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290部分

杂谈-第290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施的能力,除了执行重要的战略攻击任务外,还被用于执行照相侦察、电子侦察、海上巡逻等反潜和通信中继等任务,北约给其取了个“熊”的绰号。
该机由图波列夫设计局于 1950年开始研制,1952年首飞,1955年开始成批生产,现在远程航空兵使用的都是配备新型机载设备和武器的最新改进型图…95MS,于1979年进行首飞, 1983年开始成批生产。1989年,图…95MS型机曾创造了60项飞行速度和高度纪录。结构上,图…95MS采用正常的气动外形,高置式后掠机翼。翼展50。05米,机长47。09米(加受油管为49。13米),机高13。20米,翼面积295平方米。机组乘员为7人,但该机没有配备弹射座椅。动力装置为4台NK12M型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47千牛,配备有AV…60N型四桨叶螺旋桨。可进行空中加油。飞机配备有导航瞄准系统,自卫系统等。
该机最大起飞重量185吨,燃油重量87吨,最大作战负载20吨,低空最大速度650千米/小时,高空(11600米) 最大速度8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710千米/小时,标准升限为12000米,带标准作战负载时航程为10500千米,带最大作战负载时为6500千米。其内部弹仓内可携带6枚KH…55型远程亚音速巡航导弹(射程2500千米)。在机翼下的挂点上还可挂载KH…55导弹,也可携带常规****。该机可服役到2010年。
图…22M3“逆火”
图…22M3是前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研制的可变后掠翼超声速轰炸机,北约组织给它的绰号是“逆火”。图…22M 是苏联第一种航程较远的超声速轰炸机,可以从前苏联西部基地起飞,以低…低…低的作战方式用0。65马赫的速度攻击除葡萄牙和挪威外的所有欧洲北约国家,如果进行空中加油的话,那么可以从北极基地起飞,攻击美国本土的目标,然后飞回国内基地。
图…22系列轰炸机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正式装备苏联空军,图…22M3是目前最新改进机型。与图…22M2相比,新飞机的总体作战效率增加了1。2倍。到目前为止,总共制造了497架图…22M,其中图… 22M3及其改进型共268架。图…22M3型机参加了阿富汗战争,使用大口径****实施了轰炸。 该机配备2台NK…25型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245千牛,飞行时如果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另一台发动机可保证飞机继续进行飞行。机上有4名机组人员,配备有弹射座椅。同时,图…22M3轰炸机充分利用机体内可用的空间,除 8个主油箱外,还在机翼、机身等处的7个整体油箱内也注满了燃油。飞机配备有先进的机载设备,包括大功率雷达和光学轰炸瞄准系统。
结构上,该机采用标准的气动外形,可变后掠翼、全动式水平尾翼和单垂直尾翼。机翼的后掠角度分别为20、30和65度。翼展34。28/23。30米,机长42。46米,机高11。08米,翼面积165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124吨,燃油重量53。55吨,高空最大速度2300千米/ 小时,低空最大速度105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930千米/小时,最高升限为 18000米,带12吨作战负载且以超声速飞行时作战半径1500…1850千米,以亚音速和超低空飞行时为1500…1650千米,混合航线且以亚音速飞行时为2410 千米。
在机身内和机外可分别携带6枚和4枚用于摧毁地面固定目标和雷达的近程导弹,也可使用常规和核****,负载重量达24吨。图…22M3远程轰炸机是俄空军的主力战机,优良的作战性能使它在敌方战役和战略防御纵深和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都能圆满地完成作战任务。现在俄正在改进图…22M3型机,完善机载电子设备,配备使用新型精确制造****和巡航导弹,以摧毁地面和海上目标。
起点中文网 www。2。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298章二战德军vw82
           有史以来哪种轿车的产量最大?熟悉汽车的人都知道,就是德国大众公司的甲壳虫,总计生产了近2 000万辆。这种轿车和二战中德军装备的一种著名的VW 82“桶车”(Kubelwage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这段历史,必须让时光回到1933年
这一年,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的宝座,他对德国人民许下了两个承诺:一是让每个德国家庭的餐桌上都有牛排;二是让每个德国家庭都能拥有自己的小汽车。作为希特勒关注的项目,汽车的设计由极有天赋的设计师费迪南&;#183;保时捷博士承担。希特勒认为这种汽车应该是四座,采用排量1升的风冷发动机,百公里油耗不超过7升,最大时速100千米,价格不超过1 000帝国马克。而此时福特和欧宝轿车的价格一般在2 000到3 000帝国马克之间。保时捷知道,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简化设计,降低成本。1936年完成第一辆60型轿车的设计;1939年专门在沃尔夫斯堡建造了一座KDF…Stadt工厂,即后来的大众公司;1940年进行批量生产,计划年产100万辆。这种车被命名为KDF…wagen,即后来甲壳虫的雏形。然而,希特勒并没有实现他对德国人民的承诺,为了1938和1939年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的战争,陆军武器局于1938年1月向保时捷提出了生产军用大众汽车的要求。于是保时捷在60型基础上开始设计军用车辆,并于当年11月制造出样车。新设计出的车辆被命名为62型大众军用车。该车发动机后置,具有圆滑的车体和挡泥板,备胎安装在前舱盖的凹陷处。遗憾的是,62型军用车的越野能力明显不足,于是保时捷将其底盘升高50毫米,改进了传动比,并且根据军方提出的要求作了相应改进,改进后的车辆被命名为82型,1940年投入生产。
82型大众军用车辆底盘下部较平,全重只有685千克,只要1个人就能够从前方抬起来。看过82型车的人,都对它的板条箱型车身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结构简洁,风格硬朗,由带有加强筋的薄钢板冲压制成,配有折叠式风挡和帆布顶棚。车体上有4个车门。底盘由一根半管状的主梁和冲压钢板构成,四轮独立悬挂,采用扭杆弹簧。动力为1台后置0。985升4缸水平对置风冷汽油机,在3 000转/分时功率为23。5马力,最大速度80千米/小时。到1943年3月,82型桶车又换装了1。131升发动机,功率提高到25。5马力,动力更加充足。桶车的内部设置极为简单,前方是单人座椅,后方为一条长椅,座椅下方可以存放少量物品。发动机进气口就在后座之后,当门窗关闭后,噪音让人难以忍受。
82型“桶车”也有多种变型车,如皮卡型运输车、半履带式155型雪地运输车和专门用在铁轨上行驶的“桶车”,德国人甚至还制造过6辆4轮驱动型的样车。
82型“桶车”在纳粹德军入侵波兰的作战行动中表现特别突出,引起了军方极大的兴趣和重视。1940年夏,军方第一笔订单400辆,这些车辆陆续装备到国防军的各个单位,逐渐开始取代侦察部队、通信部队以及中下级军官使用的摩托车。到1940年12月20日,第1 000辆82型桶车驶下生产线,整个战争期间共生产了52 000辆。
在北非战场上,82型“桶车”凭借其在恶劣沙漠环境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隆美尔非洲军团官兵的喜爱。非洲版的82型“桶车”是大众公司在普通82型“桶车”的基础上于1942年专为非洲战场生产的,该车装备有特别的气球状轮胎,这种轮胎分为带胎纹的和不带胎纹的两种,其宽度大于普通轮胎,为此还特意加高了前舱门上的备胎支架。这种特殊的气球状轮胎在沙漠行驶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压强,防止车辆下陷,开起来机动灵活,犹如在沙漠中飞奔的“田鼠”,它们是重要的通信、侦察和中下级军官的“坐骑”。“桶车”上两排座位之间设有步枪托架,可以携带4名乘员用的步枪,如果需要,桶车上还可以搭载1挺MG34轻机枪,有时甚至是1具反坦克火箭筒,这时候,这辆轻便灵活的小车就变成了颇具威力的进攻武器。为了提高桶车自身的防弹能力,野战部队常常在战地为它加装装甲板,以防轻武器对乘员的伤害。
其实,盟军也对这种小车颇感兴趣,北非战役开始不久的1941年,1辆被盟军缴获的82型“桶车”“桶车”被运往美国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进行试验评估。试验表明,尽管在恶劣环境中82型“桶车”表现不如美国的通用吉普车,但它的越野性能出色,比美军吉普轻数百磅,油耗仅为吉普车的一半,操纵灵活,维护方便,而且可靠耐用。装有闭锁差速器的两轮驱动82型“桶车”在机动性上却和四轮驱动的美军吉普不相上下。因此,盟军士兵也特别希望能拥有1辆地道的德国造82型“桶车”,他们甚至会用2辆吉普车去换取1辆友军缴获的桶车。盟军士兵这样称赞82型“桶车”,“这种车真棒,官兵们都愿意开它,它让你信得过,因为你只要开着桶车出去就能开着回来。”
到战争后期,随着美军手里缴获的德军车辆的不断增多,军械部门专门印发了“桶车”的技术说明书,以帮助士兵们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这些车辆。
早在82型“桶车”投产之初,德军就要求大众公司开发一种适合在水网交错地区使用的两栖型车辆。根据德军要求,大众公司在82型“桶车”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变型的两栖型166型桶车。166型在1942年末投入生产,该车轴距更短,重量更轻,多数装备纳粹的党卫军。
166型“桶车”采用了由82型桶车底盘改进而成的四轮驱动平台和具有全长挡泥板的船型车身,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前后轴均装有和82型桶车一样的差速器闭锁装置,爬坡能力相当出色。为了防水,166型“桶车”的车体上没有车门,和陆地型“桶车”一样,它也有折叠式帆布顶棚、管制灯和前舱备胎。除了外部附加的船桨和行军锹,该车的最大特点是安装在尾部的一具三叶螺旋桨推进器。推进器可以利用一个附设在车尾的推杆手动控制抬起或放下,推杆的下方是排气消声器,排气消声器高于水面,位于后排乘员后方。为了放置推进器,发动机百叶窗上设计成凹陷形状,推进器放下时,就会和车体后部的一个三齿花键相啮合,花键由曲轴驱动,带动螺旋桨旋转,推动车辆前进。发动机进气口也高于水面,刚好低于消声器,
166型“桶车”受到德军官兵的广泛欢迎,到1944年末,沃尔夫斯堡工厂和保时捷位于斯图加特的工厂总计生产了14 238辆。战后英国官方在沃尔夫斯堡进行过多次试验,证实该车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在平地上,166型能以55英里的时速行驶,在水中时速则超过6英里。
除了82型和166型“桶车”之外,战争期间,保时捷和他的设计组还设计一种特别的92型军官用车。这种车由甲壳虫车的车身和82型桶车的底盘构成,总产量只有1 000多辆,极为罕见,留存至今的绝对可称得上是珍品。
82型桶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国人对“桶车”的情结一直延续到战后很久,20世纪60年代,大众以著名的82型桶车为原型开发了一款民用越野车,称为181型“桶车”,该车于1973年后期进入美国市场,当时的名称为The Thing。181型“桶车”装备了改进的保险杠,发动机功率增大到40马力,配备带同步器的传动系统,不同的是把备胎从前舱盖上移到了前舱内部,挡泥板改为方形,车门经过重新设计,车门改为前部铰接(刚好和原来的桶车相反),为了降低成本,还取消了差速器的闭锁机构。181型“桶车”曾大量出口到美国,深受人们喜爱。可以说,至此,桶车的故事才进行到尾声,如今,拥有这样1辆当年德国原产的“桶车”是无数兵器爱好者的梦想,因为它们是浓缩的历史,尽管曾经作为侵略者的工具,然而历史始终是历史,优秀的桶车,永远不会被人们忘怀。 
起点中文网 www。2。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299章抗战期间的中国坦克作
           中国最早装备坦克的是奉系军阀。1922年,张作霖为同直系军阀进行最后的决战,从英法等国购买了大量的军备,包括36辆“雷诺”FT…17型坦克。首批10辆“雷诺”坦克于1924年运到大连,型号为只装备机枪或装备37毫米炮的两种。从1928年起,奉系军阀开始用“雷诺”坦克来抵抗蒋介石北伐军的“二次北伐”。战车队被派往河南参加战斗,损失6辆坦克。不久奉军败退,战车队随奉军撤回东北。在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期间,中国军队曾通过铁路向满洲里前线运送FT…17坦克,但尚未到达,苏联红军便取得全面胜利。1931年夏,日本关东军发动“九&;#183;一八事变”,储存在东北的坦克几乎全被日军缴获或摧毁,原东北军的大量装备落入了日军手中,驻扎在沈阳的战车队的12辆FT…17坦克全部落入日军手中,标志着中国第一支装甲部队活动史的结束。这些FT…17坦克后来和日军拥有的FT…17合编,参加了进攻黑龙江马占山抗日力量的作战,一部分FT…17坦克后来编入了“满洲国”的伪军——皇协军中的装甲车队。
1929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从英国为自己的税警总队购买了24辆卡登&;#183;洛伊德超轻型坦克,开启了国民政府****系军队的机械化历程。1930年德国军事顾问乔治&;#183;魏采尔(GeorgWetzell)来华,大力推动了军事教育的发展,建立了许多特种兵军校,包括了交辎学校,推动了这些兵种的正规化发展。1934年,在南京中华门外成立了辎重兵学校,1935年10月,筹建中的交通兵学校和辎重兵学校合并,成立了交辎学校,徐庭瑶中将任教育长(校长是蒋介石,教育长实际管理学校,徐庭瑶同时任即将成立的通讯兵学校教育长),开始战车战术的教学,学校中有一个战车教导营,营长彭克定。在交辎学校成立时,还进口了一批新式的器材用作教学和训练,其中包括了坦克和装甲车。交辎学校成立不久,学员队队长李承恩和徐庭瑶发生矛盾,李承恩辞去了队长职。适逢刚从****军校高级班毕业的杜聿明不想回25师任副师长(他和师长关麟征相处得不太好),徐庭瑶将杜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