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华异史 >

第287部分

中华异史-第287部分

小说: 中华异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林清华将那封羊皮信放在面前的矮桌上,并站起身来,将腰间的指挥刀“锵”的一声抽出,高高举起,随后喊道:“为了保卫草原,为了保卫我的西部边疆,我将派遣最精锐的镇虏军与你们一同作战!希望你们能够与我同心协力,将沙俄人永远的赶出去!”
    “把沙俄人赶出去!”
    “把他们全部消灭!”
    “杀光他们!”
    ……
    宴会上的气氛更加的热烈,所有的蒙古王爷又都站了起来,高举手臂,高声欢呼,在酒精的刺激下,涨得通红的脸上满是兴奋。
第五节 南洋礼物
    草原上静悄悄的,除了偶尔传来的一两声战马的响鼻声外,再也听不到别的什么声音。
    酒宴早已结束,喝得醉醺醺的人们也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帐篷之中。
    原来燃起巨大篝火的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灰烬,微风吹过,偶尔能够看见灰烬中的几点暗红色的光亮,但片刻之间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夜已深,人未眠。
    林清华的中军大帐中仍可看见光亮,几盏巨大的羊脂巨蜡发出耀眼的光芒,将帐篷中的两个人影投射在帐篷那白色的帐壁上。
    林清华坐在一张椅子上,手拿一只沾水钢笔,正俯身一张不大的书桌边,飞快的写着什么。
    婷儿静静的站在林清华的身后,出神的看着林清华那张宽厚的脊背。
    过了一会儿,婷儿转过身去,从帐篷边立着的一个木架子上取下一件皮袍,随后走回林清华身边,将那皮袍轻轻的披在林清华的肩上。
    林清华停下笔,抬头看着婷儿的俏脸,伸手拉了拉皮袍,并说道:“你去睡吧,我这里还有些公文要处理。”
    婷儿咬了咬嘴唇,说道:“这里真是与中原差别太大了,若是在南京,现在恐怕已经在吃西瓜了,可是这里的夜间却仍然这样的凉。”
    林清华笑道:“怎么?又想让我给你焐被窝?”
    婷儿嗔道:“没点儿正经!”
    林清华见婷儿俏脸微红,娇艳非常,顿时心中升腾起欲火,伸手将婷儿拉进怀里,手口齐动,不一会儿,两人就已意乱情迷。
    正当他们准备进一步进行下去的时候,帐篷外却忽然响起一声响亮的声音。
    “报告!”从声音判断,应该是负责值夜的卫队副队长。
    林清华赶紧放开婷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而婷儿则满脸通红的一边抚弄凌乱的云鬓,一边站起身躲到了屏风后。
    林清华见婷儿已经躲进了屏风后,便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进来!”
    卫队副队长对于林清华隔了这么长时间才叫他进去并不十分意外,因为这种情况他遇到过多次,已经见怪不怪了。
    听到林清华的声音,卫队副队长立刻正步走进帐篷,转身正对门口侧面的书桌,向着坐在书桌边的林清华敬了个礼,随后说道:“报告!洪教官来了,而且朝廷的信使也与他一同前来。”
    “哦?”林清华显然很高兴,于是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卫队副队长转身走出帐篷,片刻之后便引进来一个人,却正是那留在南京未与林清华同行的青衫社首领洪熙官。
    待卫队副队长转身走出帐篷,林清华便站起身,迎上去,抱了抱洪熙官的肩膀,问道:“怎么?不是说朝廷的信使与你一起来的吗?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见我?”
    洪熙官笑道:“我们可不是一起来的,我们是在半路上碰见的,确切的说,我们是在居庸关碰见的,当时我刚从大沽上岸,连夜骑马向草原奔来,刚到居庸关就遇到了朝廷的信使。他们一共是五个人,按照元帅的吩咐,将每个月的一些处理完的公文简报和未处理的紧急公文送来。刚才他们已经被莫先生叫去了,现在正在跟莫先生交接公文呢!”
    林清华拉过一张椅子,命洪熙官坐下,正想继续说话时,婷儿已经整理好了衣服,从屏风内侧盈盈走了出来。
    洪熙官见状,有些惊讶,马上站起行礼,口称:“婷夫人好。”
    婷儿向洪熙官还礼,随即说道:“你们慢慢聊,我回帐篷去了。”
    不等婷儿迈动脚步,洪熙官却抢着说道:“婷夫人,那些朝廷信使专门从南京带了几口箱子,那是留在南京的二位夫人命他们带给你的,听说是从南洋弄来的东西。”
    婷儿微微一笑,说道:“有劳洪大哥相告。”说完,转身便走出了帐篷。
    林清华跟出帐篷,命令帐篷外的卫兵严守帐篷,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林清华与洪熙官坐回椅子,林清华为洪熙官倒了碗茶,说道:“这是蒙古的奶茶,你尝尝。”
    洪熙官端起碗喝了一小口,随即苦笑着放下碗,说道:“味道有些怪,喝不惯。”
    林清华笑道:“我也是喝了很久也没有习惯。好了,言归正传,你这次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洪熙官点点头,随即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将其交给林清华,并说道:“这是世玉从南洋写来的信,童清风又被他们盯上了,不过这厮狡猾的很,转眼就又溜了。”
    林清华拆开信,仔细看了看,随后说道:“这信上说,是狐狸球儿帮助童清风溜走的,这么说来,童清风与狐狸球儿始终是有联系的喽?”
    洪熙官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狐狸球儿应该也象童清风一样藏了起来,后来童清风南下澳门,应该是他们两人约好了的,也许他们正是为了在澳门碰面。后来两人在澳门又隐居了一段日子,不久就乘船南下南洋,世玉他们得到消息,便尾随跟去,但等他们追到南洋,却又没有了他们的影子。这时,元帅写信给郑森,让他协助我们追捕童清风,郑森也很配合,立刻派了刘国轩会同洪门中人协助我们追查童清风的下落。工夫不负有心人,两个月后,狐狸球儿先露面,紧接着,童清风也露面了。世玉见机不可失,立刻带人前去抓捕,但没想到走漏了风声,让童清风得到消息,先离开一步,结果就扑了个空。后来他们想来想去,查来查去,还是觉得应该是洪门那边走漏了消息,毕竟狐狸球儿的势力虽然大不如前,但他的门徒打手众多,有少数还混进了洪门中,这样一来,抓捕行动就没有成功。”
    林清华点了点头,随后又翻了翻手中的信,接着说道:“这上面还说,给你写信的时候,他们又得到了线索,说童清风正准备与狐狸球跑到印度去,他们正准备去抓,看起来童清风这个家伙还真是能跑,我不禁开始有些佩服他了。”
    洪熙官叹道:“原来我还真没看出来,童清风这人居然如此狡诈,可怜了陈子豪,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就这么死在了这个叛徒手中。”说完,他连连摇头,脸上显出无限的惋惜之情。
    林清华猛的一拍身边的书桌,愤然说道:“所以我才会命青衫社紧追不舍,无论如何也要抓住这个叛徒!为死去的天地会兄弟报仇!我这个人最狠的就是叛徒,为了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必须将童清风抓住或者消灭!”
    洪熙官笑道:“所以说世玉他们才会先斩后奏,不等你下命令,他们就追了上去,正是因为他们也与你是一样的想法。”
    “怎么?他们已经追上去了?”林清华有些惊讶,他又低头翻了翻手中的那封方世玉的信,随后说道:“这信上可没有说啊!”
    洪熙官解释道:“据世玉从南洋派回来的人说,那几天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世玉的信也写了好几封,但不等他写好封信,就得到了准更为准确的消息,于是就立刻封上信,命人给你送来,但一时疏忽,忘记将追去的消息写上去了,这还是我打开信以后才知道的,否则的话,连那送信的人也不知道世玉居然会忘记了写上这个事情呢!”
    林清华笑骂道:“这个家伙!还是改不了马虎大意的毛病!万明灿这个老学究就没有好好的管教过这个女婿吗?”
    洪熙官哈哈一笑,随后说道:“还别说,世玉两口子还真是一对儿活宝,真可说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万老先生差点儿没被他们给气死,特别是他女儿,自从从你嘴里听说了那个法国的什么圣女贞德的故事,就闹着要学那圣女,后来居然把自己的名字也给改了,叫贞儿,当真是把她爹气了个半死。不过现在好多了,大概是要教育小世玉,所以也不怎么顽皮了。”
    “小世玉?哈哈!怎么?世玉还没给他的儿子起名字吗?”林清华戏谑的问道。
    洪熙官正色道:“世玉说了,不抓住童清风,坚决不给儿子起名字,所以,现在不光是我们希望尽快抓住童清风,就连万老先生和万贞儿也打心眼儿里希望早些抓住童清风,好了却他们的这个心愿。”
    林清华笑着问道:“说了这么些关于世玉两口子的事情,是不是该说说你自己的事情啊?”
    洪熙官愣了一愣,问道:“我的事情?我有什么事情好说的?”
    林清华将手中的信放在书桌上,随后说道:“洪大哥,我一直把你当成是我的大哥,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虽然我知道,你一向清心寡欲,不好女色,但是你总得为自己的终身大事想想吧?现在我都三十多了,你比我大,眼看着就要入不惑之年了,再不好好的为自己找个可心的人儿,恐怕这辈子就要打光棍儿喽!”
    洪熙官尴尬的笑笑,随即正色道:“大丈夫何患无妻?何况天下虽定,但宵小之徒仍然嚣张,我等来世上走一遭,不就是短短几十年的光景吗?若不能立番功业,有何面目去见先人?所以说,这些事情大可先放一边,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说。”
    林清华凑近一点儿,小声问道:“说句实话,你是不是看上哪家的姑娘了?若是看上了,我就给你说媒去,你现在是我的左膀右臂,谁家的姑娘你都配得上!”他顿了一顿,随后又道:“不如介绍个明朝王室的公主给你?虽然他们现在已经没落,不过他们的女儿倒真是漂亮的很,毕竟他们那些王子什么的老婆多,漂亮的也多,生下来的女儿自然也就漂亮些。”
    洪熙官赶紧摇头,说道:“不可,不可!那些公主脾气太坏,我可伺候不起。”
    林清华笑道:“婷儿不也是公主吗?她的脾气就很好。”
    洪熙官摇头道:“婷儿夫人人很好,但却实在是百里挑一的人儿,不可多得。”他生怕林清华继续再跟他纠缠下去,于是赶紧转了个话题,说道:“元帅,此次我来这里,主要是想与你商议青衫社发展的事情。如今青衫社已经完全成形,整个中原到处都有分社,现在应该是将其向外扩充的好时候了,世玉在信里也说了,现在正是我们将手伸到中原之外的地方去的大好时机。”
    林清华收敛心思,点头应道:“跟我想的一样,我这些天除了布置军事演习之外,就剩下思考这个事情了。”他转身从书桌的抽屉中拿出几张纸,将其交给洪熙官,并接着说道:“这是我写的初步计划,我打算先从朝鲜和南洋下手,逐步扩充青衫社的实力,并以南洋为跳板,向印度进军,并适时向欧洲发展。不过,由于我们与印度、欧洲那些地方的人的相貌差异太大,所以必须尽量多吸收一些当地人加入青衫社,但一定要记住,宁却勿滥,不能重蹈天地会的覆辙。”
    洪熙官接过那些纸,认真看了看,随后说道:“其中有些太过急噪,恐怕不易办理。”
    林清华说道:“这只是我的初步计划,主要的权利还在你手上,你熟悉青衫社的一些事情,比我懂的多,你就按照你的想法来干,我相信你。我写的这些计划你就当做参考好了,不一定事事都要一样。”
    两人接着又聊了会儿天地会与青衫社中的其他事情,随后洪熙官便告辞离去。
    林清华送洪熙官出了帐篷,却发现莫不计正站在帐篷外十余丈远的地方等候。
    洪熙官与莫不计打了个招呼,随即转身跟着一名卫兵走向自己帐篷,而林清华则将莫不计引进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来不及坐在林清华拉过来的椅子上,莫不计就忙着将自己怀里抱着的一摞公文奏折放在了林清华的书桌上,并说道:“这是信使送来的所有奏章和公文,还有一些已经处理完的公文简报,请元帅过目。”
    林清华走到书桌边,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折,说道:“你都看完了吗?”
    莫不计答道:“回元帅,已经处理完的那些公文的简报属下已经全部看完了,朝廷处理的都很合理,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至于这些各部未敢擅自批复的奏章,属下也已经看过,但事关重大,属下也不敢妄自处理。”
    林清华将手中拿着的奏章翻开,随便看了几眼,随后说道:“原来是兵部的奏折,难怪你不敢擅自做主。”说完,他便坐了下来,拿起钢笔,略微沉思片刻,随即在那奏折上飞快的写下自己的意见。
    莫不计一边看着林清华写字,一边说道:“据从台湾来的消息,郑森已经命令他留在台湾的舰队先行开往日本,准备将日本的将军德川氏和他剩下的军队从江户运到种子岛,他的步兵也已经得到了命令,已经做好了拔寨的准备,一旦接到郑森新的命令,他们就会立刻乘船前往日本。”
    林清华停下笔,抬起头,问道:“那些简报我还没有看,你说说,最近日本国内又出现什么新动向了?是不是德川的军队又吃败仗了?”
    莫不计答道:“元帅猜对了,德川的军队在年初连吃两个败仗,而且连那已经被叛军围困了整整一年的京都城也已经被叛军攻下,守城的将领自杀,城内的天皇也被叛军抢去,德川氏的最后一个凭持也丢掉了,现在叛军声势更盛,扬言今年结束战争。”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随后话锋一转,又说道:“据郑森和兵部新得到的消息,日本的叛军,也就是那个向井氏,自从得到了日本天皇,就马上动员所有的军民,到处砍伐大树,并召集起全国的工匠,大造舰船,一边派出海盗侵扰朝鲜沿海,一边派出哨船窥伺我大明海疆,看起来他们的野心还真是不小呢,他们国内的战事还没有结束,就忙着想向外扩张了,当真是狼子野心!元帅未雨绸缪的将军队和海军这样部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