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181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181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安禄山和李林甫控制着大多数官员,如果只有两人采取一致行动,还是有可能堵住流言的。  不过这样做非常危险。  一个不小心弄巧成拙。  就会让流言满天飞,到时候影响更加恶劣。
    “哼!现在事情还没传开。  不去堵塞言论还好,要是严令禁口,恐怕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明天整个京城开始胡乱流传开来!”安禄山还是比较明智的。
    “不错!言论之事,从来只有疏而没有堵的,目前只要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想来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安怀秀缓缓出言。
    安禄山笑着点头:“恩!等李林甫……”
    “安爷!”
    厅外一个守门卫士大步进来。
    “安爷!李相爷开来拜访!”
    “噢!哈哈哈!快请!”安禄山笑着站了起来。
    “呵呵!这个李林甫到是有几分曹操地本事!”李白等众人也是起来准备迎接。
    李林甫已经很长时间没来找过安禄山,这个时候突然到访,是为了什么事情,众人大都心中有数。  安禄山这边,是接到了官员的告密,才得到消息,时间并不长。  而李林甫却已经做出相应行动,那就说明他得到消息的时间,应该还在安禄山之前。
    “哼!他像曹操那样料事如神根本不可能,但办事的阴狠毒辣,到确实有几分想象!”安禄山也想到了关键。  微皱了下眉头,就带着众人一起迎了出去。
    刚刚走到影壁前不远,前面就转出一个人影。
    “啊呀!怎么还让安相爷亲自出来迎接呀,林甫可不敢当!”笑着抱拳行礼的正是安禄山的老对头李林甫。
    “哈哈哈!李兄好长时间没有进过安某的门了,今日难得光临,安某人自然要亲自扫地迎客了!”安禄山淡淡的抱了抱拳,语气中没有多少真诚的意味。
    “呵呵!最近事务繁忙,愚兄还担心老弟会有所不满,直接将愚兄扫地出门呢!”李林甫满上尴尬的神色一闪而过,说话间还是非常热情。
    “呵呵!林甫兄请!”安禄山也不多说话,微微侧身向客厅一扬手。
    “安老弟请!”
    进入客厅,众人互相见礼,都落座完毕。
    “老弟,今天愚兄上门,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请安老弟见谅呀!”李林甫注意到安禄山刚才并不是很客气,也不准备装作闲话。
    “呵呵!林甫兄有什么事情尽管直说。  其实就算林甫兄不来,小弟本来也也正准备去找林甫兄呢!”安禄山面上露出了笑容。
    还是好好地和他合作吧,说定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哦?看来老弟也是得到消息了?”李林甫立刻领会过来。
    “哪里,还是赶不上老兄你消息灵通呀!”安禄山摇摇头。
    心中有几分遗憾,自己控制地官员虽然不如李林甫多,但在京城中却是明显占优势的,这次被李林甫占了先,令他对那帮人地表现十分失望。  主要是自己拉拢人的手段差了点,不是用利诱吸引大奸大恶的家伙,就是用自己在外的良好名声,骗来一大帮沽名钓誉之辈。  平常朝堂争权夺利,一拥而上,确实不错,真正主动办起事情来,却是不如李林甫手下的几个嫡系精英。
    “哈哈哈!这件事情在秋收礼结束后,愚兄就已经听到传闻。  好像是一个官员胡乱议论太子废立这么一件事情,当时吏部的一个郎官就在附近,事后愚兄就已经得到消息。  不知后来流传出去,怎么就变成愚兄和安老弟妄图私下废立了。  虽然当今天子圣明,但我们身为臣子,也实在不能让这样令人误会的谣言传到宫中,徒惹天子心烦。  所以愚兄就来找老弟想个法子,看能不能不让陛下不知晓就解决,老弟以为如何?”李林甫说的十分诚恳。
    (今天准备发五节,这是第一节!)
第十一章第十九节 祸水向东引
    第十一章第十九节  祸水向东引
    “呵呵!林甫兄说笑了,既然是谣言,圣明天子自然不会轻信。  何况这样的流言,堵是堵不住的,只会越堵越生嫌!”
    安禄山这回是满意了,看来李林甫能这么快得到消息,主要是巧合呀。  而且看来李林甫肯定预先没有什么好主意,既然如此,那送上门来的好棋子,自己怎么能不好好利用呢。
    想着,看向李林甫的眼中,已经隐隐显露出了一丝狠毒。
    很容易,双方就达成了一致,集中两家的力量,共同让手下人辟谣。  同时安禄山这个首相,还会主动向李隆基请辞,以避嫌疑。  李林甫也须看情形配合安禄山行事。
    *************************************
    “林甫兄!现在时节不方便,小弟就不送了!”
    “呵呵!好,安老弟还是赶紧留步吧,愚兄告辞了!”
    “林甫兄慢走!”
    安禄山和李林甫互相抱拳,在还没出郡王府的时候就相互道别。  有关两人有阴谋的流言已经在官员中流传,以前水火不相容,如果现在突然变友好的情况让人看到,恐怕那个本来没有根据的流言,就要被生生坐实了。
    等到安禄山回转厅前,身边的李白等人立刻忍耐不住的开始发问:
    “安老弟,你是怎么打算的?刚才同意让李林甫出面一起辟谣就算了。  你怎么还要主动向陛下请罪。  以陛下地脾气,你的相位恐怕……”
    “是呀!安爷。  虽然就算李林甫一起辟谣了,也不可能让陛下不追究,但现在你这一主动,谣言的主要针对方向就会转到你身上,到时候李林甫如果不守信用的将责任推到你身上,结果肯定是他白赚便宜。  你吃最大亏呀!”
    “呵呵!你们先别急!”安禄山笑着进入厅中。
    放松的坐下,还悠闲的喝了一口茶。
    “刚才因为李林甫来得太快。  没时间跟你们商量,所以布置的仓促了一点,但现在再和你们商讨一下也还来得及。  ”
    看到安禄山脸上并没有担心地神色,众人本来焦急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尤其是李白,本来就觉得安禄山不可能就这样简单安排,此时立刻追问:
    “莫非安老弟还有后招?”
    “唉!没错。  和李林甫合作。  那是没办法地事情。  我如果真相信那家伙,绝对不可能有好结果。  现在这样,其实到是想看看能不能趁这次机会将他除去。  ”安禄山点点头。  “先不说这个,眼前这次流言,最关键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
    “守明!”
    “是!安爷!”
    “你马上在中书门下挑先官员就这件事情上的奏章,选择那些观点比较荒谬、对立的,将他们私下向百官传播,允许官员们广为议论。  ”
    “啊……是!”安守明一犹豫。  但还是飞快的应了下来。
    “怀秀!”
    “是!安爷!”
    “你和公孙三娘,利用手中的渠道,向民间传播这次的流言,不过内容要变地多样话,除了现在流行的那个,还要暗示这次的流言。  其实朝中某个实权大臣的阴谋,目的是想将本相排挤出京城。  ”
    “是!”安怀秀毫不犹豫的应诺。
    “太白兄……”
    “呵呵!安老弟看来是准备将这次的责任都推到李林甫身上呀!这样一来,即可以避开流言得中伤,还能顺便推倒政敌,算是一石二鸟了。  你是想让我也在官员中传播和怀秀老弟一样的流言吗?”
    “不!太白兄,还得烦请你在百官中给安某辩解!”安禄山摇摇头,慎重地说道。
    “这是为何?”
    “呵呵!如果你这个安某的党羽,都不给安某辟谣,恐怕李林甫马上就会看出怀秀那个流言是我自己编出来的!虽然他迟早都会看出来,但只要能拖个一两天。  配合我的其他行动。  就足够我将责任推到他身上了!”安禄山一脸的阴笑。
    刚才看到李林甫并没有准备好的主意,安禄山就知道这是一个好地利用机会。  在京中。  自己的亲信远比李林甫要多,这也是李林甫没有直接出面辟谣,反而找上自己的原因。  对方不能利用的有利条件,自己怎么可能放过。  安禄山马上就打好了主意,让手下配合李林甫澄清流言,将他拖在这件事务上,自己则以退为进,主动向李隆基告罪请辞。  等李隆基发现流言多种多样,没法分辨的时候,就会发现,李林甫还在勤恳的为他自己说话。  再加上李林甫和自己长时间不合,澄清时说不定就会说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话。  只要再结合某些流言,以李隆基的为人,肯定会联想到什么。
    流言不可堵,却可以疏。  这一招祸水东引,绝对是损人利己的高招。
    *************************************
    不出安禄山所料,第二天中午,百官中传播的流言就开始变成许多不同地版本。  既有影射安禄山地,也有影射安禄山和李林甫两人的,独独没有那个流言直接攻击李林甫。
    到了下午,安禄山原计划不变,在并不是朝见日,就去兴庆宫面圣。
    “陛下!臣惶恐,臣万死。  还请陛下恕罪呀!”安禄山难得地跪倒在李隆基面前哭诉。
    “安卿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力士,快将安卿扶起来!”正在和美人们**地李隆基,看到安禄山竟然哭喊着进来拜倒,虽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却已经先叫旁边的高力士将安禄山扶起来。
    “臣不敢,臣实在有负陛下所托!还是陛下恕罪呀!”安禄山坚持跪着。  高力士根本扶他不起来。
    看到安禄山这个自己最宠信的大臣,如今已经委屈的双眼红肿。  李隆基心中立刻大为感动,温言宽慰道:
    “安卿且先起来,有何委屈,自有朕为你做主!”
    目光一转,示意高力士再去扶安禄山。
    这一回安禄山自然不再娇情,乖乖的顺从高力士的力道站了起来。
    “力士!给安卿搬个凳子来!”李隆基微笑着点点头。
    “谢陛下隆恩,臣惶恐!”安禄山拜谢领座。
    “安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你这样委屈?”李隆基正色问道。
    “陛下!安禄山对您的忠心,天地可鉴!为了陛下,臣可以肝脑涂地,绝不皱一下眉头!”安禄山激动地对着李隆基抱拳明誓。
    李隆基含笑点头:“朕知安卿忠义!”
    “自从去岁臣受命署任中书以来,一直战战兢兢,克尽职守,生怕耽误陛下交负的重任。  天地垂怜,至今也未有不称职之事让陛下和众大臣生怨!”安禄山一脸地自豪。
    “安卿才能出众。  拜相以来,令我大唐江山日益兴盛,功不可没!”李隆基大致猜到安禄山这次来哭诉的原因。
    “陛下……可是臣今日听到百官中流言,竟然指责臣擅权,阴谋扶植新皇,这等无中生有。  中伤微臣,实在让臣无脸再来见天子圣颜呀!”安禄山底低下头去,用衣袖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眼泪。
    “哦!”李隆基面上的笑容立刻收敛。
    轻轻抚摸着胡须,没有马上回应安禄山。
    “臣一心为国,想不到竟然遭到这样无理的中伤,不敢再在相位上贪留,还请陛下准臣致仕,以堵流言秽语!”安禄山看到李隆基没表示,只得表示请辞负责。
    “呵呵!安卿说什么话,清者自清。  既然是流言。  就不必太放在心上。  安卿先回家去吧,这件事情朕会好好查的!恩。  安卿为国操劳,也辛苦了,这几天就暂时休息着吧,不必到中书门下去处理事务了,让中书侍郎先代理着。  等朕查清事情真相,严惩了流言制造者,安卿再回中书办公吧!”看到安禄山都已经要主动请辞了,李隆基只得沉声说出自己的处理安排。
    “谢陛下不罪之恩!”安禄山起身拜谢。
    内心对于李隆基地冷酷无情,也算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自己为了李唐江山,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仅仅是听到了一点流言,就让自己回家待着,虽然没有直接答应罢相,但实际意思就是听候处理,这样怎么能不叫人心寒。  好在自己也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对这方面早有安排,最不济,也还可以逃出长安,到安东称王称霸。  如果换一个后知后觉的人,现在也只有乖乖任有李隆基操纵生死了吧。
    落漠的走出兴庆宫,身边的车仗人马都还在,但安禄山却无由的觉得一阵孤独。
    ****************************************
    一拨拨探子从兴庆宫出发前往宫外探听消息,一个个大臣,也被李隆基传召进宫询问,安禄山这个涉案的关键人物,却是轻松地在郡王府中,陪自己的老婆儿女。
    不过李隆基调查这次的流言,并不是非常的简单。  本来听到安禄山的启奏,还真以为臣子们可能对安禄山掌权有什么意见,一经调查才发现,流言的版本有很多种,最主要地,却是同时攻击安禄山和李林甫霸权,其次才是攻击安禄山一个人。  独独没有只攻击李林甫的言论。  安禄山一系的人马,虽然千方百计为安禄山开脱,但是明显准备不足,敌不过舆论大潮。  李林甫派系的人,却是攻击安禄山的主要人马。
    以李隆基的才能,马上猜出这里面肯定有李林甫的功劳。  刚好在民间的调查结果也出来了。  据一个大臣在欢乐场所无意中泄漏的消息,真相是朝中某两位大臣争斗,其中一人故意流言陷害另一位大臣,为了模糊百官的视线,才出现了许多不同地版本。
    李隆基地调查是一边继续欢乐,一边严令高力士进行的。  等到这个结果一出现在他地案上,明白大致情况的李隆基,也没有再下令细查,立刻命令传召李林甫质询。
    *****************************************
    “相爷!你都已经待在府中三天了,外面的谣言还没有平息,要不要妾身进宫去见皇兄,给你说说情?”玉真公主一面逗弄着安孝诚等人,一面随意的对安禄山说话。
    “哈哈哈!”安禄山一阵大笑,看了眼玉真、金仙两女身后的几个宦官。  “以前一直怪为夫不经常留在家中,这次难得有几天闲暇多陪陪你们,怎么却又想要我出去了!”
    安禄山虽然贵为郡王,但和那些真正的王爷,差距还是不小,府中基本不够资格蓄养宦官。  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