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193部分

大唐军魂-第193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她是,看不上房遗爱那副样子!”
    “娘娘,房相已经托过我,让我将房遗爱收入军中,调教一番,相信会变好的!”
    “若这样就好”。杨妃终于露出了些的笑容。
    杨妃也唤出来李恪和高阳,几人说了一会儿话,李业诩和李恪准备离去。
    高阳却又跑上来,拉着李业诩的手道,“李家哥哥,我想什么时候上你府里去玩,好吗?如今这时都没人玩了,听说你家有一群小子,应该很好玩的!”
    “这,若陛下和娘娘应允,我也没意见”李业诩看了眼杨妃,无奈地说道。
    高阳只得又去哀求杨妃了。
    “业诩兄,我母妃和你说了些什么?。出了宫门,李恪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你记得我以前和你说过的话就行了!”
    “哦!”李恪恍然大悟。   
第一百七十四章 西北不平静
    少夫人,老朽凡经探听清楚,众两首诗,是当日个标心”所作,送给一名唤颜如宾的姑娘”李年一脸紧张地向郑燕报告着,“那颜如宾是平康坊的头牌红姑,学艺颇精,所编的一些舞,都为坊间称道,特别是前段时间所编的一曲《出塞》,只是自那以后,再也不出演,她也从未挂牌接过客”,小
    李年把他所打探到颜如宾的情况详细地讲给郑燕听,连颜如宾几岁出道,表演过什么歌舞,所住房间在什么位置都打探清楚了。
    “我知道了,你去吧”小郑燕叹了口气道。
    “少夫人,你可千万不能让少爷知道啊,不然,老朽就没脸呆在这里了”李年说道,他已经完全明白这位林姓公子就是自家少爷了。
    虽然说李府里管事务的是郑燕,但李业诩的威严,那是所有下人们都不敢冒犯的。若让李年选,李年宁可触怒郑燕,也不敢去惹李业诩,如今背着李业诩去做了这事,让他甚是内疚。
    事已至此,李年只是希望少夫人是想为少爷办好事的。
    “年叔,没事的,我不会告诉少爷的,少爷知道也不会怪你的!”郑燕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对李年说道。
    “那就好,老朽先去忙了”李年施了礼,即出了去,心里却一点也不轻松。
    看着李年走出去,郑燕脸上露出些凄楚的神色。
    “陛下,这是情报院年后最新收到的情报”李业诩把一叠情报呈给李世民。冰天雪地的寒冬,情报传递依旧是中断的,开春后情报院收到大量的情报,吴朋在整理后,先上报给李业诩,李业诩看了觉得事关重大,即带着吴朋进宫见李世民了。
    “你们先说说吧,有什么重要的事儿”李世民看着那有数十页的情报,皱皱眉道:“拣最重要的说”
    “是,陛下”吴朋在李业诩的示意下开始讲述,“去年初开始的西突厥欲谷设与畸利失部的冲突,已经全面升级,如今已经有数月,两部死伤人员众多,双方基本不分胜负,只是可惜,两方叛臣皆被其主发现,被诛,如今战事稍平息,”
    “再方争斗停下来可不是好事李世民似自语道,接着又对道,“接着往下说”
    去年关于西突厥最大势力的这两部间冲突,李世民是接到过吴朋的奏报,只是李世民大部的心思都在关注与吐蕃的战事上,也没什么心思去进一步了解西突厥的事。
    “是,陛下,双方派出使者和淡,并在今春有了初步的结果,两部商议以伊列河为界,分而治之
    “双方商定。呸利失其部辖伊列河东,龟兹、都善、且末、吐火罗、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最新的情报,今春开始,畸利失建牙于睢合水北,这些小国都向其纳贡;欲谷设建牙于镞葛山西,辖部在伊列河西,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触木昆等部附属于他;如今畸利失派出的使团正往长安而来,想得到我朝的册封,据情报显示,欲谷设也有可能派团来长安”。
    “情报中有没有说何强何弱?”李世民在吴朋换稿子的间隙问道。
    “陛下,据我们的分析,无论是军力还是所辖之地上看,应是欲谷设占优”吴朋很是紧张地回道。
    虽在情报战线上干了多年,在皇帝面前,吴朋还是很紧张。
    “李爱卿,若两部皆来要求我朝册封,依你看,我们如何处置好?”李世民问李业诩道。
    李业诩稍想了一下道,“陛下,臣觉得,我们应扶弱的那方,呸利失部,或者两方都册封,但应有明显的差别,让他们彼此不服”。李业诩见李世民没什么表示,继续道,“如今我们还没兵指西北,最好让这两部保持势均力敌状态,而且双方间的争斗不能停歇下来,如今这大半年来的战事,双方并未受到根本的打击,实力均还不弱惭以,臣觉得,应该再挑动两方进行争斗”
    “唔联也是如此想李世民点点头,又对吴朋道,“继续说
    “是,陛下!”见李世民如此,吴朋神色稍稍地缓和了,“这大半年来,欲谷设串唆高昌王魅文泰,一道合击呸利失部,并攻击向我朝贡之西域诸国,阻其向我大唐朝贡,朝贡之路因此被阻断,焉者等原本臣服于我大唐之小国,由此被迫称臣于西突厥。如今,高昌城附近的可汗浮图城驻扎了一万西突厥的精锐骑兵,由欲谷设之族弟阿史那矩亲领,而且,鞠文泰在欲谷设支持下,于半个月前攻击我大唐之伊州,※“但拍文泰坏在整治军备。看似迈有动作”;
    “我伊州受到攻击,为何没有军报传来?”李世民听此勃然大怒,“鞠文泰太放肆了,其多年不来朝贡,联下诏责难不应,宣其来长安不至,如今竟然敢攻击我大唐所属之地,他吃了豹子胆了不成
    “陛下,军报也应该快送达了”。李业诩道,“臣觉得魅文泰定是以为依仗着西突厥的势力,且高昌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我大唐鞭长莫及,我们正忙着与吐蕃的战事,无暇顾及。才如此高昌弹丸小国,当不足惧,关键是其身后的西突厥”。
    “看来,我们是该解决那块地方问题的时候了”李世民铁青着脸道。
    “陛下,如今我大唐兵威日盛,竟然还有人敢如此猖狂,一定得给他们颜色瞧瞧才行李业诩小心地说道。
    李世民听了沉吟不语,并没再表示什么。
    “陛下,还有薛延陀的事。吴朋小心翼翼地说道,薛延陀部与西突厥都纠缠在一起”必须得一道儿说。
    “哦,你说”李世民脸色平静下来道。
    “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建牙帐于都尉楗山北、独罗水南,领回讫、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薯诸部,胜兵二十许万,立其子拔酌大度设、颌利芯主南、北部,此时正整兵小想趁西突厥内乱间,取其地”
    “夷南不甘寂莫,也要来凑热闹李世民沉思一会,并没问其他,而是再令吴朋道,“没有其具体动向?”看吴朋点点头,李世民再问道,“接着说其他地方的
    “陛下,吐蕃弃宗弄赞在朝廷的诏令送达后,置之不理,仍然派兵在其境内平叛,传回来的回报中,仍以伤病托之吴朋见李世民冷着脸没表示什么,接着说道,“还有高丽的”。
    高丽境内没什么特殊情况,不然吴朋这一通报告要说很长时间了
    “说完了?”李世民在沉思中醒过来。见吴朋点点头,即说道,“你把情报放这儿,先退下吧”
    吴朋应诺着退了下去。
    “贤侄,你说说,对西北面。我们要如何做李世民问也同样在想问题的李业诩道。
    “陛下,高昌国王鞠文泰如此,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必须得采取措施,臣觉得应该让突厥两部的冲突继续,我们也做好出兵的准备诺西突厥畸利失和欲谷设冲突进一步升级,到两败俱伤的时候,那正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李业诩把刚刚所想的说了出来,“还有薛延陀部,不能让其坐大,夷男不是让其两子分领两部么,陛下可以分别册封之,让其内部不和麻,我们应在北面增加力量,以有效遏制薛延陀,万一夷男哪天昏了头,想玩一把火,我们不得不防”
    “言之有理,我们是该关注西北这块尖地的时候了”李世民点头称道,“只是如今我们刚刚经历了与吐蕃的战事,消耗颇多,若连年征战,朝中反对的人肯定很多
    李世民这段时间也接到了不少的关于西突厥方面的情报,他也知道,突展这两部的自相残杀,正是给大唐创造非常有利的机会,那一片广袤的土地,自汉后,至今还没置于中国的有效治理之下,而如今大唐国力正强,军中能征善战之将无数,此时不解决,还待何时?
    只是与吐蕃的一场战事下来,用于作战时候的开支,还有对有功将士的奖赏,是笔不小的数目,虽然相对于每年的国库收入来说占的比例不大,但若远征西域,动用的军队将更多,时间也会很长,所费的的军资数目将是异常的庞大,朝中反对的人将非常多。
    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刚刚出征归来的特卫,还有其他几支战力不错的队伍,伤亡情况不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整和人员的补充,战力必将大打折扣。
    补充特卫的兵员,还有进行兵制的改革,建立几支有非常强战力的队伍,这是迫在眉睫的事。
    李世民正如此想着,却听李业诩说道:“陛下,若要对西北用兵,必须一击就成功,因此要动用更多数量的军队,如今我们能征集的常备军数量不多,特卫经此一战,人员折损也较多,所以得补充有效的兵员,不然恐怕无力担负征战的任务,所以今年不是用兵的时候
    “贤侄,考虑问题越来越有头脑了”。李世民呵呵一笑道,“看来领兵出征过几次,各方面考虑的更周到了,如此,谁还能说你不能当这个兵部尚书职呢?”   
第一百七十五章 皇帝都知道
    陛下,臣年少,实在是无力担负这个尚书!职”听申珊“此说,李业诩急道,“朝中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人很多,还请陛下另任他人”
    李业诩心里也在琢磨着,皇帝如此说,是逗自己玩,还是真的要把“守兵部尚书”这个守字去掉,让自己实领此职?若领了实职,以后再有军功,还如何奖赏?朝臣们会如何看?太子和其他皇子又会如何看?那可是大大不妙的事!
    不过再一想,这次复职,李世民还是冠自己一个守兵部尚书之职,李业诩心里清楚,皇帝心中一定有另外的打算了。
    却听李世民嘿嘿笑了几下后,接着说道:“贤侄,联也想过。你虽年少,却也有才,担任此职并不为过;但也正是年少,阅历不足,一些事儿的处理上还会欠考虑,如此说来,担此职确实有些不妥。如今朝中有微词的人颇多,联也,你就再主持兵部工作一段时间吧,到时联另有安排”李世民像似舒了口气,“联已经诏令李世劫回京述职了,只不过,即使联另任命尚书之职,兵部的许多事,还是要你这个侍郎负责,特别是兵制改革的事明白吗?”
    “臣明白”李业诩大喜,李世民还真的接受自己的意见和推荐,让李世劫回来担任兵部尚书此职了。
    “此事,还有今日情报中所提之事,联还要仔细,与其他人商议后,再进行朝议,凡事你休要与人乱说”李世民瞪了一眼李业诩,已经有些后悔与李业诩说得太多了。
    “陛下,臣如何敢乱说”
    “各处的情报侦探更要抓紧,联要随时知道西域一带的情况变化,有何重要情报要随时来报联,采取何种行动你们自己安排,到时再报于联即可”李世民脸上有腾腾的杀气,还有些儿兴奋,瞄了一眼李业诩继续道,“还有逻些城的情报和弃宗弄赞的行踪,联也要知凶”
    “是,陛下,只是,若弃宗弄赞不来长安,我们该如何办?”李业诩说道,“臣觉得我们要给予其一些压力”
    禄东赞被扣在长安,弃宗弄赞一定是不敢来了。
    “有何想法你说来就是。这么吞吞吐吐作什么?”李世民横了一眼李业诩道,对李业诩这样吊胃口的行为很是不满。
    “陛下,臣觉得我们应该在松州和青海一带集结兵力,做出要攻击的准备,让弃宗弄赞感受到压力,如今羊同也在集结兵力,大有与弃宗弄赞抢地盘的味道。这样弃宗弄赞肯定有顾忌”李业诩小心地说道,“而且,我们青海一带的兵力,基本已经能适应高原的环境,进行征战了”
    这样的大事,任着性子乱说,李业诩怕受到李世民的责骂,也就说得含糊,他也相信,若李世民有此心思,一定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世民点点头道,“唔,说得在理,吐蕃如今已经不成气候定是不能牙氐挡我大军的攻击,此事联再作考虑;”说着即变了话题,“你那稿子带来了吗?”
    李业诩从怀中取出一叠厚厚的手稿交给了李业诩,“带来了,此是臣与太子、房相、侯尚书还有其他一些大臣们商议后多次修改后剿”
    “放这里吧,联待一会再看,想必也应该差不多了”李世民示意李业诩把稿子放在案上,拿起案上的一本奏折,“今日我还与你说另外一件事”
    “是,陛下”李业诩一看知道那是自己所写的折子。
    “你所说的,要军器监改进生产工艺。实施流行”线作业,是这样说吧”李世民翻开奏折看了看,“你今日与联说说其中的情况”
    “陛下,如今军器监的生产技术还是比较低下,各种武器的产量不高,臣想了一些日子,觉得我们必须得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李业诩坐直了身子,清清喉咙道,“何为流水线作业呢,就打介,比方,比如制作望远镜,一部分人制造镜筒,一部分人打磨水晶。一部分人负责装配,分工而作,这样每个个置的人只要负责自弓手上的活,而且通过磨具可以批量地制作,这个阶段完成后,即交给下一个阶段的工匠,比现在一个工匠一手制作整个过程速度快得多,而且什么部件出了问题,也可以追查到具体的人,加以改进”李业诩一边用手示意,一旁解说道。
    现在军器监的生产和制作还是依照以往的模式生产,像望远镜的生产,基本都是一个工匠独立制作完成,往往一架望远镜要好多天才能完成,也使得生产效率很低,不能满足军中的要求,至今大唐军中装备的望远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