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198部分

杂谈-第198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大升限(米)  8750  11350  11350  
武器  2x12。7毫米机枪  2x12。7毫米机枪  2x12。7毫米机枪 2x7。7毫米机枪(或2x20毫米机炮) 
乘员  1  1  1  
制造数量  1154  1100  250  
建造序列号  (MM。44952…MM。8843)  (MM。7709…MM。92007)  (MM。9288/9386…MM。92153/92302) 
进入1943年,战火逐渐逼近意大利本土。潘泰雷利亚岛最先遭到了盟军的猛烈空袭,3450架盟军飞机投掷了4900吨以上的****,但只有区区4架MC…202能够投入防空作战。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当日,大约有20架MC…202投入作战。至1943年9月8日投降之后,意大利部分空军人员携带部分MC…202等战斗机投奔了盟军,剩下的则被德国人带走。
● MC…205猎犬
二战中期,意大利国内航空制造企业开始大规模以许可证形式生产德国戴姆勒&;#183;奔驰的航空发动机,其中DB…605(Me…109G的发动机,后来许可生产型号为RC…58)在所有的发动机中脱颖而出,成为意大利第三代战斗机(战前和战中的分代标准)的标准动力配置。马基公司是第一家得到这种发动机的公司,马里奥&;#183;卡斯托蒂立即决定将它安装到MC系列战斗机上,由此,产生了卡斯托蒂的最后一个战斗机设计方案——MC…205。马基公司希望MC…205能够成为意大利空军的制式战斗机。当时,菲亚特和雷贾内公司也有他们自己的方案——菲亚特G…55和雷贾内Re…2005,三种方案一起竞争意大利空军的定单。
最初意大利空军部宣布菲亚特公司赢得了此次招标。但菲亚特公司在完成合同时却遇到了严重的拖延,他们只生产出一小批G…55战斗机,数量上完全达不到空军的要求,而且这批G…55战斗机直到战争末期才进入空军服役。造成生产拖延的主要原因是菲亚特公司在建立生产线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事实上,尽管菲亚特公司的G…55战斗机在加工制造方面比Re…2005和马基MC…205猎犬战斗机要来的简单容易,但由于它在构造和加工工艺上与菲亚特公司之前的主要产品——G…50战斗机完全不同,这意味这菲亚特要完全另起炉灶,重新建设一条生产线。
马基公司抓住菲亚特的失败用MC…205猎犬赢得了空军定单。MC…205的第一架原型机——MC…205Mk1——在1942年4月19日从瓦雷泽地区的洛那特&;#183;波佐罗空军基地起飞完成首飞,试飞任务由马基公司首席试飞员圭多&;#183;卡雷斯提奥托担任。在与另外两种备选机型的对比测试显示:MC…205在中空和低空的速度比Re…2005和G…55都要快,机体结构也比它的竞争者更加坚固可靠。但在8000米以上的高空,马基MC…205的性能下降的很快,而其他两种飞机即使携带重量更大的武备,包括附加的毛瑟MG…151 20毫米双管机炮,其高空性能仍然十分出色。MC…205的这个缺点主要是因为它的机翼在气动外形和设计上或多或少的沿用了自马基MC…200雷电以来的设计规格。另一方面,其总重从2350公斤攀升到3408公斤,翼载荷从142。2公斤/平米上升到202。8公斤/平米(这两组数据来自于马基MC…200Mk6和MC…205Mk3的比较)。虽然发动机功率增加了,但飞机的气动外形并未做出与之相匹配的改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MC…205的高空性能不佳。
马基MC…205保留了MC…202的基本外型设计,它是一种单发、单座、悬臂式下单翼的全金属飞机。机身为轻合金半硬壳结构,机翼厚度向翼梢逐步缩小。机翼的结构由2个格栅型翼梁、翼肋和钢制蒙皮组成。机翼在建造时分三个部分:上下2个外表面部分和1个****部分。****部分与机身相连,构成机身的主体结构。副翼为金属结构加布质蒙皮;腹鳍为全金属制造;全金属悬臂式水平尾翼带有管钢制的翼梁,在飞行中可改变角度;升降舵为金属加布质蒙皮;悬臂式鳍带有管状钢制翼梁和优质阿维昂铝合金蒙皮。主起落架为可回收式,起落架舱位于机翼下表面内部,起落架转动轴直接连接在翼梁上。半埋藏式的尾轮在起飞后自动回收入机身内。飞行员座舱盖向右滑动,飞行过程中可以与机身分离以便飞行员跳伞。其他装备包括:阿洛乔&;#183;巴契尼B…30短波无线电收发机,与无线电罗盘连接在一起。机上装有1台1200瓦,24伏发电机和2组12伏电池。飞行照明系统由3个尾灯、2个安装在飞行员座舱内的聚光灯组成。
发动机采用RA…1050/RC…58(许可证生产的戴姆勒&;#183;奔驰DB…605A),12缸倒V型排列,直接射油、涡轮增压器也采用奔驰的型号,最大起飞功率1475马力,持续功率1350马力,发动机连接着1具全金属三叶右旋螺旋桨。4个油箱总容量435升,可携带36升燃油和12升水。武器装备各型号有所不同,以MC…205Mk3为例(也就是保存在博物馆内的那架MC…205),它安装有2挺布雷达公司的SAFAT 12。7毫米机枪和2门毛瑟MG…151/20 20毫米机炮(安装在机翼上)。MC…205Mk2型的武器则包括2挺布雷达SAFAT 12。7毫米机枪和2挺布雷达SAFAT 7。7毫米机枪。机翼上的炮位安装了加热器以适应高空作战的需要。
自1942年开始,马基航空工业公司开始量产MC…205,但仿制DB…605A的菲亚特RA…1050/RC…58发动机生产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生产,这导致马基公司处于无米下锅的境地,而马基公司其他的麻烦还包括(不幸这也是整个意大利航空制造业的缺陷)它自身的飞机生产能力也只能达到每天1。5架。这部分是由于盟军的轰炸,部分归结为意大利缺乏制造飞机必需的战略原料。实际上,原料和零部件供应一直在下滑,在前线,机械师们除了把老旧的或者无法修复的飞机上的零部件拆下来之外别无他法。总之,MC…205的生产就这样被延误了。
意大利空军的战斗机和拦截机中队实际上得到的高性能飞机并不少,但问题是这些飞机装备的时间太晚了,晚到几乎不可能对战争带来决定性的影响,更不可能改变意大利在战争中的命运。实际上,第1航空群(I Flight Formation)仅仅在盟军登陆西西里前3个月才得到第一架交付的马基MC…205战斗机——而Pantelleria岛和蓝佩杜萨岛在此之前一个月都已经向盟军投降了。直到1943年7月,MC…205才首次参加对西西里附近海域盟军舰队进行攻击的鱼雷攻击机的护航。在此期间,意大利空军第1航空群曾经以MC…202和MC…205战斗机在西西里海峡上空以损失2架的微弱代价击落了英国皇家空军的14架喷火式战斗机!而后,MC…205也投入对盟军轰炸机群的拦截作战。西西里登陆战开始时,岛上共有10架MC…205,以及50架MC…202和同样数量的Me…109。虽然不断有后续部队增援,但德意空军一直处于数量上的劣势,轴心国不得不以400架飞机来对抗盟军4900架飞机。由意大利第5航空群发起的旨在阻止盟军在登陆前对西西里岛的轰炸的空中战役令人难忘。航空日志里记录了一天之内就有6次出击。比萨地区的意大利空军在1943年4月开始接收MC…205,并投入到撒丁岛上空的作战。8月2日,6架MC…205攻击了20架P…38、P…40组成的机群,空战击落盟军飞机6架,只有1架MC…205被击落。
巴多利奥政府宣布意大利退出战争时,马基公司一共向意大利空军交付了66架MC…205,其中6架飞到盟军控制的机场,29架被墨索里尼建立的“萨洛共和国”空军使用,此外在瓦雷泽的马基飞机工厂里还有112架刚出厂的MC…205,但这些飞机随即在盟军的空袭中被毁。在德国占领区MC…205仍在继续生产,总计生产了250架MC…205。德国空军也用MC…205装备了1个飞行大队。战后,MC…205飞机仍继续生产了一段时期,直至1948年停产。MC…205和Re…2005、G…55飞机一同被称为意大利战斗机的“5”系列,这三种飞机代表了战时意大利空军装备的最高水平。
MC…205猎犬用实战证明了它确实是二战中意大利最优秀的战斗机,其性能基本与Me…109G相当,即使在整个欧洲战场上其性能也称得上出类拔萃。由于加装了2门20毫米的机炮,同以往意大利战斗机贫弱的火力相比(原来的机枪几乎无法击穿四发重型轰炸机的机身),攻击能力大大增强。在与英国喷火式作战时,MC…205以其凶猛的火力曾一度在格斗中占占据优势。但是,它投入战斗的时间太晚了。当然,意大利在战争中的命运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并不是几百架MC…205战斗机就能逆转的。
第218章瑞士剪刀鱼系列
           轮式装甲车辆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1855年,英国就试制了世界上第一辆轮式装甲车。虽然该车没有投入实际使用,但却开了轮式装甲车辆的先河。1899年,英国人西姆斯研制出了实用型的装甲汽车,并于次年投入英布战争。1902年,西姆斯又研制出了真正意义上的 
轮式装甲车辆,即西姆斯装甲车。从此,轮式装甲车辆开始正式走上战争舞台。
但是,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轮式装甲车辆并没有受到各国的重视。原因很简单,就是轮式装甲车辆重量轻、装甲薄、运载能力小、火力弱、越野能力差,难以适应大规模机械化战争的要求,只能执行一些辅助任务,如运送人员和物资等。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数十年时间里,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也比不上履带式装甲车辆。
直到历史进入80年代后,军队对快速部署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履带式装甲车辆由于体积和重量等原因已经很难****这种新的战略要求时,轮式装甲车辆才以其固有的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和军事战略的巨大变化以及科技的进步,更给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凡是有点实力的国家都纷纷研制新的轮式装甲车辆,而那些没有能力研制轮式装甲车辆的国家则争先恐后的从国外购买以装备本国军队,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轮式装甲车辆旋风。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性能先进、令人眼花缭乱的轮式装甲车辆,其中瑞士莫瓦格公司(现并入加拿大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研制的剪刀鱼系列轮式装甲车辆格外引人瞩目,被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选中,成为当之无愧的轮式装甲车辆“大哥大”。
▲ 花开艳丽
瑞士虽然是个永久中立国家,但在国防建设上却从未松懈,这也是瑞士在两次大战中躲过战火的部分原因所在。在武器装备的研发能力上,瑞士也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在小口径火炮和轻武器上,瑞士更是有着过人之处。如厄立孔公司研制生产的20毫米、25毫米、35毫米高炮长期以来一直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剪刀鱼系列装甲车则是瑞士在坦克装甲车辆方面的驰名品牌。
比起其他欧洲老牌工业国家,瑞士在轮式装甲车辆的研制和开发上要晚得多。因为剪刀鱼装甲车的诞生地——莫瓦格公司是20世纪50年代才建立的年轻企业。
莫瓦格公司全称为瑞士莫瓦格汽车制造公司,是由瑞士一个叫沃尔特&;#183;纳夫的工程师于1950年创立的,公司地址位于瑞士北部的克罗伊茨林根。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今天的莫瓦格公司已经是一个世界闻名的、集研发和生产军用轮式装甲车辆和民用车辆于一体的专业厂家。
莫瓦格公司刚成立时,就开始涉足军用轮式车辆领域。在50年代,它自筹资金研制了MR8型4&;#215;4驱动装甲车,该车小巧玲珑而且变形性强,结果立马被当时的联邦德国陆军看中,并由蒂森&;#183;亨舍尔公司取得生产许可证为联邦德国陆军生产了600辆。60年代,莫瓦格公司又研制成功了罗兰德系列4&;#215;4装甲车和格雷纳迪尔系列4&;#215;4装甲车,并大量出口,尤其是在南美地区颇受欢迎。
70年代初,莫瓦格公司又一次自筹资金开始研制剪刀鱼系列通用装甲车。剪刀鱼系列轮式装甲车是莫瓦格公司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它一改往日莫瓦格公司只研制4&;#215;4车型的形象,一下子推出了4&;#215;4、6&;#215;6和8&;#215;8三种基本车型。由于莫瓦格公司以前有着较好的销售业绩,再加上这次可选车型多,所以剪刀鱼从开始就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1972年,莫瓦格公司完成第一辆样车,为6&;#215;6型。其后的一系列试验中,剪刀鱼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因此,国外的订单也随之纷纷而来。1976年,莫瓦格公司开始为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生产4&;#215;4、6&;#215;6和8&;#215;8三种车型在内的装甲车190辆。
1977年2月,加拿大军队也选中了剪刀鱼装甲车,并同莫瓦格公司签订了350辆(6&;#215;6车型)的合同,但是生产则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防务分部特许生产。不久,加拿大又追加了141辆剪刀鱼6&;#215;6型,使采购总数达到491辆。
1982年,剪刀鱼8&;#215;8型在美国轻型装甲车辆(LAV)竞标中获胜,由此获得了700多辆的订单。该车的生产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完成。
1986年,一直在墙外开花的剪刀鱼终于也在墙内开花了,瑞士陆军要求莫瓦格公司为其生产310辆剪刀鱼6&;#215;6型装甲车。
1989年,加拿大陆军又定购了203辆剪刀鱼6&;#215;6和8&;#215;8型装甲输送车,并命名为“野牛”装甲输送车,这些车辆由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于1997年底全部交货。
1990年,沙特阿拉伯也订购了300辆剪刀鱼系列装甲车,但是该车的生产厂商既不是莫瓦格公司,也不是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而是由英国阿尔维斯公司特许生产。这些装甲车于1993年全部交付。
除上述这些大客户外,智利、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爱尔兰、新西兰、黎巴嫩、阿曼、卡塔尔等国也订购了为数不少剪刀鱼装甲车,主要为4&;#215;4和6&;#215;6型。
1999年8月,沃尔特将自己所持有的莫瓦格公司股票卖给了加拿大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原加拿大通用汽车公司防务分部),也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