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酒徒 >

第60部分

大唐酒徒-第60部分

小说: 大唐酒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谈了一些酒坊生意上的事情,孙公让便告辞而去。他现在的事务之繁忙,令人瞠目。临别之际,萧睿突然想起当日贺知章跟自己索要五粮原浆之事,便嘱咐孙公让一旦酒坊出了原浆,赶紧给贺知章贺侍郎送上几坛去。想了想,萧睿又暗暗叮嘱他,适当的时机,也替他给李林甫府上送上几坛,什么都不要说,就说是酒徒萧睿奉赠。
    这些大唐权贵,要在以前,那可是孙公让想要巴结都巴结不上的,但如今,人家贺知章贺侍郎索要几坛酒,萧睿竟然忘了个一干二净,隔了这么久也没送去。孙公让哭笑不得连连摇头,赶紧离去,准备就在今天天黑之前,就将这些送酒的事情全部都办妥。
    第三卷长安风 第122章李瑛之私
     更新时间:2009…8…9 19:45:35 本章字数:3549
    刚刚送走孙公让,宫里就传出旨意来,武惠妃要在自己的寝宫宴请玉真,说是要为玉真收得义子贺喜,玉真便派人来请萧睿。()故而,萧睿只好又换了身衣衫,急匆匆地赶进了宫去。
    等萧睿赶到掖庭宫的甘露殿时,殿中的饮宴已经开始。太监通报之后,萧睿匆匆走了进去,向宴会的主人武惠妃施礼完毕,玉真笑吟吟地招呼道,“子长,来为娘这里坐下。”
    这样的皇族内饮宴,自然不会单单只请了玉真一人,一些皇族公主、皇子等人也来相陪,寿王、盛王来陪理所应当,因为宴会的主人是他们的母妃,可是太子李瑛居然也来了。
    当太监通报时,武惠妃妩媚的脸上浮起一丝深深震惊。她跟李瑛的关系不能说很差,应该说是非常非常差。为了将自己的儿子寿王扶上储君之位,武惠妃没少在李隆基面前搬弄李瑛的是非,两人在宫中那是半公开的针锋相对、势成水火。
    李瑛大踏步走进殿中,那华丽的太子储君冠袍尽除,只着了一身普通的米黄色便袍,头戴逍遥冠,虽然面相不如李瑁俊美风流,但却别有一种刚毅倔强的神采。李瑛淡淡笑着,躬身拜去,“儿臣拜见母妃。”
    武惠妃嘴角一晒,随意招了招手,“太子殿下大驾光临,本宫真是受宠若惊了,请坐,请坐。”
    李瑛没有在意武惠妃的“冷嘲热讽”,径自又走到玉真和萧睿跟前,躬身一礼,“恭喜玉真皇姑,收得如此才华绝世的义子,李瑛无以贺喜,这一块和田美玉就送给萧公子做个见面礼吧。”
    李瑛无论如何都是太子,是大唐自李隆基以下的第二号人物。萧睿怎么能受他的礼。早早就避在了一旁,见他递过一块精美的白玉玉佩来,赶紧躬身谢道,“萧睿多谢太子殿下厚赐。”
    “子长,既然太子殿下有心,你就大胆收下吧。当然,咱们也不能白白受太子殿下的厚礼,太子殿下也是爱酒如命之人,你那五粮原浆不妨改日也给东宫送上几坛。表表寸心吧。”玉真笑了笑,眼角闪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萧睿连连称是。
    武惠妃和李瑁见两人竟然跟太子你来我往寒暄起来,还互赠了礼物,不由都有些不满。武惠妃扫了萧睿一眼,“萧睿,本宫跟你要地花露琼浆你何时才能给本宫送进宫来?”
    萧睿一怔。朗声道。“回娘娘地话。花露琼浆需要花露和花瓣酿制。需要等待春暖花开之时才可。等萧睿制得。立即会送进宫来献给娘娘。”
    武惠妃这才撇过头去。“咸宜。你那里还有没有了。给娘亲一瓶吧。你父皇闻惯了这种香气
    李宜俏脸一红。低下头去。半响才抬头来支支吾吾道。“母妃。孩儿那里也所剩无几了……”其实。李宜那里还有。只是这些是萧睿所赠。李宜一直舍不得用。天天放在枕头底下把玩。肚。分明就有了几分醉意。他端起酒盏来一个劲地向萧睿劝酒。眯缝着双眼笑道。“本宫听说。萧公子曾经为了陪未婚妻杨氏回家探母而主动放弃了去年地科考。真可谓是真性情真汉子。本宫就喜欢萧公子这种重情重义地人。来。请满饮此杯!”
    萧睿笑了笑。他不愿意跟李瑛在玉环地话题上过多停留。立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放下酒盏地太子李瑛悠悠一声叹息。“倘若本宫也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只要能跟她相守在一起。本宫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萧睿呵呵笑着。他不知道李瑛哪里来地这种感慨。不过。他无意间地一瞥却猛然叫他心里陡然一震:李瑛那双即迷蒙又狂热地眼神有意无意地投射在武惠妃地身上。在掠过武惠妃胸前那一堆饱满地瞬间。萧睿清晰地看到。李瑛眼中放射出勃然地**。
    天!萧睿赶紧垂下头去。联想起大唐宫阙中发生的众多龌龊事,萧睿情不自禁地出了一身冷汗。突然手被一双冰凉的小手握住,他微微抬头,却见玉真淡淡地笑着向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然后另一只手拿起自己的香手帕儿,动作极其温柔一如慈母一般给萧睿拂去了额头那一层突如其来的细密汗珠。
    这次出宫,萧睿可谓是“仓皇”而去。玉真还要留在宫里住几天,所以萧睿只得自己离开,李宜一直带着一群宫女一路将他送出宫门这才回转。
    宴席撤去,甘露殿中只剩下武惠妃和李瑁母子二人。而盛王李琦,早就退席回府去了。这些日子,少年李琦迷恋上了一种名叫蹴鞠的游戏,整日里府中与下人们蹴鞠为乐。
    “母妃,儿臣看这玉真皇姑和萧睿似是跟太子走得很近……”李瑁皱眉小声道。
    “萧睿受你父皇的看重,有心要栽培他,他背后又有玉真,太子当然会千方百计地拉拢他。更重要的是,瑁儿,你可知道,萧睿不仅有大才,还是一个大财主。他地财力比起你蜀中的那位姓诸葛的来,恐怕也差不了多少……”武惠妃柳眉一跳,“所以,瑁儿,你日后要多跟萧睿走近一些……”
    李瑁一呆,猛然以手拍额,叹道,“母妃,儿子真是愚钝。儿子竟然没有想到,这萧睿拥有酒徒酒坊,那定然是大大的有钱了。但是,母妃,儿子曾经亲自屈尊去拜访过他,他明确跟儿子说,不会依附在寿王门下。”
    “傻孩子呦。像萧睿这种名士,那性情自然极是清高孤傲,他焉能依附在你的门下?即便是他有心要依附,你这么当面说出口来,他会应允你才怪。”武惠妃点了点李瑁的额头。
    “我说呢,我道那萧睿怎么敢公开跟我作对,原来是这样。母妃,明日孩儿就去请他饮宴,好歹把这事儿给挑明了,万一要是让李瑛和李琮占了先……”李瑁将声音压低,左右看了一眼。
    “至于太子和李琮,其实你倒是不需担心。”武惠妃突然嫣然一笑,这突然绽放地艳丽笑容,即便是她的儿子李瑁也不禁看得一呆。
    “母妃可以保证,萧睿将来自然会是你的一大助力,这一点你大可放心。”武惠妃神秘地一笑。
    “呃?母妃,儿子愚钝,请母妃直言。”
    “母妃来问你,你没发现你妹子咸宜最近的变化很大?”武惠妃缓缓坐了下去。
    “咸宜?呃……”李瑁恍然大悟,“娘的意思是……”
    “咸宜对萧睿已经情根深种,欲罢不能了。等萧睿过了科考,母妃便去跟你父皇请旨,将咸宜指婚给萧睿。你想想看,如果萧睿成了你的妹夫,他将来又怎么能不站在你的一边?”武惠妃自信地笑了笑,“这笔帐你要算清楚。即便是将来萧睿不得你父皇的重用,他身后还有玉真,有了玉真的支持,你地储君之位就算是成了一半。明白吗?孩子。这便是这么多年来,玉真一直对我不咸不淡,而我却一直笑脸相迎地关键所在。”
    “其实,对你构成威胁的不是李瑛,而是李琮。李瑛这几年越来越不被你父皇所喜,今年地上元节赏月赏灯,不召他过来请安,就说明了一切。据母妃的观察,你父皇肯定会废李瑛,只是一个时间早晚地问题。你父皇一直都在等待一个时机。而目前的状况下,你父皇还是没有拿定主意要立你为新太子。”武惠妃说着忧心忡忡起来,摆了摆手,端起案几上的茶盏饮了一口。
    “在你父皇的皇子之中,声誉名望最高的是李琮。他是长子,又有战功,性情又沉稳精通兵书战略,这些你跟他相比,太弱了。孩子,母妃早就说你要上进一些,可是你总是不听。”
    “母妃,儿子惭愧……”李瑁这回是真惭愧了。想起大哥李琮,想起李琮那些功绩和平日里的表现,他确实有些自惭形秽。跟李琮一比,他确实没有什么优势。
    “不过,你也不必妄自菲薄,你也有你的优势和长处。比如你的文采,比如你的礼贤下士,这些都是李琮所做不到的。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武惠妃矜持地笑了笑,指了指自己,傲然道,“你有母妃我在。凭母妃跟你父皇多年的情分,你父皇就算是看在母妃的面上,为了母妃日后的生活,也会立你为太子。”
    李瑁大喜过望,轰然跪倒在地,“儿子的一切都是母妃给的,儿子……”
    武惠妃笑了起来,“你跟母妃这般客套作甚?母以子为贵,母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几个孩子。瑁儿,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你们兄妹姐弟几个都要相亲相爱,千万不要内讧,让外人看笑话。”
    “是。”李瑁躬身道。
    而武惠妃却在这个时候,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跟自己一向“不对路”的太华公主,自己的小女儿。一念及此,妩媚的皇妃便生生地郁闷起来,手扶着雪白的丰胸,咳嗽了几声,顺了半天的气。
    李瑁赶紧上前,轻轻为自己的母妃捶起了后背。
    第三卷长安风 第123章春闱风波(上)
     更新时间:2009…8…10 14:20:54 本章字数:3586
    宫中饮宴毕后,又有不少大唐皇族乃至当朝权贵按照品级依次宴请玉真和萧睿,以为贺喜。玉真带着萧睿行走在长安城里,这个向来厌倦寻常世俗应酬的前大唐九公主,如今穿上道袍却仍然影响着大唐朝野的中年美妇人,耐着性子一反常态地留居在城里一连半个月,天天接受饮宴的邀请,当然是为了萧睿日后的锦绣前程,用心之良苦,萧睿又岂能不感动。
    好在随着一场贵如油的春雨过后,春风裹夹走长安城里最后一缕冬天的凄冷,让大唐士子们为之痴迷和等待已久的科举考试终于拉开了序幕。
    唐朝的科考,采用的是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录取制度。考卷的优劣只是考评的一个方面,主考官更要照顾到举荐者的人情和面子。应试士子为了增加及第的“砝码”,便将自己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前托关系呈送给社会上有地位有权势的人,以求推荐,即所谓的“行卷”,也叫干谒。
    是故,所以参加今年科举考试的士子,早就提前来到了长安,到处托关系求门路。有些甚至提前一年来。那些大唐权贵且不说了,就连萧睿这个横空出世的“天子门生”,也收到了无数干谒的诗文卷轴。
    唐朝初年,惯例是由礼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但后来,李隆基觉得礼部考功员外郎职位太轻,便改为了由礼部侍郎主持,以表对科举地重视程度。此刻的礼部侍郎是贺知章,即将开始的这场大唐春闱便是由他当主考官。当然,作为兼任礼部尚书的李林甫,其在春闱中更是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一大早起来,天色有些阴沉,看天上那阴云密布的样子,没准一会就会下雨。
    萧睿和郑鞅一起乘坐马车去了考场。在考场外分手时,萧睿使劲握了握郑鞅的手,朗声道,“阳明兄。多加努力,争取考个状元出来,让你的心上人高兴高兴。”
    郑鞅此刻能重返考场,当然是信心十足。想到能有今日,全系萧睿所赐。他不禁眼圈一红,深深躬身下去,“公子,郑鞅能有今天。全是你之所赐………郑鞅只要能登科就知足了,至于今科的状元公,呵呵,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已经非你这天子门生莫属了。”
    萧睿微微一笑,也没再说什么。此刻,他再说什么谦虚客套的话。都显得有些矫情了。作为《开元时录》地作者。作为天子门生,作为玉真的义子。作为长安城里的风云人物,无论是哪一种身份参加这场春闱。一举夺魁那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这场春闱没有任何悬念,这一点,长安城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秀儿轻轻扯了扯萧睿地衣襟,萧睿回头一看,见玉真披着紫色的披风,带着几个女子盈盈站在考场台阶下的不远处,正轻轻向他笑着招手。
    萧睿急急奔下台阶,向玉真躬身一礼,“子长见过娘亲!区区科考,怎敢劳动娘亲亲自来相送?”
    玉真柔和地一笑,轻轻拍了拍萧睿的肩膀,“孩子,好好考,娘亲相信,凭你的才华,本科状元公非你莫属。娘要让大唐士子们心服口服,我地孩子绝非是浪得虚名之辈。”
    玉真又笑了笑,回头将躲在自己身后的李宜推了出来,“咸宜,你嚷嚷着要来,怎么躲在后面不出来呢?”
    李宜俏脸上微微有些羞涩,但还是大大方方地走过来,“子长,我祝你金榜题名,他日,我跟玉真皇姑一定设宴为你相庆!”
    萧睿微微一笑,“多谢公主殿下!”
    萧睿正要再客套两句,突然见李宜水汪汪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哀怨,想起当日在终南山的一番“零距离接触”以及李宜那半是羞涩半是大胆地表白,心里一颤,脸色微红,就再也说不下去,只深深看了李宜一眼,向她点了点头,从秀儿手中接过一个盛满笔墨纸砚和一应物品的竹篮,大步向考场中行去。
    刚刚走上台阶,就听一阵疾驰的马蹄声传了过来,明媚少女李腾空马鞭挥舞,在马上远远地呼道,“萧睿,等我一等!”
    萧睿脚步一停,不多久,就见李腾空的马已经驰到跟前,扬起一线烟尘。她翻身下马,手中拿了一个小包袱,嘻嘻一笑,“萧睿,你今天科考,我来送送你。这是我亲手做的点心,你拿进去吃吧。祝你考个状元公哦,嘻嘻。”
    萧睿忍不住回头瞥了玉真和李宜等女一眼,见玉真含笑不语,李宜面色幽静,又回头见到李腾空这种明媚到不掺任何杂质犹如春光一般流淌的娇美脸庞,只得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