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11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11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苇Z却是以不讲情面出名,没有想不到他也这么廉洁。
    看到安禄山的样子,宋璟脸上又露出了一丝微笑:
    “安先生!当今宰相张公,可是非常好读史的!好的书,也要有识书的人才行!宋某仅仅是好奇古,对于史书的爱好并不是很重!”
    “安禄山,受教了!”安禄山站起身来恭敬的对宋璟作了一揖。
    宋璟刚才的意思算是很明显,就是希望自己将那本原本蔡邕集注的原本《吕氏春秋》,送给当今独掌中书的张说,以换得他对自己印刷机的支持。张说虽然才能卓著,但是他的不能容人和爱受贿也是出了名的。
    对于宋璟这样不计身份的提示自己行贿,安禄山很感动。他可不认为宋璟有什么坏心。虽然掌权者没几个人真正好的,但自己也不过是刚来京师,应该和他没利益冲突,此时这样做,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不择手段为朝廷纳才的心理。
    安禄山面上在道谢,内心却也在考虑这样做是否值得。目前同文版的书籍并不是很畅销,文士们重视的应该是自己手中的珍本孤本和本来的绝本。现在去找门路进献转轴式活字印刷机,他可能会漫天要价,向自己索要更多的珍奇原本。还不如自己先献上印刷机,再在长安印书推广,扩大影响力。等到时机成熟,再送上一本原本,他自然会高兴的推荐自己。
    唐代的取士分两种,一种是科举,一种是制举。科举自然就是开科取士,选优秀者为官。不过唐代的科举秉承隋朝,才刚刚创立不久,并不像后世那样显贵。这种科举出来的,刚开始当的官都比较小,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就只能授从八品下官职(很奇怪是不是,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
    安禄山知道这样的品级评定后,唯一的想法就是,此时的科举其实就是现代的考基层公务员。要想像戏中那样一考中状元,就官拜八府巡按,对朝廷一两品的封疆大吏说斩就斩,那完全不可能,说出来可能还会笑死唐人。
    这样低级的官职自然不能满足安禄山的野心,所以他想走制举的道路。皇帝直接下诏征召,称为制举,授官职不受上面的限制。但一般的制举,都是要有人推荐给皇帝才行,皇帝自己是不可能知道谁的才能杰出的。安禄山就是准备让张嘉贞张说前后两位宰相推荐自己,以谋得一个好官职。就像当初的李白那样,科举出来也许当不了大官,一旦被皇帝征召,反倒立刻官拜翰林了。
    心中记议已定,就开始做准备。
    向宋璟打听了一下献贡的相关事宜,得知本来印刷机这样的贡品,既可以送到礼部,也可以送到工部,但因为张说去年将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集中中书省,门下省两省权力),集中了大量的权力,这样朝贡已经变成先报备中书门下,再决定去留,所以还得送到中书门下去。
    告辞了宋璟,知道了朝贡前景的安禄山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同时做好安排,明天自己带人去献贡,崔奇等人则是去找房子。准备买下一所寨子,长期居住。
第四节 长安买房记
    第二天的行动果然不出意外,中书门下连个正式的官员都没出来接见,仅仅是由一个青袍的文案收了文书,出具印条,就打发安禄山他们走了。如果不是安禄山早有准备,恐怕都会就这么被气走了。
    但也正是这群人对自己的无礼,再想想自己在长安城外受的侮辱(?),安禄山更加坚定要了出人头地一番的决心。
    只是,官场就象是一个漩涡,你一旦进去,除了想方设法的往上爬,就只能成为别人往上爬的垫脚石。而在你爬的过程中,面对李隆基这样一个雄才伟略又乾纲独断的君主,你就又不得不随时做好罢官掉脑袋的准备。
    等回到客栈,发现找房子的崔奇到是已经回来了。房子还没找到,不是没房子,而是房子太多了,崔奇一下子没法定夺,只得回来请安禄山自己决定。
    “长安这么繁华,怎么还会有太多的房子待售!”安禄山觉得有点奇怪了。
    空房子多,那一般可是经济不景气的表现呀。
    “安爷误会了!空的大多是安爷想买的大房子,一般百姓的房子可不好找!那是因为朝廷每年岁末被贬的官员,都会选择在过完年后出京,而新进的官员,也是得过完年才会抵京!这段时间,正是卖房子的已经开始准备,买房子的却还在路上的时候!我们来得比较早,就有了多有挑选的可能!等到一入夏,想再找这样的好房子就难了!而且官家又不给中低层官吏供房,到时候有些人甚至还得住一阵子客栈呢!”崔奇笑道。
    “原来如此!”安禄山大乐。
    这还真算合理分配呀。当官的来买房子,去官的卖房子,一来一去,到也能保证长安城的房子基本够住。不过自己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来,却是因为在太原被一件事情耽搁,要是去年岁末就赶到的话,找房子恐怕真有几分困难。
    “房子好找,你们应该不会准备让我一所所的去看吧!”安禄山看着崔奇。
    “哪能呢!”崔奇笑道,“我们已经大致选上了三所大宅!一所在光德坊,由宋开府介绍,宅子在前右相刘仁轨宅第附近,临近慈恩寺和宋开府驻锡的京兆府;还有一处在永宁坊,附近有前大总管裴行俭的府第;最后一处在青龙坊,临近芙蓉园曲江池!”
    “哦!他们各有何特点?”
    “他们都是几个七八品官的私宅,光德坊的那栋房子占地最小,却价格最贵!好处是贴近皇宫,周边都是大官宦们的豪宅,又可以就近得到宋开府的照应,非常……”
    安禄山摇了摇头:
    “京师豪门众多,我们一个外来人,突然在官宅之间买房子,必然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京城是非之地,在我们成气候前,还是少插手那里为好!说下一栋吧!”
    “永宁坊的那一座宅第最普通,价格不贵,地域最大,附近虽然豪宅众多,但有实力的人物却只有几个!”
    崔奇看看安禄山没有反应,又接着说道:
    “第三栋是在青龙坊!那儿地方不大,价格却不低!因为毗邻芙蓉园(曲江园),和大慈恩寺也很近,所以各种文人士子和僧侣比较多!”
    “恩!我们先去看看青龙坊那间房子吧!”安禄山站起来道。
    虽然还没正式说什么,但安禄山内心已经决定,如果能办到,就一定要买芙蓉园附近的那栋房子。曲江仙境,可不是随便那个人都能看到的,现在的芙蓉园主人,好像就是李隆基的几个兄弟吧。单是冲着最受当今皇帝信任的宁王李宪,安禄山也准备选择那儿呀。
    **************************************
    青龙坊远离皇城,一般的官员并不会选择在这儿居住,不过这儿的官宅也不少,还是特别显赫的皇亲或是闲置的元老,只不过不是主宅,多是别院。
    本来想要到青龙坊找房子还比较困难,一般百姓大多居住在通善坊晋昌坊,很少有直接住青龙坊的。这次的这位李姓公子,好不容易了谋了一个差事,准备举家赴任,府中没人看顾,才变卖流传了几代的祖宅,顺便筹上一点银钱。
    安禄山看那家人的表现,应该也是一位没落京官的后代。虽然因为觉得买祖宅不光彩,没有像一般时候那样将祖上的名头挂在嘴边,但看宅子内外格调颇高的装饰,就知道这家的祖上应该也不是普通的角色。
    宅子并不大气,总共才两进十几个房间,不过因为临近曲江(其实是一条引南山水的大渠,曲江池的一部分,因为其水流曲折,被称为曲江),修建的是园林型建筑,光是包围着房子的小花园就有三个,所以占地到是不小。
    “啊呀!才这么点房子,还长了这么多树,看来得拆了重建才行!”窣干一来到院中,就佯装很在行的道。
    安禄山在幽州的房子虽然也是做了一点园林布置的,但幽州本来就不是适合兴建园林的地方,安禄山也没这个心思花在建设园子上,所以勉强的一点园林风格,仅仅是平整了出几块草地,种上几圃花木,再挖了个小池钟荷花,基本没有真正的园林布局。当时窣干就曾经以为平整土地是种菜,挖小池是准备养鱼。经过这几年的教育,虽然还是没多少改变,但至少不会说出砍了大树来造房子这样的话。
    不过就是上面一句要重建,也把房屋现在的管事弄得非常不愉快。
    “咳咳!这个园子可是采用前朝会通苑(洛阳西苑)的风格布置,如果阁下准备买下的话,最好不要在布局上多做改变!”青袍管事脸色不愉的道。
    主人看不起这些边关来的蛮族人,就让自己来招待,想不到他们竟然这么没品位!唉!刚才那话要是让主人知道了,肯定不会再把房子卖给他们吧。那管事心中暗想。
    “哈哈哈!管事欺我不识园艺吗?会通苑的特色是廊桥山水,机关布景!这园子虽然临近曲江,但皇家律令,江边有花墙间隔,百姓不得随意入内,自然不再具有会通苑的廊桥临水气质!至于机关布景!哼!想来也不能具有!这园子不过是一个效颦之作罢了!”安禄山不屑的道。
    安禄山对于洛阳的西苑也是闻名已久,听说那儿有一种首创性的布景法,就是用机关布景。调动机关,可以上下,前后转动景观,非常别致。不过这个做法在现代好像已经被灯光效果取代,不再讲究。安禄山看看这儿满地生根几十年的大树,可不认为有什么移动的可能性。
    “你……”管事一阵气节。
    本来以为这些边民,应该没人懂园林,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儒服大汉,说出来的话,却是句句切中要点。
    “哼!曲江池现在是皇家园林,自然不能容忍百姓随意进入曲江!至于机关,听李府的老人说,当初买来的时候也是有的,不过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不灵了!”管事说到后面也觉得想不通。
    像他这样的人,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虽然刚开始走了眼,没意识到那个儒生打扮的粗壮汉子会真有这方面修养,但现在既然已经听出来了,他就知道这样的人不是自己可以惹的,语气立刻恭敬了三分。
    “好了!这个园子很满意!就按那个价格,叫人来写文书吧!”安禄山笑道。
    从这儿远远望去,还能看到芙蓉苑的宫檐,曲江两岸都是花墙,除了一个专供官家船只停靠的码头,并没有任何其他的渡口,那是因为防止有人从水路进入芙蓉苑,冲撞了皇驾。不过从这个院子看曲江,江山的景色还是可以一览无余。安禄山怎么可能对这儿不满意。
    房间少没关系,他本来就不准备把作坊之类的设在这儿,这儿住的,自然是安禄山本人和他的女人,除了会给崔奇窣干他们留几个房间,其他人是不可能住这儿的。按照他的远景规划,将来当了官,还得将房子买到临近皇城的地方去,这儿只是一个观赏曲江风景的驻点而已。
    考虑到这一点,安禄山很干脆的决定,再花两千贯,买下永宁坊那栋面积较大的房子。
第五节 大唐僧一行
    (刚看完神六发射的直播!祝贺发射成功!)
    (这个封面是安禄山帮杨贵妃洗澡的古画!由风月天龙(jb不哈哈)友情提供!万分感谢!)
    好在宅子的主人早就收拾好了,仅花了一天时间办完过户手续,再花一天时间采办各种生活用具,雇用童仆,安禄山在第三天就住进了新房子。
    “啊!终于可以好好的歇歇了!”躺在临近曲江的一个凉亭下晒太阳,安禄山放松了一下两日来忙于搬家的的筋骨。
    阳光温暖,微风吹拂,虽然还有几丝寒意,却再没有严冬的凌厉感。
    果脯蜜饯,喝茶读书,这样的悠闲情调,让安禄山几乎想一直就这么躺着,不去管那印刷机,不去管那官场之事……
    “那个!大哥!我……”
    正当安禄山沉醉在这种悠闲时光的时候,旁边一个不协调的喏喏声打破了平静的氛围。
    “有什么事情就说,别吞吞吐吐的,我有那么不好说话吗?”安禄山不满的挣开了眼睛。
    旁边吞吞吐吐的正是小和尚半行。
    安禄山为了稳妥起见,到了太原后,就写了一份文书,让半行签下,从此,半行小和尚正式成为安记的一名合同工,工期一百年,工资协商解决,小和尚不得违约。
    当然,安禄山也并没有苛待他,还亲热的让他称呼自己为大哥,只不过态度不像原来那么讨好了而已。今天窣干崔奇等人带着几个跟来的童仆,去忙着准备新印刷作坊的事情了,半行和尚只有武学天赋,在天文和机械上却丝毫没有他师傅一行僧那样的天赋,教了半天还是傻头傻脑的,只能留下保护安禄山。
    “是!小僧能不能去见见师傅!”半行快速的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对了!”安禄山从躺椅上跳了起来,笑道:“当然!都差点忘了去看一行圣僧了,走!我们现在就走!”
    “啊!这个,可是小僧的寿礼还没准备好呢!”
    “放心好了!上次从幽州出来,我就已经带了一件好玩意儿,保证能让你师傅满意!”安禄山笑道。
    叫童子拿上礼品,坐上马车,两人直奔华严寺。
    ******************************************************
    历史上留名的华严寺有很多,僧一行现在住的这个华严寺,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不过后世流传下来的,仅有一双浮屠而已。
    此时的华严寺,因为有僧一行的存在,已经变成了大唐实际上最权威的科研院所,正在编修的《大衍历》,是当今最先进的天文历法;还在不断研发中的各种天文仪器,代表了大唐最先进的观测技术;计划进行的各种观测行动,则是弥补历史空白的创举。开元十一年(西元723)制成了新的黄道浑仪后,更是成了京师科学家的集中聚会地。
    不过受时代的局限,主要来的人还是以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为主,物理化学(术士炼丹士)之类的学者比较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