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233部分

杂谈-第233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采用了辅助电机后,当进行战术机动时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克服了减速齿轮噪音大的缺点,所以在后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核潜艇大都采用白鲑鱼号这种推进系统。到了海狼级后,干脆就直接用电机推进,其电源是由核反应堆带动发电机产生的。总之“白鲑鱼”号潜艇的设计非常优秀,它在美国海军服役了近30年,直到1988年6月25日才退役。在美国海军中对专职反潜的潜艇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杀手!。这个称呼就起源于“白鲑鱼”号艇员的一句格言。
面对美国的反潜潜艇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发展,苏联人实在是感到窒息。因为此时苏联的水下力量缺乏足够的反潜能力,先前建造的N级核动力鱼雷潜艇(苏联编号为627、627A和645级)原本是设计用来攻击敌人水面舰艇的,并不具备反潜能力。为此,苏联感到有必要发展一种像白鲑鱼那样专职反潜的攻击型核动力潜艇。1958年,苏联国家船舶工业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包括四个新项目的造船计划。其中之一就是671级核动力潜艇。SKB…143特殊工程设计局赢得了这一项目。
◎ “鲈鱼”诞生
1958年12月,苏联政府正式批准了船舶工业委员会的舰船发展计划,按照该计划, 1959…1965年将会相继建造几个型号的核动力潜艇,其中就包括装备鱼雷和大型远程声纳的专职反潜的中型核动力潜艇。对该潜艇的基本战术要求为:可以在任何海况和全天候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当然首先考虑的是要适应北冰洋海域的作战,因为这里是苏联红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传统巡逻区域;更低的噪音、更灵敏的声纳、相对适中并适合执行反潜任务的鱼雷武器。当然后几项是所有用于反潜的核潜艇的通用特性。
这型潜艇的首要任务是在监视对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当其处于可攻击苏联陆地的范围内时能保证将其摧毁,并且可以打击对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支援重点地区的反潜行动并且为己方舰艇提供护航,迫使敌方潜艇不敢靠前。此外,它还可以为苏联进行战略巡逻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提供护航。
SKB…143特种装备设计局负责进行总体设计(其总设计师G&;#183;N&;#183;车尼什耶夫因为成功地设计了维克托级而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奖章),而列宁格勒的船厂负责具体建造。671级核潜艇代号为“鲈鱼”(Rock Fish),北约代号为维克托I(即VI)。苏联红海军的总监造人为V&;#183;I&;#183;诺维科夫,正是他的大力支持,水滴形艇型和单桨这些违反苏联潜艇传统的新设计才能被通过。
1959年11月3日,新型潜艇的详细设计规范确定。1960年3月,潜艇就进入了初步的工程设计阶段。同年7月29日,苏联红海军和国家船舶工业委员会共同作出决定正式建造该型潜艇。1960年12月,项目设计合同书拟订完毕,并于1961年3月4日被批准。没过多久,苏联******签署了671级的设计制造合同。
维克托I级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G&;#183;N&;#183;车尼什耶夫。但实际上,该艇并不应算作他的作品。该级艇是在以L&;#183;A&;#183;萨马拉科伊为首的年轻专家于1958年设计的基础上修改设计的。之所以不让L&;#183;A&;#183;萨马拉科伊作总设计师是因为当时苏联船舶工业委员会的官员认为这么一项重大的设计项目不能让一个年轻的专家来承担,最后L&;#183;A&;#183;萨马拉科伊仅仅担任副总设计师。
因为潜艇要在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苏达米赫船厂生产但是必须要交付北方舰队,而且要使用船坞运输船通过拜尔默…波罗的海海峡。所以潜艇的排水量受到限制,这确实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毕竟要安装的设备太多了。
在概念设计阶段其特点就已明确:
★单轴单桨动力系统,这将大大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并降低噪音。(推力提高大约30%,使用了当时苏联最好的动力系统产品,使其能够比国外潜艇具备更高的水下航度)该级潜艇是苏联首艘采用单桨推进的核潜艇。说是单桨,实际上在主浆的两侧还有两个电机推进的辅助推进螺旋桨,用于战术机动或者进出港。
★壳体外形采用拉长的水滴形,非常适合高速水下航行。这也是苏联核潜艇首次采用。
★大直径的耐压壳。
★位于同一水密舱的汽轮机组和涡轮发电机组。
★鱼雷舱和生活舱合二为一且布置在艇首,而且大型声纳也装在这里。
通过设计规范可以得知,潜艇的水下最高航速不少于30节,这需要慎重的选择核反应堆的堆型。设计人员选择了采用压水堆的VM…4蒸汽轮机动力系统,它包括两个核反应堆和8个蒸汽发生器。大直径的壳体允许将两个核反应堆并排放置。
主减速器是由科伊洛夫斯基工厂特种装备设计局设计的,而涡轮发电机组是由卡洛伊斯基特种装备设计局涡轮机工厂研制的。该艇的电力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代替了以前的直流电力系统,这也是苏联的造船工业首次在舰艇上采用三相交流电系统。
SKB…143特种设备设计局的设计者也是在维克托I级上开始安装电化空气净化系统的。后来这种装备也装在了别的设计局设计的核动力潜艇上了。
据参与该项目设计的人员回忆,当初最复杂的一项任务是将巨大的远程声纳系统(20吨重,体积为70立方米)安装到艇首,并且还要将鱼雷发射管安装到艇首。苏联人并没有像美国的白鲑鱼号那样将鱼雷发射管呈一定角度地布置到艇中部,因为如果这样当进行鱼雷发射时会限制潜艇航行速度,并且造成鱼雷的补给更加复杂困难,尤其是在海上。最终,鱼雷发射管仍然按照惯例布置在艇首,只不过是在声纳天线上边,并且在艇首外壳上专门开设了一个舱门用来进行鱼雷补给。
当潜艇的总体结构设计接近尾声时,设计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到降低潜艇的水下噪音和减少行动对声纳的干扰上。这对攻击型核潜艇的作战效能是十分重要的。最终,这级潜艇的水下噪音被控制在160分贝左右。
1960年12月,发图样的工作结束。1961年3月4日,设计图通过了红海军和国家船舶工业委员会联合审查,稍后苏联政府批准了这个设计。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了。
1960年,造船厂的壳体结构设计部门,开始为建造维克托级潜艇做准备工作。最初设计人员设想在第12工区的水平船台建造潜艇。该船台位于水面上2米,在造船厂的SPD…2下水船坞上。这个船坞的载重量是2400吨,新潜艇下水时重量设计值为3500吨,因此必须对船坞进行改造。此后,船坞的底部工作架被更新,宽度加大,承重量增加了1600吨,高度也增加到19米。此外,船厂还在涅瓦河挖了一个特殊的下水用的深池,防止潜艇刚刚下水就搁浅。除此之外,工厂建造了一个特殊的循环排水装置,以便不必安装码头浮桥或者特殊的脚手架就能到达工厂的装配现场和船坞的甲板上。它包括一个圆形可拆卸的下水滑台,滑台也是有几个分段组成的,该滑台将会在潜艇下水前一个月搭建好。下水设备装置还包括刹车装置,其中一部分安装在潜艇壳体上。
1961年7月,苏达米赫船厂根据设计图纸建造了潜艇所有七个舱室的等比例木制模型,用以试验安装各种设备、管道和电子电缆线路,找出最节省空间的方案。
为了研究潜艇结构壳体的建造,在N12工区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他们进行壳体的焊接和组装研究,其中非耐压壳体结构是由铝合金制造的,而耐压壳是由抗腐蚀的合金钢制成,部分结构使用了钛合金。此外还有两个部门负责研究消声瓦和吸波涂层。
1966年7月,列宁格勒的核工厂建造的核反应堆开始工作,与此同时,系留测试开始在造船厂的深水区内展开。测试确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期间发生了几次技术性事故,包括蒸汽发生器和冷却系统故障。1967年7月,潜艇才用特殊的船坞运输船运到位于塞纳洛德文斯克的基地。8月底,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16天的工厂测试,紧接着进行了国家定型验收,这也花费了25天的时间。此时潜艇算是正式交付部队了。
首艇K…38号主要在白海活动。在测试过程中,该艇达到了34。5节的水下最高航速,尽管潜艇在这个速度并没有坚持多久,但这已经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潜艇了。深潜测试只是在该级艇的第二艘上进行的。测试也相当成功,耐压壳体和全艇系统均能在400米的最大潜深内可靠工作。
在潜艇的批量建造期间,潜艇的武器装备得到加强,包括装备使用火箭助推鱼雷的新型的反潜系统、改进型线导鱼雷和全新的导弹系统。根据不同的改进,分别称为671V、671K。该级潜艇总共有15艘在苏联红海军内服役,最后一艘于1974年下水。
◎ “鲑鱼”生出“鲨鱼齿”
1962年,SKB…143设计局开始一个新的改进计划,给原有艇型加装2到4个鱼雷发射管,以显著增强潜艇的火力,使维克托级核潜艇能在大洋中更有效对付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和大型水面舰艇。这就是671RT(RT:火箭助推鱼雷)级,苏联代号鲑鱼级,北约代号维克托II级(或称V II)。其最大的特征为火力加强,所以称其为“长鲨鱼齿的鲑鱼”也不为过。改进型潜艇的设计图纸于1966年4月完成并于第二年的7月15日通过审批。
671RT级装备4个533毫米和2个650毫米远程鱼雷发射管,它可以发射SET…53和SET…65两种鱼雷,这两种鱼雷当时正在发展之中。作为改型的最大的特征,它计划装备一种火箭助推鱼雷,即81R火箭助推鱼雷(苏联第一种潜…空…潜的反潜系统),即西方所称的SS…N…15反潜/反舰导弹。它能够从改造过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中发射。1969年8月4日,苏联******签署617…209决议,批准了使用533毫米的81R火箭助推鱼雷的RPK…2反潜系统进入苏联红海军服役。火箭助推鱼雷在50…60米的深度从鱼雷发射管发射,然后它飞离水面并按预定的弹道向目标飞去,当飞进目标区时一个战斗部(核战斗部或者一枚轻型自导鱼雷)从火箭脱离去攻击特定目标,这种系统类似美国的阿斯洛克反潜系统。
专家们相信,1到2枚65型鱼雷即便不能击沉一艘像航空母舰或者巡洋舰这样的大型战舰也能使其完全丧失战斗力。这些鱼雷可以装备核战斗部,这也大大增强其战斗力。此外,这些威力巨大的鱼雷能够以50节的速度航行几十公里。鲑鱼级潜艇的火力是极为强大的。
除此以外,新型潜艇其他改进包括:
因为艇首得到延伸以提供更多的储备浮力,因此增加了一个水密舱,它实际上将原艇首舱一分为二,这也导致各个水密舱编号发生变化,水密舱总数达到8个。
该艇首次装备了Paravan拖曳式通信天线,用它可以在160米深的水下接受甚低频波段的信号。Rubin声纳系统由更先进的Rubikon声纳代替。
这些改进最终使设计人员不得不加大潜艇外壳直径,大约增加到8。8米,这使其可以容纳大型的通讯设备。与改进前相比,第一隔舱同一部分的耐压壳体的直径也增加了0。1到0。5米,空间增加了750立方米。其水下最大航速减小了1节。乘员数量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其总数达到了98人。潜艇噪音水平大大降低,据估计达到140…150分贝左右。此外其余的参数性能同原来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
1968年4月,苏联政府指定苏达米赫船厂和高尔基船厂生产。1971年2月,维克托II级潜艇的首艇K…387号下水并于1972年12月30进入苏联红海军服役。
1974年9月28日在列宁格勒苏达米赫船厂建造的第一艘该级潜艇开工并于第二年8月下水,1975年10月被运抵赛沃洛德文斯克海军基地,在那里它顺利通过了工厂测试和国家正式验收。
维克托II级核潜艇使用了当时苏联最先进的造船技术:用单元型模块化建造方法代替传统的建造方法。蒸汽轮机以及涡轮发电机组被装在一个隔舱中。蒸汽轮机先被安装在特殊的减震支架上,然后这近300吨的装备再一同装到舱内。为此,船厂的设计局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大型液压设备通过舱段的尾部以旋转的方式进入舱内定位并安装。350吨的蒸汽发生器也是通过类似的方式安装。此外船厂也花费大力气建造新的下水船坞,其吨位达到了8000吨。新技术的引入大大减少了在船台上的建造期,至少减少了4…6个月,整个潜艇建造期也大大缩短了。
维克托II级建造后不久,苏联情报机构得知美国海军已经发现了该级潜艇的动力噪音弱点,因此在完工7艘以后,就停止了建造。
◎ “狗鱼”浮出水面
1970年代早期,苏联红海军开始建造多用途核动力潜艇(塞拉级/945级和阿库拉级/971级),同时决定进一步发挥维克托级核潜艇的潜能。此时,由于苏联国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迅速更新(如声纳、信息技术和指挥系统等等),将这些装备安装到维克托级上将大大提高战斗力,而成本相对较低。
在海军G。V。尼古拉耶夫将军的监督下,SKB…143组成了一支由G。N。车尼什耶夫直接领导(1984年后改为R。A。沙玛科夫)的精干的设计队伍,他们开始设计671RTM级核潜艇,苏联代号狗鱼(又译梭鱼),北约代号维克托III级(VIII)。该级艇主要更新了电子系统 (声纳、导航系统,作战信息和管理系统,自动通信系统等)。
此外,这型潜艇将装备最新型的武器系统:采用高速(大约200节)的M…5水下火箭的VA…111“风暴”高速鱼雷系统、新型的线导鱼雷和后来的Kh…55亚音速战略巡航导弹,他们能够从标准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装备了巡航导弹的潜艇代号为671PTMK级。
新型潜艇具备由非金属材料(而不是以前的钛合金)制作的声纳罩。声纳系统也换为新型的Skat…KK系统,除了重量和尺寸外,这种声纳的技术参数完全可以和当时美国最先进的声纳相媲美。艇载拖曳式被动声纳放在一个球锥状声纳罩内,它位于艇尾的垂直尾舵顶部,好像一个犄角。此外,其他更为先进的装备和设备包括:综合战斗信息管理系统,(代替原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