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酒徒 >

第191部分

大唐酒徒-第191部分

小说: 大唐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一声惨呼在山间激荡起来。萧睿陡然一震,微微闭上了眼睛,眼角滑落一颗滚圆的泪珠儿。
    这样的惨叫声他不知道已经听到了多少声,每天都有伤病乏力或者体力不支的士卒滚落山间,死无全尸。
    但片刻间,耳边又然传来一声惨呼,跟着是重重的砰的一声,一名疲惫不堪的士卒脚下一滑,一头栽落山崖,而连带着他手中牵着的马匹辎重也一起坠落下去,一人一马摔成了一团肉泥。
    萧睿心里一颤,缓缓摆了摆手,刚要说什么,却被一侧紧紧跟随的封常清一句话给堵了回去,“郡王,此地道路险峻,不宜就地扎营,还是趁着天色还早,赶到前面的特勒满川去……否则,天黑行进更加艰难,无谓的伤亡会更加惨重!”
    萧睿叹息一声,知道封常清说的有理,自己还是太心软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萧睿忧伤的目光投过那层层的山岚,定格在湛蓝无云的茫茫天宇上,又是一声叹息。
    “郡王,小可有一个建议。”封常清犹豫了一下,低低道。
    “你说。”萧睿摆了摆手,对于封常清,他还是非常看重的。而事实上,自进军以来,封常清所出的建议都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封常清手一扬,一个后勤军曹匆匆走过来躬身道,“郡王……我军之辎重队伍目下运来有弩弦一万五千条,箭三十五万只;弓弦三万七千五百条,火器十万五千只……”
    军曹继续朗声报着他负责清点的刚到的辎重,“……火炮40门,粮草十万石,俱已到达。还有大量辎重于山下,正在陆续运输而上,但是山高路陡,恐怕要在数日后才能到达此地。”
    听着军曹官的报告,萧睿的眉头渐渐皱紧。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这样一支三万人的西征军来说,辎重队不仅载有大批粮草和易耗军械,还有诸多攻城必不可少的重型武器。因为小勃律重镇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娑勒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有近万吐蕃兵严密防守,没有那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要想攻下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萧睿为什么力排众议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20门火炮运输上山的重要原因,还要求安西铁卫军中的火器营携带了大量的单兵火器。没有了这些,小勃律一战的结果还很难说啊。
    萧睿回头瞥了封常清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封常清摆了摆手,军曹悄悄退了下去。
    “郡王,山高路陡,辎重运送不易,不但耽误行军……”封常清低低道,“以常清看来,除了那些火炮、火器和必要的军械之外,粮草和其他辎重就舍下吧……此地距离连云堡只有5日的路程,只要让士卒随身带有5日的干粮……”
    萧睿叹了口气,“军粮补给缺乏,这会不会动摇军心?”
    “郡王,不会的。只要我军赶到连云堡,拿下连云堡,还能缺粮草?……据常清看来,如此非但不能动摇军心,还能激发士气!”
    “还有,那些生病和体弱的士卒就让他们原地返回吧,如此拖累大军行进不说,纵然是随军到了连云堡,怕是也难以发挥战力。”封常清又道。
    萧睿长出了一口气,觉得胸口很是憋闷。他向哥舒翰扫了一眼,淡淡道,“歌舒,你意如何?”
    哥舒翰微微一笑,“郡王,某以为此策可行。”
    “既然如此,歌舒,传本王的军令,舍弃不必要的辎重和粮草,军卒饱餐后每人随身带上5日军粮,伤病士卒原地返回,其余大军飞速前进!”萧睿疲倦地摆了摆手,向岩山下走下,脚下一滑眼前一阵头晕目眩,他一个踉跄,差点没栽倒在地。
    哥舒翰急忙一个箭步窜了过去,探手扶住了萧睿,“郡王,你身体不适,还是就地休息一刻吧。”
    萧睿剧烈的喘息起来,他确实是有些体力不支了,而且,高山反应也厉害。但是
    他想起自己肩负的巨大使命,不由苦笑了一声,“我没事,歌舒,扶我下去。”
    封常清原地站在那里,眼中闪过一抹敬意。这一路行来,这个文弱郡王的坚韧意志他是看在眼中的。他是文官,本是大唐风流才子,能与大军一起行军至此,已经殊为不易了。
    而且,他是拒绝了士卒的抬送,而选择了与普通将士一般步行呀。
    第三卷长安风 313章暴风特勒满川
     更新时间:2009…11…24 20:04:42 本章字数:3518
    舒翰扶着萧睿从岩山而下。一队队行进着的军卒们行,一边向这个肯于士卒同甘共苦的大唐靖难郡王投过尊敬的一瞥。
    行军以来,萧睿的表现直接颠覆了大唐底层士卒对于朝中权贵的认识:谁说大唐权贵都是一群尸位素餐只知喝酒玩女人享乐的蛀虫?谁说文士就能从军?
    岩山下有一个半圆形的空场。萧睿的中军小队就停留在此处,这是唐军的指挥中枢,既有护卫的护军,也有数十个参谋军机和谋划军务管理的军曹。
    哥舒翰搀扶着萧睿在岩山下一块青石上坐下。一个贴身侍卫赶紧过来,俯身轻轻为萧睿按摩起他僵硬的双腿。
    晴空万里,一只苍鹰鸣叫着从头顶飞过。
    萧睿默然抬头望着那只苍鹰掠过这伫立人间数万年乃至更久远的葱岭山系,心头渐渐平定下来。无论如何,无论多么艰难,他都要拿下小勃律,甚至甚至还可以将大唐的军威播撒到更远的地方去!
    至于朝中,至于李琮。萧睿心里暗暗冷笑,据这些日子他得到的消息来分析,恐怕李琮谋反已经为期不远了。
    李琮所担心的,就是西域的萧睿。他唯恐他前脚起兵,萧睿就率军出西域,进玉门关,从背后狠狠地给他一刀子!
    但是,这个时候却传来了萧睿奉命征伐小勃律的消息。李琮大喜过望,真是最佳地时机啊!小勃律山高路遥,萧睿这率军西征一来一去起码要半年之久,等他从小勃律回来(甚至有可能还回不来),他早就拿下长安称帝了。
    只要他坐上皇位,他还会惧怕萧睿?
    但是。萧睿不能不说。李琮还是太想当然了。他小看萧睿不要紧。但是千万不要小看他地皇帝老子呃。确切地说应该是皇帝叔叔。
    萧睿根本就不相信。李隆基明知李琮必反。会不早做安排。从他有步骤有计划地逼反李琮地架势来看。他早就做好了完全地准备。而萧睿。不过是他埋伏地伏笔之一。绝不会是全部。
    而纵然是李隆基安排不足。李琮单凭陇右那十万军马。想要与坐拥全国之力地李隆基相抗衡。怕也是很困难。毕竟。他名不正言不顺。儿子谋逆夺父亲地皇位。这是大忌地事情。根本就不得民心。
    最起码。萧睿相信。李琮想要攻进长安去。不是那么容易。
    而萧睿想要看到地就是。他在小勃律为国征战地当口。大唐起了内乱。而在某一个适当地时机。他再率军兵进玉门关。直捣长安勤王。
    与李琮不同。他没有低估李琮。因而才做了很多未雨绸缪地准备。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萧睿觉得伟人的话还是颇含至理的。
    大唐的局势,越乱越好。萧睿心里突然有一丝凝滞:他觉得自己如今越来越像个政客了。
    ……
    ……
    不远处,随军监军使边令诚呻吟声不绝于耳,面色惨白。与萧睿相比,这位监军使这些日子苦不堪言,一路叫苦连天,让随行地士卒们非常厌恶。要不是看在他是大唐监军的份上,恐怕没有士卒愿意随身护卫他。
    边令诚的呻吟声传进耳朵,萧睿抬眼扫了他一眼。
    见边令诚形容狼狈,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不禁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的笑容,起身招呼道,“边公公,辛苦了。”
    边令诚在宫中养尊处优,何时吃过如此地苦头?要是早知道进军小勃律是这么苦楚,他宁可得罪萧睿,也不会随军来。
    “郡王,实在是没有想到,这进军小勃律是如此的艰难。”边令诚苦笑着,“边某真是佩服郡王,你是怎么抗住这苦头地……”
    萧睿淡淡一笑,朗声道,“我等要是再叫苦,那些普通士卒又该如何?他们不仅要背负军械武器,还要背负粮草……边公公,我等出征为了大唐的荣耀,吃些苦头又算得了什么?”
    萧睿昂然前行一步,手指着那茫茫不见踪迹的西边天际,“小勃律背叛大唐,其罪当诛……”
    边令诚皱了皱眉,尴尬地笑了笑,又转身退了回去。突然,他侧头向萧睿问了一句,“郡王,某看有士卒就地返回,你看某这身子板脆弱不堪,是不是也跟随他们一起返回山下待命?”
    萧睿心头暗喜。他早就等着边令诚自己打退堂鼓了。对于边令诚,他即不能将他放在龟兹城,又不能让他随军前进。最好,是让他随军返回山下待命圈禁起来。有此人在身边,萧睿感觉很不舒服。
    但萧睿却故作讶然和不满,阴沉了脸去,“边公公,
    唐监军,皇上的特使,怎么能中道而回?如此,皇上在?”
    边令诚心里暗骂,但脸上却一片惶恐,连道不敢。
    “本王尚且不畏艰难随军前进,边公公你岂能……”萧睿缓缓道。
    边令诚心里咒骂了起来,心道你是主帅当然要随军前往了,你为了军功,拿下小勃律是大功一件,还可以名垂青史。而老子为了什么?又能得到什么?所谓的监军,监军个屁呀,在这鸟都不拉屎地地方,还有什么军情好“监”的?
    边令诚越想越不满,心里地怨愤就越深。他自打来到西域之后,好处没得一点,也无人给他送礼,反倒是跟着萧睿吃了这么久的苦头,当真是……
    封常清暗笑,知道萧睿地真实心思。
    他缓缓走下岩山,躬身道,“郡王,以常清看来,监军大人出身宫廷养尊处优,身体确实是不堪重负……实在不行,还是让监军大人就地返回山下,待我军凯旋之后再一起返回龟兹如何?”
    萧睿皱了皱眉,但声音却缓和下来,“也罢监军大人,你就随军而返吧,不过,你是监军,还是要留在山下等待大军返回再一起班师。”
    边令诚大喜,赶紧上前躬身为礼,“多谢郡王厚恩,边某人感激莫名。”
    萧睿笑了笑,摆了摆手,“来人,送监军大人下山!”
    边令诚千恩万谢地被几个士卒搀扶着原路返回,心里暗暗骂了起来:班师?班师个屁,你最好是死在小勃律,别回来了……
    但边令诚旋即又想到,假如萧睿的大军要是兵败小勃律,自己作为随军监军,又岂能独活?就是他逃了回去,恐怕愤怒地皇帝也不会放过他吧?他心头一跳,又暗骂自己乌鸦嘴。
    望着边令诚远去的背影,萧睿和哥舒翰以及封常清相视一笑,继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随风飘进前进着的边令诚耳朵,边令诚回头瞥了一眼,眼中的怨愤越加深重。
    令狐冲羽正带着几个士卒匆匆而上,与边令诚擦肩而过。令狐冲羽瞥见了边令诚眼中的那一抹阴沉,不由心中一跳。
    深深地望了他一眼,便向前加快了脚步。
    “冲羽?来!”萧睿笑着招呼道。
    “郡王……”令狐冲羽冲了过来,也顾不上先禀报军务,伏在萧睿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萧睿淡淡一笑,眼中的杀机一闪而逝,低低道,“冲羽,你无需担心……”
    ==============================
    午后。
    士卒们饱餐一顿,带上5日的军粮,舍弃了一些不必要的辎重和粮草,轻装前进。而除去那些伤病士卒返回之外,大约还有2万多名士卒继续开拔。
    特勒满川就要到了。但是这高山之上的天气当真是说变就变,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天色昏暗下来,而紧接着,漫卷的狂风便刮了起来。沙尘弥漫,行进非常艰难。而时不时就有大风将山崖上的石块吹落在地,而有些也在仓皇间落在士卒们的头上,引发一声声惨叫。
    “贴近山壁,列队缓慢前行!”哥舒翰顶着狂风嘶喊着。而他的命令,旋即被传令兵们传达下去,士卒们渐渐向着山壁里侧收拢队型,侧身贴着山壁小心翼翼地行进着。
    呼!
    呼!
    呼啸的狂风越加的疯狂,就如同要择人而食的洪荒野兽。
    更要命的是,狂风中还飘落下稀稀拉拉的雨丝来。
    要下雨了!萧睿甩手撇开一个士卒的搀扶,脚下突然一滑,幸亏被前面的哥舒翰一手扶住。
    “狂风加上大雨,我军……”哥舒翰担忧地望着阴暗的天空,“郡王,目下之际,只有加速前进了!”
    “郡王,歌舒大人,不要担心,以常清看来,这雨下不起来。”封常清从身后走了过来,“常清在高原上生活多年,知道这天气徵状。越是这样的狂风,越是不可能下雨。这雨丝,应该不是下雨,而是狂风漫卷起山顶的湖泊的水珠。”
    萧睿哦了一声,他这才突然想起,封常清从小生活在西域葱岭之上,自是对这种反常的气候很了解。
    哥舒翰讶然道,“常清,这山顶高万丈,竟然还有湖波?”
    封常清恭谨地笑道,“哥舒大人,这山顶有高山大河,当然也有湖波。而就在连云堡的前面,就有一条大河,是我军的必经之路。”
    第三卷长安风 314章杀马
     更新时间:2009…11…25 19:09:54 本章字数:3191
    常清话锋一转,“郡王,哥舒大人,不过,这突然而怕是会越来越大。一来,我军需要加速前进,在飓风到来之前达到特勒满川,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没到夏初之时,这葱岭之上的飓风就会刮起,一般会持续数日。而风大时,就连马匹牛羊都能刮跑,遑论是人了……二来,郡王,常清担心我军的粮草不够……”
    封常清顶风说着,声音有些吃力和嘶哑。
    萧睿回过头去,眼望着不远处那风暴席卷过的山径和悬崖底部的沟壑纵横,眉头紧皱。他想不明白,在这高山之上,怎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风暴?飓风,不是沿海一带才有的气候状况吗,怎么这葱岭……
    “持续数日?”哥舒翰讶然。
    “是的,哥舒大人。数日的风暴过后,山上的积雪冰川开始融化,流入山下的大河……”封常清大声道。
    哥舒翰焦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