们快要进城时才死,这可不是专门给咱们腾大营吗?哈哈哈……”他笑了片刻,忽然又低声说道:“只是不知是否真是那小高太监干的,我总觉得有点儿悬。”
    李成栋回头看了看那些跟在后边的朝廷大臣,见他们远远落在五丈之外,应该听不见他们的谈话,他回过头来,小声说道:“是不是三弟干的?”
    黄得功沉吟道:“这个我也说不好,咱们是进城时才听那丁魁楚说起的此事,但到底事情是否真的如他所讲,那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嘛……”他也回过头去,看了看身后的那些大臣,随后将声音又压低一些,对李成栋说道:“要真是三弟干的,那么就能解释朝廷现在对咱们这么礼遇的原因了。”
    “哦?大哥的意思我不明白。”李成栋望着黄得功说道。
    黄得功神秘的笑笑,说道:“你想啊,假如是三弟干的,那么他为什么要杀左梦庚呢?难道就因为以前有仇?我看这可不象他的性格,依我看,三弟这样干一定有其深意,也许他是想剪除桂王的羽翼,所以朝廷才急了,这才忙着拉拢咱们,以自己做靠山。”
    “可是三弟如今在与那洋夷作战,他怎么能腾出手来对付左梦庚呢?难道他就不怕朝廷翻脸?”李成栋不太相信黄得功的分析。
    黄得功皱眉说道:“这个……这个我也不清楚,看来只有等三弟回来,咱们才能知道了。”他顿了顿,随即又说道:“咱们也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再好好的敲诈朝廷一大笔银子,免得被人当猴儿耍。”
    两人边商议怎么敲诈朝廷,边骑在马上向前走。
    “圣旨下!”一名小太监骑着匹矮马由前方奔了过来,直到黄得功、李成栋二人跟前才停下。
    黄得功与李成栋赶紧下马,与其他大臣一起跪下,准备接旨。
    等众人全部跪下,小太监才清了清嗓子,大声将那圣旨的内容念了出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着黄得功、李成栋二人立刻随禁军小校将其所部兵马带往城北大营,不得有误!奉旨往迎二人之朝臣立即返回朝堂,黄得功、李成栋二人则在安顿妥本部兵马后随后赶来。钦此!”
    大臣们不敢耽搁,立即起身与黄得功、李成栋二人告辞,随即向着顺天府走去。
    看着众人的背影,李成栋有些纳闷,说道:“奇怪,莫非有什么紧急军情?否则皇帝为何如此着急?”
    黄得功摇头道:“管他的,就是天塌下来老子也不怕,只要军队在,那咱们就没事!”随后,他翻身上马,跟着那随着小太监一起到来的一名禁军军官身后,带领着部队向着城北走去。
    那禁军军官显然是按照早已定好的路线行走,他领着二人顺着那条御街向城北而去,一边走一边回答着黄得功与李成栋的各种提问。
    黄得功问道:“为何朝廷要你领着我军从此处走?”
    军官道:“回公爷,朝廷怕二位象靖国公那样遇刺,所以特命禁军将这条御街肃清,将闲杂人等清出,免得二位遭到不测。二位入城时一定看到了那些挂在城门边的人头了吧?那些人都是违反了街禁令的刁民,朝廷为了二位着想,不惜大开杀戒,以警告那些宵小之徒。”
    “哦,原来如此。”黄得功恍然大悟,他饶有兴味的看着地上的那些黄沙,说道:“这就是书上说的‘黄沙铺道’吧?”
    “正是!”军官谦卑的回答着。
    三人一边走一边说,带领着那长长的队伍从那御街上缓缓走过。
    八万人的军队把整个御街都塞满了,从黄得功等人身后延伸过去,一眼望不到边,顺着那长长的御街一直延伸到那聚宝门外,当那队伍最后面的最后一个士兵也跨进聚宝门后,聚宝门那厚实的城门就又被关上了,关的那样的紧,就如它打开之前一样。
    而此时,黄得功与李成栋已经在那禁军军官的带领下走到了御街的尽头,那城北大营中的那最高的一根旗杆已经遥遥在望了,看来朝廷对他们二人真的是很重视,因为那根旗杆上已经高高飘扬着写着“黄”、“李”二字的两面帅旗。
    黄得功满意的将手中的千里镜收起,他将千里镜递给李成栋,说道:“这三弟送的西洋玩意儿还真是不错,这么老远就看见咱们的帅旗了。”
    这时,那禁军军官忽然指着街道前方两边的房屋,说道:“二位将军请看,此处房屋即为那些违反街禁令的刁民居所,所幸如今已人去屋空,不怕有人对二位将军不利了。”
    黄得功顺着军官的手指望去,果然看见这里街道两边的房屋门上都贴着封条,看样子朝廷确实很在意他们俩的死活。黄得功赶紧向那军官表白道:“皇恩浩荡,黄某不敢忘怀,唯肝脑涂地以报。”
    就在黄得功等人离那地段还有百余丈的时候,在离他们这里两百丈之外的一座青楼屋顶的屋脊上,正趴着两名短衣打扮的汉子,其中一人手中拿着千里镜,正向远处御街上那正在行进的黄得功、李成栋人马张望。他观察片刻,随后放下千里镜,向身边另一人说道:“快,去禀报指挥使,就说他们已经快进‘笼子’了。”
    趴在他身边的另一人立刻顺着屋脊向下滑去,顺着搭在后面的一只梯子下了楼,紧接着便跑进青楼中。
    青楼中没有一个妓女,也没有一个大茶壶,所拥有的只是数十条同样短衣打扮的大汉而已,而且他们的手中均持有武器,个个满脸横肉,一看便知绝非善良之辈。
    那些人得到了禀报,其中一名大汉低声呵斥一声:“走,大伙儿出发,到了动手的时候了。”一行人迅速提着武器冲出青楼,绕过几座房屋,进抵一条离那御街不过二十丈的小道。
    这条小道早已有两条大汉守卫,他们见同伴到来,便迅速奔到一间屋后,将屋后边的一个竹筐掀开,露出一根竹管,竹管中还有一根长绳子。
    那首领问道:“准备好了吗?”
    一人答道:“好了,一共二十间屋子,屋子里都放满了火药。”他将绳子从竹管中小心提起,递给首领,说道:“昨晚上挖了一夜,终于将管子埋好,街上的青砖也铺的好好的,保证没人看得出来。这绳子的另一头绑在五支遂发枪的扳机上,只要一拉,遂发枪就响,无论是哪支枪响,都能引燃火药。那些屋子底下都打穿了,用竹管穿过,竹管里装满火药,只要一间屋子炸,那么剩下的屋子就会一间接一间的炸,半条街都能被炸平!”
    首领从手下手中接过绳子,转身看着远处的那座青楼的屋顶。
    过了片刻,那留在屋顶上的人忽然站了起来,同时向这边挥手。
    首领见状,知道时机已到,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猛的一拉手中的绳子。
    片刻的寂静之后,“轰隆”一声巨响,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抖,紧接着,一股气浪夹杂着碎砖头和瓦片飞了过来,打在远处的屋子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一些砖头瓦片还从窗户中飞进屋子,一些惨叫声随后从屋子中传了出来。
    御街上的惨象更甚,刚才还是一片平静的御街现在立刻沸腾了,因为那些跟在队伍后面的士兵眼睁睁看着走在前边的同袍飞上了半空,而且那前方的街道在一刹那间从眼前消失了,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他们全都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惊谔是暂时的,当那些砖头瓦片飞向他们的时候,惨叫声哭喊声响了起来,所有的士兵都抱着脑袋四处乱窜,前面的已经在向后跑了,但中间的人和后边的人却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于是,践踏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爆炸,惨叫,逃跑,践踏,这些事情几乎在一刹那间发生,根本就来不及让人细想,整条御街上到处都是乱跑的士兵,而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百姓,他们也是被爆炸声驱赶出来的。所有的人,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兵丁百姓,都向着御街的南北两边跑去,他们甚至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硝烟弥漫在御街上,将爆炸点附近完全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烟雾中,久久不肯散去。
    好不容易等硝烟完全散尽,那爆炸点才显现在人们眼前。
    房屋已经看不见了,剩下的只是一堆一堆的瓦砾,而且看起来在瓦砾附近还有十数个大坑。好在那铺在御街上的青砖还有部分完整,因此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