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27部分

大唐军魂-第127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恪还曾稍稍的透露,婚后可能无法再到特卫军中,需到封地上去了,皇帝也可能会另有任命,让李业诩挺意外。
    季业诩把诸多事儿处理的有些条理了,已经到了三月末。还好府中没什么事儿,几个小东西没闹病什么的。李靖也没使人唤他,让李业诩少些担心事。
    只是李业诩心里有些愧对家人,当初答应郑燕隔些日子就回府一次,却都没能如愿。两个,多月间,也只回去了一次,惹得郑燕对着他抱怨了一大通,自是要李业诩额外补偿一些欠下得东西。
    害得李业诩在军营里辛苦。回家也没得空闲,幸好家里有一个身子稍弱的,要求不高。还有一个产假中,不然李业诩得累趴下。李业诩也感叹,土地不能荒废太久。不然再接着耕种,需要费更大的力气。
    此时离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交转指教李承乾一事也过去了一段时间。
    李业诩在进宫向李世民奏报诸事进展顺利的时候,李世民问起了此事。李业诩只得无奈地说,待过几天就去东宫拜见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却不许。说既然事儿都交办的差不多了。要他今日即去东宫转转。并说太子李承乾已经向他询问过几次了。李业诩没法,只得应诺,本来还想汇报完毕后即回府,把欠下的债还一下,却也只得把这棘手的事儿先去完成。
    李世民亲自带着李业诩来到了东宫。
    李承乾正在丽正殿听孙颖达说教,李世民吩咐近侍不要声张。和李业诩站在微开的窗外看。
    不愧为当朝的大儒,孙颖达不用看书即可口若悬河地讲上大半天。一通之乎者也的言论把李业诩听得云里雾里,李世民却听得挺有味儿,里面坐着听讲的李承乾好似也是津津有味地听着。
    李业诩也发现。虽然李承乾一带恭听的样子,但细心瞧之下,还是发现端倪,明显是人在心不在的样子,两眼滴溜溜地乱转,不知在想些什么事儿。
    待孔颖达讲完课。李承乾恭送着这位太子右庶子出了门。
    孙颖达看到外边的李世民和李业诩,很是意外,却也只是行了礼即离去。李世民领着李业诩走了进去。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和李业诩进来,也很是惊异,忙上来恭敬地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乾儿免礼”李世民对李承乾刚才异常认真听孙颖达讲课还是挺满意的,“你以往也几次对联说。想向李翼请教一番,如今联把李翼给你找来了,你可得虚心讨教啊!”
    “是,父皇”李承乾还是很恭敬地行了礼,接着又对李业诩行了礼。“李将军文采与武功皆非凡。还请多多指教!”
    “太子殿下客气了,末将只是个武夫。文采哪敢与太子相比。也请太子多多指教!”李业诩还一礼。
    看着这一切。李世民呵呵笑着说了几句。又叮嘱了李承乾一番。满意地走了。
    初入东宫,李业诩本能地先看看宫殿的结构,及可以进退的地方。看着一脸严肃的李业诩。李承乾有些拘谨。也不知该如何问话。
    “太子平日里在学些什么?”李业诩先开口问道。“刚才看太子听课挺是用功的!”
    “别说了,都是些儒家杂学”李承乾撇撇嘴道,“孤天天听这些。早就听烦了!”
    “哦,那太子喜欢什么?”李业诩一听这些难懂的古文也是颇为头疼,笑着问道。
    “我喜欢吟诗论月,习武仗剑,只是处于太子位,一切不能如愿。哪像李公子般,”李承乾一副羡慕的样子。
    “末将无才无学,只是略懂一些杀敌本领,太子有何羡慕的!”
    “李将军过谦了!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李承乾抬着头。声音高亢地吟出这道诗来,“李公子,你所作的这首诗。真的是太有气势了,文采更是无人可及,如何说无才无学?孤可是时常吟诵。而你在几次征战中所展露的。颇有诗中写力抗胡敌的模样,让孤甚是敬佩!”对李业诩的称呼也从李将军变成了李公子。
    “不敢当太子夸奖”李业诩一听,有些汗颜,自己盗用别人的诗。几年过去了。还被人称赞,很是惭愧。李承乾却从这首诗开始说起,再说及李业诩所“作”的另外几首诗,并把李业诩在平定解薛叛乱及这次出征吐谷浑战事中所表现…二二,都大大地称赞了,番,不停地问这次出征中发生的一糊手儿。脸上一副向往的神色,还央求李业诩再作几首诗让他开开眼,表情也变得活泼起来,
    李业诩也只得又一次把此战中的一些经过讲了一遍,心里已经记不起来与人讲了几次这事儿,但做诗的事只能婉拒,不能再如此无耻下去,盗用人家的名作。
    李承乾也没强求李业诩做诗、听了李业诩讲的吐谷浑战事经过。很是感叹道:“孤也多想能领军上阵杀敌”。
    “太子身份尊贵,皇上如何会让太子去领军”李业诩笑笑。不说李承乾有没有领军的那份能耐,即使有,如今大唐战将如云,李世民如何会让其去领军?万一出些差池,那就是天大的事儿了。
    “这孤也知道,孤就像笼中的鸟儿一样。整天都呆在这宫里。没个,人说心里话,也没事儿让我做。无聊死了李承乾吧了口气,脸上的表情与十六七岁的年龄不太相称。但这种表情只是持续了一会,眼睛滴溜一转,忙不迭地问李业诩道:“李公子。不,我还是唤你一声业诩兄吧。你真是愿意来指点我的?还是应付我父皇的?。
    “太子如此称呼,末将实在不敢当”。李业诩恭敬地行一礼。“末将实在不敢言指教。若太子愿意,我们可以一起聊些话儿。”
    “唉,业诩兄,你别这样。我三弟都是如此称呼你的,我也愿意如此称呼你,你也别称我太子了。唤我声乾弟吧”。李承乾脸上的表情很是认真。继尔又叹了口气说道,“我在宫里都闷死了,以前常听三弟讲。你与他一道喝酒耍疯,很是自在李承乾露出很是向往的样子来,与刚才那副在李世民面前谦恭的样子判若两人。
    “这个季业诩纳闷着,为何李世民的儿子人前人后的表现都大相径庭呢?李恪如此,眼前这个太子也差不多。李恪和太子关系难道还挺不错的。这样的事儿也会和李承乾说?“是有过几次,不过近些时候蜀王和在下都忙于军中事务,已经好久没时间出去喝酒玩乐了”。
    这是实话。李业诩真想对李承乾说,被你的老子压榨,自己整天都忙于军中事务,如此大好年华。长安的花花世界都没有时间去光顾。那些酒楼什么的,还有一些鲜艳地方,都极少去,若有个穿越者联盟的话。估计自己是最辛苦最惨的一个。得去找联盟的主席或者负责的人儿去诉诉苦。
    “我还是负羡慕我三弟,常能找你聊天讨教,能到军中领军职。好好地过一把带兵的瘾。我呢。整天呆在东宫里,除了逢一些节日什么,连父皇和母后都很少见到,更别说这些弟妹们了,也没什么机会出宫去。若要出宫。也得父皇同意,还有其他人,如此这点,还不如普通百姓家的儿郎!天天听着这些死板的大臣们说教,我都听腻了,耳朵都起茧了”。李承乾说着,似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一样受委屈。
    寺业诩愣了一下,一下子接不上话!
    李承乾话说完,又似想起什么道,“业诩兄,这些话你可别和父皇说。若父皇知道了,定是会责罚我的。”
    “太子如此信任在下,那我如何会说与旁人听?”“父皇整天忙于朝事,我却不能为其分忧,整天无所事事呆在这里,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些忧色,“我今年已经是十七了,业诩兄,你十七时候,都已经领兵出征,平定解薛的叛乱了,看我三弟,也已经在军中呆了快一年了!”
    “太子想为国分忧,此是大唐之幸,你若与皇上说了,或许皇上他会同意的”李业诩笑笑说道。
    其实他并不太清楚如今的太子能做什么。是否能帮助皇帝处理朝事,或者能如李恪一样做其他地方领职,只是知道,若李世民有什么不便。外出巡视,或者生病不起。可令太子监国的。
    “我如何敢与父皇说”。李承乾脸上露出一些惊慌的表情,“父皇觉得我该学的东西还多着,所以让这些人成天教我这些东西!”
    这些话太敏感了,李业诩忙转换话题,聊其他的事儿。
    慢慢地,从李承乾话中,李业诩也了解到为何李承乾想与他结交。
    李业诩长得异常高大英伟,且一脸正气。无形中流露的那份气质让人不由自主地欣赏,且文采武艺极佳,当日在宫中一招就把李世民的侍卫揍趴下,且马术、箭术也是极其出众。文采更是不凡,几首诗已经引起的极大的轰动,还有上次出征平定解薛的叛乱,及这次吐谷浑征战中所表现的,都是异常勇敢。还有得自李靖真传的兵法谋略,王公国戚家的那些少年公子都极其崇拜。作为太子的李承乾也不例外。
    所以李承乾也一再央求李世民让李业诩来指教他一下。
    看着一脸真诚表情的李承乾。李业诩有些揣度不出他如此说话是为了什么。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又不是一副很有心计的样子,话语间还是有不的抱负。怎么感觉眼前的这太子和历史上记载的不太一样呢?
    李业诩再陪着李承乾说了一会话,即告辞出来,李承乾一再叮嘱李业诩几日再去和他聊天。并教他做诗和练武己
    李业诩觉得李承乾天资还算聪慧,只是用后世的话说,生活条件太优越了。又无所事事,人很是浮夸,亲生父母虽就在身边,却无法时间见面,得到他们的关爱也少,是个有些叛逆的大孩子。
    史书上记载的,李承乾在东宫中整那些突厥部落样,搭帐篷,饷养牛羊。割肉猥着吃,或许是闲着太无聊了。搞些花样出来取乐而已。若有事做,可能不会变成那样。
    此时的李业诩也有另外的想法,若能延长孙皇后的寿命。且能影响李承乾的思想,那大唐后面的历史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若是如此。没有武氏的乱国,大批忠臣武将被清洗,那大唐的辉煌会不会持续更长时间呢?   
第八十二章 李业嗣
    旧孺蹿情稍安定下来,李业诩终千可以实现自只的承诺,陶凶程狭回府去一次了。
    得知李业诩终于有些空闲了,府里的众家人们都很是高兴,郑燕、云儿、小月只是喜上眉梢,连网一岁半的小李征也是兴奋异常。李业诩回到府中,李征即粘着李业诩,要这个难得回家的父亲陪他玩。
    天气已经有些热了,李业诩陪着穿着开档裤的小李征玩小小的家伙天生对武器感兴趣,李业诩用木头制作的几把各种形状的刀剑,都是小家伙最喜爱的玩具。
    府里前厅内,已经走的很稳的小李征正拿着一把木剑,与手拿一把木刀的李业诩对抗着,嘴里还哼哼哈哈地喊着,李业诩则在一旁作被砍中的痛苦样,惹得李征大笑不已。郑燕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与抱着小孩的云儿和小月指指点点地说着,都是一副异常欣喜的表情。
    这样温馨的场面,这么几年来也未有过几次,郑燕想着都有些心酸。嫁给李业诩后,李业诩总是忙忙碌碌的,没多少时候呆在家中,比当了宰相的祖父李靖还要忙。郑燕也希望着,以后李业诩能多些时间呆在家里,李业诩也曾对郑燕说,这几个孩子他都想亲自教育他们。
    李征个。头长得挺快,才过了九个月就会讲话,十个月就可以扶着墙满屋跑了,让府里的人挺是惊异。而且面容与脾性是异常酷似李业诩,这也让李业诩对这个,看似还比较出众的小东西很是喜欢。
    玩了一会小家伙也可能累了,据了手中的木剑,要李业诩抱他出去玩了。
    李业诩抱着李征来到屋外的院子里,网到院子里小家伙就要下来玩。
    “爹爹,我要爬树”李征走到一棵旁,抱着树干试图摇晃这颗树,并抬着看着相对于他来讲很高的那棵小树,却发觉这树并没有晃动起来。
    “征儿,待你再长大一会,爸爸再教你爬树好吗?”李业诩上去牵过李征的手。
    “爹爹,爸爸是谁啊?”李征抬起头,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李业诩道。
    “爸爸就是爹爹我”李业诩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道,“以后你可以叫爹爹也叫爸爸,好吗?但不许与人说!”
    “好的。爸爸,爹爹小李征似懂非楼。
    爹爹、父亲这样的称呼,怎么都没爸爸听着亲切。李业诩不知道爸爸这个称呼从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若自己的儿女们以后能这样叫自己,那听着的感觉舒服多了。
    后世自卜叫一直唤着父亲叫爸爸,这称谓中凝结的那份亲情,不是太过于正式的父亲和时下常用的爹爹这两个称谓可以比的。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称谓会不会被人误解。
    正自玩耍间,李业嗣和李栋跑进府来了。
    李业诩吩咐门房,因他在府中的时间不多,无论是谁来拜访,能拒绝的都拒绝,但唯有祖父李靖客祖母张氏,还有父母亲,及李业嗣、李标过不需要通报,即可进府,郑氏家人来的话自有郑燕会决定。
    李标是直接从看守门房的家仆那一连声的问好中蹦跳着进了府中,已经长得异常高大的李业嗣在后边跟着。
    李业嗣和李标都对郑燕所生的李征特别的喜爱,每次过来都是带着李征一块儿玩,而云儿所生的李衡和小月所生的李微,兄妹两个也只是偶尔去逗玩一下。或许是时下的传统如此。嫡子更有地位,容易得到家里人的宠爱,也可能是李征第一个出生的缘故,李业嗣和李标对李征相熟久了。
    李征亲热地叫唤了李业嗣和李标后,跟着李栋去玩了,李业嗣却留在李业诩身边。
    兄妹两个时常到府中来,但却很少看到李业诩,上次李业诩回府已经是傍晚,两人白天来过,已经回去了,今日听说李业诩一天都呆在府里,一早就跑过来玩了。
    “翟儿,最近武艺练习的如何了?”李业诩看着边上有些扭捏的李业嗣问道,“祖父这段时间可能没空指导你,兵书上的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来问大哥!”
    “大哥,小弟我可是每天一早起来就练武了,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