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5部分

大唐军魂-第15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依然有些疑惑的眼情,毕竟眼前的李业诩才不过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年,虽然刚才见过他的博杀技艺,但还是将信将疑,若非是李靖极力推荐,李世民还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让李业诩去训练一营士兵,毕竟李业诩太年轻了,且没有任何军旅的经历…但李靖的推荐及看了刚才李业诩的表现,让李世民最终下了决心!
    李世民一双锐利的眼睛看着李业诩,李业诩只是一脸肃然地目视前方,脸上写满了自信。
    可能就是因为李业诩脸上的这份自信和从容,身怀绝技却没有一丝张扬,还有一些说不清的因素,让李世民有些喜欢甚至挺是信任眼前这个年轻人。
    “朕,很少看错人,相信你能行,”李世民终于露出了赞许的笑容,“你说说看,一次能训练出多少人来?”
    “陛下,有几十人就不错了,先是体能训练,不能过关者即被淘汰,意志不坚者也要淘汰,技艺不行者也要淘汰,能坚持到最后的应该不会多的,更重要的是,必须忠诚,对皇上、对国家忠诚,”李业诩感觉到李世民的怀疑,一下子还真的不知道如何说服眼前几位。后世自己在特种大队训练时,能从训练营合格毕业的也没多少,可这些自己不能说啊。
    “朕还是先看你试训练的成果,再做决定,”李世民似下了什么决定,口气一松,说道,“药师,你去安排吧!”
    “是,陛下,老臣自会安排,到时再告知陛下,”在边上听的有些紧张的李靖忙上前说道。
    李世民同意了他的安排,李靖终于松了口气,为了李业诩如何出道的事,李靖这段时间可没少费心思,以李业诩之才,放在军中当一名小校尉,真的是太大材小用了…如今终于找到这么一种快捷的方式,得到皇帝的认可,李靖终于放了大半的心,现在唯一担心的是,李业诩所做的会不会让人失望。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李靖觉得不应去担这个心,李业诩这段时间所表现的,实在是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
    “唔,那也行,”李世民微微点头,转尔又换了种表情,“贤侄,听你祖父讲,你还准备设计几种武器和装备,皆是我大唐所未见的,可有此事?”
    “是的,陛下,”李业诩转头看了看李靖,见他没有什么表示,“我准备画好设计图,先交给我祖父过目,再看看是否有可能生产,还有一些东西,我已经制作出来,觉得在战争里会大有用处!”
    “陛下,东西在臣这儿,”李靖上前说道,把手中的东西打了开来,“这是李翼新制的望远镜,请陛下过目!”
    “哦,望远镜?是什么东西?”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东西,满是好奇地问李业诩道,“贤倒,你演示给我看看,有何用处?”
    “陛下,望远镜,就可以看见很远地方的东西,”李业诩从李靖手里接过望远镜,对着远处的景物调整好焦距,交给李世民,“你看看那颗树…”
    “哇!”李世民接过望远镜,从目镜里看到远处放大拉近的物体,又挪开眼睛,眯着眼睛看看,再用望远镜看,忍不住发出一阵惊叹,“此物是如何制作的?”
    “陛下,是用水晶切割磨制而成的,用几个凹凸的镜片,组合在一起,我也是无意中发现的,只是这个磨制的工艺不太好,清晰度不够,有些模糊,”李业诩对拿着望远镜翻来覆去仔细研究的李世民说道。
    “这个东西将作监中能制作吗?可以大量生产吗?”打过仗的李世民一下子明白望远镜的用处,看着李靖和李业诩说道。
    “陛下,如果知道制作的缘由,肯定可以,其中的工艺并不复杂,只是制作比较繁琐,如果水晶成色更佳,打磨的工艺更好,那制作的镜片看着也会更清晰,”看李靖没说话,李业诩忙回话道。
    “这个材料和工匠朕会想办法,必须得生产出来,此物于军中大有用处,”李世民眼中充满亮光,把手中的望远镜交给抓耳挠腮想一看究竟的候君集。
    “陛下,此物在作战时可先一步发现敌人,占得先机,”不愧也是一位常领兵打仗的将领,候君集一下子就明白了望远镜的用处。
    “陛下,还有此物,与司南相似的用处,可以指示方向,携带更是方便,”李业诩从怀里摸出包裹着的几个小小的指南针,交给李世民和候君集各一个。
    “这是什么?”李世民又是满脸惊异。
    “这叫指南针,这端指示正北方向,这端指向正南,”李业诩示范着说,无论如何转方向,两针都指向固定的一个方向。
    “有此物,行军作战时不容易迷失方向了,”李靖在边上补充道,“陛下,臣觉得,改良并生产望远镜和指南针,装备于军中,定是大有用处!”
    “唔!言之有理,朕也如此认为,行军打仗时,此两物真是大有用处,这样吧,贤侄,就由你指导将作监的工匠们改良制作,记住,不可让不相关的人知道和插手,药师,一切就由你安排吧!”
    “臣明白,”李靖忙应声答道。
    “贤侄聪慧,实是出乎朕的意料之外,药师,朕恭喜你有此佳孙,”李世民满口称赞道。
    “多谢陛下称赞,老臣希望李翼多能为国效力,因此举贤不避亲,向陛下荐举!”
    “药师此言差矣,如此人才,早就应该向朕荐举了,”李世民会意地点点头,“朕知道,你药师所荐之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陛下,李尚书一心为国,忠心可鉴,可恨的是竟还有人进言弹骇,”候君集脸上似有愤愤之色。
    “朕知道,此事已经过去了,不必再说,好吧!那今日先议到此,药师,君集,你们都退下吧。业诩贤侄,你留下,朕一会和你拉拉家常,”李世民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吩咐道。
    “是,臣告退,”李靖、候君集一礼后都走了出去。
    面对李业诩投去探询的眼神,李靖出去前神色平淡地笑了笑…   
第二十七章 共餐
    李世民转身走到矮榻边坐下,吩咐上茶。
    “贤侄,你也坐,今日朕就和你聊些家事,”李世民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示意李业诩坐下。
    李业诩坐在李世民下首,心里有些稍稍的紧张,李靖不在,单独与当今皇帝相处,不可能那么自在,也不知道李世民留下他要谈些什么,不过看李靖临走时的眼神,应该不会有为难的事。
    李世民捧起茶杯喝了口茶,“恪儿和你一向交情不错,常到你们府上,朕说了几次他也不听,也就随他了,”李世民端起茶,吹了口气,开始了话题,“恪儿从小聪慧好学,在弘文馆课业不错,却更喜欢舞枪弄棒,也曾钻习过兵法,自小立志要像朕一样扬马提枪,征战沙场,立一番功业,前些日子又缠着我要拜入你祖父门下学要枪法和兵法!”
    李世民说的有些犹豫,像是心中有多个主意采纳不定一样,“可是朕不能答应他…恪儿自小深得我喜爱,我是希望他能学点东西,可是…唉!”
    “陛下,恪王爷是来过几次,要我祖父收他为徒,我祖父没答应,”李业诩纳闷着,你李世民不想让李恪上我们家来,那他敢来吗?分明是你允许他来的么…不想让李恪拜师,又想让他学,莫非…
    心里有些明白过来。
    “你可知道你祖父为何不愿收恪儿为徒啊?”李世民看向李业诩的目光有些玩味!
    “陛下,我…李翼愚纯,不明白陛下的意思,”李业诩不傻,这种关系到朝中权力平衡的事儿,即使知道也不会说。
    “药师在朝中位高权重,入他门下,朕怕被授人以柄,”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着李业诩,仿佛知道他所想的一样。
    “哦,是这样啊,”李业诩作恍然明白状。
    好一会,李世民才开口,“恪儿想学,我也希望他能学一点…”探询的目光望着李业诩。
    “陛下是要…”李业诩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恪儿也不能老是出宫往你府上跑,贤侄,你母亲和恪儿母亲淑妃是自小的玩伴,如姐妹般情深,但你母亲长久未进宫来看望淑妃了,”李世民看着李业诩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陛下,那我以后多陪母亲到宫里来给淑妃请安,顺便看看恪王爷,”李业诩再不能装傻了,李世民的意思已经够明白了。
    李世民眼里赞许的神色更多了。
    聪明人对聪明人说话,并不需要太明白。
    “咕…咕…”李业诩肚子发出了点声响,看天色已经是中午时分,一个上午就吃了云儿准备的一点食物,还一直提着心,能量消耗的多,早饿的慌了。
    “哎!已经是午膳时间了,朕也肚子饿了,今日你就陪朕在这儿用餐吧,把午膳送到这里来吧,”李世民吩咐近侍道,有些想笑,又忍着。
    “陛下,这怎么可以,李翼不敢,”要和李世民一起吃中饭,这面子也太大了,即使自己饿的前胸贴后背,这饭也是吃不下的啊,李业诩虽然说有颗沉稳的心,也不免有些心慌。
    李世民呷了口茶,对李业诩露出个轻松的笑容,“贤侄,无妨,今日我们说好了只聊些家事,就不要以群臣相称了,你就称我一声叔叔好了,我们喝酒聊天!”
    “陛下,这…李翼不敢,若是被我祖父知道,定要责罚我,”李业诩吓了一大跳,忙起身一长揖道。李世民的提议怎么一个比一个出人意料?!
    自己叫李世民称作叔叔,这玩笑也开的太大了吧!?万一不小心写在史书上,估计不被后人置疑死,也要被骂人的唾沫淹死。
    “我说无妨就无妨,你祖父知道我的脾性的,我和药师私下里也是如此,常喝酒聊天,不以君臣礼相待,”李世民再一次露出和善的笑容,眼前这年轻人虽然是看似有些慌乱,但身上的那份从容还是没变,这点让他有些吃惊。
    “陛下,”你和李靖一起怎么样相处那是你们的事,想吓死我啊,千万别玩我哟---李业诩心里七上八下的,都说皇帝喜怒无常,今日和你喝酒,谁知道明日会如何待你。
    “业诩贤侄,你不给我面子啊,”李世民佯装要生气的样子。
    李世民都这样说了,李业诩不敢再推托,心里叹了口气,反正在这儿随你处置了,“陛下…叔叔,那我就陪你喝,”口中叫出来叔叔这两个字太沉重了,叫皇帝称作叔叔,总觉得挺怪的,太不合适了,想想如果在后世和毛哥等如此称呼;和胡哥一块喝酒,会如何呢?吓,不敢想。
    历史上这么多皇帝,要求人家称他为叔叔的应该是为数不多吧?!李世民如此相待,是心胸开阔呢,还是驭人之道已经出神入化了?
    但至少有一点,李世民爱惜人才,有都能的人会得到他的认可,也难怪平民马周会因一篇文章而得到李世民赏识,一步登天,并最终入相,成为国之栋梁,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我们今日边吃边聊,”李世民对着沉思的李业诩说道,“我一早把你叫入宫,你一定饿了,哈哈!年轻人最容易饿了,还是长身体的时候。”
    “啊,”自觉都三十的年纪,还说长身体?李业诩自己都没注意这个问题。这李世民,不但帮着掩饰了自己的尴尬,还让自己心里有了更多的亲近感…皇帝也不总是高高在上的么。
    不想太多了,即使李世民是刻意如此,只要自己不乱说话就是了。
    满满一桌菜上来。李世民帮李业诩倒了杯酒,自己先动筷子,“来,贤侄,吃,尝尝宫里厨师手艺,”把一只鸡腿夹到李业诩面前,再端起酒杯,“我们干一杯!”
    受宠若惊就是这种感觉吧,李业诩升华到了做梦的境界,皇帝给自己夹菜。“谢谢叔叔,我一向不大喝酒,”大中午喝酒的,总觉得不合适,万一一会被李世民灌醉了,醉醺醺出去,脸就丢大了。
    “没事,我们少喝一些。”李世民干了自己杯中酒,李业诩也只得干了。
    “唔,尽挑自己喜欢的吃就行了!”
    一杯酒下肚,李业诩竟然有些微晕的感觉,酒味道不错。
    酒能壮胆,二杯下肚,李业诩心中忐忑的感觉慢慢少去。
    “贤侄,你今天多大了?”冷不妨,李世民问出这么一句。
    “叔叔,侄儿今年满十六了,”李业诩一愣,李世民怎么这么八卦,问自己的年龄?有何意图。
    李业民侧过头,脸上看不出什么变化,“那也是到婚娶的年龄了,有没有定下亲事?有中意的姑娘否?”
    “叔叔,侄儿现在还未有任何功业,何以敢言成家,”这十六岁就娶妻成家,好像太过分了一点吧,怎么也要挨到二十以后吧!
    “早些成家有何不可?朕当年也是如你般年纪成了亲,哈哈!”李世民得意地笑起来。
    哦,李业诩好像记得历史书上是如此记载,李世民十六岁时娶了十三、四岁的长孙氏,明显就是拐骗未成年少女,还在这儿吹牛!
    真是的,有些过分了…
    等等,这流氓皇帝问起这事儿是啥意思?!   
第二十八章 李恪母子
    正自疑惑间,李世民却转换了话题。
    “知道你祖父为何向我举荐你吗?且闹出大的动静来?”李世民没看李业诩,拿起一只鸡腿啃了起来!
    “这个…我不清楚,”这倒是真的不知道,不过如此高调做事,不像李靖的性格。
    “我知道;你祖父他想辞官,”李世民呡了口酒,继续面无表情,“他是大唐的肱股之臣,他是我非常尊敬的前辈,引以为师长,在朝中和军中也是德高望重,这江山有他无数的功劳,朝中有人对他有意见,这很平常吗!”
    李靖亲口说过不会辞官的呢,难道几天就改变主意了?还是…
    “药师年轻时曾说,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我这个当皇帝的不开明吗?大唐北疆未定,还有更多的事需要他去做,”李世民有些愤愤。
    这问题太敏感了,李业诩不敢说什么,李靖想怎么做,自有他的目的。
    “你李业诩是他李靖从小一手调教的,”李世民语气略显激动,“我知道他的枪法和兵法对你倾囊相授,这些日子他也在我面前多次提起让你从军及训练兵士之事,我相信药师的眼光,他推荐的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李世民说完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