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264部分

大唐军魂-第264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君,晚饭都准备好了,穿好衣服吃饭吧”郑燕用眼神示意了云儿和小月,让他们来帮李业诩穿好衣服。
    晚饭非常丰贼,都是李业诩以往爱吃的东西,特别是郑燕令人烧了许多这个时节不容易得到的蔬菜,更是勾起了李业诩的食欲,那些倒胃口的牛羊肉等,一样也没出现在桌子上。
    胃口大开的李业诩吃的很香,而郑燕等人大多时间都是看着李业诩在狼吞虎咽,面前的菜和饭都没什么动过,而动筷子的大多机会。都是给李业诩夹菜的。
    “吃饱了”李业诩抚摸着已经吃的滚圆的肚子,看看面前碗里还堆的满满的菜,又看看几乎没什么吃的几位妻妾,有些求饶地说道:“你们也吃啊,我真的吃不下了,”
    郑燕却不依饶,指着李业诩面前碗里的食物,还有一大窝不知用什么东西炖起来的汤,“郎君,妾身知道出征时候没有什么好东西吃,如今回府上来了,这些东西你都要把它吃掉,还汤还是按孙道长秘方熬制的,对你的身体大有好处”郑燕说着还诡秘地一笑。
    其他几位也跟着笑,脸上却都腾起了红晕,
    李业诩没法,只得把碗里的那些菜,还有汤都喝了,末了,好不容易站起身,打着饱嗝,东到西歪地往卧房走去,“为夫走不动了”
    李业诩夸张的运作惹的妻妾们都窃笑不。
    “不许笑”李业诩指着躲在一旁笑给了脸的颜如冰说道,“还笑,为夫罚你今晚睡觉不准关门”又指着云儿和的门板都拆了”
    几名妾室被李业诩露骨的话说的更是大羞,还好孩子们都被赶了出去,不过她们眼中流露的都是渴盼的神色,
    这个晚上李业诩精力非常的好,先是在和郑燕在床上进行一番殊死的冲杀,在郑燕缴械投降后,李业诩又转战沙场,摸到还亮着灯的颜如冰屋中,与已经软成一团的颜如冰也进行了一番近身的肉博。
    虽然在郑燕指导下,经过两年的身子锻炼,颜如冰的身体已经强健了许多,但最终还是被李业诩彻底击败,瘫着不会动了。
    李业诩搂着颜如冰娇美的身子小睡了一会后,又潜进虚掩着门的云儿房中,对装睡的云儿进行了攻击,摆平云儿后,李业诩又转战到小月房中。
    最后李业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郑燕身边时,马上逼问半睡半醒的郑燕,今天晚上在汤里放了什么东西   
第九十九章 又有人弹劾
    贞观十六年正月初一,新年朝会。
    所有在京四品以上官员,还有各属国使节,及此番归附来朝的安西、安北一带的各种类别头人们小包括原高昌降王娴智盛、薛延陀头人咄摩支、回纪头人吐迷度等都出席这个特别的朝会。
    因李业诩奏报对朝廷有功的夏件袍和秦飞羽,也集现在太极殿内。
    宽大的太极殿,站的满满当当的,都是人。
    一些从安西和安北来的新任都督或者刺史级的胡人官员,从来没见到过如此宏大的宫殿,都瞪着惊奇的目光,四处打量着殿内富丽堂皇的装饰,嘴巴张的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李靖还是站在武将列之首,侯君集、李世绩等站在李靖后面,李业诩与尉迟恭、段志玄等一道。站在侯君集和李世绩后面。
    相熟的朝臣们轻声地低语着,相互说一些问候的话,也使得整个太极殿内有些嘈杂。
    众人等待间,皇帝李世民也快步从侧边的御门走出来,一时间,全场寂静。
    李世民在御座上就坐,接着众臣们朝拜,房玄龄代表文武百官向皇帝李世民恭贺新年,依然是每年新年朝会相似的仪式。
    “各位爱卿,今日是正月初一,年、月、日三者之始,联与各位爱卿一道,迎新纳福…”李世民从御座上起身。站到殿首,满脸喜悦之色说道,“贞观十五年,朝廷各项赋税收入创历年新高,粮食也是大幅增产。百姓安居乐来,诸胡来最附,此乃天大之喜事
    李业诩用他那富有磁性的中音。娓娓说来,把这几年来大唐所取得的成就,说的天花乱坠,让所有听者都觉得,这样的盛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在下边的李业诩听了想笑,这皇帝在那些外蕃来的使者及归附的胡人面前,就喜欢自夸。
    不过想想这皇帝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些年大唐日益强盛,百姓生活进一步的富足,这是不争的事实,李业诩不知道前隋时候是民间情况是怎么样的,他大概地知道长安附近百姓现在的生活,虽然说无法与后世那样的好日子比,总体上来说不错,至少各类百姓所表现出来的,都是比较满足的心态。
    十多年了,如今已经是贞观十六年了,李业诩穿越来朝后已经差不多十一个年头还要多了,大唐早一步的开发江南和整个南方,大力发展商业,使的国民经济飞速地发展,百姓生活得到改善。百姓对朝廷的拥护力度也是空前;经过军制改革,开始施行募兵制,大批热血男儿征招入伍,经过系统记练,由近卫师组成的大唐卫军整体战力得到提高。西突厥、高昌、西域诸国及薛延陀比历史上早了好些年被征服。而且与原来历史上对这些被征服地方那重军事轻民生的统治方法不同的是,朝廷加大了对这些新开拓疆土的治理力度,大唐实际统治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大唐对周边的影响力。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贞观盛世,就是在不经意间来临,李业诩也为自己能经历这个让人自傲的年代,亲造这样一个盛世而骄傲。
    这么一个让汉人挺直脊背的大唐。李业诩希望她永远地强盛下去。无论是什么外族人,只要对大唐构成威胁的。都要把它征服了。原来历史上中华民族那些让人落泪的屈辱史,都见鬼去吧。
    李业诩思绪万千间,李世民还在口若悬河地说着,说话间还不时地膘过李业诩,李业诩也从李世民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份赞赏。
    大半个时辰后,李世民的演讲才结束,许多朝臣及归附的胡人,还有属国的使节们,都有些听痴了。在汉人大臣们争相出列赞美皇帝的英明时,才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地上前说着他们心中的赞美话,并且一再地表示忠心。
    太极宫内虽然有些混乱,但却是一副皆大欢喜的场面,接着是诸使节还有归附的部落头人们轮流向皇帝李世民敬献礼物,礼物的丰厚程度出乎李业诩的意外,那些自觉所献礼物不如人的头人或者使节们,脸上都是一副惭愧之色。有些抬不起头来。
    接着李世民也宣布了对这些归附头人们的奖赏。朝廷的奖赏自也是不佳,大多都是这些胡人部落以前不容易得到的丝绸、陶瓷、金银之物等,接着是对安西大都护府境内诸府、州及一部分安北都护府官员的任命,李世民亲自授予这些新任官员表示他们职务的玄金鱼符,还有官袍。
    永不言放弃的汉人后代,率部回归,并在回归途中擒获六二六领欲谷设的头人夏外袍“因功被援以从兰品的归德衔,平阳县伯;因促使回讫人归附,并为远征的大军献策,游落塞外的秦飞羽被封为正五品的宁远将军,东阳县男。
    只是出乎李业诩的意外。在与薛延陀人作还是没有封赏。
    这些礼节结束后,所有这些新归附的胡人官员及各属国使节都离宫而去,接下来有与往年新年朝会不同的内容,皇帝要对此次出征将士们的封赏。
    “诸位爱卿”。李世民一副乐的合不拢嘴的样子说道:“自贞观十四年起。高昌、西突厥、薛延陀部相继叛乱,攻我边州,掳掠我百姓,联派几路大军对安西及安北之地进行了征伐。交河道、安北道小漠北道行军部下诸军将士经过奋勇拼杀,不但平定了这些部落的叛乱,还使的西域诸国及铁勒诸部皆来归附,安西、安北大都护府相继设立,我大唐疆域无比的扩大,我中华的威名远播万里,为表此功,所有出征的将士们,联自有重赏,”
    李世民稍停了一下,继而大喝一声,“来人,宣旨,”
    随着李世民的喝声,一名近侍应声而出,手里拿着一份圣旨。
    “陛下,臣有事启奏”小正在近侍打开圣旨,准备念之时,一名侍御史疾步出列奏道:“臣弹劾原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在众臣惊讶的目光中,这名侍御史目不旁侧地说道:“侯大总管在攻取高昌时,私自掠夺大量的珍奇宝物,手下的将士群起效之,竞相盗取,侯君集不能禁,如此行为,应当给予严惩”。
    “真有此事吗?”刚刚还满是得意之色的李业诩笑容僵在了脸上,以严厉的口气责问道,看似对这名不知趣的侍御史破坏了今日喜庆的气氛有些不满。
    “陛下,一切属实”这名侍御史在李世民的责问下,并没有任何慌张。“御史台有大量的人证和物证,侯大总管所据之珍物,实不在少数,按律应当重责其罪”。
    这名侍御史把一份写有证人证词还有证物列表的奏折举到头顶,自有近侍上来接过,呈给李世民。
    站在殿下的李业诩,看了看身边侯君集,这位被御史台弹劾的当朝垂臣面无表情地看着前方。
    “哦,所取之物还真不少李世民看了御史台官员呈上的这份东西,口气变冷了,“侯卿,你可有话说?……陛下,臣无话可说,侯君集出列,跪拜在地,如当日李靖般,没有一句分辨的话。
    “按律应治何罪?”李世民扭头问这名弹劾的御史台高官。
    “陛下,御军不严,按律可斩,私取军中财物,也可斩”这名御史台官员丝毫不理会李世民口气的变化,口气很强硬地说道。
    李世民冷冷地说道:“那就令刑部会同大理寺会审查清事件始末后再定罪,”
    李业诩看到跪拜在地上的侯君集已经满脸的苍白之色。
    这时中书侍郎奉文本出列奏道,“陛下,不可如此,高昌王昏庸**,陛下命侯大总管等率军讨而平之,如今刚刚班师回朝,即要将领军之大总管付大理寺论罪。虽然侯大总管御军不严,私取珍物。如此处理,恐怕天下百姓会怀疑陛下只知录其过错而忘其功,”
    举文本继续奏道:“臣听闻受命出征的将领。主要是为了战胜敌人,如果能战胜敌人,即使贪婪也可赏赐;如果战败,即使清廉也要惩罚。所以汉之李广利、陈汤,晋之王俊,隋时韩擒虎,均身负罪过,人主以其有功。皆受封赏。由此看来,将帅之臣。廉者少数,贪求者众。是以黄石公《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急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臣希望陛下能录其功劳,忘其大过,如此,陛下虽然有亏于法律却使德政更加显明,侯君集等人虽然承蒙谅宵但其过失也昭显天下了,也是一种惩罚
    “陛下,臣附议”房玄龄站出来奏道。“我朝刚取得战事的胜利,即要责罚领军的主将,实在不妥当,会使军中将士寒心”
    接着又有多位朝臣出列请求。
    李世民沉思了好一会才说:“举卿、房卿言之有理,联许,联当责其过而赏其功”李世民脸色已经稍稍的平和,示意一旁的近侍念圣旨。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这时又一名侍御史站出来,昂着头举着笤板奏道,“臣弹劾安北道行军大总管李翼。李翼在安北一带征战时,与回讫女子有染,有违我朝定律”   
第一百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
    二,众名侍御史所奏劾的,李业诩只觉得脑袋轰的下唰,有此不相信自己刚才所听到的,与曼苏之间的事,怎么这么快就被人知道了?
    侯君集在这时遭到弹劾倒并不意外,毕竟侯君集率领所部大军回来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一些事情都从各个方面传了出去,战利品也都已经入库,御史台官员得到举报,查知情况也是情理之中。而安北道的大军班师回朝才几天啊,就马上有御史台的官员以这样的事来弹劾,有些不合常理,这些御史台的官员行动速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帜
    李业诩对自己在这次朝会上遭到同样的待遇有些不解,这非常的不正常,让李业诩生出许多疑虑刺
    当日酒醉后与曼苏之间的事,李业诩想着只有自己的亲卫知道,而且以李业诩对自己这些亲卫的了解,他们做事基本不会给人留下把柄,难道自己属下的亲卫中有人去举报?或者是曼苏自己或者回讫使团中有人说出去?
    只是无论是何种途经秘密被泄,李业诩觉得都有必要搞清楚,而且一定要搞清楚,若是自己亲卫中有这样的告密者,那将要毫不客气地清除出去
    李业诩也推敲起这名侍御史刚才所奏的,史台官员口中这个。“有染”是何意思?只说有染,没说私通,还真不清楚御史台官员具体指件么。
    不过无论如何,李业诩觉得今日要脸面大失了,即使不被李世民治罪,那也要被天下的耻笑了,近十万人的领军主帅,竟然在出征时候,与异族女子有私情,闹到被御史台官员弹劾的地步,看来一世英明要毁在这名侍御史的手上。
    这样的情况是李业诩怎么也没想到过的。
    李业诩脑中飞快地转着,眼角偷偷地看了几下站在上边的李世民。
    李世民表情很丰富,嘴巴有些微微地张着,看似也不相信御史台官员所奏的,不过最终表情变成了愤怒。
    “放肆”李世民暴怒,指着刚才这名弹劾的御史台官员大喝道,“今日联封赏出征的将士,你们竟然先后弹劾领军的主帅,岂有此理”
    殿内的诸臣都被李世民的暴喝吓了一跳,许多朝臣面面相觑,今日还真怪事多。对出征将领的封赏朝会上,连续两名行军道的大总管被御史台官员弹劾,这样的情景还未出现过,一些人在注视侯君集和李业诩的同时,也看看站在一边面无表情的李世绩,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这位行军大总管也被弹劾。
    李世民的声音虽然很大。口气很变得很凶,但这名侍御史却不为所动,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陛下,我朝有定则,无论是士族还是庶家嫁娶,宜门当户对,律中还有条文,五品以上官员,不得与胡人女子有染,更不得娶胡人女子为妻,李大总管作为一军主帅,为已之淫欲,公然与胡人女子有纠集。于礼于法皆不合,陛下应当重责”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