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221部分

杂谈-第221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被遗忘的帝国潜艇部队
日本海军的潜艇部队在二战中名气不大,但这并不是说帝国海军的潜艇不值一提。由于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活动,日本组建了一支很有特点的潜艇部队。首先,日本潜艇的类型之多在当时是世界第一。帝国不仅装备有常用的中程潜艇、远洋潜艇,还有特殊的大型运输潜艇以及臭名昭著的人操鱼雷和微型潜艇。日本潜艇技术在当时也多有称道之处。二战期间,排水量超过3000吨以上的潜艇全世界仅56艘,日本人占了52艘(包括一艘排水量5000吨的世界之最);日本有65艘航程超过2万英里的远洋潜艇(巡航速度10节),盟军一艘也没有。参与行动的9艘潜艇清一色都是战前新下水的甲型或乙型主力潜艇。舰长108。2米,排水量2500吨,乘员94至100人,最大航程接近15000海里,水面航速23。5节,武器装备包括140毫米甲板炮一门和18枚著名的长矛鱼雷。这些95型鱼雷与舰射鱼雷一样使用纯氧推进剂,射程约为盟军同类鱼雷的三倍。95型鱼雷重达405公斤的战斗部在当时的潜射鱼雷中也是佼佼者,其撞击引信据说也远比美制MK19要可靠。但在1941年底,这些潜射长矛的表现似乎有点差强人意。
或许是受到德国潜艇作战经验的启示,这些日本潜艇很快沿美西海岸战略水道展开一张“狼群”猎网。伊19艇出现在了洛杉矶港外,伊15艇到了旧金山,伊25艇偷偷溜进了哥伦比亚河河口,伊26艇在西雅图港外水道上设伏。剩下的伊9、伊17 、伊23、伊21、伊10艇则在相对次要的布兰科角(俄勒冈)、门多西诺角(加利福尼亚)、蒙特利尔海湾(加利福尼亚)、埃斯特罗湾(加利福尼亚)和圣迭戈等水道机动游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在这些日本人认为较为次要的水道上活动的潜艇却取得了战果。
▲ 西野耕三的美国恩仇录
12月18日拂晓,伊17艇在门多西诺角外15英里处率先发现美国商船“萨摩亚”号。后者正运送木材驶往圣迭戈港。由于鱼雷数量实在有限,联合舰队在潜艇出发前就严令每艘商船只能使用一枚鱼雷。西野耕三艇长决定大胆上浮,先用甲板炮炮击商船。但是就在“萨摩亚”号在伊17艇船头方向驶往的那一刻,值更大副约翰&;#183;莱敦恩突然注意到了不远处海面闪动着奇异的亮光。警惕的莱敦恩不假思索地大声喊道:“一艘潜艇正在攻击我们!”喊叫声惊醒了船长纳尔斯&;#183;西耐斯。西耐斯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船员到救生艇前集合,就在水手们匆忙拉开帆布时,伊17艇开炮了。“日本先开了5炮,”西耐斯船长事后回忆说,“其中有一发炮弹显然是瞄着我们的无线电天线打的,空爆弹片撒满了整个甲板。”
西野对炮击的效果很不满意,海浪冲击下的甲板晃动得利害。他命令在70码处发射鱼雷。西耐斯几乎立即发现了这枚鱼雷,“我们看见鱼雷直冲着船中间就过来了,一切都太晚了。”“忽然,奇迹发生了,鱼雷从船底直接穿了过去,在不远处爆炸。爆炸掀起的巨浪灌了大家一身,到处都是火光、浓烟还有弹片。”
“萨摩亚”号非常幸运。爆炸的火光和夜幕令日本人无法清晰观察攻击效果。西野艇长还想靠近美国商船看个究竟。伊17艇幽灵般地驶过“萨摩亚”号,两舰距离最近时不过4。6米。西耐斯至今都对他的运气感到不可思议,“发射鱼雷后,日本潜艇在12。2米处驶过。当时能见度极差,很难看清日本人,但从那个方向隐约传来喊叫声。我们也大声喊,‘你们想干什么?’没有回答。突然,日本人消失了。他们很可能以为我们的船快要沉了,要知道当时船倾斜得利害。其实这是技工将压舱水放掉后造成的。此外,1号救生艇已经被炮弹打掉,这可能也使日本人误以为我们已经弃船逃命去了。”
西耐斯的猜测不无道理。西野艇长的确已经兴奋地用无线电向旧金山港外的指挥艇伊15艇发报,称击沉美国商船一艘。事实上,“萨摩亚”号在海面上飘浮到清晨7点,然后全速开往圣迭戈,两天后,大难不死的“萨摩亚”号顺利进港。
12月20日,西野艇长的运气又来了。午后1点30分,斯科尼…瓦考姆炼油公司的“埃密迪奥”号油轮空船自西雅图返回旧金山。在距离梅多西奥角20英里处,克拉克&;#183;法罗船长忽然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报告:距离船艉四分之一英里处有一艘潜艇正在逼近。法罗船长显然还不了解日本人的潜艇性能,他的第一道命令是“抛掉压舱物,全速前进,”法罗回忆说,“日本人还是跟了上来,当时的情况是我们快要被超了过去,于是我命令转弯,绕开日本人。但这艘潜艇的航速足有20节,我们无法摆脱。”
形势看来已毫无希望,法罗命令发报员W&;#183;S&;#183;福蒂发出SOS号。讯号刚刚发出,伊17艇的甲板炮就开火了。日本人的第一发炮弹就击毁了“埃密迪奥”号的天线,紧接着又有两发炮弹击中船体。无奈之下,法罗船长命令全体弃舰。10分钟后,伊17艇朝着救生艇方向最后打了一炮,突然消失了。数分钟后,美国人才体会到日本人的狡猾之处。“两架美国轰炸机匆匆赶来,这时大概距离求救讯号发出约10至15分钟,”法罗回忆道,“我们以为这就得救了。”其中一架美国轰炸机在潜艇下潜区域投掷了一枚深水****然后就飞走了,“但谁也不清楚是否炸到了日本人。”
事实上,伊17艇毫发无伤。西野艇长甚至决定冒险再次发动攻击,彻底击沉美国商船。法罗至今仍对当时发生的戏剧性场面感到后怕,“我们惊恐地看到一具潜望镜破水而出,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一枚鱼雷尾迹在200码以外向‘埃密迪奥’号延伸过去,接着就是一声巨大的爆炸”。
此时“埃密迪奥”号上的舰员并未完全撤离,福蒂刚刚修好另一副天线,这位电报员沉着地发出了最后的讯号,“鱼雷击中船体”。然后福蒂镇定地离开电报室,跳海逃生。困守轮机舱的B&;#183;F&;#183;莫尔勒、坎尼思&;#183;金默斯和R&;#183;A&;#183;温特没有那么幸运。莫尔勒眼睁睁地看着鱼雷从轮机舱穿行而过。次日,大难不死的莫尔勒向医务官描述说,“我的手几乎就能够着鱼雷,它快速冲到轮机舱的另一侧爆炸,金默斯和温特当场被炸死。”尽管莫尔勒全身多处骨折,但他奇迹般地从破洞中浮出水面获救。
法罗此时对美国轰炸机的能力已不敢恭维,“日本潜艇再次消失,这时又出现了一架美国轰炸机,又投了一枚深水****,巨大的爆炸,巨大的烟雾,好像是炸中了,谢天谢地,日本人再也没有出现。”法罗的印象并不正确,伊17潜艇实际上已从容离去。
尽管被鱼雷直接命中,但“埃密迪奥”号没有立即沉没。数日后,人们发现这艘顽强的油轮赫然出现在加利福尼亚新月城外海的礁石群附近,此地位于鱼雷攻击地点以北约85英里。而法罗舰长和其它30名幸存船员划着救生艇,挣扎了整整16小时才被海岸警卫队救起。
▲ 蒙特利尔港外的较量
大约在法罗拼命向岸边划行的同一时间,伊23艇咬住了美国油轮“阿格维沃德”号。20日下午2时15分,圣克鲁兹以南330英里处,利奇菲尔德公司石油公司的这艘6771吨油轮正驶离蒙特利尔湾。F&;#183;高克雷夫船长突然听见了舰艉方向传来的炮声。他急忙赶到船桥观察情形。“阿格维沃德”号西侧约457米外,一艘潜艇的身影在阳光下清晰可辨。
“我命令急速左转,正面冲向潜艇,”高克雷夫船长回忆说,“日本人开第二炮后,我命令舵手急速向右转,把船艉冲向潜艇。”柴田艇长很快意识到他所追踪的这个猎物非常老道。尽管伊型潜艇速度可以超过美国商船,但他的处境非常不妙。当时海浪很大,如果想让潜艇超过美国船,剧烈晃动的船体肯定会给操纵甲板炮带来困难。柴田艇长的另一个担心是油轮显然已经向美国海军发出了求救讯号,跟得太久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无论出于何种考虑,伊23艇始终与美国船保持着457米距离,时不时开上一炮。
“这艘潜艇没能追上来,”高克雷夫不无得意的回忆道,“我们保持Z字型机动,竭力把最小的船体截面暴露给日本人,日本人总想绕到侧面,但没有成功。眼看着就要靠近海岸了,日本人打了最后一炮就消失了。我们没有损失。”
蒙特利尔半岛的数位居民无意间也亲眼目睹了这场海上追击。当日晚《蒙特利尔论坛报》的一则花边新闻这样写道,“十几个在海边比赛的高尔夫球手今天报告说,他们看见有一艘油轮放出大量浓烟,疯狂地冲向圣克鲁兹,绝大部分目击者认为这可能又是某位鲁莽船长的心血来潮之举。”
▲ 伊21艇的三次攻击
12月22日清晨,标准石油公司油轮“H&;#183;M&;#183;斯托雷”号行驶在圣巴巴拉以北55英里处。美国人决没有想到,伊21艇此时已在附近的阿格洛角耐心设伏了两天了。
此时在阿格洛角海滩上恰好有两个早起的路人。来自附近朗姆波克的高中生杰克&;#183;桑德这天原本正沿着南太平洋铁路线捉兔子。8时30分左右,他“听到了一声闷响,然后看到海面上升起一股浓烟。起初,什么也看不清。数分钟后,浓烟渐散,距离海岸约3英里处有一艘油轮急速行驶。后来我又看到了一个黑色物体也从烟幕中脱出,朝着油轮方向快速冲去。我肯定那就是鱼雷,这个物体在水面若隐若现,时而还掠出水面,抛起白色的浪花。最后一次看到这枚鱼雷时,它已经冲到了油轮前面。”桑德提到的那声闷响是伊21甲板炮的首发炮击,浓烟则是“斯托雷”号放出的烟幕。黑烟使入江艇长指挥的炮手难以瞄准目标,于是他只得下令下潜使用鱼雷。另一位接受海军询问的目击证人宣称,通过望远镜,她清楚地看到“至少有两枚鱼雷冲向油轮,但都没有击中,此后油轮再次放出烟幕,全速逃离。不久多,数架美国轰炸机飞临现场,投掷了深水****。”
伊21艇22日清晨攻击“斯托雷”号失败后迅速向北航行,寻找新的目标。23日凌晨3点,入江发现了另一艘利奇菲尔德石油公司的油轮“拉利&;#183;多赫尼”号。尽管光线很暗,入江仍然命令甲板炮开火。炮声惊醒了海岸小镇卡尤克斯的居民,更是令“多赫尼”号的船员惊恐不安。罗伊&;#183;布利兰德船长在舰桥神经质地等待第二发炮弹,能见度太差也使他无法准确寻找潜艇的位置。在黑暗中等待炮击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仅仅几分钟后,入江艇长就意识到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盲目击中美舰几乎不可能。就在他准备放弃的那一刻,一个眼尖的日本观察员发现油轮隐约出现在潜艇前方184米,而且侧舷正对日艇!松村命令立即发射鱼雷。但鱼雷还是错过了目标。两次进攻失败令入江艇长大为恼火,他决定下潜等待更好的机会。
几乎在伊21下潜的同一时刻,联合石油公司的“蒙特贝罗”号满载着石油在阿维拉以北行驶。1个半小时后,“蒙特贝罗”号径直撞上了一心要找回面子的入江。
5时30分,“蒙特贝罗”号观察员威廉&;#183;斯雷兹向奥尔夫&;#183;埃克斯托姆船长报告说,船艉有一个物体在尾随,好像是潜艇。埃克斯托姆船长或许是当时美国最年轻的船长,五个半小时之前,他还是这艘油轮的大副,但前任船长的突然辞职使他临时成了船长。“我出去看了一看,水际方向的确有个黑影紧紧追赶着我们,斯雷兹没看错,这就是一艘日本潜艇,而且是个大家伙,足有300英尺长。我立即下令转用Z字航线。但日本人离我们太近了,一枚鱼雷忽然冲过来,炸了个正中。”斯雷兹回忆说,“巨大的爆炸使整个船体都激烈颤动起来,大家都吓坏了。”但事后大家发现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鱼雷炸中了没有装石油的一侧船舱。“如果不是这样,大家根本就没有逃命的机会。”埃克斯托姆命令大家到救生艇前集合,斯雷兹对这位新任船长的镇定敬佩有加,“他大声命令弃船,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就是美国人放下救生船的当口,伊21甲板炮开火了,入江这次无论如何也不想再失败了。“日本人打了8到10发炮弹,有一发打中了主桅,另一发几乎紧贴着我们头顶掠过,但大家都没有惊慌失措,我们放下了4条救生船,弹片击中了其中几条,但没有人受伤。”埃克斯托姆船长事后对自己在现场的镇定也有点感到吃惊,他甚至感觉“蒙特贝罗”号能 
逃过这场劫难,他命令救生船不要远离油轮,等待机会重返油轮。但45分钟后,天将要放亮的时候,“蒙特贝罗”号开始下沉了。
同样在附近观察的伊21艇这时也决定回过头来收拾滞留在海面上的美国船员。日本人用机枪扫射4艘小艇,好在拂晓能见度不佳,扫射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埃克斯托姆和斯雷兹的救生艇被打成了筛子,两人靠着顽强的毅力挺到中午,终于在凯布利亚附近海滩上岸。
▲ 阴差阳错上封面
1941年底的美国显然远没进入战争状态,尽管有多艘油轮遇袭,沿岸行驶的商船却没有收到任何警告。旧式木制纵帆船“巴巴拉&;#183;奥尔森”号24日清晨毫不知情地驶向圣迭戈港。忽然,船身在一声巨响中震动起来,但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其实这是伊19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刚从“奥尔森”号船底冲过后起爆。
大约4英里外在洛杉矶港外巡逻的美国海军驱潜舰“紫水晶”号注意到了这个异常的爆炸。当日“紫水晶”号有如下航海日志,“0625,目视爆炸,浓烟、水浪腾空300英尺。0626,一级战备。0730,解除战备”。“紫水晶”号没能发现伊19艇,后者却在4个小时后找到了另一个目标。10时,伊19艇在距离费尔明角数英里处设伏,麦克考明克轮船公司的“阿布萨罗卡”号货船恰好顺着卡特林纳水道驶来。这艘5700吨级货船满载着木材,对于刚刚在附近海域发生的异常爆炸毫不知情。10时30分,位于费尔明角著名的老灯塔下炮兵阵地的陆军中士詹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