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512部分

龙争大唐-第512部分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怀龙没有立刻答话,而是抬起头来看了看日已西斜的天空,默默地寻思了一番之后,这才迟疑着道:“不好说,若按常理,破了外城之后,当一鼓作气攻内城,是时我军刚败,军心不振,即便有地利之优势,却也未必能挡得其锋锐,而今我军已稳,敌军即便要攻,也非旦夕可下,唔,若能拖到天黑,高某倒有一策,可使唐军不战自乱,或许能大胜一场也未可知。”
    “哦?高将军可有何妙策哉?”杨万春一听高怀龙有策破敌,皱着的眉头登时便是一展,紧赶着追问道。
    高怀龙没有开口,而是在城碟上用手虚写了个“火”字,而后苦笑着道:“此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之苦策也,若不能乘势击溃唐寇,则我安市必无再守之坚矣,实非万不得已而为之罢。”
    “嘶……”一听高怀龙如此说法,杨万春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愣了好一阵子之后,无奈地摇了摇头道:“也罢,坐以待毙也是死,拼上一回也无不可,高将军尽管放心做去便是了,有甚骂名杨某一肩担了。”
    举火焚城既所谓的焦土抵抗,安市城的损失便可想而知了的,即便胜了唐军,自家百姓那一关也难过得很,真要如此,身为城守的杨万春要背负多少责任高怀龙心里头有数,此时见杨万春如此说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刚要说些甚子的当口,却听城下的唐军阵中突然响起了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忙停下了话头,扭头一看,却见数十名身着明光铠的大将簇拥着一名身材魁梧的青年正纵马从唐军阵列中缓缓而出,心头不禁为之一振,一股子不祥的预感涌将上来。
    能让如此多高级将领小心地陪衬着的,除了大唐当今太子李贞之外,自是再无旁人,但见李贞面色平静地穿过欢呼的军阵,缓缓地来到了阵前,微一扬手,将高延寿叫到了近前,面带微笑地开口道:“高爱卿,有劳尔前去走上一趟了。”
    “能为殿下效命,实乃臣之荣幸也,殿下请稍候,微臣这便前去。”高延寿很是恭敬地在马上躬身行了个礼,而后掉转马头,沿着长坡纵马向坡顶的内城门赶了去,待得到了离城二十余步时,勒住了胯下的战马,无视城头上指向着自己的众多弓弩,提高了声调喝道:“怀龙贤弟,为兄知晓尔在城头,可否现身与为兄一叙?”
    高延寿等了好一阵,却没能等到答复,这便叹了口气,接着道:“怀龙老弟,尔不出面也罢,为兄只有一言,尔且听好了:我大唐天子有旨在先,安市城破之日,必尽屠之!然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贤弟肯弃暗投明,太子殿下愿为安市城老幼作保,以全贤弟保家之愿,若不然,玉石俱焚之祸就在眼前,休怪为兄言之不预了。”
    “尔等犯我家国,实属盗匪之行,某与尔等无话可说,要战便来好了,休拿大言欺人!”高怀龙话音刚落,杨万春已从城头上探出了个头来,义正言辞地叱责道。
    “是万春老弟啊,许久不见了,这一向可好?”高怀龙丝毫不因杨万春之言而动气,笑呵呵地一捻胸前的长须,出言问候了一句。
    “哼,某与尔道不同,不为谋也,尔不必再费心了,要取城尽管来攻罢,老夫等着尔等!”杨万春声色俱厉,可脸上的犹豫之色却与其言大不相吻合。
    高延寿乃老辣之辈,对于观其言听其行之道自是有一手,此时见杨万春言行不符,心中登时便是一动,笑着道:“杨城守何必如此坚持,依老夫看,内城地不过两里,兵不过近万,纵使人人死战,又能有几分胜算,一战之后,城毁人亡,却又何苦,当然了,杨城守死战倒是能留个好名声,却又如何忍心让满城百姓为尔殉葬乎?此何忍也。”
    杨万春默默了良久,似乎有些意动,沉吟了好一阵之后,这才长叹了口气道:“战事狰狞,又关百姓何事,久闻天可汗宽仁,何忍以刀兵加之于民乎?”
    “万春老弟也知天可汗仁慈,断不会轻易摧折归顺之民,以万春老弟之大才,出将入相易事耳,今若能归降,老夫敢以项上之人头作保,不单满城百姓可得赦免,便是贤弟也可得大用,两全其美之事,贤弟胡不为之?”一听杨万春口风有了些松动,高延寿大喜过望,立马趁热打铁地劝说了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倒也说得娓娓动听得很。
    “此事重大,某不能独断,可否容杨某与诸将商议一、二,明日再回话如何?”杨万春皱着眉头沉思了良久,这才满脸子凝重地看了高延寿一眼,出言谨慎地答道。
    “哈哈哈……”一听杨万春如此说法,高延寿放声大笑了起来,指点着城头道:“杨老弟真实诚人,便是连谎话都说不好,尔这等缓兵之计,只好唬弄三岁小儿去,哼,我家太子殿下早已料定杨老弟会给出这么个答案,尔不就是指望着拖延到天黑,也好使出焚城退兵之策么?此等伎俩又岂放在我家太子眼中,也罢,尔既言愿降,我家太子宽仁,便给尔一柱香时间考虑好了,过时不候,一旦战起,后果由尔等自负,老夫言尽于此,告辞!”
    高延寿话音一落,拨马回头就走,只是马速并不快,似乎还有所期待,怎奈走出了二十余步,却始终不曾听到杨万春的留言,心中一黯,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打马加速,奔回了唐军阵中,一见到等候在军阵前的李贞,忙勒住战马,一躬身,满脸子惭愧之色地道:“太子殿下,老臣无能,未能劝服杨万春,其果然如殿下所料一般,欲使缓兵之计,请殿下明断。”
    “嗯。”李贞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抬头看了看天色,微屋书龙敌无微一笑道:“辛苦高爱卿了,孤既然应承给其一柱香的时间考虑,那自然依旧作数,来人,摆香案,上香!”李贞此令一出,自有数名亲卫搬来了香案,搁置在军阵前,点燃了香柱,但见香火点点闪亮中,轻烟袅袅而起,旋即随微风散了开去,城上城下数万双眼睛全都盯在了香上,一时间整个战场竟就此安静了下来。
    一柱香的时间说来并不算长,香火明灭间很快便过去了一大半,而此时已到了申时六刻,虽说夏日的夜来得迟,可再有个把时辰,这天也就要黑将下来了,有鉴于此,城头上的杨、高二人都微微地松了口气,各自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坚持之意,也就都没有开口,依旧默默地等待着唐军的下一步举动。
    香火慢慢地燃到了末尾,一阵微风卷过,一大截香灰掉落了下来,旋即,香头爆发出最后的一点火光,一阵青烟飘起,竟已悄然熄灭了,时辰已过,而城上殊无反应,有鉴于此,李贞望着城头狞然一笑,也不再迟疑,一扬手,高声下令道:“传令,神机营即刻发动攻击!”
    李贞此令一下,唐军阵中号角声便即响了起来,早已待命多时的神机营将士自是不敢怠慢,纷纷将战位边安置着的大木箱打开,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密实包装着的火油弹,架上了投石机,点燃了引火绳,随着机长的口号声,哟嗬着拉动了系在扳机上的缆绳,霎那间四十余枚火油弹铺天盖地地向着内城呼啸而去,但听一阵阵轰然的坠地之声响起,大火瞬间在内城中熊熊地燃了起来,而唐军投石机阵地却并没有就此住手,依旧不停地发射着,三轮过后,整个内城中火头四起,浓烟滚滚中,惨嚎声此起彼伏,竟已成了座火焰之城。
    “救火,快救火!”不大的城门楼上也挨了四、五枚火油弹,将屋书龙敌无城头上变成了一片的火海,被烟熏火燎得泪水直流的杨万春见一众手下全都在城头上四下乱窜,登时便急了,扯着嗓子高呼了起来。一众守军闻言,忙不迭地试图扑灭大火,怎奈此火乃是油状物质所燃,沾到哪烧到哪,无论是石还是木全都烧成了一片,水浇不灭,人扑不熄,这火根本就无从救起,不时有被火烧得受不了的士兵惨嚎着跳下城墙,活活摔死倒也罢了,最惨的是那些个摔断了腿,却依旧活着的士兵,尽管嚎叫着满地打滚,却压根儿无法压灭身上的火头,只能是惨叫着被活活烧成了焦炭,其状可谓是惨不忍睹。
    “杨兄,火势太大,救不得了,内城已毁,走,杀出城去,跟唐寇拼了。”就在杨万春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之际,满头焦黑的高怀龙冲了过来,一把拉住杨万春的手,焦急地喊了起来。
    “好,开城杀贼,除死方休!”杨万春虽是文人,却极有骨气,明知道出城应战就是死路一条,却丝毫没有投降的意思,大吼了一声,摆脱了高怀龙的手,抽出腰间装饰用的三尺青锋,高举过头顶,大踏步地冲下了城头,领着一众衣甲不全的士兵打开城门,呐喊着杀将出去……   
第五百三十四章 血洗安市城(五)
    李贞手下这支神机营可不同于昔日随李世民出征的那支半吊子队伍,乃是西域那拨百战之军,绝大多数官兵都曾经历过西域的血腥战事,训练极为有素,操纵起投石机来,准确度本就高得惊人,再加上还有着“旭日”所传递出来的内城布防图在手,自是早就将各种射击诸元都预先设定好了,这一通子火油弹攻击过去,效果着实惊人得很,粮库、城守府、武库等重要设施尽皆首发命中,一连六波的攻击过后,满内城已是火海一片,却压根儿就无从扑救起,更令守军头疼的是——那火油弹里的火油里有着白磷的成分,沾着哪便烧着哪,别说木头了,石头也照烧不误,水泼将上去,不但灭不了火,反倒令火势更加蔓延了开去,任凭满城军民忙活来忙活去地奋战了良久,却始终半点效果都欠奉。
    火势越烧越旺,很快就将整个内城变成了个大火炉,值此当口,别说甚子设法扑救了,城中便是连个能立脚的地儿都少得可怜,也就是靠近城墙附近的空地尚能站人,如此一来,侥幸从火海里逃生而出的军民全都挤在了城墙边上,个个满面焦黑,人人面带绝望,恸哭声、嚎叫声响得震天,待得杨万春率部打开城门之际,一众军民全都纷乱地跟着冲出了城去,人潮涌动间,倒也显得气势汹汹,只不过除了紧跟在杨万春身边的数百名官兵尚算是着装整齐之外,余者大多两手空空,还真说不清这究竟是在向唐军发动决死冲锋呢,还是在逃难来着。
    “冲啊,杀唐寇,杀啊!”杨万春虽是第一个冲出了城门洞,可毕竟是文人出身,加之岁数也不小了,腿脚着实利索不到哪去,尽自奋力奔跑,可很快便被身后冲上来的人浪给淹没了,全仗着身边十数名亲卫扶持着,才没倒在众人的推搡之下,尽管被人潮挤得跌跌撞撞地,可杨万春却没忘了高呼喊口号,拼死向前迈进。
    高句丽军会有何反应自是早就在李贞的预计之中,待得城中火起,李贞早已将燕东来的火枪队调到了前排,等的便是守军出城送死,此际一见到城中军民如同潮水般沿斜坡冲杀了过来,李贞冷然一笑,高声断喝道:“开火!”此令一下,霎那间炒豆般的枪声便响了起来,一排排夺命的子弹如飞蝗一般密集地射向了涌来的人浪,如同割麦子一般将冲杀过来的守军官兵纷纷放倒在地。
    唐军这一开火,惨死在枪弹之下的高句丽官兵之尸体很快便在街头堆成了座小山,将不算太宽的街头堵得严严实实的,然则后来者却压根儿就无法煞住脚,被人浪拱着不停地向前奔,试图爬过尸山,继续向唐军阵线冲击,只可惜唐军的火枪队形实在是太紧密了些,枪声阵阵中,无数试图冲过尸山的高句丽军民只能无助地倒下,平白将尸山垒得更高上了几分,却无一能冲到唐军面前二十丈者。
    惨,无比的凄惨,这等前有唐军火枪队的疯狂杀戮,后有大火的紧紧相逼,可怜两万余高句丽军民就这么进退维谷地拥挤在了斜坡上,整个场面立马混乱至极,即便有些个腿脚快的,跑进了街边的民房,试图从别处逃出此劫难,却不料唐军早就有了防范,那费了几个时辰横推出来的隔离带便成了高句丽军民的生死线,任何想要逃窜之人,无不惨死在唐军的阵列之前。
    杀戮,无边的杀戮,可怜一众高句丽军民向前不得,退后又不能,只能在街心挤成一团,狂呼乱叫地嘶吼着,无助地呼号着,更可怕的是内城的大火已经开始向外城蔓延,无数的火星随风飘落在斜坡边的长街上,点燃了街边的民房,烟雾弥漫间,更加剧了人群的相互践踏,无数人等就在这等混乱中无声无息地变成了尸体,其状之惨,便是连奉命阻击的唐军官兵见了,都觉得于心不忍,然则,没有命令,谁也不敢停手,只能是麻木地开枪射击又或是挥刀砍杀,将惊慌失措的民众变成了一具具的尸体。
    “启禀殿下,贼军已无力抵抗,可否先行停止攻击,末将愿再去劝降,恳请殿下恩准。”高延寿眼瞅着这场大杀戮之情景实在是太过凄惨了些,顾不得自己乃是降将的身份,从旁站了出来,满脸子哀切地陈情道。
    “殿下,末将以为高将军所言有理,恳请殿下恩准。”程名振虽是百战老将,绝对的杀伐果决之辈,却素来不是个滥杀之人,先前在城外时便有心为城中百姓说情,此时见高延寿出言求肯,立马站了出来,高声附和了一句。
    “殿下,末将以为高将军之策可行。”
    “殿下,末将愿陪高将军走上一趟。”
    “殿下三思。”
    ……
    一众将领们于战阵上都是杀人不眨眼之辈,可面对着这等残酷无情的杀戮,一个个都打心眼里有些子发寒,一见有人带头出言求肯,自是纷纷附和了起来。
    李贞原本不是个嗜杀之人,可这么些年来,经历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早将心肠练得坚硬如铁了,此番攻破安市城,他倒也没想着要按李世民当初留下的旨意来个彻底屠城的,然则,对于内城,李贞却是决意要来上个全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立威,给那些敢于抵抗的高句丽城池立下一个榜样,以减少这一路前往平壤的阻力,可此时见众将皆已出面求情,李贞自也不好拂了众将之意,再一看长街上的人潮已经被杀怕了,已无人敢再攀过街心的尸山,这便轻皱了下眉头道:“也罢,既是高将军求情,孤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