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277部分

杂谈-第277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停泊在吴港内。3月19日,终于迎来了吴港的第一次大空袭,空袭中“伊势”命中两发****,升降机被毁,“日向”也被一发****命中。7月24日,美机再度来袭,“伊势”号遭到30架飞机的攻击,当即被命中4发,其中1发落在****部的军官舱,但未爆炸。6小时以后又是30架飞机前来进攻,这次命中的一发直击舰桥,牟田口舰长以下数人死伤,另外两次空袭还有多发近失弹对舰体造成了破坏,当天“伊势”弹药库和机舱被淹没,约有50人战死,100人负伤。而“日向”遭受了更集中的空袭,有60架飞机对其投下了大约200枚****,其中10发命中,20多颗****在舰舷附近爆炸,军舰舰艏被炸掉,飞行甲板被破坏,舰身受到了严重损害,由于不能抢救,舰员被迫弃舰。
“伊势”号受损以后,舰内大量进水,船艏沉底。为了使军舰出浅,采取了卸下重物等很多措施,并且三个昼夜对淹没的隔舱不间断地排水,军舰终于得以重新浮起,正决定将其曳往干船坞进行维修,28日,吴港遭到了又一次大空袭,“伊势”遭受了多次攻击,共射出主炮弹10余发,最后一弹在二号炮塔内正准备发射时,主炮因中弹受损而保持着高仰角不能再度发射,这天“伊势”共被11弹击中,大量进水,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一号炮塔区域发生巨大的火灾,连同前日的空袭一共战死190名,所有抢救工作宣告无效,军舰向右横倾15&;#176;坐沉海底。同时,业已被弃舰的“日向”也终于搁座在海底。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遍布全球的战火终于散去,吴港是日本海军最主要的基地之一,港内的江田岛上,有着著名的海军学校,这个港口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摇篮,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港湾之内散乱着各种军舰的残骸,这里也有“伊势”和“日向”破败的姿影,几乎贴近海面的甲板上,主炮塔也无奈地被海浪所舔蚀着,这不免又令人想起6年以前珍珠港内的狼籍,嗜杀者必死于刀剑之下。
两舰在水中的残骸被打捞起以后,到1947年7月4日为止,在播磨造船厂被拆除完毕。战争中几乎形影不离的“伊势”号和“日向”号的躯体也于同一天在默默无闻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具有战列舰般攻击力的航空母舰,这样的梦想中产生出了一代奇舰,也许在大舰巨炮主义者的眼里,它们是 “不贞洁”的,在航空至上论者的眼里,它们又是“不完美”的,但是其诞生有着一定的应急性,将它们一概否定也不免武断。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刚愎自用的日本海军的决策者们缺乏明确的战略理念,虽然造船部门能在这种无视现实的生硬指令下完成的设计建造,虽然不乏优秀的指挥官,虽然拥有出色的水兵,但是依然没有在实战中被证明具有任何意义。“伊势”之名由来日本中部的伊势国,那里因有着供奉着据说是天皇先祖天照皇大神的伊势神宫,在当时被奉为神明之地;而“日向”则起自在日本古代建国神话中传说为日本的发祥地,位于九州东南岸的日向国。冠于这样的名字的军舰,却被梦想和现实所捉弄,梦想毕竟是梦想,在现实世界的狂澜面前还是会遭遇劫难,即使神灵也无法庇护。 
◎ 小机库的“大用场”
不过,在这两姐妹的下一次任务中,没有怎么搭载过飞机的小机库总算是派上了“大用场”。由于盟军登陆菲律宾,日本到南洋的运输线就此被切断,为了本土将弹药运到南洋,再将南洋的石油等原材料运回本土,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派出战列舰进行老鼠运输的时候了!
松田少将麾下的“伊势”和“日向”正好从恩加诺的虎口脱险,还没有好好整修就得到了这下一次任务,原来就是偷运物资而已。执行部队被命名为“完”部队,也有取旗舰“日向”的首字母称为H部队的,部队的构成如下∶
第四航空战队(司令官松田千秋少将)战列舰 日向(旗舰)、伊势;
第三十一战队(司令官江户兵太郎少将)巡洋舰 五十铃,驱逐舰 霜月、梅、桃、、桑、杉。
在装满大约1000吨地雷、火箭炮、副油箱等军需物资后,部队在1944年11月9日,也就是莱特湾海战的两星期后,从佐世保启航,向南方驶去。对于他们而言幸运的是,原定停泊的马尼拉港就在预计到达前一天,11月13号凌晨便遭到了哈尔西第三舰队的空袭。松田判断空袭还会随时来临,便不打算冒险停靠马尼拉,而于次日下午2点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南沙群岛停靠,次日再由第一输送战队的一等输送舰6、9、10号将卸下的其中600吨军需品以及搭乘的280名人员运向马尼拉。完成装卸以后,第四航空战队再以14节的速度继续南下,于11月23日顺利到达新加坡,稍作整修以后再前往苏门答腊北部卸下那里所要的副油箱以及其他物资。
当卸空了物资以后,由于发现了美国船队,“伊势”和“日向”奉命和在林加锚地的第五舰队汇合,前往金兰湾待命。第五舰队在志摩清英中将率领下,当时由重巡洋舰“足柄”、轻巡洋舰“大淀”以及驱逐舰“朝霜”、“清霜”号组成。两舰队合成第二游击部队前往开赴金兰湾,途中被巡逻中的两艘美国潜艇发现,12月14日下午2点第二游击部队到达金兰湾。两天以后的16日晚上6点,来自中国的一架B…24在云量8的恶劣天候下,还是发出了在金兰湾发现“战列舰2、巡洋舰2、驱逐舰3”那样相当准确的报告。
此时,在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环礁,美国第3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正为18日遭受台风袭击而受到惨重损失而懊恼之至。国内已经为此设立了查询委员会,结果最终决定让哈尔西回国“休养”,而让斯普鲁恩斯将军接替指挥。临行前,哈尔西向尼米兹将军提出了一项请求,休假以前还有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日子里,他要率领舰队强行突入南海,消灭据报告在金兰湾的“伊势”和“日向”,以确保民都洛到仁牙因的海上交通线安全。虽然尼米兹认为将舰队开入南海有很大的冒险性,但是最终还是被哈尔西的热切所感召,批准了这项计划。1945年1月9日夜,拥有主力航空母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54艘第38特混舰队在拥有油船8艘、护航航空母舰4艘、驱逐舰10艘组成的第30。8。10补给队的伴随下突破巴林塘海峡进入以往只有潜艇才敢于闯入的南海,其中,老将“企业”号以及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拥有专门训练的夜间型F6F型战斗机中队,他们将担任巡逻的3架日本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E13A)逐一击落,日机连发报的机会也没有得到。舰队进入南海以后,哈尔西迫不及待地直指金兰湾,1月12日舰载机出动了1500架次,还是没有发现这个自从恩加诺海战开始就让哈尔西耿耿于怀的那两艘航空战列舰。结果,失去了主目标的哈尔西愤然四处出击,击沉了附近的日本船舶44艘,包括12艘油船和由原来训练巡洋舰改装的反潜巡洋舰“香椎”号,同时击毁100余架飞机,而且,连停泊在西贡的法国远东舰队旗舰“拉莫特&;#183;皮盖(Lamotte…Picquet)”号轻巡洋舰也成了哈尔西的出气筒。
“伊势”和“日向”到底到哪里了呢?原来这两姐妹这时已经躲在了林加锚地。44年12月30日,一架从中国飞来的B…29来金兰湾上空进行照相侦察,这次侦察活动让志摩清英感到了危机,他立即甩开美国潜艇的监视,驶离金兰湾奔南方而去。等到哈尔西舰队返回太平洋以后,在南方的主要日本舰艇开始在新加坡集结。45年2月5日,从南洋向日本运送物资已经几乎不可能,联合舰队命令两舰加上“大淀”号轻巡洋舰,“霞”、“初霜”、“神风”号驱逐舰将战略物资运送回国,这场行动被称为“北号作战”。
两舰卸下了一部分机关炮,机库里满满地塞进了汽油桶、橡胶、锡锭、钨、水银、锌还有砂糖等各种物资2800吨,其他舰艇也一样减少了粮食、小艇,尽可能的装运,舰队还是由松田少将指挥,在2月10日离开新加坡。舰艇由于大量搭载油罐,连火炮的回转都显得困难,而且机动力明显下降。当时如果没有装甲的机库被击中,引火爆炸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舰队一出港就被美国潜艇发现,潜艇招唤来的岸基航空队发起了空袭,所幸当时低空密布乌云而躲过一劫。空中的劫难刚过,水下的危险又临,潜艇“北美河豚(Blower,SS…325)”号、“玫瑰鱼(Bergall,SS…320)”号发起了两次雷击,但射来的鱼雷都被规避,甚至被高射炮击毁。不久,又一艘潜艇“驷鱼(Bashaw,SS…241)”也准备进入对“日向”号的攻击阵位,当相距约12海里时,反被其用14英寸火炮击退。2月14日,舰队又一次遭到空袭不过也有惊无险。15日舰队过了台湾海峡以后,采用迂回航线,贴近中国海岸,饶过黄海到经过朝鲜半岛南岸,再通过狭窄的关门海峡进入濑户内海,终于在2月19日回到吴港,为日本带来了最后的补给品。“北号作战”算是取得了成功。
◎ 露出海面的残骸
返回吴港以后,舰队剩余的燃油全部调用给了“大和”,将这艘世界最大的巨舰送上了不归之旅。一个月以后,松田少将调到了横须贺担任航空队司令官,中濑和野村舰长也转赴新职。没有了燃料的这两姐妹被当作防空炮台,停泊在吴港内。3月19日,终于迎来了吴港的第一次大空袭,空袭中“伊势”命中两发****,升降机被毁,“日向”也被一发****命 
中。7月24日,美机再度来袭,“伊势”号遭到30架飞机的攻击,当即被命中4发,其中1发落在****部的军官舱,但未爆炸。6小时以后又是30架飞机前来进攻,这次命中的一发直击舰桥,牟田口舰长以下数人死伤,另外两次空袭还有多发近失弹对舰体造成了破坏,当天“伊势”弹药库和机舱被淹没,约有50人战死,100人负伤。而“日向”遭受了更集中的空袭,有60架飞机对其投下了大约200枚****,其中10发命中,20多颗****在舰舷附近爆炸,军舰舰艏被炸掉,飞行甲板被破坏,舰身受到了严重损害,由于不能抢救,舰员被迫弃舰。
“伊势”号受损以后,舰内大量进水,船艏沉底。为了使军舰出浅,采取了卸下重物等很多措施,并且三个昼夜对淹没的隔舱不间断地排水,军舰终于得以重新浮起,正决定将其曳往干船坞进行维修,28日,吴港遭到了又一次大空袭,“伊势”遭受了多次攻击,共射出主炮弹10余发,最后一弹在二号炮塔内正准备发射时,主炮因中弹受损而保持着高仰角不能再度发射,这天“伊势”共被11弹击中,大量进水,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一号炮塔区域发生巨大的火灾,连同前日的空袭一共战死190名,所有抢救工作宣告无效,军舰向右横倾15&;#176;坐沉海底。同时,业已被弃舰的“日向”也终于搁座在海底。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遍布全球的战火终于散去,吴港是日本海军最主要的基地之一,港内的江田岛上,有着著名的海军学校,这个港口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摇篮,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港湾之内散乱着各种军舰的残骸,这里也有“伊势”和“日向”破败的姿影,几乎贴近海面的甲板上,主炮塔也无奈地被海浪所舔蚀着,这不免又令人想起6年以前珍珠港内的狼籍,嗜杀者必死于刀剑之下。
两舰在水中的残骸被打捞起以后,到1947年7月4日为止,在播磨造船厂被拆除完毕。战争中几乎形影不离的“伊势”号和“日向”号的躯体也于同一天在默默无闻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具有战列舰般攻击力的航空母舰,这样的梦想中产生出了一代奇舰,也许在大舰巨炮主义者的眼里,它们是 “不贞洁”的,在航空至上论者的眼里,它们又是“不完美”的,但是其诞生有着一定的应急性,将它们一概否定也不免武断。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刚愎自用的日本海军的决策者们缺乏明确的战略理念,虽然造船部门能在这种无视现实的生硬指令下完成的设计建造,虽然不乏优秀的指挥官,虽然拥有出色的水兵,但是依然没有在实战中被证明具有任何意义。“伊势”之名由来日本中部的伊势国,那里因有着供奉着据说是天皇先祖天照皇大神的伊势神宫,在当时被奉为神明之地;而“日向”则起自在日本古代建国神话中传说为日本的发祥地,位于九州东南岸的日向国。冠于这样的名字的军舰,却被梦想和现实所捉弄,梦想毕竟是梦想,在现实世界的狂澜面前还是会遭遇劫难,即使神灵也无法庇护。 
松田千秋 (Matsuda Chiaki)
说到伊势级航空战列舰,便不得不提到松田千秋少将。他不但担任过“日向”号的舰长,还是组成这两艘独特军舰的舰队司令官。在日本海军中,他既是一名独具慧眼的大舰巨炮主义者,又是一名具有战略头脑的实干家。
他1896年生于日本九州熊本县,海兵44期,海大26期。1931年起2年里,他担任驻美大使馆海军武官,回国以后担第三舰队参谋、中国派遣舰队参谋、水上机母舰“神威”号舰长,随后调军令部,任第5课长和第一部长直属军令部员,参与制定新军备立案计划,负责制定一旦条约期满以后新战列舰等方案。就当时计划的大和型方案,在一片自我陶醉的风潮中,他便提出了大和型速度不足以及46公分主炮的发射速度对于美国的16英寸主炮不能构成决定性优势的观点。
1937年,日本和德国、意大利签订法西斯同盟条约,为了探讨将会到来的全面战争,在东京成立了总力战(总体战)研究所。松田也被调往该研究所。在1941年7月,研究所被赋予了一项新的课题,也就是设立模拟内阁以探讨今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尤其是美日关系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提交近卫内阁。当时松田提出了以图上演习的方法来进行科学探讨,演习的结果几乎如同史实,他们的报告也在8月底于首相官邸向内阁提出,但是遗憾的是这些结果都被打入了冷宫,没有给今后日本国策的制定提供任何参考。以后松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