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酒徒 >

第176部分

大唐酒徒-第176部分

小说: 大唐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卷长安风 290章杨三姐进京
     更新时间:2009…11…2 20:28:18 本章字数:3776
    然是杨三姐儿从益州来了。当然,与杨三姐儿一起有杨母。
    杨玉环一直惦念着在益州的老母亲,尽管现在杨母在益州,有三姐儿的照顾和杨括的奉养,加上衣食无忧生活富裕,生活也很是不错。所以,杨玉环就跟萧睿说起过,要接杨母来长安一起生活。
    萧睿当然不会反对。只是萧睿没有想到,三姐儿会一起跟来。更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将近三年之久,杨家三姐儿还是没有嫁人成家,依旧带着孩子跟老娘生活在一起。
    杨母和三姐儿进京,萧家的几个女主人自然是一起出迎,毕竟这是杨玉环的母亲,是她们的长辈。就算是身子不利落的李宜,也撑着起身迎到了府门口。
    萧家府邸重重院落,宽大幽深,杨玉环很快便让人收拾出一个独院让杨母和三姐儿独居,并分派了几个侍女照顾。
    萧睿缓缓走出书房,向杨母所居的小院走去。无论如何,丈母娘到来,作为女婿,前往问安是基本的礼节。只是萧睿有些犹豫,不知怎么地,他有些头疼见到杨三姐儿。一想起那张娇媚勾人的俊俏脸孔,和那成熟丰腴火爆的**身子,他就没来由地有些打怵。
    所以,在杨玉环等女热热闹闹地迎接时,他有意躲避了。
    ……
    ……
    杨母的小院热闹了一阵,便恢复了往日的幽静。李宜身怀有孕,跟杨母和三姐儿略一寒暄,便回房歇息;李腾空本来就跟杨母不熟,见李宜离去也笑着告辞;只有章仇怜儿在益州时就与杨家母女相熟,如今还留在房中陪着杨玉环跟杨母一起说着些益州老家地闲话儿。
    站在院门口犹豫良久。萧睿最终还是走进院中。
    这个小院紧挨着萧睿和他地女人们所在地内院。原本是预先留下地客房。杨家母子搬来正好入住。小院幽静。房间布置雅致。倒也适合杨母地性子。
    院中有一棵桂花树。此刻凋零地桂花树下。正有一个四岁多大地幼童蹲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着地上地蚂蚁搬家。
    幼童听见动静。便怯怯地站起身来。匆匆扫了萧睿一眼。便低下头去。这孩子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生地十分可爱。只是那举止神色间有些“缩手缩脚”。看起来性格很是内向。
    萧睿猜到。这大概是杨三姐地儿子。那个裴家郎君地遗腹子了。
    萧睿大步走了过去。蹲下身去。微笑道。“孩子。你便是裴匀吗?”
    萧睿一把握住了孩子地手,可那孩子却分明有些慌乱,使劲往回抽了几下,见没有**,便眼圈一红哭喊了一声,“娘亲。”
    萧睿尴尬地松开了手,还没有来得及哄他,一阵香风拂过,一个姿容艳丽身材火辣的**便从屋中冲了出来,而那孩子则立即扭头扑入了她的怀里。
    萧睿搓了搓手,淡淡呼道,“三姐,这是你的孩子吧,我跟他说句话,不成想他这么怯生。”
    杨三姐儿没有说话,双手轻轻拍打着裴匀的肩膀,而那双柔媚似水的眼神则直勾勾地落在萧睿那张日渐成熟起来的飘逸脸庞上,神色有些复杂,也有些迷离。
    萧睿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笑了笑。
    突然,杨三姐儿妩媚的脸上神色一黯,向着萧睿躬身行了一礼,幽幽道,“两年多不见,妹夫风姿依旧,如今已经是朝中的大贵人了……三姐儿孤儿寡母,寄居萧家,还望萧郡王多加照拂,三姐母子感激不尽。”
    “匀儿,上前去拜见靖难郡王。”杨三姐轻轻道。
    那孩子抹了一把眼泪,犹豫了一会,上前去规规矩矩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低低而稚嫩地呼道,“裴匀拜见靖难郡王。”
    萧睿有些尴尬,赶紧扶起裴匀。杨玉环出现在屋门口,嗔道,“三姐,什么靖难郡王,你应该让匀儿叫姨丈才是哦。
    ”
    杨三姐儿嘴角一挑,回头笑道,“妹子,我们的萧大郡王如今权倾朝野,人见人畏,我们这平头百姓地……”
    萧睿眉头一皱,也没再说什么,与杨三姐儿擦肩而过,进屋去跟杨母请了个安,又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又匆匆地离去。
    望着萧睿匆匆来去的身影,杨三姐儿心中越加的落寞,神色言辞中不免就带出了几分痴迷哀怨之色,杨母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叹息。
    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这么久了,杨三姐儿总是不肯嫁人,她心里在想些什么,杨母哪能不知道。原本,如果三姐儿实在是“执迷不悟”,杨母觉得跟玉环说说,让她们姐妹两人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萧睿现在位高权重,娶的都是高贵的大家闺秀
    能看得上三姐这种带孩子的寡妇?
    杨母扫了三姐儿一眼,将怯怯的裴匀搂在怀里,喃喃说了一句,“苦命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在说裴匀,还是在为三姐儿而叹息。
    杨玉环心知肚明,但装着糊涂。
    杨三姐儿默默地坐在杨母地一侧,手中拿起杨玉环刚刚送给她的一串珠子,凑在透过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下仔细打量着,在那珠圆玉润光芒的反衬下,杨母分明见到了她眼角的一抹泪痕。
    杨三姐儿在杨母地叹息声中垂下头去。
    其实,这些年,她也想硬着头皮把自己给嫁了。可是,只要心里刚刚生出这个念头,脑海中就浮现出萧睿那张俊逸的脸,与才华横溢名满大唐地萧家妹夫一比,她所遇到的世间男子皆如同土鸡瓦狗一般。
    杨玉环有意规避这个尴尬地问题,她起身笑了笑,“娘亲,你安心住着,女儿还有些杂事,且晚间再来向母亲问安。”
    杨母点了点头,“你去吧,孩子,这么一大家子家务呢,也不容易,去吧去吧,不要管娘了,娘身边有这些丫鬟,还有三姐儿,你就不要操心了。”
    杨玉环走了两步,突然从怀中掏出几张飞票来塞给了杨母,“母亲,这些钱钞你跟三姐先收着,平日里想买点什么的,就派人去买。”
    见杨母收下,杨玉环这才盈盈而去。
    杨母拍了拍怀中裴匀地肩膀,看着垂首不语的杨三姐儿,“三姐儿,长安不比益州,萧家如今家大业大,规矩多着哩。这家里,不仅有你妹妹,还有公主小姐的,你以后……”
    杨三姐儿心头一颤,又是一冷,勉强忍住即将滑出眼眶的泪珠,别过头去,“娘你放心好了,三姐儿知道分寸……我不过是个身份低贱的带孩子的寡妇,人家怎么能瞧得上眼——”
    杨母长叹一声,把怜惜的目光投向了怀中的裴匀。
    =============================
    萧最近心情渐渐开朗起来,表面上看去,她似乎已经走出了“离婚”的阴影。有她的帮忙,杨玉环的家务管理也轻松了许多。萧家的下人侍,都知道萧是萧睿敬重的姐姐,没有人敢怠慢她,相比之下,萧在萧家倒是比杨玉环更具有“震慑力”。
    秀儿见萧挽起袖子在院中晾晒衣服,不由匆匆奔跑过去,笑道,刚要招呼却又尴尬地闭上了嘴。她一向是称呼萧为“王夫人”的,可如今已经跟王波分道扬鏣,这称呼显然是有些不方便再叫了。
    萧自然是明白秀儿心里再想什么。她微微一笑,“秀儿,你就如子长他们一样叫我姐姐吧。”
    “秀儿怎么敢……”秀儿有些欣喜,又有些迟。
    “有什么不敢的。
    我们姐妹儿相识日子也不短了,我什么时候拿你当下人看了?”萧探手敲了秀儿的额头一记。
    秀儿感激地瞥了萧一眼,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裙,“姐——姐姐,这些活计有下人来做,你以后就不要再亲自动手了……”
    萧摇了摇头,“举手之劳,还等着别人来做呀?对了,秀儿,一会你陪我去看看玉环的母亲和三姐,她们来长安居住投靠子长,我这做姐姐的不去看看也说不过去的。”
    “嗯。”秀儿乖巧地应着,突然似是想起了什么,不由吃吃一笑,“对了,姐姐,这两天长安城里可是传遍了,那吐蕃王为了姐姐神魂颠倒茶饭不思,据说还卧床不起了呢。”
    萧皱了皱眉,也想起了当日那个面容清秀的吐蕃青年,对于都松芒布结,萧就只有这一面之缘的印象,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只是最近忽然闻听这吐蕃王疯狂一般迷恋上了自己,她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她嗔道,“鬼丫头,你别听他们瞎扯。我也不可能再嫁人了,就算是嫁人,也怎么会嫁个吐蕃人。”
    秀儿吃吃笑了起来。
    两女正在说话间,一个侍女匆匆走了过来,伏在秀儿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秀儿一怔,继而又嘻嘻一笑,“姐姐,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呢—那个吐蕃王的妹妹吐蕃公主卓玛求见,专门提出来要面见姐姐你。”
    萧瞪了秀儿一眼,“秀儿,你去回了她,就说我不在府中。”
    秀儿哦了一声,转身就要去,却听萧又迟疑着说道,“不过,秀儿,她始终是个吐蕃公主,你说我要是回了她,会不会给子长带来麻烦?”
    第三卷长安风 291章外柔内刚
     更新时间:2009…11…3 21:43:12 本章字数:3830
    儿想了想,“不会吧,应该。不过,她既然来了,见她也无妨,我猜啊,她肯定是为她哥哥来求婚的,嘻嘻。”
    萧皱了皱眉,“我就见见她去。走,秀儿,你陪我去。”
    说罢,不管秀儿乐意还是不乐意,萧扯着秀儿向外府的客厅走去。
    卓玛静静地站在萧家外府的客厅里,仰首看着客厅中悬挂着的萧睿那首传唱整个大唐的《问世间情为何物》,脸上浮现起一丝淡淡的赞赏。她跟其他的吐蕃贵族不同,她深深仰慕大唐文化,自幼便学习大唐诗书文字,还颇有几分造诣。
    当年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带去了大量的中原文化诗书典籍,随行的除了工匠之外,还有不少读书人。这些读书人的后代虽然在吐蕃繁衍生活下去,但一直没有忘本,都保持着自己的汉文化传统。其中,不乏有一些进入吐蕃贵族门庭充当汉文教习。
    卓玛的汉文老师,就是当年文成公主手下某文人随从的后代。
    当初萧睿抗旨据婚在宫中上演殉情一幕的“故事”,早已在大唐乃至周边蛮夷属国广为流传。卓玛轻轻吟唱着这首歌令,联想起“传说中的故事”,心下也是唏嘘。
    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儿,竟然在大唐朝廷之上混得风生水起,翻云覆雨拥有让世人所仰望的权势,真是不可思议。卓玛暗暗想到,却听背后传来轻盈地脚步声。
    卓玛蓦然回过头来,凝目望去。
    见一个身材高挑的素衣**缓步走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秀丽的侍女。这**的姿容谈不上倾国倾城,卓玛自认如果单论容颜也不输于她,可是这**身上有一种极其端庄温柔的气质,让人一见难忘。
    卓玛知道。这便是让自己王兄神魂颠倒地萧睿之姐萧了。
    她赶紧走上前去。以唐人女子地礼仪向萧施礼道。“卓玛见过夫人。”
    萧淡淡一笑。还礼道。“萧不过是一个民间女子。哪里敢当吐蕃公主殿下地礼?公主请坐。秀儿。看茶。”
    ……
    ……
    卓玛静静地望着一脸恬静地卓玛。梳理着自己地情绪。但是一时半会还不知道该怎么张口跟萧说。她今日再次登门。当然是为了都松芒布结。经过了这些日子地观察。她确定自家王兄已经对萧情根深种—她想试探一下。萧有没有嫁入吐蕃地可能性。
    如果有这种可能,她会不惜一切代价,让都松芒布结得偿所愿,之前她跟松芒布结进宫拜见大唐皇帝,她差点就想恳求大唐皇帝直接赐婚。但考虑到萧睿态度非常坚决,为了不引起萧睿的愤怒,她还是按捺下了这个念头。
    但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都松芒布结这样为了一个女人消沉下去。他是吐蕃王,背负着吐蕃王室崛起地重任,怎么能这样。所以,她就来了,避开萧睿直接求见萧。
    萧无语,脸上微笑着。
    “夫人,我家王兄虽然是吐蕃人,但他品性高洁文武双全……加上对夫人情深一片,如果夫人肯嫁给我家王兄,我可以代我家王家承诺,夫人一定会成为吐蕃王后……”卓玛缓缓道,眼中闪出一丝热芒,声音听起来非常真诚。
    萧早有心理准备。她之所以肯见这卓玛,一来是不想失礼,二来是想直接回绝了她,免得那什么吐蕃王还怀有这种痴心妄想。
    “公主,萧只是寻常的大唐民女,实在是高攀不起吐蕃王室,更配不上尊贵的吐蕃王……再者,萧已经对婚姻心若死灰,早就绝了嫁人之念,还望公主殿下转告吐蕃王,这事儿是断断没有任何可能地。”萧的腔调虽然柔和缓慢,但却异常的坚定。
    卓玛没有想到萧会一口回绝,而且态度是这么地坚定,不可回旋。
    她皱了皱眉,“夫人能不能再考虑一下,我家王兄对夫人是真心爱慕……莫非,夫人是嫌弃我们吐蕃人?”
    萧缓缓站起身来,淡淡道,“萧岂敢。只是萧乃是寻常民女,实在是配不上尊贵的吐蕃王,此事就休要再提了。萧就算是要嫁,也只会嫁给普通人。”
    “夫人乃是大唐靖难郡王地姐姐,跟我家王兄刚好是门当户对,何来民女之说?”卓玛叹了口气,“想必夫人是看不上我们吐蕃了。”
    “我家子长是我家子长,萧是萧。从始至终,萧从来没有因弟而贵的心思,无论是现在亦或者将来,萧都是大唐一个寻常民女,如此而已。公主殿下,萧还有些琐事缠身,就此告辞了。”
    萧摆了摆手,缓缓行去,“秀儿,送客吧。”
    见萧有撵自己走的意思,卓玛不禁有几分恼火,她霍然起身朗声道,“夫人,我可以去向大唐皇帝请旨,请皇帝
    !”
    卓玛这话就含有几分威胁的色彩了。
    萧闻言停下脚步,原本满是笑容的脸上,笑容旋即一敛。萧虽然为人谦和,性情温柔,但她骨子里也是一个高傲的女子,外柔内刚,见这吐蕃公主竟然以皇帝赐婚来要挟自己,心里也生出了几分火气。
    她嘴角一晒,淡淡道,“皇帝陛下怎么会为萧这种民女之事费心,萧建议公主殿下还是不要浪费唇舌了。萧说不嫁,就是不嫁——秀儿,送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