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422部分

龙争大唐-第422部分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伏葵固然无法摆脱高恒的追杀,可高恒也一样无法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这一通搅乱之下,原本受压甚巨的旭日子弟算是暂时得了些喘息之机,可总的形势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依旧是旭日子弟受围攻的局面。
    全场混战中,最先分出胜负的不是双方高手之间的比拼,竟然是铁冠道人与雷家兄弟之战雷家兄弟固然是高手,可惜遇到了铁冠道人这等高手中的高手,无论招法还是内力修为都远不如铁冠道人那般强悍,就算是有着合击之术,却也是枉然,兄弟俩苦苦支撑了不过十数招便已无力抵挡铁冠道人的强攻,弟弟雷顺腿上中了一剑,哥哥胸口挨了一掌,哥俩个生生被打得萎顿在地,已无再战之力,好在铁冠道人虽是含恨出手,却也还知道轻重,并没有取了雷家兄弟俩的性命,击倒了二人之后,冷笑一声,飞身而起,在空中一个短暂的悬停,扫了眼混乱的战场,认定了鹰大之所在,便即身形一沉,飘然地向鹰大与林河缠斗的地头飞身而去,打算先取了鹰大的性命,再计较其余。
    不得不说铁冠道人的选择无比的正确鹰大乃是旭日一方武艺最高者,他若是败亡,先不说对旭日子弟的士气打击有多大,就说原本与鹰大交手的林河等三位高手一旦摆脱了出来,再次投入战局的话,即便接下来铁冠道人不再出手相助,旭日一方也将因此而彻底败亡,只可惜铁冠道人的打算到了底儿还是落到了空处就在铁冠道人慢悠悠地飞身而起、装着神仙的当口,异变再起旭日最后的王牌现出来了!
    接连几声轰隆的巨响中,战场四周看似坚固无比的高墙突然间倒塌了下来,尘土飞扬间,数十道人影从四面激射而出,不说这十数道身影所带动起来的威势,光看这些人急速无比的身法,便可知来者全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武功都不比鹰大差多少,这么股势力一加入战场,原本正围攻旭日子弟的三方人马顷刻间便乱成了一锅粥,被杀得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铁冠道人正身处空中,突地见形势大变,这才急了起来,低垂在身侧的长剑扬了起来,正自犹豫着要接着出手还是转身而逃之际,却见三道剑光如闪电般向着自己杀将过来,剑未至,剑气之激昂已令铁冠道人大吃了一惊,再也顾不得摆甚子神仙的架子了,手中的长剑一抡,化成一个硕大的光圈,将自个儿全身都护在剑圈之中。但听一阵叮叮当当的撞击声响起,四把长剑顷刻间在空中接连交击了数百下,这才各自散落了开来,无法稳住身形的铁冠道人不得不略有些个狼狈地落下了地来,脚步虚浮地连退了两步才算是站住了脚,定睛一看,登时便从牙缝里挤出了三个字来:水无恒?
    袭击铁冠道人的三名高手中两人是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最多也就是十八岁不到的样子,而为首的一人却是个独目的汉子,满脸的刀疤剑痕,显得格外的狰狞,很显然,铁冠道人叫的正是这个独目大汉的名号。
    错了,水无恒早已不在人世,某铁大是也!这独目汉子正是当初潜伏在岐州的愔组一高手铁大,自打被铁二出卖之后,中了埋伏,受伤致残,所盲的那一目正是拜铁冠道人所赐,自李贞将其调回京师之后,便令其暗中培训后备人才,其手下这数十名年轻人全都是从燕记商号所收留的成千上万的孤儿中精选出来的天资过人之辈,又经多年的训练,个个武艺高强,本是用来接替已大多留在了安西的鹰组高手之用的,此番莫离与纳隆两大谋士为了全歼三王手下的暗势力精锐,故布迷局,以追杀伏葵为诱饵,引蛇出洞,聚而歼之,所依靠的正是这批神秘的青年高手们,而铁大正是这帮年轻高手的领头人及总教习,此事极为机密,即便是旭日普通高层对这支神秘之师也一无所知,更何况三王的人马了,这一杀将出来,立马便见奇效。
    铁冠道人昔年常走江湖,跟铁大也算是旧识,虽说武功比铁大略高一筹,可要想战而胜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铁大边上还有两个一看起来就知武艺出众的青年高手,这仗着实没得打头,一旦要是被铁大缠住了,等诸王的人马一溃败,再想走只怕就难了,铁冠道人精得很,要钱更要命,哪可能跟三王的手下同生共死,眼瞅着形势不对,眼珠子一转,连场面话都不留一句,一闪身,飞快地便向后纵起,几个起落间,头也不回地便已逃离了现场。
    铁大并没有出手去阻拦铁冠道人的逃脱铁冠道人也就是个小人罢了,属于那种欺善怕恶之辈,胆子又不大,逃了也就逃了,与大局并无太大的关联,若是强自要拦截,先不说能不能拦得下来,纵使能,有这么个绝顶高手在,旭日要想顺利实现事前制定的战略目标,难度必然也将大了不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故此,铁大等人只是目送铁冠道人退走,并没有加以阻拦。
    铁冠道人这么一逃不打紧,原本就士气低落的三王联军登时就吃不住劲了,尽管拼死抵挡,却难奈铁大所带来的这拨高手的冲击,在旭日子弟拼死的围杀之下,立马便被杀得尸横遍野,狼狈鼠窜,却又逃不脱铁大等人的追杀,顷刻间便已是溃不成军。
    正跟燕十八死缠烂斗的万重山一见大势已去,自是不敢再恋战,趁着现场一片大乱之际,凶狠的几刀狂劈,暂时逼退了燕十八,而后头也不回地往乱军丛中一窜,甩开了燕十八的尾随追击,躲过旭日子弟的拦截,一溜烟地跑得没影了。
    万重山能逃,那是因为他的身手极高,可他是逃了,其所带来的响铃精锐却大部分葬送在了此地,能逃出生天的也就只剩下雷家兄弟了雷家兄弟俩联手对付铁冠道人,虽被击伤,其实伤势并不算重,自忖敌不过铁冠道人的雷家兄弟俩索性装成伤重不起的样子,骗过了铁冠道人,躲在了一旁,趁机调息,待得铁大带人赶到,这哥俩见势不妙,哪肯留下拼命,自是准备脚底抹油地溜之大吉了,却不料正准备逃走之际,却见伏葵被高恒追杀着朝自己这头跑来了,哥俩个对视了一眼,立马兴起了拿下伏葵回去交差的算计,各自刀枪一横,一招合击杀将出去,硬生生地与高恒对碰了一记,尽管被高恒的神力震得手腕发麻,可好歹算是逼退了狂追不舍的高恒,紧接着,兄弟俩各出一拳,趁着伏葵不备之际,生生将伏葵击成了昏迷,一人拽住伏葵的一支胳膊,纵身而起,如同大鸟一般,几个纵落之后,消失在了远处。
    该死!高恒力战之下,本就已是强弩之末,又不识轻身功法,要想追已是不及,只能愤恨地跺脚骂了一句,一转身杀入了乱军丛中,拿三王剩下的残余高手出气了。
    铁冠道人等高手们一逃,正与鹰大死战中的林河自知已无回天之力,长叹了口气,丢下部众,也飞身而起,逃之夭夭了。因着林河乃是官身,鹰大等人也不去追击,任由林河逃离了现场,可对于林河带来的思泽高手就没啥客气可言的了,如砍瓜切菜一般地杀将过去,一个活口都不留,也不管投降不投降的,一律杀光为止,一场激战过后,旭日全胜!
    战事一毕,鹰大等人立刻展开战场搜救,顺便给尚未死透的敌人补上一刀,而后带着己方的伤员及死者飞快地撤离了战场,现场只剩下一地横七竖八的尸体无言地述说着先前的惨烈战事   
第四百四十六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
    7722
    冲啊!
    杀啊!
    就在旭日子弟们撤离战场不久之后,一阵急似一阵的喊杀声便即由远而近地响了起来,一大群京兆府的兵丁、衙役们在京兆府少尹杜全明的率领下,刀枪并举地赶到了战场上,来得可谓及时之至,颇有些个后世警匪片中警察总充当收尸队的黑色幽默之味道,更有意思的是别看这群京兆府的差役兵丁们喊杀声嘹亮无比,其实脚下的步子却迈得小得很,边跑还边不时地四下张望着,那等小心翼翼的样子,哪像是来捉拿江湖盗匪的,简直就像是随时准备见势不妙回头便逃的架势。
    震惊,极度的震惊!饶是一众京兆府的兵丁们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往日里也没少跟凶杀现场打交道,可赶到了如修罗地狱般的杀场之后,面对着满地的残缺尸首以及四溢横流的鲜血,立马全都呆住了,个个面色苍白如纸,便是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半晌之后,人丛中传出了一声厄的呕吐之音,当即便如同瘟疫一般地蔓延开了,所有的人,包括京兆府少尹杜全明都狂呕了起来,将绿油油的胆汁都呕将出来的也不在少数,现场登时就是一片大乱。
    糟了,糟了,这回出大事了!杜全明一边干呕着,一边暗自在心中叫苦不迭,面色惨淡如纸不说,手脚也跟着发软不已京兆重地发生大规模斗殴,身为京兆府官员本身已有着不可推卸的治安之责,而此际多达四百余具的尸首摆在面前,如此之巨案一旦报将上去,朝野的震动先不说了,光是李世民的震怒就不是一众官员去职所能化解得了的了,流配都尚算是轻处,闹不好一众官员的身家性命都得交待在这案子上了,问题是如此血腥的场面,又在众目睽睽的局面下,便是想遮掩都没有可能,一想到即将面对圣上的怒火,又岂能不令杜全明心慌意乱的。
    尔等保护现场,严禁闲杂人等过往,有敢擅闯者,格杀勿论,本官即刻入宫面圣。杜全明尽自心乱如麻,可脑子尚算清醒,高声下达了封锁令,指挥着众衙役、兵丁们将现场保护了起来,而后领着几名心腹手下纵马向皇宫赶了去
    纸是包不住火的,尤其是在见到京兆府如此大规模的出动之后,蕃各庄外发生血案的消息立马不胫而走,各种版本的消息迅即地传遍了全城,谣言四起之下,满长安的人心因此也就乱了起来,然则外头乱归乱,东宫里的欢宴依旧在继续着,哥几个全都是演技派的高手,谈古论今,趣话连篇,嬉笑连连,好一派兄弟和睦之景象,正闹腾间,却见东宫主事宦官王秉和匆匆地从外头走了进来,对着李贞一躬神道:启禀太子殿下,诸位王爷,内侍监柳公公到了,说是陛下有口谕要传。
    李贞一见到王秉和放在腰间的右手作出了个事先约定好的手势,心头登时便是一阵大喜,不过却并没有带到脸上来,笑呵呵地起了身,挥了下手道:哦?那好,诸位哥哥就一并前去接旨好了。
    诸王都是有备而来的,自是都猜出了老爷子的口谕十有**跟外头的血战有关,可各自的心头都还是不免一紧,当然了,倒不是担心过不了老爷子那一关,而是担心着自家人马是否已完成了预定的任务,然则,此等时分也不是问个究竟的时辰,既然李贞说同去接旨,一起子兄弟们自是不会有旁的说法,各自嘻嘻哈哈地应答了一声,带着满身的酒气便这么乱纷纷地行出了聚会的大堂,向着前殿而去。
    陛下有口谕,宣太子殿下、诸王甘露殿觐见!内侍监柳东河一见李贞等人皆是半醉半醒之态,心里头登时便打了个突,却又不敢多说些什么,一挺腰板,高声将老爷子的口谕宣了一番。
    儿臣等遵旨。老爷子既有口谕,诸皇子自是不敢不尊,各自敛容应命不迭。
    老柳,父皇寻某等何事?李泰心最浮,借着酒劲的掩护,嘻嘻哈哈地凑上前去,一把钩住柳东河的肩膀,做出一副亲热的样子,嬉笑着试探了一句。
    身为内侍监,柳东河自是知道啥话该说,啥话说不得,虽说极为不满李泰的狂悖,可哪敢有丝毫的不满之表示,躬了下身子回道:魏王殿下请见谅,老奴实是不知详情。
    嗯?尔是不知道,还是不想说?李泰对柳东河可是厌恶已极,此时借酒装疯,哪肯就这么轻巧地放过了柳东河,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老奴实是不知。柳东河自是知晓自己早已将这几位爷都得罪得不浅了,此时尽管被李泰整得狼狈不堪,却依旧不敢有所表示,只能是可怜巴巴地解释道。
    不知道?嘿,那尔究竟知道个甚子?李泰伸手拍了拍柳东河的脸颊,轻狂地笑着。
    老奴,老奴柳东河狼狈不堪,实是不知该说啥才好了。
    这里的哥几个上一回全是被柳东河拿下过的,对于这个老阉狗都无甚好感,此时见李泰装醉戏耍柳东河,各自都觉得有几分的快意,不过么,大家伙都是心计深沉之辈,自是不会有所表示,只是哈哈一笑,便算是过去了。
    李贞自也不喜欢柳东河,可好歹身为地主,总不能让李泰闹个没完罢,此时见柳东河受窘不过,便即皱了下眉头道:四哥,父皇有召,我等兄弟总得尽快赶去才是,走罢。
    李泰之所以借酒消遣柳东河,固然是因着上回被柳东河整治得极惨之故,可也有着借机闹闹事,给李贞添点堵的意味在此地乃是东宫,柳东河在此地受辱,而李贞又不出面制止的话,柳东河自是会连李贞一并恨上了的,至于他李泰自己么,早就跟柳东河没有和解的可能了,却也不在意是不是多得罪上一回早在太子李承乾被废之时,李泰可是没少私下拉拢刚登上内侍监大位的柳东河,试图将其拉到自己一方,却不料柳东河不单没因李泰出重金贿赂而感激涕零,反倒将此事禀报给了李世民,虽说李世民没有就此事说些什么,可对于李泰的印象自也就差了不老少,很难说李泰没能入主东宫跟此事没有关联,双方早已是死敌,难以和解,此番做作之下,既能解气一番,又指不定能给李贞添点麻烦,李泰又何乐而不为呢,故此,尽管李贞发了话,李泰还是不依不饶地拍了拍柳东河的老脸,这才放声大笑地放开了柳东河,对着李贞道:好,好,好,既是太子殿下有令,小兄听命便是,这便走罢。
    柳公公请。李贞自是清楚李泰心里头的阴暗想法,不过也懒得去多加理会,没搭理李泰的狂悖,对着柳东河比了个请的手势,淡然地说了一句。
    太子殿下请。柳东河感激地看了李贞一眼,稍稍退后了一小步,躬着身子,请李贞先行一步。
    走罢。李贞也没再客套,点了下头,当先走出了显德殿,往宫门外走去,后头一起子兄弟们自是跟了上去,各自在宫门处乘了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