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龙争大唐 >

第532部分

龙争大唐-第532部分

小说: 龙争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是躲过了一劫,可也早已是醉态可掬了的,值李贞亲自送其出营之时,可怜的高任武连路都快走不动了,颠颠倒倒地挪动着,全赖李贞出手相扶,否则的话,闹不好就得当场趴倒在地了的。
    “高兄慢走,莫忘了你我约定之事,孤可是等着尔的好消息了。”李贞将高任武送到了大营门口,一副依依不舍之状地嘱咐道。
    “一定,一定,殿下还请留步,外臣告辞,告辞了。”高任武含含糊糊地应答了一句,歪歪斜斜地便走出了军营,那东倒西歪的样子唬得早已等得发急的渊男生不得不抢上前去,一把扶住高任武的身子,满腹疑问地将其扶到了一众亲卫处,由着一众亲卫侍候着高任武上了马背,左右各有一人搀扶着,调头便往平壤城的方向缓缓行去,一直走出了大老远,还能瞅见李贞率着众将依旧在营门口处挥手相送,这令原本就疑心重重的渊男生更是猜忌了几分,有心要出言询问高任武究竟与李贞达成了何等“卖国”之协议,可碍着此处亲卫众多,实不好出言相询,只能按耐着性子,侍候着高任武往城里头赶去。
    李贞此番招待高任武的高规格不说渊男生有所猜忌,便是一众大唐将领们也闹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个说头,先前虽说配合着李贞演上了一场大戏,可到了末了,还是没人知晓李贞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只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绝大多数将领都畏惧李贞的威严,哪敢随便发问,也就是李绩与薛万彻资格老,见事有蹊跷,商议着便一道去了中军大帐,欲整出个明白来。
    “殿下,那高任武不过一小儿耳,其手中并无权柄,殿下为何如此爱重,纵使欲行反间,却也恐难为也。”薛万彻性子较急,虽说官衔比李绩要稍低一层,可一进了中军大帐,却迫不及待地抢先开了口。
    李贞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薛爱卿以为此人来我营中之意为何?”
    “此乃慢我军心之策耳,何足道哉。”薛万彻性子急,可在大事上却不糊涂,想都不想便直接了当地回答道。
    “嗯哼,英公,尔之意如何?”李贞并没有对薛万彻的话进行评述,而是笑眯眯地看向了若有所思的李绩。
    “回殿下的话,老臣以为薛将军所言当是。”李绩想了想,斟酌地回答道。
    “呵呵,那就没错了,此子一回,城中今夜必定前来劫营!”李贞呵呵一笑,语气极为肯定地说道。
    “哦?”
    “嗯?”
    李、薛二将一听李贞说得如此肯定,各自轻咦了一声,都不太敢相信李贞的这个判断,可又不好当面质疑,只能是狐疑地看着李贞,等候着李贞作出进一步的解释,然则李贞却没有就此事多说些甚子,而是转开了话题道:“薛爱卿,尔觉得金春秋此人如何哉?”
    薛万彻没想到李贞话题竟然转到了金春秋头上,一时间还真跟不上李贞的思路,愣是搞不明白此事与金春秋何干,可李贞既然问了,薛万彻自也不能不答,这便略一沉吟,小心谨慎地回道:“此人颇具才略,文武两道皆尚可。”
    “薛爱卿此言甚是中肯,孤也以为如此。”李贞笑着点了点头道:“唯其有才,故而有心,今我大唐众军云集,其归心不假,然,高句丽一灭,其心必异,我大唐远,而新罗近,倘若有乱,救援甚难,似此番劳师动众而来,非孤本意也,灭一虎,而养一狼,孤不取,倒不若虚留百济之地以为二狼竟食之场所,我大唐从旁制衡,当可从容应对,又何乐而不为哉?”
    李、薛二将一听登时有些子傻了眼——先前李贞在酒席上答应高任武之事,李、薛二将皆以为李贞不过是虚应其事地随口说说罢了,可听李贞这么一说,竟然要成了真,二将心里头可就有些子不是滋味了,尤其是费尽千辛万苦才灭了百济的薛万彻更是有所不甘,也没管李绩在一旁偷偷地使眼色,粗着脖子便嚷道:“殿下,百济之地虽小,却是我大唐所灭,如何能轻易拱手让人,末将不服。”
    薛万彻这一声不服一出,可把李绩给吓了一大跳,要知道李贞可不是待下宽厚无比的李世民,心狠手黑着呢,真要是让李贞发了火,那薛万彻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虽说李绩与薛万彻并无太多的私交,可也不希望这么位大将就此折了,忙站将出来道:“殿下,薛将军此番攻破百济,实是劳苦功高,老臣也以为百济乃是三军将士用命破敌之所得,若是轻易让出,恐伤军心,还望殿下三思。”
    面对着两位大将的直言,李贞并没有生气,因为李贞很清楚,之所以会如此,只不过是双方所站的高度不同,着眼点不同之结果罢了——二将考虑的只是开拓疆土,而李贞则考虑的是长治久安——眼下大唐军威赫赫,战无不胜,取西域、平薛延陀,占辽东,大唐的疆土已是庞然大物矣,可说到治理,则八字尚未有一撇,不说新收之地治理极难,便是关中也尚是隐患重重,李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已经不是继续再开疆辟壤,而是如何改革内政,不单是军制改革,政体上也得完善,还有改善民生等诸多大事,在诸般事宜未妥之前,实不愿再有战事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灭高句丽之仗既是一场军事仗,又是一场政治仗,但凡能稳住周边绥靖,李贞还真不将百济那么点地盘放在眼中的,这一切李贞心里头有数得很,然,个中缘由却无法跟旁人详细分说,即便是对纳隆等两大谋士都不能说得太白,又何况是李、薛二将,只不过面对着两位军中大佬的反弹,李贞却也不能坐视不理,这便微微一皱眉头,斟酌了下语气道:“二位爱卿有所不知,孤已得到可靠之消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已病重在床,其孙芒松芒赞将继大位,然其年幼,孤料定吐蕃大权必落在大相禄东赞手中,其人野心勃勃,必当与我大唐交恶,是时,必恶战连连,孤以为吐蕃养精蓄锐多年,兵强马壮,一旦战事大起,恐非朝夕可定者,今若辽东不宁,西北再乱,我大唐恐难两头兼顾矣,且孤以为吐蕃乃是大敌,高句丽不过草寇耳,且容其存,用之以牵制金春秋亦无不可,二位爱卿须得体谅孤之苦心。”
    李贞这么一番长篇大论下来,二将皆听得有些子发懵了,可再细细一想李贞所言似乎不无道理,二将心中的不甘之意也就此渐渐地平了下去,尤其是薛万彻,一想起先前竟然当面顶撞了李贞,心头不禁有些子忐忑,忙表态道:“殿下放心,倘若吐蕃胆敢造乱,末将愿率军荡平之!”
    对于薛万彻的耿直,李贞心里头有数,虽明知其与吴王李恪一向交好,可也实不愿降罪于其,此时面对着薛万彻的表忠,李贞笑着点了点头道:“好,薛爱卿能有此心,孤甚慰之,倘若边关有事,孤自当重用于尔。”
    “谢殿下!”薛万彻一听李贞这话,心头悬着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赶紧语带双关的谢了一声。
    “嗯。”尽管李贞麾下不缺能征惯战之大将,可能得龙无敌书屋薛万彻这员重将的表忠,却也还是件可喜之事,李贞这便笑着颔了下首,而后再次将话题转回了如今的战事上:“今夜城中之敌必来夜袭,孤若是料得不差,攻的该是新罗大营,其用意除了挫我军之锐气外,也不凡激我军即刻扑城之意,敌之将来,孤以为该当如此……,尔等以为如何?”
    听完了李贞的部署,李、薛二将皆面露古怪之色,可有着先前那一幕在,二人自是不敢再有异议,只能是各自躬身道:“末将等谨遵殿下令谕。”
    “那好,事不宜迟,尔等即刻下去安排罢。”李贞见二将皆无异议,自也不再多留二人,挥了下手,示意二将自行告退,自个儿则在大帐中默立了良久,而后长出了口气,大步转入后帐之中去了……
    高任武身为高句丽王子,头上还顶着莫支离的官衔,尽管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权柄,可身份地位却着实不低,就整个高句丽王国来说,能让其低头的人实不算多,即便是见了其父宝藏王,高任武也是从容不迫得很,然则,此际的高任武却乖得跟灰孙子一般,只因他所面对着的是权倾全国的渊盖苏文,没错,那位高坐胡床上身背五把宝刀、一身金缕玉衣、手持一本线装书悠闲地看着的虬髯大汉就是高句丽一代强人渊盖苏文——高任武自回了城之后,本因酒力上头,早早地便回了自己的府邸,打算歇息一番,可才刚梳洗完,头都还没沾到枕头的边呢,就被渊盖苏文派来的人提溜到了渊府,在渊盖苏文的面前已经足足站了近乎半个时辰,却始终没听到渊盖苏文的问话,本就心中有鬼的高任武自是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了,扭扭捏捏地站在那儿,浑身上下不自在得紧,原本尚有的酒意也早就被吓得不知所踪了。
    “唐人的酒好喝么,嗯?”就在高任武站得腿脚发麻的当口,渊盖苏文总算是将手中的书本放了下来,冷冷地横了高任武一眼,语气森森地问了一句。
    “还,还好、好罢。”高任武并不清楚渊男生究竟龙无敌书屋是如何说自己这一番入唐营的遭遇的,也不记得自己在回程的一路上有没有因喝多了而说漏了嘴,此时一听渊盖苏文问起此事,心中一慌,回答起来便有些个结结巴巴了的。
    “哼,贪杯误事之徒!”渊盖苏文丝毫不因高任武的身份尊贵而有所尊重,从鼻孔里哼了一声,不屑地喝斥了一声。
    “文叔,非是小侄贪杯,实是李贞那厮,厄,那厮……”一听渊盖苏文出言喝斥,高任武更是胆寒,紧赶着便要出言解释,可越是急,就越不知该如何分说才好,这便斯斯艾艾地说不下去了。
    “罢了,老夫不管尔如何孟浪,只问尔一句,李贞都跟尔说了甚子,又许了尔甚好处,嗯?说!”渊盖苏文见高任武如此不堪,心头更是瞧其不起,不耐烦地挥了下手,断喝了一句,却不料这一句正好点破了高任武的心思,登时便令高任武浑身一颤,情不自禁地便一头跪倒在地上……   
第五百五十三章 决战平壤城(三)
    论官衔,高任武乃是堂堂莫支离,与渊盖苏文的大对卢同为当朝宰相,论出生,高任武好歹是当今大王子,再怎么着也算是金枝玉叶之辈,可他倒好,渊盖苏文只这么一哼,竟吓得当场跪下了,那等顺溜的样子,显然就不是第一次给渊盖苏文下跪了的,着实没出息得紧,即便是受其跪拜早已成了习惯的渊盖苏文也十二万分的瞧其不上眼,索性不理睬高任武的惊慌,任由其磕着头,好半晌之后,这才冷漠地挥了下手道:“说!”
    “文叔明鉴,李家小儿所言甚是不堪,侄儿实不敢说啊,文叔。”高任武哆哆嗦嗦地抬起了头来,也不敢伸手去擦一下满头满脸的汗水,苦着脸,低声回了一句。
    “说,何来如此多的废话!”渊盖苏文眼一瞪,不耐烦地骂了一声。
    “啊,是,文叔,那李家小儿说,说……,啊,说若是,若是拿了文叔出城,其便即刻撤军,啊,文叔,这不是侄儿的主张,实是李家小儿所言,小侄可不曾应承啊,文叔。”高任武可怜巴巴地看着渊盖苏文,急惶惶地述说着。
    “哼,就尔这等废物能成甚事,老夫便在此处,尔尽管来拿好了。”渊盖苏文不屑地撇了下嘴,嘲弄地讥讽了高任武一番。
    “文叔海涵,实不是小侄之主张啊,全是那李家小儿之狂言,小侄实不敢自外于文叔,这一条小侄可对天盟誓,但凡……”高任武吓得脸都白了,紧赶着便嚷了起来,赌咒发誓全都搬了出来。
    “够了,老夫没空听尔废话,哼,李家小儿奸诈,又岂会看得上尔这等废物,说,其还许诺了尔甚事?”渊盖苏文挥手打断了高任武的话头,紧逼着往下追问。
    “啊,这……”被撞破了心思的高任武一下子就傻了眼,刚想着编些无关紧要的谎话来搪塞一下,可一见到渊盖苏文那满脸子的暴戾之气,登时便舌头打了结,迟疑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文叔明鉴,那李家小儿,厄,李家小儿说了,说,厄,说是他愿扶小侄上位,且无须小侄做任何事情,还说……”高任武结结巴巴地将与李贞交涉的大体情况述说了一番,其中自是没忘将自己坚拒李贞诱惑的“高大形象”好生吹嘘一番,听得渊盖苏文直皱眉头,不过却并没有打断高任武的话头,而是任由其将话说尽,这才漠然地问了一句道:“就这些了么,嗯?”
    “回文叔的话,就这些了,小侄断不敢撒谎哄骗文叔。”高任武一口气将实情说完了,心里头反倒踏实了许多,目视着渊盖苏文的双眼,一副坦然的样子回答道。
    “谅尔也没这个胆,好了,尔可以回去了。”渊盖苏文冷笑了一声,一挥手,跟赶苍蝇似地将高任武赶出了会客厅。
    耻辱啊,耻辱!尽管早就习惯了被渊盖苏文呼来唤去,可这一回高任武心里头却第一次生出了耻辱的感受,虽不敢在渊府有所表示,可心中的怒火却按耐不住地冒了上来,暗自咬牙发誓,假若真有他高任武上位的一天,一定要将渊家满门尽灭,只不过高任武自己也知道这等可能性并不算太大,也就只能借此安慰一下自个儿受伤的心灵罢了,一出了渊府,也不去朝见自家父王,闷闷不乐地自行转回了家中,独自生闷气去了……
    “父亲,高任武那厮所言万分不实,父亲为何放其回府?”高任武刚走没多会儿,内堂中转出了三人,分别是渊盖苏文的长子渊男生,次子渊男建,三子渊男产,这其中性子最急的渊男产人未至,话音倒先至了。
    “三弟不可放肆,实情如何父亲自会判断,何须尔来多言。”渊男生一向与高任武关系不错,加之又甚是讨厌持宠而骄的幼弟,此时见渊男产抢在自己前头发言,自是心头不爽,毫不客气地呵斥了渊男产一声。
    渊男产虽年方十六,人却生得魁梧壮实,一身武艺在三兄弟中最为当行出色,有着渊家后起之秀的美誉,素来得渊盖苏文的厚爱,打心眼里就不怎么瞧得起自家长兄,此时被渊男生一喝斥,眼珠子立马横了起来,刚想着出言反驳,却见渊盖苏文一摆手,制止了两兄弟之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