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14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14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早就听说王摩诘诗画双绝,近日一定要好好见识一下王兄的绘画之技!”安禄山考虑到现在没必要真和崔颢这样的才子搞僵关系,所以及时的出来打圆场。
    “对!对!还请王老弟一展神笔吧!”粱令瓒到是真的对王维的画技感兴趣。
    这么一打岔,心芸看向崔颢的幽怨眼神果然变淡了不少,热情叫侍女取来笔墨纸砚等物,侍候王维作画。
第九节 花楼交友记(四)
    笔,十支笔,分长锋、中锋、短锋,其中几支还有硬软毫之分,有大小之分。
    墨,一盒松烟墨一盒油烟墨,。
    纸,用的还是刚才看到题诗的绢纸。
    砚,是上好的歙砚。
    外加几个小盏和一小缸清水,就构成了王维作画的工具。
    他并没有采用此时盛行的颜料,看来是准备只用水墨来作画了。
    王维首创破墨山水画(和泼墨、积墨、宿墨、焦墨等一样,是一种用墨方法),在安禄山这个只在前世学过两个月水粉画的人看来,用这里显然不适合用,就算不画美女,黑漆漆的山水画也不适合送给美女。
    不过王维的才能却远比安禄山想象当中的要厉害得多,根本没用其他色彩,仅仅是用了这么两种黑墨。先以中锋用笔勾勒物体的轮廓,再以藏锋描画山石的树干,又以侧锋、露锋、逆锋、顺锋等用笔手法,描绘细节。把只懂一点点画技的安禄山看得眼花缭乱,最后以一个水破墨,画了一个淡淡的人影,整副画就算完成了。
    “唉!古静幽怨,王老弟已经得画中三昧了!”粱令瓒赞叹道。
    安禄山这方面的细胞较少,但也能体会出画中的那种幽怨气氛。就算不知道王维的功底到底有多强,但能用山水笔墨,画出这样的神采,也算是大出他的想象之外了。
    “恩!这画配上这诗,确实是价值连城之物呀!”安禄山看着画卷由衷的赞叹道。
    这要是换到现代社会码,那该值几千万人民币吧。
    “哈哈哈!有了王兄的手笔,这幅画卷才算是真正的画卷呀!”崔颢听了安禄山的话,脸上也露出真心的笑容,刚才的那丝敌意早已消失。
    “是呀!要是这样的诗画送给芳菲大家,崔公子肯定能得门而入了!”旁边的心芸酸溜溜的说道。
    “啊!哈哈,哈!这个,这样的画,当然是得送给心芸姑娘才是,刚才真是失礼了!”崔颢赶忙补救道。
    他年纪还小,但对女人的性格却早已经有几分了解。刚才在说出那番带有歧视妓女色彩的话后,就已经察觉到自己的错误了。虽然原来准备把这幅画卷送给那个芳菲,但想想今后如何面对心芸,加上上次在芳菲那儿吃的闭门羹,就直接动念,把诗画送给了面前的心芸。
    至于是否会让王维觉得这样有点明珠暗投,他为人放荡不羁,自然不会去考虑这个。好在王维也为刚才崔颢的那番话感到歉意,并没有对他的这番举感到有什么不当。
    “好呀!这可是崔公子自己说的,那心芸不客气就收下了!”心芸立刻笑眯眯的抱起了画卷,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安禄山细心观察,看出了一点让自己非常高兴的迹象,虽然心芸表面上在收了崔颢的画后,已经对他对不在意了,但看她此时眼中毫无笑意,就知道又仅仅是装出来的。看来,那个风liu倜傥的崔公子,已经再也不能赢得她的真心了。至于现在还要装出一副不介意了的样子,估计也仅仅是出于万花楼经营上的考虑。
    “心芸姑娘,既然收下了画卷,那你能否展示一下你的歌舞,让我们大家见识一番呢!”崔颢看到心芸脸上的微笑,立刻涎着脸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这个自然!几位难得来心芸这儿一趟,心芸自然要献丑一番,请各位大才指点指点了!”心芸微微一福,就下去准备了。
    安禄山大乐,哼!这下该轮到我展示才能了吧!
    **********************************************
    一品梅花,二品玫瑰,这个心芸没有梅花的风骨,却有玫瑰的艳丽风采。
    “裙裁孔雀罗,红绿相参对,映以蛟龙锦,分明奇可爱……”婉转媚惑的声音,把隋朝丁六娘的本来就充满媚惑力《十索曲》唱的更是诱人万分。
    房间内火热的碳盆,让室内非常适合只穿一件夹袄,而心芸特意挑选的一件露胳膊露大腿的舞裙,更是让整个房间充满了乳波臀浪,一开一合间,早已调动了在场男子的心炫。特别是那充满勾引色彩的眼神,更是让在座的每个人都觉得是在招呼他上前。
    别说安禄山和崔颢了,就连一直像老僧坐禅的王维,也是难得的露出了几分动容。
    早就蠢蠢欲动的安禄山那里还按耐得住,站起来笑道:
    “心芸姑娘既然……”
    “哈哈哈!好!真是难得,让小芸儿唱出这么动人的曲子,也不妄今日特地来一趟了!天色不早,安兄弟我们先走吧!”粱令瓒突然打断了安禄山的话句,还主动请他一起离开。
    “呃!这个……”
    安禄山还准备说什么,旁边的粱令瓒却已经不管那么多了,直接一把拉起他就走。后面也同时传来了崔颢的告辞声。
    路上粱令瓒没有理会安禄山的质问,而是直接将他带到了中厅,塞给老鸨一锭银子,告诉她:“找一个清秀可人的处*女来给我这位兄弟!”随即不管安禄山,直奔自己老相好的房间去了。
    看到粱令瓒这个样子,安禄山也不仅有几分好笑。
    他早知道那个心芸的鬼把戏了。分明是记恨崔颢歧视妓者的话句,故意挑动几人的欲火,让众人难堪。而且在这样一个场合,自己和崔颢他们一样,都是携好友同来,两个男人同时向一个女人求huan,这样的事情肯定是做不出来的。就算是挑动起了几人的欲火,除了让几人各找妓院的其它女子发泄外,还真没更好的方法。
    看到粱令瓒远去的身影,安禄山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梁令瓒肯定是误会了,自己久经风liu阵,可不是那么容易动**的,刚才虽然也是很心动,不过还没想过要拉那个心芸共度良宵。之所以站起来,仅仅是准备唱一首北方的情歌,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爱慕,希望能赢得小姑娘的青眼,甚至如果心芸愿意,他还准备邀请心芸共舞一段。
    出来被风一吹,早就没了刚才的yu望,不过既然粱令瓒请客,那自己不玩白不玩,当然不能浪费了,拉起那个被老鸨带过来的青纯小姑娘,直接走进了一件空置的客房。
    ********************************************
    “啊……”
    “啊……”
    万花楼两个房间的门前同时传来两个男人舒服的呻吟声。
    别误会,这不是什么什么声,仅仅是两个劳碌了一个晚上的青年男子,在清晨刚刚起床的时候,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安禄山和崔颢相视一笑,想不到这么巧,昨天刚好在同一个房间里被勾起欲火,晚上竟然又是在相邻的两个房间泄去欲火。
    “安兄好神勇!”崔颢由衷的赞道。
    “哈哈哈!崔兄也不差!”安禄山尴尬一笑。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吸引客人,调动**,这儿房间的隔音效果,是刚好能挡住一般的说话声,却刚好挡不住尖锐的**声。昨晚两人的战况,彼此之间都非常清楚,尤其是安禄山,他的战绩,可能整栋楼的人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是小姑娘承受不住晕过去了,恐怕整栋楼的人都要遭殃了。
    经过昨晚的共同奋战,两人的关系立刻好了不少,安禄山问道:
    “崔兄!王摩诘何在,他不会……”
    “呵呵!安兄莫误会!王兄昨日受我之累,不过他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出了心芸丫头的小楼,就已经独自回府了!”崔颢苦笑道。
    他也是聪明人,很自然的看出了这是心芸对他言语不敬的报复,言语间已经称其为丫头了。
    刚好粱令瓒也已经起来,过来这边找安禄山,安禄山再和崔颢聊了几句,约好后会日期,就互相告别离开了。
第十节 长安新变化
    开元十二年的三月天,长安城正是春暖花开,游人如织的时候。
    就在其中非常热闹的一天,长安城中一家新的店铺开张了。
    主店的地址也不出意外,开在了临近兴庆宫的东市。
    东市位于兴庆宫西南方,与兴庆宫一街相隔,两地大小相仿,成对角之势。东市又称都会,附近多为贵族官宦之家,集中的商品多为奇珍异宝,专为达官贵人服务,一般是经营大唐本地物产。来自大江的商贾,带来了各地特产的衣物、珠宝、首饰、瓷器、文房四宝、锦绣、兵刃、农具等等,开设有大量的铁行,笔行,卖胡琴者,印刷业,酒肆,饭馆,肉行,卜卦者,凶肆之类的店铺。
    这次新开的店铺,名字叫同文印刷馆,自然就是安禄山仿造幽州同文印刷馆开设的。不过幽州的稍有不同,这次印刷和卖书可不是在一起的,而是分为设在东市的同文馆和设在永宁坊的印刷馆。
    没把两个馆设在一起,这也是一种经营策略考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禄山的印刷车间需要空间很大,而东市的地价贵,安禄山虽然钱不少,但作为合格的商人,还是必须做到能省则省。反正他在永宁坊有一个四进的大宅子闲着,就将印刷馆设在了永宁坊。把最后面两进稍稍一改,就成为印刷车间和书库。
    另一个较为理智的原因,是因为东市已经有了好几家传统的雕版印刷作坊,最有名的,当属一直负责印的《开元杂报》、印历书的大刁家雕印坊。(注:《开元杂报》这个名字是后世取的,原型仅仅是手抄送各地官员和一些特殊百姓的条报,内容比后来的坻报灵活但不规范,更有新闻性。现在书中将其改型成印刷体报纸!)
    作为一家接受朝廷任务,和当今朝廷有着特殊关系的传统印刷坊,安禄山可不愿意去惹。虽然已经查明这个大刁家仅仅是靠送礼之类才找到朝廷门路的,但毕竟还是和朝廷搭上了关系,安禄山不想让自己的异动引来朝廷的敌意。反正现阶段主要是印刷自己书店的各种书籍,形成一个大储量的书库,忙于扩大影响力,也没必要去和大刁家争夺朝廷和民间的印刷任务。
    在崔颢,王维,粱令瓒,半行,张宝符,以及最近新结交的崔颢同科举子刘慎虚,王维的好友王昌龄,宋璟的几个儿子等很多京师青年才俊参与下,简单而庄重的开张仪式就结束了。
    老规矩,这个同文馆还会免费向穷苦文士开放,不过考虑到京师的读书人太多,安禄山在崔颢等人的建议下,决定将规定改为,外地士子根据入京参加大比的凭证可以免费查阅,长安的士子,则是凭借自己的各学馆身份证明免费读书。
    这样的便利措施,很快就被安禄山现在结交的这帮好友,宣传到了各地的士子中间。一时之间,安禄山这个本来应该被歧视的商人,非常难得的在大部分士子中,得到了先生的称谓。特意被告知这个消息的宋璟,也爽快的答应安禄山的要求,给同文馆写了店名,还主动出居有京兆府印信的文告,表明该店的财产受大唐官府保护,任何个人不得窃取破坏,防止那些嚣小之徒混进来作乱。
    “安先生胸怀宽广,将来必定能得到朝廷重用呀!”
    还未及第的王昌龄也是第一看到安禄山的大手笔,这样的免费为士子开放读书,确实是一项功在当世的义举。此时科举中,录取最多的就是明经科,而明经主要考的是士子的博学程度,这样的设定,非常利于藏书丰富的传统豪门。如今安禄山的义举,无疑是给了广大寒门学子一条南山捷径,王昌龄同为受益人,自然是真心的称赞。
    “是呀!是呀!昌龄兄言之有理!”其他众人也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要么是低级的小官吏,要么是还没授官的举子,御史们还没这个心思对他们风闻奏事,此时说话到也不必太顾忌。
    “诸位!诸位仁兄!安某一介草莽,如今在西京开设这个同文馆,虽然也是为了经商赚钱,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宣扬我们大唐的文治武功,教化万民!幸得诸位大才之助,《同文杂志》今日首版,发行三千册,还望诸位今后能够继续为《杂志》出力,多多写出优秀的诗歌文章,共同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而不断奋斗!”
    “啪啪啪……”
    安禄山话音刚落,店里那帮从幽州跟过来的伙计护卫,立刻热烈的开始鼓掌,弄得王维等人莫名其妙,只有张宝符似乎听说过什么,微微一愣后,也笑着跟那些伙计一样开始鼓掌。
    这些与会者大多是博学之人,很快从张宝符悄声说这叫“击掌叹息”中领悟过来,已经有点听说安禄山怪异之处的众人,自然配合的击了几下掌。不过那一顿一顿的掌声,让安禄山心中一阵别扭,脸上微微一红,心中第一次在这些先辈门面前,有了自己是傻子的感觉,尴尬的阻拦道:
    “呵呵!这都是教导那些下人们的,让几位大才子给我鼓掌,安禄山可不敢当!”
    “哎!安兄这就介外了!像安兄刚才的一番见解,要是放到吏部的释褐试中去,肯定能让员外郎击掌叹息呀!”崔颢开玩笑道。
    “哈哈哈……”众人一阵齐笑。
    因为崔颢浪荡风liu的名声非常不好,没有通过吏部释褐试,以至于虽然大比中中了,却没有被授于官职。最近两人一直在一起,两人还真的成了兄弟之交,有了崔颢的带领,京师中有名的花楼中,都留下了安禄山的大名。
    安禄山并不是那种喜欢代绿帽子的人,上次玩过的万花楼小姑娘,当天就被他赎了出来,这几天虽然流连各大花楼,却并没有真正的像崔颢那样鬼混。浪费了大量时间在逛花楼,安禄山却也没吃亏,为了对抗《开元杂报》而特意推出的《同文杂志》,里面有不少诗歌,就都是崔颢和他的一帮好友新近创作的。
    也许是因为安禄山是一个外来人,也许是因为它的书店侵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反正除了这帮士子名流,也就只有邻近的几家店铺老板前来祝贺。其它接了安禄山帖子的书商和同类店铺,没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