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51部分

大唐军魂-第151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兵贵精不贵多,在那一片高原地带上,兵力更是不宜过多,不然不易展开,数量众多的军队汇集在那里,不说不能灵活出击,只是一个粮草的供给就是个异常重大的难题,而且许多地方连战马的草料都不能生长。因那片高地地势险要,各方侦探情报都不方便,更是可以突出一个奇兵的用处。吐蕃三十余万大军,不可能集结在一处,所以要以我方军队,快速、连续袭击吐蕃大军,在吐蕃人未掌握我军动向前,给予敌方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打掉吐蕃人的士气,歼灭其有生力量!”
    “李老爱卿言之有理,你每次领兵,都是以少数的兵力战胜大量的敌人!联同意你的意见”。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
    “但也得防吐蕃人分兵进击我边境其他地方,一定要严令各边州作好应战的准备!”“李老爱卿智虑过,联甚慰,联还想问你,你觉得何人领兵为佳!”
    “陛下,臣本愿领兵出征,无奈身体欠佳,耐不住高寒,臣荐兵部尚书侯君集!”
    “与联想得不谋而合!哈哈”李世民大笑两声,其实早已经和李靖谈过领兵将领的事了,如今只是两人一唱一和地在朝堂上提出来而已。
    出征的事儿决定下来,主帅有着落,李世民和众臣双讨论了一番作战事宜。
    第二日,朝廷发布出征的诏命,以吐蕃攻击归附大唐的多弥和白兰诸地为由,出兵反击吐蕃。
    诏令以兵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特卫将军李业诩为副,并以李业诩为河源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简为佻河道行军总管,共率步骑六万击之。
    兵力比李靖说的五万多了一万!
    同时令青海李大亮部,段志玄部及其他边州做好迎击吐蕃进犯的准备。
    李世民和李靖对大唐军队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吐蕃三十五万大军进犯,只是派遣了六万的兵力出击”   
第一百一十五章 检校行军大总管
    毒君集率本部约万两千余李业诩稍课此从长瓒冗双,一路快马加鞭,也刚刚行至成州,离叠州还有近六天的路程。
    过了凤州,一路上就看到往叠州方向运送粮草补给的队伍源源不断,一副大仗来临前的样子。自青海一战后,侯君集已经好几年没领兵打过仗了,心里都有些痒痒,眼前这样的景象,让他觉得很是舒畅。
    天色将晚,侯君集率部在成州城外五里地方驻扎下来,万余军士并没进城,而是在城外一山坡附近驻营。士兵们正准备埋锅做饭,一天的快速行军下来,将士们都已经很是疲惫了,食物的香味飘来,许多人都忍不住直咽口水。
    成州刺史得到消息,率领一些当地的官员来大军营中探望,正与侯君集在帐中聊着话儿。
    “报告,将军,长安急报”。一名亲卫匆匆跑进侯君集的帐内,把一份刚刚接到的长安送来的加急军报交给侯君集。
    与成州刺史心不在焉聊着话儿的侯君集,一听到长安急报,忙起身从亲卫手中接了过来。
    一看,不禁心里一震,吩咐亲卫,“传我命令,马上拔营,连夜启程。往叠州急进!”
    “是,将军”。那幕亲卫转身离去。
    “侯尚书,你们马上就走?”一脸惊异的成州刺史也站起身,问道。
    “军情紧急,必需连夜出发小刺史请回吧!”侯君集并不客套。
    “来人”待成州刺史离去后,侯君集再唤人进来。
    “再传令叠州李业诩,依原先的布置,让其率诸部先行,本帅会快速追赶上去的”。侯君集差不多是吼道。收到的情报和朝廷的命令太出乎他的意外了,吐蕃人是三十五万大军,已方出动的才不过六万步骑。而且吐蕃人已经在快速行进中。侯君集这个主帅却还在途中,如何会不焦急。
    正吃完热饭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将士们,接到命令后也忙着把刚刚扎好的营帐收起,准备连夜的行军。刀小日七曰见剧午。“口土
    叠州,特卫军营的主帐内,李业诩正与苏定芳和郑仁泰等人商量军情。
    这些日子有持续不断的关于吐蕃的情报传回来,他们正在整理这些情报,进行综合分析。
    从收集到的情报上看,吐蕃大军的行进速度并不慢,从原来苏部领地的牦牛河畔起营后,已经越过了诺矣江,正折向北偏东方向,准备从前面那座极高山中间几处较低的山谷间穿过,往叠州方向行进。吐蕃人的形进方向基本探明;虽然情报有几天时间的延误,但数十万大军在寄原上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向。即使是久居高原吐蕃人,终年冰封的雪山也是不会去攀越的,肯定要找地势低的山谷间通过。
    “将军,长安急报”帐外一名亲卫匆匆地跑了进来,把一份刚刚收到的情报交给迎上来的郑仁泰手中。还有一份给李业诩的密令。
    郑仁泰接过军报一看,脸一下子白了,却没说什么,把手中的情报交给李业诩。
    李业诩接过一看,脸色虽然没什么变化,但心里却在打着突儿。
    朝廷下发的诏命里,出征的士兵只有他们这里集结在这里的约五万人。还有侯君集亲率的一万余人本部。与吐蕃三十五万大军相比,实力相差不是一般的悬殊。
    “将军,我们要如何布置?”郑仁泰在一旁问道。
    另外一些将校也满是疑惑地看着李业诩,看到几位主官脸色都有些异常,他们也猜着有大事儿发生。
    李业诩又仔细地看了遍军报,确实没错。又拆开密令看了。待看到最后几句话,李业诩比然明白过来。
    这样的布置应该是自己祖父李靖的主意,以少数兵力,在快速运动战歼灭吐蕃人的有生力量,除了他老人家。还有谁敢有如此主意?想到这李业诩脸色恢复了轻松。
    “各位,朝廷出征的诏命已经下达,战事很快就开始,马上去做准备。稍后即起营!”李业诩命令道。
    “是,将军!”各将校都领命出去。
    “妹夫,这也太悬了?,小待其他将校都离去,只剩三人时,郑仁泰说道,“从地形上来讲吐蕃人更适应这种高地的环境,而且,面对吐蕃如此数量大军的进犯,这些地方的羌人,很有可能趁机叛乱,天时,地利,人和,都给吐蕃人占上了,我们用劣势兵力如何与之作战?。
    “正是因为高原上地形险恶,朝廷才决定派少数兵力迎战吐蕃人。李业诩看着郑仁泰道。“吐蕃及多弥、白兰诸地多高山河谷,地势落差很大,不像平地上,能瓒2多地军队出击,此地方其系只能一人骑诲
    而且粮草补给运输极其困难,若我方派出几十万军队出战,都挤在一块儿,如何出击?这几十万人军队所需的粮草,供应运输的人至少也要和军队数相仿才能保地势险要,许多地方都要人扛手运,定是无法保证粮草的及时供应,正是此道,所以朝廷没有派更多的军队来!”
    “再则,吐蕃人以为,我们还未侦知他们的形踪,无法做出及时反应,或者即使我们的侦知他们的形踪。也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集结大量兵力与他们对抗,但吐蕃人想不到的是,我们已经有数万精兵集结在边境一线,随时可以出击!出其不意,兵之上道也!”
    “将军说得在理,我也如此认为。兵贵精不在多,吐蕃人我们虽然没有接触过,但我想定不会比突厥人更加有战力,我们若以快速的机动作战攻击吐蕃大军,必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此正是恩师的用兵之的”。苏定芳也表示认同。
    “嗯,我明白了”郑仁泰点头称是,又好奇地问道,“对了,妹夫。皇上在诏令中还有何吩咐?”
    “皇上以我为副大总管,在侯大总管未抵叠州时,行检校大总管职。号令其他各部”李业诩说道。李世民密令中吩咐的事儿挺多。只有这一点他可以透露给诸将。“想必其他几部也应该同时收到朝廷的指令,定芳,马上传我军令,令执失思力部、牛进达部、刘简部不得休整。按所探明的路线,跟随我军越过沼泽地,待过了沼泽地后再集结休整!再令叠州刺史元实派一部联络侯大总管!”
    “是,末将领命”苏定芳匆忙跑出去,令候在帐外的亲卫去传命令。
    执失思力部,还有牛进达部、刘简部,已经行进到离叠州不到百里处。和李业诩部联络上,几路大军可以齐头并进,一道出发。
    李业诩所说的沼泽地就是后世人说起都有些色变的若尔盖湿地,也就是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那个草地。
    从叠州方向入诸羌领地,再往西方向行进,要经过沼泽地的东北边缘。虽然时常有汉人和羌人在此地来往。但为防止意外,不让战马和士兵陷入沼泽地中,李业诩还是做好的准备。
    李业诩深知沼泽地的危险性。在叠州刺史元变的协助下,找了诸妾熟悉沼泽地地形的汉人和羌人问询。结合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几次行进的路线,制定此次通过的计划。
    向导还是由一些汉人担任,羌人只是被唤来对比着问询这附近的地形情况。此地的羌人反复无常,时常在归唐与叛唐间摇摆,李业诩和诸将都不敢用羌人作向导。
    部分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虽然也曾从这些地方经过,但那只是少数人员的行走,几万人的大军行进,还是要做好万无一失。
    李业诩站在帐内巨大的作战地图前,沉思起来,此次指挥诸多的军队行动还是第一次,虽然说侯君集也肯定会在几天后到达,但几天的时间对于整支大军的行动来讲,有时就是取胜的关键,他不能为了等侯君集,把这几天浪费掉,何况李世民也给了他临时指挥诸军的权利。
    依李业诩的计发”大军快速通过这些地方后,即可行进到离吐蕃大军数百里处,若情况允许,就可以出其不意地对吐蕃人发动攻击,若是再停留几天,就有可能错失了时机,那就追悔莫及了。何况一路的行程如何都还是个未知数,吐蕃人在高原上的行动能力还是很出乎李业诩的意外。
    也幸好上一年派出大量的情报人员和特战队员侦探这一带的情报。这些人员带回来的情报足够详细,特别是过了沼泽地后,几条可以大队人马通行的平坦地带都给有详细的标注出来,若没有这些人员之功。李业诩还不敢如此布置。如此行动也一定要报告给侯君集,侯君集也肯定很快就会抵达。后续的行动,还是要和侯君集一道商量。只是李业诩希望,侯君集到达后,能认同他的观点和所布置的诸军行动。
    李业诩知道历史上唐军在贞观年间没有对吐蕃发动过主动的攻击,这一切,都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了。李业诩现在要进一步改变的,那就是对吐蕃人进行毁灭性的打击,最好能将弃宗弄赞或者禄东赞杀死或者擒获,那吐蕃定会陷入内乱,再也没有能力对大唐构成威胁。
    想到这,李业诩心中有着一种左右历史的快感,,   
第一百一十六章 如何战
    川过众片让李业诩有此心悸的沼泽地,却是出奇的顺利三
    从叠州出发,行至积石山北侧,原计划用二十天时间,却只用了十余天。
    如此顺利还是赖那几名年轻的汉人向导,及那些特战队员和情报人员之功,没走弯路,没有人员伤亡,五万余人马从沼泽地的边缘,全部安全通过。
    李业诩很是松了口气,由于历史上记载的红军过草地时候,牺牲了那么多人,让他担了不少心思,但眼前看到的沼泽地情景却与心中想象中的那死亡之地有着天壤之别。
    天气已经转暖,放眼走过的那片草地,天地之间,无比湛蓝的天空下,绿草茵茵,一望无涯,间或点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是一个风景异常秀美的草原,哪里是恐怖的沼泽地。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战马极好的草料。草地中星落棋布地点缀着无数小湖泊,湖水碧蓝,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连起来,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在而且游鱼很多,一些还很是肥大,沼泽地边缘生活着诸多的野生动物,必要时候这些都是可以充作军粮的,水也可以补作饮用。
    整片湿地地势并不高,没有人感觉到有气喘不过来的景象,应该是高原上地势较平缓的地带,而从沼泽地向前延伸出去数十里处,都是起伏的高山,山上都是白色的积雪,沼泽地的水,都是高山上雪化后的融水。
    翻过这些高山往西去,又是一片平坦的草原,那是真正的没有沼泽地的草原,李业诩想着的,再过几日,这片美丽的草原将成为血腥的战场,他们将在这里攻击吐蕃的大军,就让这一片草原变作吐蕃人的坟墓吧。
    五万人马全部通过沼泽地后,在没有水泽的草地上休整,所跟随特卫行进的那近百名特战队员也派出去,侦探周围的情况,截杀吐蕃人的斥侯。按大概行程计算,这里离吐蕃大军应该还有六七百里的路程,再过几日,就要与吐蕃人正面接触了。
    几路大军在一片开阔地扎营。
    李业诩带着苏定芳和郑仁泰策马驰上一个稍高的山头查看情况。
    “妹夫,这里的景色可真美”身边的郑仁泰看着眼前的景色说道。
    “是挺美的,人迹少至,才有如此美景!”李业诩用望远镜看着四周的情况,“再及远处,那些高山近就没这好的风景了,我们休整一日,即要越过积石山西去,与吐蕃人交手了!”
    “我真羡慕你,如今你都可以独领一道,单独行动了,且还领检校大总管之职”郑仁泰说道。邻近的几道兵马在李业诩的命令下,都已经在附近扎营了。“是啊,我也羡慕,我和仁泰不知以后有没有这样的机会”。苏定芳听到郑仁泰如此说。也是附和着道。
    诸军分开行动时,每道总管都可以自己制定作战行动,即使在诸部合成行动中,在大总管没有最新命令下达,或者命令传达不及时,后续的行动也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一道的行军大总管更不用说,出征时是诸路大军的主帅,那是每名武将的梦想。
    郑仁泰和苏定芳跟着李业诩在军中的时间也不短了,也一直想着有这样的机会,施展自己所说的。
    “我想啊,等打完此战,且我们战绩辉煌的话,下一场战役,你们两个肯定可以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