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59部分

大唐军魂-第59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夏州又重新补充马匹、食物和其他物资。
    休整了几天,继续往西南方向行进,路上队员们也还曾遇上几股强盗、马贼之类的流寇,只是数量不多,也成为他们练身手的机会。
    经庆州、泾州、陇州、岐州,也成功地进行了后续的演练。这里离长安已经很近了,一时弄的各州县草木皆兵,以为是有外敌入侵,在飞报长安的同时,加加战务布防。
    在岐州经过最后一次休整,复向东,往长安进发…
    ---------------------------
    终于回来了。
    明媚的阳光下,望远镜的视野中,远处长安高大的城墙隐隐在望。
    清明节已过,已经是三月初,正是春暖花开时节,一路都是姹紫嫣红的景色,妖娆而美丽。
    接下去没有演练任务了,而对美景,队员们心情很轻松,兴致也很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完成一项重大任务后的成就感。
    连李业诩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此行费时五十多天,行程近三千里,大小演练数十次,虽然曾有人受伤,却没有折损一名队员。
    圆满完成演练任务,李业诩怎能不高兴呢!
    但此行归来后驻防在何处?队员们不知道,李业诩也不清楚!
    几位主官商议后,决定由李业诩进城向李世民汇报情况,由苏定芳和郑仁泰带着队员们,宿在长安城外的一片山林里待命。
    李业诩带着李成和李万,精心装扮一番,扮成普通百姓模样,背着包裹,从隐身之处出来,上了官道,混在进城的人流里面,往明德门而去。
    明德门外,进城的人流密集,李业诩不由的停下脚步,眺望着高大的城墙。
    阳光照射下的长安城,显得特别高大,李业诩站在城墙下,有种渺小的感觉,看着城门口拥挤的人群,也不禁颇多感慨。
    自己来唐快一年了,进出过长安城数次,却都是行色匆匆,没仔细看过这唐代长安城究竟有多雄伟,也没有多少时间和心思去欣赏长安城内外的景色,大半时间,都是过着见不得人的日子。
    自己穿越到唐朝来,究竟是来做什么的?这么久了做了些什么?以后还将做些什么?能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点什么贡献?李业诩自己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
    但李业诩心里有一点很清楚,他不希望看到这宏伟的长安城如史书上所写的那样消失在湮灭的尘埃中,他要尽自己的所能,为即将到来的盛唐出一份力,富国强兵,让大唐比历史上记载的更加强大。
    “少爷,那边有人在注意我们了,”李成悄悄地对李业诩耳语道。
    李成和李万有些纳闷,在他们心目中就像神明一样自家少爷,一向心境沉稳,喜怒从不形于色,今日是怎么了,竟看着眼前的城墙发了半天呆!难道在回想当日攻击明德门城楼的情景?
    李业诩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回首对着两忠仆笑了笑,随人流往城门走去,眼睛隐蔽地瞧着四周。
    只觉得边上有一道目光看着自己,顺着那目光悄悄地看过去,见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富家公子模样的人,带着几个仆从,牵着马,站在远处的城门边,看着他们三人。
    这少年隐隐的有些眼熟,却一下子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李业诩装作没发现有人盯着他们看,随人流混进城。
    在一僻静处,三人相互检查了一下身上的装扮,好似并没有破绽,怎么会引人注目呢?
    确信没有什么异常之处后,主仆三人悄悄回到自己的府上。
    李业诩首先想到的是把回来的情况先告知李靖。
    李府门口的家丁一下子没认出化了妆的李业诩,不让三人进府。
    李业诩正想表明身份时,朝会结束的李靖正巧骑着马回府。
    因为没有传递消息,李靖不知道李业诩何时回来,乍一看眼前普通百姓打扮的三个人站在府门口,身材都是挺高大,觉得有些蹊跷。李靖下了马,仔细打量起感觉有些熟悉的三人。
    李业诩也没言语,低着头只是偶尔瞅一眼李靖的脸,眼里有隐隐的喜悦。
    李靖看了一会,终于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从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里他认出李业诩。
    一直牵挂着李业诩安危的李靖,虽然从长安边上一些州县受到骚扰的情况来判断,李业诩所部已经接近长安了。此时看到最疼爱的孙儿在眼前,遇事早已波澜不惊的李靖也是激动万分。
    在家丁惊奇的目光中,一行人进了府,李靖直接把李业诩拉到书房,并吩咐下人不要对外透露李业诩回府的事。
    李业诩进房后,除去一身的装扮,先和李靖大概讲了这一路拉练的经过,还有在并州和李世绩的事儿。
    祖孙两人密议了一会,李靖吩咐李业诩先去换洗一下,他先进宫禀告李世民,一切请示李世民后再作安排。
    李业诩回来让李府上下都是惊喜万分,李业嗣和李栎早已经在李靖所住的园子外等候着,待李业诩随李靖出来,兄妹两个迫不及待地就叽叽喳喳地挤上去,抢着和李业诩说话了。
    李业诩被李栎拉着来到前厅,祖母张氏和母亲王氏也在前厅等着他,婆媳两个看到李业诩自然是说了一番心疼的话,还有不断抹眼泪的行为。
    稍后母亲王氏隐晦地说,叫李业诩这段时间在家多呆些时候,让丫环云儿好好服侍一下。
    看着一脸迷惑的李业诩,母亲并没解释什么。
    李业诩记着李靖的吩咐,一会可能还得进宫见李世民,陪着家人说了一会话后,回到自己的后园,准备换洗一番。
    云儿早就在园门口等着他了,一副望眼欲穿的神情!
    “少爷,你终于回来了,”看到李业诩快步过来,云儿飞奔着迎了过来,哽咽着说道。
    “丫头,怎么看到少爷回来不高兴了?还哭鼻子?”李业诩笑嘻嘻地敲了一下云儿的头,却发觉有些不对,“咦,丫头,你的发型怎么都变了?”李业诩看到云儿的头发盘起来,梳成成髻样,并用一根簪子绾住,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刚刚还在抹眼泪的云儿却脸上飞红起来,偷偷地看了眼李业诩,“少爷,云儿,十五岁了!”
    “啊!”李业诩轻轻地叹了声,原来如此。
    对历史还有些了解的李业诩知道,十五岁是古代女孩的及笄之年,而一般行了及笄之礼的女孩,才可婚嫁;也有人说,有了婚配的女孩满十五后,才行及笄之礼。
    想起刚刚母亲的话,还有去年奶奶张氏的话,还有眼前满是羞意的云儿,有些明白过来。
    --------------------------
    好一会,李靖才回来后,一起来的还有候君集。
    李靖说了李世民的意思,今日先由候君集领着,把特战队员安置到一处新建的军营,让队员们休整几日。并告诉李业诩,那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安身之处,也是新筹建的特卫的兵营。
    今日先安顿下来后,让李业诩好好休息一下,明日进宫报告这次长途拉练的经过。
    “业诩贤侄,兵营就在灞河的边,右卫大营对岸,已经初步建成,军营内的各项设施都如贤侄要求般完工了。特卫的兵员也已经选拔完毕,可随时入驻军营,一切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就等贤侄回来了,”途中候君集告诉李业诩兵营的具体位置,还有特卫筹建的进展情况,接着又对李业诩沿途闹出的这些动静表示由衷的敬佩,“贤侄,皇上可是一再称赞你的,真不愧是李相一手调教出来的,如此不错,放眼各公候府的子孙,没有人能及的上你了,名师才能训出高徒,某也想让李相指点一二啊!”
    “伯父太抬举侄儿了,李翼汗颜,伯父兵法谋略,侄儿也是非常敬佩,也希望伯父有空指点一下,”李业诩只说几句奉承的话,故意不接拜师的话题,候君集也不再提。
    出了城就李业诩跟候君集分开,候君集在军营门口等着,李业诩带领特战队过去。
    李业诩回到特战队的隐身之处,带着满身疲惫的队员们来到军营门口和候君集会合。
    军营修建在灞河东面的一片山坡林地里,因施工周期短,修建的比较简单。四周只是用木质栅栏围着。占地面积挺广,训练场地也很大,有一条环绕场地的跑道,只是没有经过严实的平整,边上有各种训练设施,单杠,双杠,平衡木、障碍墙等一应俱全。
    里面房舍很多,大多是石头加木结构的房子,但有一片特殊的房舍被高大的石头围墙隔开来。
    候君集告诉李业诩,这些特殊的房舍是特战队员们的营房,从今日开始,特战队就入驻此地。而这个兵营,将成为新建特卫的营房和训练场,并会不断地修建加固。
    候君集交待好事项,和李业诩又聊了一会,看着一切安置妥当,也就离去。
    当晚,李业诩和队员们都宿在军营里。
    奔波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第六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
    第二天一早,李业诩就带着李成和李万离开军营,进城往皇宫而去。
    守卫皇城的禁卫进去通报后,宫内很快传出话来,让李业诩进宫在两仪殿内等候着。
    李业诩随宦官到两仪殿,稍等了一会,刚刚结束朝会的李世民就来到了两仪殿。
    不用看李业诩就知道,李世民身后跟着的肯定是李靖和候君集。
    李业诩向李世民施了礼,说道:“陛下,李翼带领特战队,经过近两个月的长程演练,今日归来,特来向您报告!”
    又向李世民身后的李靖和候君集行了礼。
    “贤侄,免礼吧,你辛苦了,”李世民走近身边,仔细地看了会李业诩的脸,这才继续说道,“都瘦了很多,你不说朕也知道这一路有多艰辛,”又转头满脸笑容地对李靖说道,“药师可是要心疼了,哈哈!”
    李业诩虽然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休息了一晚,但还是掩饰不住满身风尘仆仆的疲惫。他还算好了,队中其余的队员看起来更是神情憔悴。
    “陛下,老臣不心疼,年轻人就是要磨练一番才行,这是他必须要经历的,”李靖忙恭身答道。
    “陛下,臣很是敬佩业诩贤侄的这番作为,公候府中的子孙,没有一个能赶的上业诩贤侄的,这都是李相教导有方,”候君集也趁机上来说些奉承的话。
    “李翼汗颜,不敢当陛下和候尚书如此夸奖,”李业诩赶紧直起身做谦虚状,李靖则在一旁笑呵呵的不言语。
    李世民走到一边坐了下来,招呼李业诩道:“贤侄,来,你坐这儿,与朕讲讲这一次演练的具体情况。”
    “是,陛下,”李业诩在李世民下首位置坐了下来,清清喉咙,粗略地讲了此次长途拉练的经过。
    虽然只是大概地讲个过程,却也花了好一会时间。
    但在并州的事情却略过,只说李世绩治军有方,军营防备严密,不太好下手…
    想起并州李世绩那个老家伙,不知李世民知道李业绩也曾被他们擒获后,会有何反应!?
    李世民和李靖、候君集三人都凝神听着。
    听李业诩讲完整个过程,李世民满脸赞赏的神色,“唔,不错,朕非常满意,特别是剿灭代州马贼的事。当日代州都督府上报此事时,朕就知道定是你们所为,朕也是异常吃惊,两百多人的马贼,官军进剿了几次,都无功而返,而你李业诩却在两天内就把他们消灭干净了,没有留下蛛丝马迹;没有折损一人,当乃奇迹,”接着又有些忿忿地说道,“张公谨代州几年呆下来,手下的兵士竟也如此不堪,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陛下,是得整顿一下军备了,”李靖也是皱着眉头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和李靖交换了个心神领会的眼神。
    “陛下,剿灭马贼时,我们只是出其不意,从他们没有想到的方向进攻,才得手的,若正面攻击,定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李业诩忙解释道,这张公谨名气也挺大的,不能把其抹黑了,接着从怀里摸出一本笔记,“这是李翼记录的演练大概情况,还有沿途一些地形及其他情况的分析,请陛下过目。”
    “这个先放在这里,朕一会就看,”李世民接过笔记,瞄了一眼,并没翻开看,只是放在一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正是兵法上的高级谋略吗?谁要求一定要正面进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才是最成功的用兵之道,”说着眼睛却看向李靖。
    坐在一旁的李靖也颌首称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了,贤侄,演练的事先讲到这儿,待朕看了你写的记录后,有不明白之处再问询于你,”李世民转头对候君集说,“君集,由你来说说特卫的筹建情况吧。”
    “是,陛下,”候君集详细地讲了一遍特卫筹建的具体进展,一些是昨天已经和李业诩说过的。
    李业诩听了还真的有些佩服候君集的办事效率,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竟然把前期筹备的情况都做好了。
    候君集讲完,李世民问李业诩,“贤侄,一切你可否明白?”
    “李翼明白,陛下,何时开始训练?”
    “朕给你们特战队五天的休整时间,五天之后训练恢复,同时特卫的训练也正式开始,如何?”
    “是,陛下!”
    李业诩站起身,抱拳应道。
    李世民也站了起来,有些促狭地说道,“药师,君集,你们先退下吧,朕和贤侄再聊一会。”
    李业诩一愣,不知李世民又要搞什么花招。
    “贤侄,莫紧张,朕想和你聊一些其他话题,我们两个可是好久没聊上一聊了,”看着李靖和候君集走出殿门,李世民笑着对李业诩说道。
    “陛下,您是忙于国事,没有闲暇时间。”
    “贤侄,你可比我还忙啊,你这一走,可就是好几个月,想找你聊聊天都找不到人啊,”李世民有些打趣般的口气说道。
    李业诩讪讪的不知如何回答。
    稍停了下,却听李世民严肃地问道,“贤侄,你可知道朕为何同意你的这次演练计划?”
    “陛下,李翼不知!”
    “这次演练动静够大,把很多州县闹得不安宁,朝堂上问询置疑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朝臣上奏要详查攻击各地州县是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