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异史 >

第212部分

中华异史-第212部分

小说: 中华异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也没有想到,时隔数百年后,基督教再一次来到了中国,不过,很显然,这一次他们是从海上来的。公元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官员,得以登上澳门,而几乎与此同时,一名耶稣会传教士沙勿略也由印度果阿来到中国外海的一个小岛,并召集当地一些少年,向他们传授教义,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进入中国内地,因为不久之后,他就因病去世了。紧接着沙勿略之后,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也来到中国传教,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之后,他们终于成功的结识了一批中国的士大夫,其中就有徐光启这样的著名人物。受到基督教教义的感化,虽然其教义宣扬禁欲,提倡一夫一妻制,但有些中国官员还是入了教,而在这些人的带动或者是鼓励下,中国的少数百姓也开始接受这种新的宗教,中国国内的基督教教徒渐渐增多。西方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被引入中国,使得中国的士大夫阶层终于有机会看到外面不同的世界。
    林清华来到这个时代以后,曾经在南京和扬州城中听人说起过天主教,但他却从来没有看见过西方传教士,也没有去过教堂,因此,利累斯与安文思是他在这个时代最先看到的西方人、传教士。
    林清华虽然并不信教,但他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是危险的,没有了天堂、地狱概念的约束,人们的行为将变得难以捉摸,虽然那宗教信仰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信徒都成为圣人,但是它毕竟可以起到一些规范教徒言行的作用,从而能起到一些法律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根据林清华在学校时学到的理论,越是在乱世,人们的内心便越空虚,就越需要宗教的麻醉,所以往往乱世中的宗教就会得到大发展的机会,而明朝末年就正好是这样的一个机会。不仅各种宗教的信徒大大增加,而且乡间的神汉巫婆也大行其道,用他们的各种理论填补着人们内心的空虚,寄托着人们的希望。
    林清华认为,如果要想让一个国家的整个社会变得井井有条,那么就必须同时使用两种手段,第一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法律。用明确、公正的法律规范整个社会的成员们的行为,无论是谁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第二种手段就是信仰,只有用信仰占领社会成员的头脑,他们的行为才可以变得有规律,而在这个时代,这种信仰也只能是宗教信仰了。宗教可以用它的教义和它宗教理念中天堂与地狱的概念来约束信徒的言行,虽然不能保证每个信徒都能做到,但毕竟可以起到法律作用之外的辅助作用。假如不能用宗教理论占领人们的头脑,那么巫蛊迷信就会当仁不让的成为社会的毒瘤。
    正是由于想到了这些,所以林清华最终还是答应了利累斯与安文思的请求,允许他们在四川传教,但为了加强管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他目前只允许传教士们在成都、重庆、保宁、叙州、夔州五城建立教堂。
    林清华有意放松对于各种宗教的管制,让其各自发展信徒,当然,必要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必须留意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天主教直接听命于罗马教皇,这对于林清华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状态,他已经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将中国的天主教做些改进。
    今天利累斯与安文思来拜访林清华,正是为了在成都城中修建教堂的事。
    安文思恭敬的将一个草图交给林清华,说道:“尊敬的将军,这是我昨天画好的教堂草图,请您过目,如果满意的话,就请您签个字,我们马上动工修建。”
    林清华看着那草图,问道:“怎么教堂看起来与祠堂没什么两样?”
    安文思说道:“那是为了入乡随俗,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进来。”
    林清华点了点头,顺手在那草图上签个字,盖了章,随后将草图递还给安文思,说道:“我拨给你五千两银子,算是代芙蓉姑娘赔偿你们那被烧掉的教堂。”
    安文思想不到林清华居然会资助他这么多银子,当即高兴的说道:“谢谢将军阁下,您真是太慷慨了!”
    林清华说道:“我听说你们在湖广一带的同行在用银子引百姓入教,这是真的吗?”
    安文思老实回答道:“是的,那是因为当地的士大夫不与我们交往,而士大夫们大多是当地的一些族长,没他们带头,信徒就不可能多,所以我们只好直接到乡间引人入教,用银子和粮食让他们体会到上帝与圣母的仁慈。”
    “银子是从那里来的?”林清华问道。
    安文思回答道:“是从苏州、杭州一带富有的教徒中募集来的,此外还有一些是直接向教廷申请过来的。”
    “哦?教廷?”林清华略微沉思片刻,随即说道:“以后就别从教廷要银子了,我给你们银子,每年五万两,用来救济贫民。”
    “您真是太仁慈了!圣母玛利亚保佑,终于让我碰到一个真正的好人了!”安文思激动的喊道,并用右手不停的在胸前划十字。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两名传教士,林清华立刻转身回到行宫。
    莫不计见林清华又转了回来,便上前问道:“公爷怎么又回来了?”
    林清华说道:“我忽然又想起几件事情,所以马上回来,让你们办理。”
    “何事?”莫不计急忙走回桌子边,拿起笔,等候林清华的命令。
    林清华说道:“你马上给黄宗羲写封信,命他迅速从官库里取出五万两银子,派人送往少林寺,我答应过少林寺的高僧,一定要替他们修一修屋子的。”
    莫不计已经对于那种奇怪的公文写法非常熟悉了,因此不用林清华吩咐,他就用小墨点儿将句子隔开,但由于是给黄宗羲写的信,因此倒是文言文居多。
    林清华见其写完,马上又问道:“上次在酒宴上展示的那封给桂王的信送出去了吗?”
    莫不计摇头道:“还没有,公爷想现在就送去?”
    林清华点头道:“是的,既然如今川战已毕,那么航道就要通了,那些川将之中恐怕有人会派人去南京核实,所以现在就应该送出去了,不过署名就别写我名字了,就当作是全体川将的联名信吧!”
    林清华接着说道:“你再给刘赫写个命令,命他派一个工兵团入川。”
    莫不计刚拿起笔,忽然又停了下来,问道:“怎么?公爷是想修什么宫殿吗?”
    林清华摇头道:“我可没那个闲心!我之所以调工兵团入川,是想让他们将那三峡,也就是峡江那一带的水下明暗礁石都炸掉。这样一来,长江航道必然会畅通些,运送粮食、军队也就方便多了。不过,他们对于炸礁石的工作可能比较陌生,只能让他们慢慢摸索着干了!对了,你再告诉刘赫,让他从西平寨留守的那些工匠中再抽出十几个探矿匠,让他们跟着工兵团一同来四川,我准备让他们到川西南去探探铁矿,将来我要在那里建一座崭新的城市!”
    当莫不计正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一名卫兵走到门口,喊了声“报告”。万明灿见状,急忙走了过去,他从卫兵手中接过封信,转身走回林清华身边,说道:“公爷,陕西有紧急塘报。”说完,便将一封盖着戳记的信交给林清华。
    林清华接过信,将其拆开,看了几眼,便道:“嘿!怎么这些事情都赶到一块儿了?”
    莫不计忙问道:“发生何事?莫非陕西的武大定、孙守法等人不愿意听从镇虏军指挥?或是鞑子又从蒙古草原打过来了?”
    林清华将信交给莫不计,说道:“据留守陕西的镇虏军派到陕西西部的探马禀报,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些蒙古骑兵,如今正在向东挺进,虽然速度不快,而且人数也不多,但不能不多加小心。详细情况还需进一步的侦察,随后可能还会送来塘报。”
第三十二节 河谷盟誓
    虽然深秋已到,但草原上仍然是一片绿色,牧草还没有完全变黄,草原上牧民们的艰难时节还没有到来,而且此刻马、牛、羊正在拼命的吃着牧草,用来储备脂肪,以便应付寒冷而饥饿的冬天。
    按说此时正是草原上的部落马肥兵壮的时候,应该是部落首领们最适宜出征的季节,但此时和硕特部的固始汗却是一脸的愁容。
    他正端坐在一张毡毯之上,痛苦的闭着眼睛。毡毯的四周站满了他的亲兵,他们全都看着自己的首领,静静的等候着他的命令。
    固始汗一向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虽然他的部落为了躲避强大的准噶尔部的骚扰,不得不迁移到万里之遥的青海,从牧草丰美的额敏河畔,来到这青海湖边,但他的实力也是能够让他自己骄傲一番的,因为他率领着自己的部落,连续击败数股强大的敌人,先后控制了青海与乌斯藏,成为了整个高原的主宰。
    固始汗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因为他领着自己的部落来到这里,不仅逼开了那危险的准噶尔部,而且还占领了这么一块水草丰美的好地方,更重要的是,紧挨着他的部落的东部,就是那诱人的中原,那里的绫罗绸缎让人看得眼花,那里的中原美女令人垂涎,那里的土地更是让人不忍丢弃。
    当然了,这些念头只是一直停留在他的脑海里而已,他并没有将其说出来,因为他知道,那已经入关南下的满洲女真可不是好对付的。当年为了对抗其它部落,并且使自己免于被满洲女真吞并,他不得不忍气吞声的先后向那皇太极和多尔衮进贡,承认他们的权威。
    固始汗原本以为自己再也没有机会象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那样进入中原了,他本来打算就在这青海草原上了此一生的,但一个意外的情况让他的雄心再次勃发。
    他从一些到草原上贩卖茶叶、食盐的汉人商人那里得知,清兵已经被明朝军队击退,如今双方正在淮河一带进行激烈的争夺战,无暇顾及陕西、河南,而且听说明朝内部又开始打了起来,这种复杂的局面给了固始汗一个机会,让他觉得自己也许有机可乘。
    因此,他就急忙从部落中抽调精锐骑兵,集中到西宁一带,准备进攻陕西一带,从那里大捞一笔,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他还准备再向前走上一段,骚扰河南,甚至是湖广。
    秋天一到,固始汗就率领着他的三万骑兵出发了,他们一路向东奔去,望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固始汗心中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他仿佛感觉到自己已经是成吉思汗的继任者了。
    走在最前面的两千前锋部队不断的将前方的情报传回,一路之上非常的顺利,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发生,除了在附近看到几名身穿怪异服装的汉人骑士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这让固始汗非常满意,他甚至为此而奖赏了那三名为他带路的汉人商人,并将九名从路上抢来的美女赏赐给他们,望着那三个汉人商人谄媚的样子,固始汗心中高兴极了。
    不过,固始汗的高兴劲儿很快就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
    首先,他的军队在天水城下遭到惨败,守城的数千汉军不仅杀伤了他的大批部下,而且还成功的守住了天水城。
    由于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因此固始汗不得不放弃攻击行动,准备绕过天水城,向陕西腹地进攻。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这个决策实在是愚蠢透顶,他在接下来的行动中遭受了更为惨重的失败。
    那是一个早晨,固始汗记得清清楚楚,那天太阳的颜色有些古怪,有些红的异常,红得让人感到害怕。当他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的经过一处险要的山谷的时候,他的又一次厄运降临了。
    固始汗的耳朵里现在还在轰鸣,其中既有一种刺耳的军号声,也有那隆隆的炮声,还有那让人心悸的连续不断的枪声。他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他只知道当时的第一阵军号声过后,他的部队就伤亡了近万人,而当第二阵军号声响起后,他的部队就完全陷入混乱状态,骑兵们纷纷栽下战马,然后被战马踩死,被乱枪打死,那种惨烈的情景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固始汗到现在也没弄清楚战斗进行了多长时间,他只记得当时的自己就想是一个第一次学骑马就从马背上摔下来的孩子,自己心中唯一的念头就是离开这里,越远越好。
    固始汗领着残兵败将向回撤退,但没走多远,就又遇到了一支身穿同样军服的部队,他们肯定是同一支军队,这一点他可以肯定,因为除了军服一模一样之外,他们的军旗也是一样的,那旗帜上都绣着一只振翅欲飞的奇怪的大鸟,那鸟的身子周围还有一圈火焰在燃烧。
    战斗同样短促而激烈,固始汗的脑子中只记得那对面军队中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还有那刺耳的军号声,除此之外,他就只记得自己是怎么跑出来的了。
    他只领着一支数千人的部队逃了出来,一直向着南边跑,慌不择路。等到了一小块儿平整的河谷草原地段,他才敢停下来休息。让他恼火的是,他的军队已经完全溃散了,而且那三个带路的商人也在战斗中失踪了,这让他更害怕了,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迷路了。更让他痛苦的是,他带来的三个儿子也在混乱中与他失散,这让他非常的不安。
    虽然这里也是草原,而且水草丰美异常,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但这毕竟不是他的家乡,这里除了水草亲切一点儿之外,其它的一切东西都让他感到害怕。
    他的害怕是正确的,因为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又被包围了,自己的八千军队被对方的那只神秘军队包围在了这一片小小的河谷里,四周都是敌军,已经无路可逃了。
    敌军已经派人来向他劝降了,那前来劝降的人正是那三名带路商人中的一人,从他的口中,固始汗得知,自己是被一支叫“镇虏军”的明朝军队击败的,而他们的统帅则是这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据说是明朝楚国公,他已经向固始汗下达了最后通牒,命令他必须在太阳下山前投降,否则的话,就会将他和他的部队彻底消灭。
    离最后的期限已经很近了,固始汗抬头看了看天边的夕阳,看起来,只要再过喝三碗马奶子的时间,太阳就会无情的离去,消失在天边,而他自己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