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异史 >

第176部分

中华异史-第176部分

小说: 中华异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一名男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壮士不用管我们了,你们自己逃命去吧!我们潞王府的人是不怕死的!”
    谢铁刚回头望去,却见四名十七八岁的男女正站在宅子堂屋的一侧,都在向他这边张望,而那刚才的声音却是他们中那名最年长的男子发出来的。
    谢铁刚心中暗自叹息,他不明白这些潞王的儿女到底有什么用,不过,既然陈子豪吩咐将他们送出城去,那么自己就应该想尽办法做到,即使自己因此而死,那么也没有什么好埋怨的。
    谢铁刚并没有接着那人的话说下去,他又回过头来,看着自己的手下,轻声说道:“好在街禁已取消,已可以上街到处走动,看来只能按照陈香主对我说的办了,如果那个人能够看到我昨日留下的记号的话,他应该在今日巳时到约定的地方去。”
    ******************************************************************************
    人的生命既是脆弱的,同时也是顽强的,他们就象野草一样,只要有足够的阳光和水,哪怕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他们也能顽强的生存,不仅在太平年间是如此,而且在明末这样的乱世,他们也一样顽强的生存着。
    虽然兵丁们仍然在街上巡逻,而且经常将一些可疑的人带走询问,但南京城里还是渐渐的有了些生气,特别是那些青楼、酒肆和茶馆中,这些地方是不大会有官兵来抓人的,因为这些地方到处都有东厂布下的密探,他们就象是苍蝇一般,追逐着他们的主子感兴趣的一切,并将其回报给自己的主子,因而他们的主子显然也很放心这样的地方,所以这些地方反而比那些空荡荡的街道更加安全,那些有闲钱又有闲工夫的百姓们就会聚在这里,用醇酒麻醉自己的神经,用妓女的肉体安慰自己的心神,用喝茶聊天的方式来打发这难熬的漫长时光。
    “陆家茶庄”位于城南聚宝门东侧百多丈,是个百年老店。它之所以起名“陆家茶庄”,是因为它的掌柜姓陆,而且据说是陆羽的旁系后代,也许是祖上的原因,陆掌柜对于这茶道很有一套,所以这里的生意也非常的不错,虽然不能指望着靠这发财,可是保个一家人的温饱总是可以的。
    太阳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半空,巳时已经到了。
    平常的这个时候,“陆家茶庄”肯定是坐满了人,所以,今天也不例外,整个茶庄中到处都是满头是汗的人,到处都是摇过来摇过去的大蒲扇,到处都是端着凉茶热茶奔来奔去的伙计。
    其实店中的伙计总共只有三个,但由于生意太好了,所以他们不得不跑来跑去,所以看起来这个总是有很多的伙计在忙。
    一名伙计端着一个木盘,木盘上摆着三大碗放了薄荷的凉茶,他一边向前快速的走着,一边小声道:“借过,借过!劳您大驾,让一让。”伙计绕过一个将腿伸得老长的客人的脚,随后走到那紧靠着门边的一张桌子边,将那三碗凉茶放在桌子上,向那桌子边的客人说道:“三位要的三碗凉茶已经全好了,请三位慢用。”
    看着伙计点头哈腰的样子,那坐在桌子东头的一个汉子从腰间摸出五个铜板,扔给那伙计,口中则说道:“这是给你的赏钱,接好喽!”
    伙计拿着赏钱欢天喜地的去了,而那坐在桌子边的三名大汉则若无其事的一边喝着满是薄荷味的凉茶,一边向茶馆的里边望去,看起来他们似乎也是来这里听说书的。
    说书先生讲得仍然是那风靡一时的《号角》上连载的武侠故事,只见那说书先生端起茶喝了两口,随后又将惊堂木一拍,说道:“上回说到那郭大侠与那西毒在树上比武,后来郭大侠用一招蒙古摔交的手法赢了这一局,今日咱们再接着往下说……”
    “咳咳”,两声咳嗽声从门外传来,一名身材矮胖的中年人走进了茶馆。他向着门边看了看,随后便走上几步,来到那坐着三名大汉的桌子边,他将右腿抬起,一脚踏在桌子边的长凳上,问道:“喂,这里有人吗?”
    桌子东头的那大汉看了看那来人的鞋子,答道:“没人,请便。”
    胖子将袖子捋了上去,随后就在桌子边坐下。很快就有一名伙计奔过来,询问道:“稀客,稀客。不知客官想饮什么茶?”
    胖子看了看面前的桌子,说道:“跟他们一样。”
    就在胖子等候伙计端茶上来的工夫,那坐在桌子东头的大汉不经意间从袖子中摸出半枚铜钱,将其放在桌子上。
    那胖子看见了那枚铜钱,随后他抬头向着四周漫不经心的看了看,接着伸手也从袖子中摸出半个铜钱,与那另外半枚铜钱放在一起,两个铜钱严丝合缝的凑成了一个完整的铜钱。
    胖子将头低下去,低声说道:“陈香主的事我已经听说了,只是不知有多少弟兄跑了出来?听朝廷的口气,似乎天贵堂已经完了。”他顿了一顿,又向着身后看了看,见那伙计已经端着茶来了。
    等伙计将茶放好,转身离开后,胖子才又说道:“不知这位兄弟尊姓大名,霍某没有在堂中露过面,是以并不认得多少兄弟。”
    “兄弟名叫谢铁刚,是天贵堂新任执法长老,也是陈香主的师弟。”谢铁刚低声回答道,“在您面前的这两位,一位名叫秦逵松,另外一位名叫王田禾,咱们三人都是从堂中逃出来的,此次天贵堂损失惨重,如今我只知道我们三人还活着。”
    “哦?”胖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又向说书先生看了看,接着回头喝了口凉茶,随后低声问道:“是陈香主派你来找我的吗?”
    谢铁刚说道:“是,他让你协助我们出城。”
    胖子为难的说道:“恐怕难啊!如今城中所有城门紧闭,城外木桥全部拆毁,唯有城东朝阳门有可以通行的木桥,但没有黔国公或者是皇帝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出城,就连军将也不行!不过,陈香主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就是豁出命去,也一定将几位送出城去!”
    谢铁刚道:“我并非不知轻重之人,我来找霍兄,就是想向霍兄打听些事情。”
    胖子问道:“什么事情?”
    谢铁刚说道:“那沐天波府中防卫如何?沐天波本人有些什么喜好?如果下毒的话,能否将其毒死?”
    胖子沉吟道:“黔国公府平时防卫就十分森严,近几日更是守的滴水不漏,没有黔国公的命令,任何下人都不能随意外出,实不相瞒,霍某之所以能出来,那是因为平日就是我亲自采办菜蔬,所以才能拿着令牌出入黔国公府。至于喜好嘛,沐天波好象并无特别的喜好,而且沐天波一向谨慎的很,凡是吃饭之前,必有人为他先行试毒,而且他用来装饭菜的碗盘等物俱是银器,要想毒他,那可不容易。”
    谢铁刚低下头去,沉思片刻之后,他才小声说道:“今日就说到这里,待我想出办法,再去通知霍兄。”
    几人将茶喝光,随后那胖子先行离开,而谢铁刚等人则又叫了几碗凉茶,又停留了半个时辰,方才离开茶馆。
    ******************************************************************************
    “报告!”一名士兵进帐向林清华敬了个礼,“辕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楚国公的属下,他想求见您。”
    林清华一愣,随即猜测可能是陈子豪派来了人,遂命士兵将那来人带入帐篷之中。
    那人进了帐篷,林清华定睛一看,却是那童清风。
    不待林清华开口,童清风“扑通”一声跪倒,口中呼道:“总舵主,不好了!天贵堂中出大事了!”
    林清华一惊,忙将童清风扶起,问道:“出什么事了?”
    童清风急切的说道:“总舵主,不好了!那天剑堂香主韩世武带着天剑堂的人打到南京来了!他们将天贵堂的码头、店铺都打得稀烂,扬言踏平天贵堂。”
    林清华难以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天剑堂居然跑这么远,从山西一直打到南京?他们想干什么?”
    童清风说道:“总舵主命各堂整顿会务,弟兄们不敢耽搁,立即快马加鞭将命令送往各堂,那韩世武得到消息后,以为整顿会务一事全是陈香主从中搬弄是非,有意要压制天剑堂,所以他就带着人杀到南京来了。一到南京,他就和那‘狐狸球儿’搭上了,他们一同杀到天贵堂,混乱中陈香主受了重伤,已经说不出话来,现在堂中弟兄们已经杀红了眼,南京城中已经乱套了,到处都是打打杀杀的人,朝廷也开始注意到了,有人放出话来,说如果他们再不停止斗殴的话,那么就剿灭天贵堂与天剑堂。”
    林清华问道:“天剑堂远在山西,怎么这么快就接到了命令?”
    童清风说道:“前些日子鞑子攻打山西,天剑堂又向南退,一直退到了河南境内,他们暂时寄居在豫北天微堂处,由于河南的命令传到的快些,因而韩世武就从天微堂那里得到了消息,得知总舵主在命令中对于天剑堂颇有指责,他就以为是陈香主搞鬼,他随后就领着堂中好手,快马加鞭,南下南京。”
    “你怎么知道的?”林清华问道。
    童清风说道:“那天微堂的石天江见韩世武他们怒气冲冲的南下,知道事情紧急,便派人前来南京送信,却不料还是晚了一天,天贵堂终于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林清华急切的问道:“那么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童清风说道:“还在对峙,我见情势危急,就忙着赶来了,想请您回南京,以总舵主的身份令他们停止殴斗。”他顿了一顿,随即又说道:“这事恐怕只能您去才能压下去了,您千万不能耽搁,要是再这么杀下去,天贵堂就完了!那韩世武跟‘狐狸球儿’好象是远亲,他们人多势众,天贵堂不是对手。”
    林清华觉得此事确实万分危急,遂命人找来莫不计等人,与他们商量此事。
    众人也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认为林清华很有必要亲自出马解决这件事,不过他们又有些担心太湖边的战事,故而左右为难。
    林清华寻思了片刻,随后说道:“这里的战事倒并不算太紧张,因为如今郑森已经将他那里的阵地修筑了差不多一大半,只要他的水师再将湖面封锁,那么就能将日军死死的围在水寨之中,不让他们一人溜走!”他望着莫不计,说道:“我走后,这里的战事由赵奉指挥,马满原协助他,另外,你们再加把劲儿,再从郑森那里弄些火药来,再把阵地加固一下,只要将阵地牢牢的守住,就能挡住敌人的退路。”
    莫不计见林清华开始命令卫兵备马,遂走上前去,提醒道:“不如将洪熙官、方世玉二人带去,也好有个防备,免得混乱中伤了自己。”
    林清华想想也对,遂领着童清风前往辕门,寻找洪熙官与方世玉二人。
    洪熙官与方世玉正在辕门边与蔡德英、马超兴等五人切磋武艺,见林清华来到身边,七人一同上前行礼。
    林清华将回南京的事情一说,洪熙官与方世玉当即表示愿意护卫着林清华回南京,而那蔡德英、马超兴五人也表示要随林清华前往南京,协助平息天地会内讧。
    林清华有些奇怪,因为他们五人一直是在洪英身边寸步不离的,所以他问道:“你们不是要陪着洪师傅吗?”
    蔡德英答道:“回楚国公,我们师父他老人家今日一早接到从忠义门传来的消息,那忠义门的掌门病逝,他急着赶回去办理后事去了,因而将我们五人留下。左右也是无事,那些战场之上打仗的事又用不着我们这些拳脚功夫,所以不如去南京助楚国公一臂之力。”
    林清华见他们几人态度坚决,便不再坚持,随即令人准备马匹和干粮、武器等。
    待一切准备就绪,林清华便率领着洪熙官、方世玉、蔡德英、童清风等人,再加上一个连的卫兵,骑着快马,向着那三百多里外的南京城奔去。
第四章 夺鼎 第十一节 密议
    “砰——砰——砰——”更夫手中的更鼓响了几声,将这黑沉沉的御街上的宁静打破,更夫懒洋洋的低着头向前走着,一条大黄狗竖着毛茸茸的尾巴,不紧不慢的跟在他的身后。
    与那更夫的表现差不多,月亮也显得懒洋洋的,懒懒的斜躺在半空,若明若暗的月光照在御街上,将人和狗的影子拉得老长。
    “喀——喀——喀——”一阵脚步声从御街的另一头传过来,一队武装到牙齿的兵丁远远的走了过来,他们手中拿着的长矛还有那遂发枪枪口上的刺刀在月光下发出让人不安的寒光。
    待那队兵丁走到身边,更夫赶紧闪在路边,他向着那群目光不善的兵丁们点头哈腰道:“军爷们慢走!军爷们走好!”
    与更夫的表现一样,那只狗好象也知道眼前的这些人惹不起似的,它立刻闪到更夫身后,垂着舌头,看着那些兵丁。
    “狗啊!”
    “可惜小了点儿,不然的话弄上一锅狗肉汤,那叫一个美啊!”
    “别说了,再说老子又想吃了!”
    “怎么?在窑子的婊子们哪儿还没吃饱啊?”
    “哈哈哈……”
    听着兵丁们的谈话,更夫知道自己必须早点儿离开这里,所以他慢慢的转过身去,轻轻唤了声那条狗的名字,便领着狗低着头继续向前走。
    兵丁们也向着御街的另一头继续开进,他们与更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终于,双方谁也看不见谁了。
    更夫回头看了看那黑漆漆的街道,随后摇了摇头,接着又咳嗽两声,又将手中的更鼓再次敲了起来。
    一人一狗,沿着长长的御街,落寞的走着。
    “汪——汪——汪——”那条狗忽然站在一条小道的道口,身子向前倾着,用力的叫了几声,将那已经走到前边老远的更夫又给叫了回来。
    “怎么啦?”更夫蹲下身子,用手摸着狗背上的毛。他觉得狗背上的毛全部竖了起来,似乎这条狗现在很紧张。
    更夫竭力向小道里面看了半天,但那小道极为窄小,月光无法照进去,因而他什么也看不见。
    “嘿嘿!”更夫站直了身子,冷笑了两声,他望着那狗,说道:“你个扁毛畜生!要你多管闲事?这抓贼捕盗的事儿可不该咱们管!”他大声呵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