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军魂 >

第79部分

大唐军魂-第79部分

小说: 大唐军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李靖也在园子的一棵大树下的石桌旁坐着,边上坐着的赫然是孙思邈,父亲李德謇拘谨地站在一旁。
    李业诩没顾得上去打招呼,直接来到母亲王氏旁,问道,“娘,燕儿生了没?”
    “还没呢,云儿和小月在里面帮忙,还有两个稳婆在。这两个稳婆接生过很多人家,你放心,没事的,”王氏嘴里安慰着李业诩,其实心里也挺紧张,“你媳妇有了身子后,孙道长可是常来诊查,他说肯定能平安生下来的!”
    “我进去看看,”李业诩拨开眼前的丫环,想往里面窜。
    “翼儿,你不能进去,女人生孩子,你一个男人家怎么可以进去,若冲撞了怎么办?”祖母张氏和母亲王氏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阻上道。
    “可是…那好吧,”听到祖母和母亲都这么说,李业诩只得罢休。
    “翼儿,你去陪你祖父和孙道长说说话吧,”张氏用嘴努努李靖和孙思邈所站的方向。
    李业诩这才上前和李靖和孙思邈打了招呼,“见过祖父,见过孙道长,见过父亲!”
    “翼儿,没事的,孙道长也曾来过几次了,你媳妇一切都好,相信很快能平安生产的,”李靖吭哧着,一个老男人,生小孩的事上不知道如何安慰李业诩。
    本来孙媳妇生小孩李靖根本不必来,但孙思邈来了,他是特意陪着孙老道说话的。
    “李公子,郑燕姑娘身体康健,胎儿长的很好,一会儿定能平安生产的…贫道也几次到府上给郑姑娘诊查,郑姑娘也一直按贫道吩咐的做…”孙思邈笑眯眯地说道。
    “那翼就多谢孙道长了!”
    “公子客气了…”
    “翼儿,你先坐下,”李靖叫道。
    边上的李德謇只是呆站着,没说一句话。
    李业诩坐了下来,一会却又站了起来,走过去听听,一副不安的神色。
    过了一会,屋里面好像有动静了,王氏和张氏也都走进里屋去了。外屋门开时,隐隐地传出郑燕大口的喘气声,还有压抑着的呻吟声。
    李业诩一颗心揪着,都提到嗓子眼了,多年了,从来没有这么紧张过。
    “出来了,生出来了,”屋里传出不知是谁惊喜的大喊声。
    接着听到一声响亮的啼哭声,连李靖和孙思邈也跟着站起来。
    听着屋里面一阵忙乱,过了一会,一个稳婆走出门口,一脸喜色地说道,“恭喜李公子、恭喜国公爷,少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李业诩听到稳婆的话,脑袋里一下子有些空白,说不出的满心欢喜,有些想手舞足蹈,自己有后了,在这个时代留下子嗣了。
    家里的丫环们进进出出,有端着热水,有拿着衣物之类的,李业诩在屋外搓着手走来走去,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过了好一会,云儿走了出来,看到李业诩站在屋外,走了过来说,“妾身给郎君贺喜,夫人生了个大胖儿子,郎君你进去看看吧,”云儿一张小脸满是喜悦。
    李业诩听了云儿的话,快步冲到屋内,差点把身侧的云儿撞倒。
    张氏手里正抱着个小被子裹着的小人儿,王氏在一旁用手掖着被角,两位李府的主母都是满脸掩饰不住的欣喜,眼睛都成一条缝了,在逗着紧裹着的小东西,有一个稳婆在边上吩咐着什么。
    小东西却毫不领情地在嚎啕大哭着…   
第十章 吾儿李征
    看着小儿大哭,张氏和王氏婆媳两个忙不停地拍着哄着小东西。
    见李业诩进来,张氏忙说道,“翼儿,你这个当爹的快来抱抱,看看长的像不像你?”
    李业诩小心翼翼地从祖母的手里接过小被子包裹着的小孩,高兴的美丽的脸都有些变形的王氏,上来把遮住小孩的被角掀开。
    小孩皮肤皱巴巴的,嘴巴一瘪一瘪的,闭着眼睛大哭着,这也太难看了吧?!
    虽是觉得有些难看,李业诩心里一股别样的情怀涌上来,这就是自己的后代,自己的骨肉,小小的人儿看上去很是有些亲切感。
    李业诩抱着小孩子笨拙地拍了几下,小东西似乎感觉到什么变化,突然睁开眼睛,嘀溜溜地盯着李业诩瞧,哭声也停了下来。
    很是奇怪的,小孩睁大眼睛盯着李业诩看了会,微微地咧着嘴巴,像似在笑。
    这一表情,直把李业诩边上的张氏和王氏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翼儿,小东西都认出你来了,在对你笑呢,”张氏满脸惊异地看看李业诩,转尔又笑着对王氏说道,“我觉得,这小子很有灵性,定会如翼儿般聪慧。”
    “刚生出来的小孩,会笑的可是没听到过啊,媳妇也觉得定是不简单,”一旁的王氏也如此说道,从李业诩手里接过小孩,乐呵呵地抱着,一脸幸福的神色。
    张氏吩咐李业诩道,“翼儿,你去看看你媳妇吧!”
    没想到刚从李业诩手里接过去,小孩又闭着眼睛大哭起来,王氏赶紧用手轻轻地拍着,嘴上不停地逗着,给小东西准备喂吃的东西去了。
    稳婆和众丫环已经把一切都收拾停当,走了出去。
    李业诩走到床边坐在床沿上,握着郑燕的手,“燕儿,你辛苦了!”
    郑燕的脸上虽然有些疲倦,却泛着兴奋和骄傲的神情,紧握着李业诩的手说道,“郎君,妾身总算如愿以偿,给你生个儿子!”
    李业诩帮郑燕整理了一下稍有些散乱的头发,温柔地说道,“燕儿,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是自己的骨肉,我都会喜欢的。”
    “妾身谢谢郎君了,也谢谢孙道长的,”郑燕脸上有淡淡地红晕;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母性的光辉,“小东西看着挺像你的,长大后定会比你长的还要好看,”说着露出得意的笑。
    “孙道长?”这生儿子的事难道还有孙思邈的功劳?
    “孙道长当日曾给妾身一张药方,”郑燕笑笑说道。
    “哦!”李业诩有些明白,敢情这孙老道手里还有生男生女的秘方,怪不得当日郑燕神神秘秘的。
    正说着,小月端着一盆温水走了过来,“郎君,你坐边上一些,”小月在郑燕面前叫李业诩称郎君还有些不好意思,“我来给…夫人再擦洗一下!”
    “哦,”李业诩只得放开郑燕的手站了起来。
    王氏手里的小孩已经被云儿接过去,走过来说道,“翼儿,你出去吧,让你媳妇好好休息了一下,刚生产,不能太多说话,”说着就把李业诩推出了屋子。
    李业诩一脸不舍地出了屋,屋里传来小孩响亮的哭声,接着听到李孩子吸吮什么东西的声音,一会又是大哭的声音,好不热闹。
    傍晚,李靖率着李德謇和李业诩及其他家人,到家庙里祭祀了祖先,又宴请了孙思邈,一切完后,李靖把李德謇和李业诩叫到跟前。
    “翼儿,该给小子取个名了…”李靖笑眯眯地说道,又转头对李德謇说道,“是你这个当祖父的来取吗?”
    “还是父亲取吧,”李德謇恭敬地答道。
    李业诩有些失落,自己的儿子取名竟然没有他的份,当下也只得说道,“还是祖父给小孩子起个名吧…”
    “唔,那就起个名叫李征吧,”李靖看了一旁的李业诩,想了一会道,“咱爷俩征战的日子会是不少,就用这名吧,以后的表字还是你自己取。”
    “是祖父,这名起的很好,”李征,还行,只是有些俗气…
    ―――――――――――――――
    李府上下都是一片喜气洋洋,长房长孙添了嫡长子,自是件非常大的喜事。
    李靖虽说经历过太多的事,遇事已经不会喜形于色,但所有人都看的出,这老爷子,心中的喜悦之情不比别人少,在下人面前都露出难得的笑眯眯神色。
    李府的两位主母,张氏和王氏自是不用说,爱孩子是女人的天性,这些日子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王氏甚至亲自张罗着给郑燕和小孩准备衣物和食物。李业嗣和李栎,更是一天到晚往李业诩的园子里跑,亲亲抱抱小李征,甚至小家伙睡觉着,也要把他弄醒来逗乐。小家伙自是满心不愿,用大声的哭喊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到后来王氏只得拉着脸,把这兄妹俩赶了出去。
    府里的下人们,也因这件喜事,每人都有赏赐,自是皆大欢喜。
    郑府也在第一时间内知道消息,郑德通夫妇在生产后第二天,就上门来看望自己的女儿和小外孙,郑燕的母亲都有些责怪自己的女儿,快生产了都没有通知她来照顾。但看到小外孙那可爱的模样后,这点稍稍的怨气都无影无踪了。
    郑德通夫妇两人都是喜出望外,更是暗暗地松了口气,女儿嫁出去,就是怕不能给婆家生下个儿子来,若那样娘家人都会脸上无光,郑燕的在府中的地位也会大降,要被婆家的人看轻。如今郑燕第一胎就给李家添了个男丁,他们都觉长了脸,到李府来的感觉都是不一样了。
    李府添丁的消息马上就传开了,接下来的日子,上门贺喜的人络绎不绝,这些日子李业诩也只得在家中接待贺喜者,李府管家李安更是忙得团团转。
    皇帝李世民和皇后长孙氏都派人送来丰厚的贺礼,杨妃更是亲自到府上来道贺和看望。
    这样的荣耀不是平常人家能享受到的,朝中的大多重臣都没有过这样的待遇,许多人是既羡慕又嫉恨。
    杨妃是在李世民授意下而来的,也是第一次上李府,身边的两个小屁孩,李愔和小高阳李玲也一定要跟着来,杨妃被他们俩吵的没法,只得带着来。
    杨妃到了李府,李靖、王氏和李业诩陪着说了会儿话,杨妃再次传达了皇帝、皇后的问候和道贺,坐了会儿,就随着王氏到李业诩屋里,看小孩、说体已话去了。
    李玲和李愔都眼巴巴地想着李业诩陪他们玩,李业诩没法,又抽不开身,只得打发李业嗣和李栎陪着他们玩。
    李业嗣本不屑于与这几个小孩玩,但看到李业诩似求救般的目光,无奈下也只得把这几个小孩带出去玩了。
    房玄龄打发自己的长子房遗直,宝贝女儿房淑,当然还有一个跟屁虫房遗爱,及房府管家来李府贺喜。
    房遗爱来到府上,看到李业嗣带着几个小孩在那里玩,也跟着加入了进去,李业嗣也趁机脱了身,不再理他们,两个小男孩和两个小女孩在一块儿疯玩,不一会儿就传来房遗爱和小高阳的吵闹声,李业嗣只得又跑过去劝架。
    李靖亲自接待了房玄龄的宝贝儿子女儿,房遗直少年老成,俨然一副大人样,地坐着恭恭敬敬和李靖聊着天,房淑坐在一旁没什么说话,偶尔偷偷地瞄几眼作陪的李业诩,满腹心事的样子。
    李世民已经正式下诏,择定年后的日期,为李元嘉和房淑举办婚礼。
    将成为徐王妃的房淑,脸上却是没有半分喜色。
    说了一会儿话,李靖自离去,房淑提议到房中去看看郑燕和小孩子,有些怪怪感觉的李业诩起来带着房淑过去。
    房遗直这才松了口气,和早在一旁使眼色的李业嗣去了,房遗直在李靖和李业诩面前很不自在,有股无形的压力,和年龄相仿的李业嗣倒挺合得来。
    李业诩在前边走,房淑沉默着跟在身后,两人都觉得有些尴尬。
    “李公子,”快到李业诩屋里,身后的房淑俏生生地叫了一句。
    “淑儿…房姑娘,”李业诩站定身子,回过头,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以前淑儿来过几次,都没见着公子,过了年后,就很少有机会来了!”房淑话里满是伤感,郑燕嫁到李府后,房淑倒是好几次上门看望自己这个闺中密友,原也想见见李业诩,只是一次也没遇上。
    “听说你过了年就要成婚了,恭喜你!”
    “可是…”房淑眼里已经满是泪水,“我不想嫁,我…”哽咽着想说什么却不妨被一个叫声打断。
    “郎…少爷,”传来云儿俏生生的叫唤声,房淑猛然反应过来,擦干眼泪,跑在李业诩前面进屋去了。
    李业诩也跟着满脸疑惑的云儿走进了屋,王氏和杨妃已经走了,自去找地方说贴心话去了,只有小月和云儿在屋里。
    郑燕恢复的很快,生产后第二天,就自己下来走动了,直把婆婆王氏急的不行,说了几句,但郑燕却怎么也躺不住,还是经常下地来走走。
    看到房淑进来,也是一脸兴奋的下了床,拉着房淑的手问长问短。房淑却是一脸不自在的神色,郑燕使了使眼色,让李业诩出去,满是尴尬的李业诩呆了一会,也只得走了出去…   
第十一章 吐谷浑,自找死
    贞观六年,北方水患严重,黄河决口,河北、河南两道许多州县遭灾,良田被淹,农舍被冲毁,百姓死记无数,两道治内出现大量灾民。
    但对于南方来讲,却是个丰收年。
    南方也是雨水丰沛,虽有一些地方遭受水灾,但大多地方都是因雨水而受益,晴雨相间,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长。
    整个南方已经大力推广种植水稻,面积比上一年多了好几倍,只是江南的多数地方还是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能种小麦,试验占城道的田能种上两季水稻。岭南道的大多州县都是种植了占城稻,一年至少可以种植两季水稻加一季小麦,琼州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种三季水稻。
    开垦的荒田荒地非常多,官府登计掌握的有效种植田亩数直线上升。
    待秋收后,各地统计的数据上报,经户部整理后,上交给李世民。李世民看了这份比平时迟了大半个月上交的统计资料,大感惊讶,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置询具体负责的户部官员有没有弄错,负责上报的户部侍郎拍着胸脯说,这是他们仔细核对过多次,才得出的报告,绝对不会弄错的。
    其实户部的官员在统计资料时,也都是非常吃惊,这些南方州县上报的粮食数据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对这些数据也是多次核实,也因此迟了大半个月才统计上交。
    户部尚书戴胄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宣布秋收后统计的粮食产量。
    当数据一宣布,朝堂上的大臣们都吃惊不已,今年初步统计的粮食产量竟然比上一年全年的产量翻了一近一番。
    这一年内北方许多州县因黄河决堤而遭受大水灾,大片良田被淹,无法种植作物,许多人靠官府救济过日子。这种情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