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禄山新史 >

第34部分

安禄山新史-第34部分

小说: 安禄山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不过胳膊好像脱臼了!”郭英乂脸色惨白,身体扭曲着站不正。
    “咔嚓!”
    郭英杰还真是能人,就在郭英乂说话时,冷不防一用力,就已经将他的胳膊归位了。
    他武将世家出身,这样的小伤经常遇到,自然是在郭英乂刚站起来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而郭英乂年纪轻轻,却也算是一条硬汉,接骨过程竟然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哼都没哼一声。
    “好了!你站在这儿别动了!”郭英杰拍了拍英乂没受伤的手臂。
    “兄长小心!那家伙的蛮劲极大!不能正面角力!”郭英乂低声说道。
    眼睛却是狠狠的瞪了安禄山一眼。
    郭英杰没说什么,只是径直朝已经站好的安禄山走来。
    看到他严肃的表情,场地周围立时安静下来。
    “安兄弟好力气!郭某佩服!但也不能让英乂的手白受伤了!还请见谅!”郭英杰抱了抱拳。
    “好说!好说!郭将军请!”安禄山摆了一个黄飞鸿式的请手势。
    心中却是有点苦笑,我自然是最想喝杯酒交个朋友,可就像你得顾念兄弟情谊,我也得顾念自己未来的兄弟呀!
    “安兄弟请!”郭英杰自恃身份,不愿先动手。
    “喝!”安禄山也不再客气,用最简单的黑虎掏心起手,却只带三分力气。
    “哼!”郭英杰冷哼一声,知道这是安禄山相让。
    微微一侧躲开,臂膀紧挨着安禄山的胳膊,反手一拳,一招“倒击金钟”打向安禄山的太阳穴。
    “来的好!”安禄山大喝一声。
    他学了半行和尚几少林拳脚功夫后,自我感觉实力大涨,和窣干过招的时候,本来单凭招式,则需要百十招才能解决,现在只论招式,已经能控制在几十招之间。不过缺乏实战的氛围,让他对自己的实力并不是很清楚,此时看出郭英杰似乎也身怀武艺,就有意让他完全施展,看看自己的底细。
    一个全力攻击,一个仗力防守,两人随即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
    看上去很好看,拳脚交错,尘土飞扬,直把两帮士兵看的头晕目眩。
    不过场中两人的表情可是个不相同,安禄山一脸笑容,越打越欢快;郭英杰却是眉头越皱越紧,手脚几乎都不敢再与安禄山接触。
    旁边观看的令狐霸也是暗暗赞叹,今天可是真是幸运,竟然能看到这么一场杰出的较技,如果是自己上场的话,恐怕表现也不会超过郭英杰。至于安禄山,令狐霸暗暗衡量,自己光凭力气就不是对手,拳脚上就更有差距了。
    嗨喉声中,两人已经交手几十招。
    “嗬!住手!”一声大喝,郭英杰跳了开去。
    搓了搓已经发麻发痛的胳膊,郭英杰勉强弯腰报拳道:
    “安兄弟好功夫!好力气!郭某服了!”
    言辞非常诚恳,表情十分认真,到是把打的正欢的安禄山弄得微微一愣。
    他可不愿意这么快就结束,忙道:
    “郭兄!我们还没分胜负呢……”
    “哈哈哈!好!好一场比武!王老弟,你的羽林军不错呀,竟然有这样的高手!”一个豪迈的声音和一阵脚步声同时响起,打断了安禄山下面的话。
    “程大将军说笑了!我这个羽林军将军不过是一个虚衔,他们可不是真正归我管!而且我还是右羽林,和他们不隶属呀!”另一个同样豪迈的声音响起。
    两个身穿明光甲的将军从门外走了进来,稍前一人六十来岁,是个身宽体胖,面带和煦笑容的老头;另一人才五十岁左右,身材干练,双眼锐利,脸上饱经风霜,一看就知道是个久经沙场的勇将。他们身后还跟着那个裴问仙和一大群的巡城金吾卫。
    安禄山不认识两人,但也大致能猜出其中一人的身份,应该是本来不管事的金吾大将军了。
    旁边的令狐霸身为安禄山的引导者,立刻赶到他身边向他介绍两人。
    前面一人正是安禄山猜测的,左金吾大将军程伯献,是大唐开国元勋程知节(程咬金)的孙子(根据正史)。另一人身份就比较受令狐霸推崇了,他就是当今名将王君廓,代郭知运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右羽林军将军,判凉州都督事,是对吐蕃的第一战将。
    “拜见两位将军!”安禄山,令狐霸,郭家兄弟,宋辞玉等连忙向两人行礼。
    “哈哈哈!几位小将免礼!”程伯献挥了挥手。
    “听说又有人在常乐坊打斗,刚好本座和王将军在衙,就过来看看!呃,你们继续,继续,不用管我们!”程伯献微笑着说出来的话,却是让安禄山等人有一种头晕的感觉。
    大唐武风盛行,士兵之中,赌斗之类的并不少见。只要不出大的伤亡,朝廷甚至还鼓励这样的比试。不过比试也有相应的限制,比如朝廷正式承认的,必须在校场进行,必须使用规定的器具等等。如果没有相应官吏在场,还是不合法的私斗。虽然朝廷也从来没有真正追究过这样的私斗,但程伯献作为军事主官之一说出这样的话来,还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咳咳!”王君廓显然也没想到程伯献会这样说。
    “小侄拜见王叔父!”郭家的两个兄弟上前向王君廓行礼。
    “哦!你们是英杰和英乂吧!几年不见,都成壮小伙子了!怎么样,你们这几年过的好吗?愚叔忙于战事,没有好好关照你们呀!”王君廓笑着打量着眼前的两兄弟。
    “劳王叔父挂念了!小侄们一直过的很好!”郭家兄弟对于王君廓也非常尊敬。
    “就是嘛!都是大唐天子的兵将,如此亲睦相处多好,何必打打杀杀!有这个力气,还不如多练练拳脚,你们的杀伐,不应该向内,应该对着那些敌人去!将来要是上了战场,有的你们杀的!”程伯献还是一贯的笑眯眯。
    但他的一番话,却是让安禄山刮目相看。
    程知节大智若愚,这个程伯献看来也很有乃祖之风呀。
    既然堂堂的金吾大将军都发话了,为了不被抓到衙门去,这边的百多号人自然是立刻群起响应。
    一个北军一边口称抱歉,一边狠狠的帮一个南军抚mo伤口。
    一个南军一边用力的勒紧固定北军手臂的绳子,一边温柔的问他现在是不是舒服点了。
    ……
    看到南北两军如此和睦,程伯献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嗯!好!既然大家已经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那今天的事情本座就不再追究!大家都散了吧!”
    看到南军和北军同时欢快的向门外跑去,程伯献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现场还留下安禄山和郭家兄弟等几个高级将校,看到安禄山和王君廓一脸迷惑,其他众人却习以为常的样子,程伯献摆出招牌的笑容,对两人解释道:
    “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发生,要是都抓,恐怕整个金吾卫改成牢房,也不够他们住的!再说就是抓了,还不是隔天就放。没什么好处,却要白白看人的脸色,金吾的人才不会这么傻。今天要不是那个小火长说是百人以上的械斗,金吾卫根本不准备派一个人过来!”(一般这样的纠察只是普通金吾卫负责,程伯献是恰逢其会!)
    安禄山看到旁边令狐霸郭家兄弟尴尬的表情,自然知道这是真的。
    唉!原来这才是真正的京城禁军!本来以为除了训练士卒,就没法得出成绩了,眼前不就是一项极好的功勋点吗!看来,自己今后的生活会很有趣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十七节 昆仑奴唐姆
    “你家有几口人呀?”一个低矮肥胖的低级文官翻着厚厚的户簿,头也不抬的问道。
    “回官爷!小老儿家有八口人!嘿嘿!一个老伴,三个小崽!”一个身高体壮,六十来岁的老头脸上挂着谦卑微笑。
    “小崽?呵呵!丁口有几个呀?”文官的笑容很厚道。
    “钉口?”布衣老头一脸迷惑。
    “就是有几个青壮男人?”旁边一个身穿整洁布衣的华发老头解释道。
    “噢!是说后生呀,三个呀!就三个小崽!嘿嘿,今年老大刚添了个小小崽!老二也刚娶了亲!”布衣老头的脸上露出了自豪。
    “噗”一旁坐着休息的安禄山忍不住喷出了口中的茶。
    又是小崽,好像是生小肥肥似的!安禄山笑着挥退手忙脚乱要过来帮忙的里正(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及州县之郭内为坊,郊外为村,里及坊村皆有正)。
    那个文官也是笑的露出了牙齿,虽然老头已经老了,但只要不过六十,他就也还是丁男,不过募兵到是真募不到他头上。
    “全家有多少口粮田呀?”随手将户籍簿还给里正。
    “口粮田刚好两百亩(唐亩),桑榆田还有几亩!嘿嘿!还算可以!”老头此时的脸色是侥幸中带了一丝无奈。
    安禄山却是微微一惊,唐律,民户中十八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其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田地。怎么现在一个四丁之家,竟然只有两百亩田地。现在还是盛唐时期,田亩兼并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老翁!想不想让你家小伙当兵呀!这样可以免杂役呢!”官员的脸上一片的和煦笑容。
    “当兵?不!不!好男不当兵!当兵有什么好,现在田地比以前少了,但养活一家人还是没问题!”小老头的脑袋摇了的像拨浪鼓。
    “哈哈哈!老翁!这次选兵,乃是府兵外募兵!除了本人口赋全面,还可以免全家的徭役,而且这次负责的募兵的,就是我们羽林军!要是表现好的,随时可以成为禁军的一员!到时候,荣华富贵,可是享之不尽呀!”安禄山大笑着站起来。
    “当禁军呀!就是那个一头羽毛的兵吧?”老翁一脸崇敬。
    安禄山缓缓的点了点头。
    “好呀!好呀!要当!要当!”
    没等老翁说话,院子中就已经冲出了一个兴高采烈的二十来岁青年小伙。
    唉!这到底是第几户了!安禄山暗暗感叹。这些从没募过兵的户部小吏,根本就没什么用,幸好自己长了一张灵活的嘴,每次都用有可能加入羽林军来诱惑他们,天知道他们实际上会去那里,最好的差使,就是被分配到诸卫番上的士兵那里,真正成为皇城的禁军,几乎不可能。
    *******************************************************
    开元十二年,李隆基诏命左右羽林军取京旁州府兵及白丁,以户部印印其臂,为二籍,羽林、兵部分掌之,州县毋得杂役使。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安禄山大量的结交了南军北军中人,他的高超武艺的名声,已经开始在军中流传。
    而长安城中也可以说是的风云变幻。五月,朝廷停诸道按察使。六月,山东旱,朝廷命选台阁名臣以补刺史,以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长安崔沔、礼部侍郎、知制诰韩休等五人出为刺史。七月,突厥可汗遣其臣哥解颉利发来求婚。同月,奚州蛮覃行璋反。
    这些事情基本没影响到安禄山,和他真正相关的,就是由他提议,并且参与主持的长安书馆,在五月中,正式在朱雀大街的中心地带开始建造,但七月末的一件事情,却让安禄山不得不出来募兵躲避一下风头。
    王皇后的兄长太子少保王守一,因为皇后无子,就向明悟和尚祈求帮助。众所周知,和尚经常在大唐后宫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明悟这次虽然没效法他的前辈,却也做了一件不光彩的勾当。为皇后祭南北斗,剖霹雳木,书天地字和李隆基的名字,合而佩之,祝曰:“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结果事情败露,王皇后废为庶人,移别室安置,贬王守一为潭州别驾,中路赐死。刚调到京师不久的户都尚书张嘉贞,也坐与王守一交通,贬为台州刺史。
    作为和张嘉贞关系密切的安禄山,自然也见过那个王国舅几面,虽然早有提坊,没有深交。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主动请求出来募兵。当然,顺便就是从这些白丁中,寻找自己将来可以用的心腹,羽林军中的纨绔子弟太多,这些人根本不足以当兵当将,最多只能当当参军。
    看到旁边已经在收拾行装的壮实小伙子,那个肥胖的官员搓搓手向安禄山请求道:
    “安旅帅!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五个新丁,任务完成的差不多了吧!”
    “哼!”安禄山冷哼一声,这个死胖子,净找一些普普通通的农户,累得自己好几天了,都没找到合适的人选,难道不知道找一些豪门大户或者是光杆流氓要壮丁?
    “嗯!差不多了!今天就这样吧!”这些农户家中哪这么容易就找到好汉,安禄山一按腰间的唐刀,站了起来。
    看到老翁老嬷一脸悲伤,小伙子一脸兴奋的分别场景,安禄山也有几分辛酸。
    前世的双亲已经没法相见,这一世的母亲却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唉!实在是有点羡慕呀!
    “站住!别跑……”
    “啪啪啪……”
    一阵急促地震般的脚步声和远远的喊叫声打断了安禄山的正在酝酿的感情。
    “混蛋!”
    安禄山一声怒喝,身躯动也没动下,就是反手一拳向后击去。
    “嗷……”
    正准备从安禄山身边跑过的人影一下子被安禄山击退了几步。
    让安禄山感觉稍微奇怪的时,打中的感觉,明明象是一个人,但这叫声,怎么感觉像是一头野兽呀。
    “嗷!哦嗷呵嘎,喝嚷呼听呵噢喊……”一阵稀奇古怪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好家伙!你跑!你,到是跑呀!看,看我不抽死你!呼呼……”一阵急促的喘气声和叫骂随着一阵轻浮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刚好现在心情不好,安禄山干脆准备找点乐子消遣消遣。
    慢慢的转过头来,沉声喝道: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追击本官!还不……”
    看到身后的情形,却是让安禄山的话句微微一顿。
    “……从实招来!”
    面前非常熟悉的场景,让安禄山一阵好奇,勉强把后半句话说完。
    一个手上绑了结实麻绳,仅在腰间穿了一条鼻犊短裤的壮实黑奴,正满脸痛苦躺在地上,嘴上还不停的叫骂着,稍远处则是几个奴仆打扮的强壮汉子拿着皮鞭往这边追来。
    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