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首东顾 >

第34部分

回首东顾-第34部分

小说: 回首东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敌上百年的保加利亚在他手上灭亡了,这的确是件丰功伟绩的。不过他和他的前几任都一样,是以恢复西部罗马帝国的领土为最高理想。联合我去打罗马,收复这座荣耀之城。”刘镇宇摇摇头,“我还有一点理智!没喝醉!哈哈!”刘镇宇喝了一口酒,不知是对自己还是身边的将领说道:“罗马这个美丽古老的城市,那里满是举世闻名的珍宝,真是让人倾慕不已呀!”在旁边的李嗣业眨巴眨巴眼睛,刘镇宇笑了,“你知道罗马吗?哈哈!”
    安。凯尔蒂斯等马扎儿贵族们接到封号金印,乐得连门都找不到了,想到手里还有二十多万阿瓦尔人,立即又派人来布泽乌,说愿献上二十万阿瓦尔奴隶。
    已经到了摩尔多瓦的刘镇宇正发愁这次抢的人不够分,见安。凯尔蒂斯这么上路,也不客气了。派李嗣业率一万五千名左黄旗军去接收。
    五月二十一日,大军渡过小浪河,回到了洛州。正青旗军早早出来迎接。数千辆运送财宝的大车,三十余万以保加利亚女子为主的俘虏。让正青旗军和来看热闹的正青旗民众垂涎不已。
    六月初二,刘镇宇回到了基辅,已经赶过来的司徒忌等文官们出城十里迎接。各旗官员、民众十余万人,也出来迎接。
    刘镇宇着金甲,披一件红披风。身后的北极星大旗,牡丹大旗,各旗军旗,迎风飘扬,数千鲜甲怒马的骑兵紧跟在后。路上两边的民众不住的欢呼!
    刘镇宇有些飘飘欲仙了,人生得意,莫过如此!
    看到司徒忌、甑宝成等文官武将,刘镇宇连忙收拾得意的心,翻身下马。众官跪下,齐声说道:“大将军远征南夷,威名四播,耀我国威军势,立不世功勋!”
    刘镇宇连忙扶起司徒忌、甑宝成等人,对二人不由埋怨道:“司徒先生,岳父大人,你们怎么也搞这一套呀!”司徒忌低声说:“大将军,你看那边?”顺着司徒忌的目光,刘镇宇看到几个不认识的官员,他们身穿正宗的唐朝官服,一副倨傲的神情,在洛汉国官员中犹如鸡立鹤群,引人注目的。“他们是从西京长安来的宣旨官员,为首的是礼部侍郎,据说是李林甫的心腹。他们是去年十月中出发的。五月十日到的建昌。”看样子,这几个人在这里没少恶心大家,洛汉国官员对他们是避之不及。
    刘镇宇没理他们,率各官员径直向城内走去。刘镇宇骑马走进基辅,数万民众在路边的楼房上,在大街旁,抛洒着鲜花,高呼着万岁!很快基辅成了一个鲜花的城市。
    到了王府,待大家坐定。刘镇宇向来宣旨的礼部侍郎拱手行礼,劈头就问:“吾皇安康?”
    正洋洋得意的礼部侍郎连忙回礼,恭敬答道:“万岁安康!”刘镇宇又问道:“贵妃娘娘安康?”礼部侍郎答道:“娘娘千岁安康!”
    刘镇宇坐了下了,不慌不忙的问道:“林甫可好?”礼部侍郎不由变色,不知如何回答。“在朝中我和林甫兄就情同手足,不知他现在如何?”礼部侍郎这才想起,这个骠骑大将军虽然离西京长安十万八千里,但是手长的很,与李林甫、杨钊等宠臣联系密切,大把的银子把他们喂得肥肥的,关系好着呢!又深得唐皇和贵妃的宠信,可不是个能得罪的主。
    当下放下架子,恭敬答道:“李大人安好,还托小人给大将军问好呢!”“哈哈,林甫客气了。”刘镇宇打着哈哈,其实从长安回来的消息与自己的知道的历史相差无几。
    天宝五载(746)正月,太子忠王亨的好友陇右节度使兼领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来到长安,向玄宗进胡腾舞铜像。中间,皇甫惟明向玄宗明确表达了应当将李林甫撤职的态度,又大加赞誉韦坚的才干。皇甫惟明的介入,使得本来还在暗中较量的太子集团和李林甫集团转为公开对立了。
    天宝五载(746)正月十五日元宵之夜,太子亨出游,在市井之中与韦坚相见。之后韦坚又匆匆与皇甫惟明相约夜游,一同前往位于城内崇仁坊中的景龙道观。
    李林甫立即要心腹御史中丞杨慎矜写成报告,以韦坚乃皇亲国戚,不应与边将“狎昵”为由对韦坚提出弹劾。李林甫则向玄宗奏称他们结谋,“欲共立太子”,玄宗得奏,毫不犹豫地下诏进行审讯。李林甫得旨,遂指使手下罗织罪状,想把太子牵扯进来。
    玄宗不想把韦坚案扩大化,要求立即结案,遂给韦坚定了“干进不已”的罪名,将他由刑部尚书贬为缙云郡(今属浙江)太守,皇甫惟明则以“离间君臣”的罪名,解除河西、陇右节度使的职务,贬为播川郡(治今贵州遵义)太守,并籍没其家。
    谁知韦坚被贬之后,他的弟弟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上疏替他鸣冤叫屈,二人为了达到目的,还引太子亨作证,谁知这样一来,招致玄宗龙颜震怒。
    太子忠王亨与韦坚的妹妹离婚,撇清了关系,保住了自己。而皇甫惟明、韦坚等上千名被牵连的官员,均判全族发往洛汉国,现在已经被解到建昌了。
    李林甫将皇甫惟明和韦坚统统打倒,吓住了太子忠王亨后,更是权势熏天。
    记得自己曾同唐皇谈过,不可宠臣专权。但唐皇已经醉心于享受,无心再勤政。他急需一个对他忠心,又有才干的人主持朝政,让他安心享乐。李林甫做事条理,素有干才,而且能顺唐皇之意。自然是倍受宠信,进而把持朝政。
    这也许是宿命吧。自己知道历史的脚步,却无法改变它。自己如果留在长安,估计不是李林甫的对手。留在边镇,要改变历史,说不定是第二个安禄山。
    正在刘镇宇胡思乱想时,礼部侍郎咳嗽一声,把刘镇宇拉回了现实。“大将军,请接旨吧。”
    摆好香案,礼部侍郎在跪着众人面前展开圣旨,开始朗声宣读。
    “骠骑大将军刘镇宇立国于西海,拓土万里,立不世之功。官职封赏已不及表其功勋。赐国号秦,刻金印以为苻,表其世代为大唐属国。另赏黄金万两,绸缎万匹,以为立资。”
    刘镇宇等人齐声谢道:“皇恩浩荡,我等愿世为大唐属国。”
    刘镇宇看着那斗大的金印,觉得极其沉重。还真是真金,可不是自己糊弄人的玩意。唐皇可真是出了老本了。在西海立国后,大唐朝野一片沸腾,大臣齐颂唐皇开创万里疆土,乃千古第一帝。唐明皇也十分高兴。大唐在他手里,可以说到达了顶峰,其疆土从东到西,需一年才能跑完。素有雄才伟略的唐皇这下心满意足了,他觉得自己完全超过自己的曾祖和祖父。
    唐皇决定将“秦”赐于西海国,这下大臣们懵了。这可是太宗皇帝用过的王号呀,可不敢赐给一个属国呀。
    唐皇破天荒地开早朝,把一帮大臣训斥一段,理由很简单。礼部书籍记极西之国(拜占庭)为秦或海西国。刘镇宇立国前,立军即为海西府,现在又立国于极西之地,既然以前西夷蛮邦可为秦,今我大唐军民打下这里(唐皇可搞不清极西之地有多大,有多少个国家,他就认为极西之地就是海西或秦),难不成却不能叫秦了。大臣们无语,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刘镇宇看到赐国号秦,心里高兴,真是想瞌睡就有人丢枕头过来了,逐下令,定于十月初一举行立国大典。
    司徒忌、甑宝成、高适等人开始是一肚子意见。从去年开始说立国,结果到今日,什么罗马尼亚国王,北可汗,斯拉夫国王等王冠戴了一串,就是自家的王位没登位。现在大家伙明白了,原来你是在等这个。
    这次还有三十七万大唐流民迁过来了,已经被补充到各旗去了,现在正六旗人数达到了一百一十万了。由于大唐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厉害,无地的流民也越来越多。刘镇宇派去的人在各道传播,凡西迁,人均千亩良田。没老婆,好说,大把抢来的外夷女子等着你选。还嫌不够,只要你练好骑射技击,从了军,财宝美女有的是。加上朝中各官员拿人家的手软,除了大规模的组织流民西迁,对于逃出的佃农、平农,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而有罪的官员罪民,只要不是够杀头的,统统流放极西。
    从西京长安到利州,经过海西军数年的开发维护,现在已是一片坦途。上百万寻找新希望的大唐农民,从关中出发,一路缓慢地西迁。在北庭和安西,数十万不愿再西迁,只求小安的农民,纷纷定居下来,让人烟稀少的大唐西部有了些人气。
    礼部侍郎等跟着大家开始向建昌转移,他们要等到立国大典后再回长安。但刘镇宇和家人还都留在了基辅,因为甑宛儿就要生产了。
    六月十六,甑宛儿诞下长公主,****平安。欣喜如狂的刘镇宇在院子翻起跟斗。消息传出,举国欢庆。
    为长公主举办满月宴时,刘镇宇为其取名刘惠平,众人不解。
    刘镇宇一家在中军六营的护卫下,开始向建昌进发。在路上,刘镇宇陆续接到了鲍广平、安固都和程远识的报告。
    鲍广平自南向北,横扫海西半岛,清理出六十多万诺曼人。鲍广平以诺曼先导军好言劝说各族,以美食牛羊诱之,若糖衣炮弹不能奏效,则立即翻脸,管杀不管埋。在明州北部,碰到一伙软硬不吃的诺曼人,据险与王师对抗。鲍广平费了些力气,耍了些诡计,将这数万诺曼人追杀得都跳了海。现在大军已平定海西半岛,正进入北州。
    程远识先占据北平,边筑城,边四处清理建州的各族居民,五月初,北平城初成,程远识又开始向北州进发,追剿逃到那里的十几万诺曼人和芬兰人。
    安固都先大败汉江上游的保加尔王国,尽杀其王和贵族,尽收其民众四十余万。然后筑汉阳以为基地。然后开始大举北进,先扫清了汉州北部的残余保加尔人,紧接着杀入朗州,先收拾了少量的斯拉夫人和芬兰人,再开始对有十几万之众的基马克部落进行了暴风骤雨般的进攻。现在已翻过东宜山,在西伯利亚大草原上追逐敌人了。
    一旦鲍广平和程远识在北州胜利会师,王国的北方就基本安定下来了。北边的立国战争就算打完了。安固都却还得继续前进,扫清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的基马克人,把什么钦察人之类的祖宗统统收拾了,那样的话了,除了顿河流域,又多一个养马的好地方。
    来到建昌,先到的司徒忌等官员出来迎接,看到甑宛儿怀里的长公主,大家齐声道贺。转眼看到大腹便便的伊琳娜王妃,连忙拱手行礼,刘镇宇却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不少的担忧。这帮人,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什么。
    临近十月初一了,罗马尼亚各大公,匈牙利大公、斯洛伐克大公,塞尼察大公和拜占庭使者陆续赶到。在北州会师的鲍广平和程远识赶回来了,安固都从下通古斯卡河赶回来了。而李嗣业,却从罗马赶了回来。
    在如期举行的立国大典里,盛大的阅兵式让众人看的神情荡漾,心旷神怡。接着是各部拉着战利品炫耀地走过,其中的一件东西让拜占庭的使者吓掉了下巴,李嗣业带来的一尊恺撒铜像。
    大典过后的每年一届的大比武,让欢庆的气氛继续延续。精彩的比赛让各大公赞叹不已,更是看的眼花缭乱。节日一直延续了半个月。
    自此,欧洲各国、大食等诸国都知道了,在北方有一个强国叫西秦王国,是东方大唐的属国。不过大家有时也叫它-骠骑国。
第十一章 李嗣业
           李嗣业是刘镇宇从安西四镇挖过来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李嗣业开始还不大愿意。安西四镇好歹还是****嫡系部队,海西府算什么,简直就是一杂牌部队。开始还闹情绪,后来看到自己老娘和老婆孩子都被人家给弄了过来,也就只好老老实实待下来了。
    在武备学堂的日子成了李嗣业最不堪回首的日子。武备学堂开始让李嗣业还觉得挺新鲜。可第二天教官让他围着操场跑上十圈,成了他堕入地狱的开始。每天被折磨的半死,再灌上一脑袋新鲜的战术思想,简直是**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按照大将军的**,军人,就是睡觉也要想着打仗。
    三个月速成学习让他迅速瘦了下去。回到家里,李嗣业抱着老婆孩子一顿大哭,闻讯赶来的李嗣业老娘问清情况,一耳瓜子扇得李嗣业满天星星。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这点苦你吃不了,你怎么继承父业,光宗耀祖。你死去的父亲可在九泉下看着你呀!”
    李嗣业想起自己还在幼褓时就在征讨吐蕃中战死的父亲,不由地默然下来。李嗣业跪在母亲的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被派往安固都的身边,的确让李嗣业高兴了一阵。其疾如风,侵略如火,其名声在武备学堂是威名远震。可看到安固都本人,瘦高的身材,黝黑的脸庞,让李嗣业有些失望了。尤其他的沉默少语,更让李嗣业受不了。
    可一到在战场上,安固都那无神的小眼睛就会射出精光,计谋层出不穷,简直就是一只活生生的狐狸。李嗣业觉得在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仗还可以这么打呀。
    胆大心细,这是李嗣业从安固都的身上学到的,也是刘镇宇指点了那么多的核心思想。要想敌人所不敢想,从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给予致命的打击。要细心把握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变化,随机应变。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士兵良好的作战能力和如使臂指的指挥系统。
    大将军曾经说过,在历代历朝,军士既是农民,又是士兵,而且缺乏对士兵的单兵作战训练,所以往往胜仗时气势如虹,败势时如山倒。往往数十万人马,两军对垒,一仗下来死伤不过万。
    李嗣业觉得海西军里打起仗来就是不一样,尤其是选拔优秀的士兵,培训成士官。这样你只需下令,命令就会得到很好的执行,不管顺境和逆境,你都能很好地控制住士兵。将领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把握战机,实现大胆的战术。
    奔袭阿瓦尔汗国和保加利亚的普斯利卡,是李嗣业的结业成绩,看来大将军对这个成绩还是很满意的。
    得到率一万五千左黄旗军去匈牙利接收战俘奴隶的任务,李嗣业立即轻轻松松地上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