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342部分

杂谈-第342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撤离,以免天亮后被美军飞机消灭。天明后,美军 “仙人掌”航空队就将这4艘毫无保护的运输船一一击沉,并用燃烧弹将刚卸到海滩上的物资——260箱弹药和1500袋大米尽数焚毁。在14日的战斗中,日军1艘巡洋舰和10艘运输船被炸沉,1艘运输船遭重创,3艘巡洋舰被炸伤。日军付出极大代价,从肖特兰岛运输1。35万人和1万吨物资,最终运到瓜岛的只有2000余人和5吨物资,日军煞费苦心的增援计划,又告失败 

(三)
尽管三川的舰队对瓜岛机场进行了炮击,但由于炮火威力不够,未能将其彻底瘫痪,导致田中的增援编队遭到了猛烈空袭,蒙受了巨大损失。山本命令正在南太平洋活动的联合舰队之前进部队抽调兵力,第三次组织对瓜岛机场的炮击。前进部队司令近藤信竹中将从各地调集了1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14日天亮后在瓜岛以北250海里会合,14日八时,近藤亲自指挥这支舰队从预定会合点南下,准备于14日晚二十二时实施对瓜岛亨德森机场的炮击。
近藤将所部的14艘军舰分为三个分队,桥本少将指挥1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组成桥本分队,负责远距离警戒;木村少将指挥1艘轻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木村分队,负责直接掩护;近藤以“爱宕”号重巡洋舰为旗舰,亲自指挥余下的1艘战列舰和2艘重巡洋舰为本队,担任炮击任务。
十四时许行至圣伊萨贝尔岛以北时,收到侦察机报告,在瓜岛以南发现美军巡洋舰4艘和驱逐舰2艘组成的舰队。近藤认为美军主力舰只夜间是不敢进入瓜岛海域的,最多派巡洋舰和驱逐舰进行袭扰,所以决定如果遭遇敌舰,先将其歼灭,再执行炮击任务。十九时许,近藤舰队各分队都已进入了萨沃岛以北海域。
实际上被日军侦察机发现的美军舰队是李少将指挥的第64特混编队,兵力编成是2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原本是奉哈尔西的命令前来拦截三川的炮击编队,因为距离太远而没及时赶到,14日白天刚刚到达瓜岛以南海域,这才被日军发现。黄昏时分,李接到敌情通报,日军战列舰编队十六时已进入瓜岛以北150海里处,并继续向瓜岛驶来。李被认为是美国海军最聪明的智囊,而且是雷达专家,他认为要确保瓜岛机场,必须全力阻击来犯之敌。他深知这必是一场艰苦异常的战斗,因此制定了比较审慎的作战方案,为了避免像12日夜间那样的混战,使战列舰具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计划在埃斯佩兰斯角附近比较开阔的海域展开战斗。
天黑后,李就率领他的舰队驶过铁底湾,前往埃斯佩兰斯角,当军舰通过铁底湾时,海底下大量沉没军舰的钢铁残骸强烈干扰了军舰的罗盘,磁性罗盘的指针不停地来回乱摆,瓜岛上吹来的阵阵凉风,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弥漫着热带植物腐烂所引起的令人作呕的恶臭,而是散发着金银花的香味——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军舰上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吉兆——胜利在望的预兆。美军的队形是以4艘驱逐舰为前导,2艘战列舰在后,单纵列鱼贯而行,从萨沃岛东南通过。当美舰队从萨沃岛北水道进入铁底湾时,被日军桥本分队发现,日军便从后追赶,李少将推算日军将在二十三时左右到来,就率领美舰队绕着萨沃岛巡逻,严阵以待,当从萨沃岛东南转向西面航行时,李少将的旗舰“华盛顿”号的雷达发现了日军桥本分队,李随即下令向西转舵,横在日军的航线上,作好迎战准备,桥本分队分两路发起了攻击,一路是“川内”号轻巡洋舰和“敷波”号、“浦波”号驱逐舰,从萨沃岛东面进攻,另一路是“绫波”号驱逐舰,从萨沃岛西面发动偷袭。日军还以为美军舰队不过是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川内”号自不量力向美舰逼近,直到美军战列舰的406毫米重炮的炮弹落在日舰旁边掀起巨大的水柱,这才意识到美军根本不是巡洋舰,而是强大的战列舰,桥本一面向近藤报告,一面下令施放烟幕,带着三艘日舰急速撤退。而“绫波”号就没那么幸运了,美军通过雷达早已发现了它的行动,迅速转移火力,对它进行集中射击,“绫波”号接连中弹,引起两次爆炸后沉没。
这时,日军木村编队的五艘军舰也从萨沃岛西侧驶来,这五艘日舰紧靠着萨沃岛航行,巧妙隐蔽在萨沃岛的雷达回波中,没被美军雷达及时发现,突然向美舰开火,并发射鱼雷,美军前卫的四艘驱逐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还来不及做出反应,“沃尔克”号和“普雷斯顿”号就被击沉,“格温”号和“本哈姆”号则受到重创,失去战斗力。在驱逐舰后面的战列舰“华盛顿”号向左转向,“南达科他”号向右转向,以避开前面失去控制的驱逐舰。这就使美军的两艘战列舰在无奈中分散开,陷入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
原本近藤以为桥本和木村两支分队对付美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编队是绰绰有余的,所以自己率领本队和另外两艘驱逐舰在萨沃岛西北巡航,全力准备炮击机场而并不是投入海战。但当得到发现美军战列舰的报告后,才急忙赶来参战。首先用探照灯照住“南达科他”号,立即使用鱼雷和舰炮进行集中攻击,“南达科他”号正巧电路发生故障,炮塔失去动力无法开火,全靠灵活的机动才躲过了鱼雷攻击,却被多发大口径炮弹命中,上层建筑被打得面目全非,不得不向西南撤退。这样,李就剩下了旗舰“华盛顿”号一艘军舰,尽管以寡敌众,但李毫不畏惧,凭借着性能优异的雷达,“华盛顿”号准确测定了日舰的位置,随即在雷达指引下实施了精确射击,日军“雾岛”号战列舰在短短七分钟里就被击中九发406毫米炮弹和四十发127毫米炮弹,船舱多处起火,舵机失灵,很快丧失了战斗力。“华盛顿”号在以全部406毫米主炮和部分127毫米副炮轰击“雾岛”号的同时,还以部分127毫米副炮轰击其他日舰,日军重巡洋舰“爱宕”号和“高雄”号都被击伤,为了把“南达科他”号附近的日舰引开,李指挥“华盛顿”号先向西北航行,日舰在其右后方追击一段时间后,近藤见美舰炮火非常凶猛难以取得胜利,不得不放弃炮击机场的计划,于15日凌晨三时下令施放烟幕退出战斗。李紧追不舍,直到日军驱逐舰回过头来向他发射鱼雷,已经没有驱逐舰掩护的李才折回去与“南达科他”号会合,掩护“南达科他”号扑灭大火,抢修破损。
“雾岛”因为舵机失灵,无法跟随近藤撤退,又担心天亮后遭到美军飞机的攻击,就在15日凌晨打开海底阀自沉。日军的“朝云”号驱逐舰也因伤势太重而沉没。在14日的夜战中,美军2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战列舰和2艘驱逐舰被击伤,日军1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沉没,2艘巡洋舰被击伤。至此,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天的海战才告结束。
(四)
在这场持续三天的激烈海战中,美军共沉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6艘,伤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4艘,顺利向瓜岛运上6000人的部队以及重装备和给养。日军沉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4艘、运输船10艘,重创运输船1艘,伤巡洋舰6艘、驱逐舰3艘,运送的1。35万人和1万吨物资仅有2000人和5吨物资运上瓜岛。
这是双方争夺瓜岛过程中一次决定性的海战,双方主要目的都是向瓜岛运送援兵和物资,并阻止对方的增援。在海战中,美军的运输比较顺利完成了,日军不仅付出了很大代价,而且所运输人员的85%和物资的99%都损失了,增援企图再次落空。而且通过这次海战,美军获得了瓜岛海域的制海权,加上瓜岛地区的制空权早已为美军所掌握,而日军的联合舰队又在海战中损失巨大,元气大伤,山本认为海军再也无法承受以如此巨大的代价去支援陆军的作战了,从此以后不再派巡洋舰以上的水面舰只前往瓜岛,只使用驱逐舰利用夜间运送少量人员与物资,从而加剧了瓜岛上日军的困难处境。美军则正好相反,在海战结束的第二天,即11月16日又将原在新几内亚的一批部队送上瓜岛,大大加强了瓜岛美军的力量,范德格里夫特认为胜利已经在握了!
日本海军少将田中赖三,也就是海战中日军增援编队的司令,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认为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增援努力结束了,这次海战是瓜岛争夺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对于双方而言,海战的胜利就预示着瓜岛争夺的胜利。美军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哈尔西中将在这次海战结束后表示,在此之前,日军一直随着自己的意愿而行动,在此之后,日军就只能随着我们的意愿行动了。美国海军总司令金上将建议总统和国会晋升哈尔西上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赫赫战功。——11月26日哈尔西晋升为上将。金上将还认为尽管美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此解除了瓜岛所受到的严重威胁。罗斯福总统在卡拉汉和斯科特两将军的追悼会上,宣称:“这次战争的转折点终于到来了!”
哈尔西向全体参战将士发出:“干得漂亮!”的嘉奖电,范德格里夫特也向海军的胜利发来了贺电:“海军陆战队1师全体将士高举经过炮火洗礼的钢盔,谨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瓜岛以北海战的巨大胜利,和同盟国的其他胜利汇成了1942年11月头两周的辉煌:11月3日,英军在阿拉曼击败了德军隆美尔元帅指挥的“非洲军团”;11月8日,同盟国在北非成功实施了代号为“火炬计划”的登陆行动;11月17日,美军和澳大利亚军向新几内亚群岛布纳、戈纳的日军发起反击;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开始反攻,包围了德军精锐的第6集团军。——所有这些胜利,使1942年11月初,成为同盟国在二次大战中的最关键的转折时期!
塔萨法隆格海战
(一)
尽管日军在瓜岛以北海战中遭到巨大失败,但大本营仍不甘心,从11月起不断加强南太平洋地区的兵力,在拉包尔成立第8方面军,由今村均中将任司令,下辖第17军和第18军,第17军负责所罗门群岛方面作战,第18军负责新几内亚方面作战,并从本土调来了第6飞行师团加强第17军,决定以陆海军协同行动,先压制所罗门群岛方面的美军航空兵力,再运送部队和补给上岛,然后夺回瓜岛。11月26日起对东南前线行使全面指挥权的今村要求瓜岛的部队坚决顶住美军的反击,坚守现有阵地,坚持到援军到达。
瓜岛上的日军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美军的反击,而是饥饿,日本海军由于在瓜岛以北海战中惨重损失,山本不愿再派出大型军舰进入瓜岛海域,只使用驱逐舰采取夜间偷运的“东京特快”运输方式,运送的补给远远不能****需要,实际供应量只能维持标准定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于长期补给不足,岛上官兵体力消耗殆尽,食品的极度匮乏,甚至连蚊子都成为日军的美味佳肴,岛上热带疾病流行,伤病员因为缺乏药品,大量死亡,更是加剧了日军的非战斗减员,每天因为病饿而死的人,多达百人。照此发展下去,不需美军发动进攻,日军就将会被饥饿和疾病所消灭,为了维持岛上部队的战斗力,日军竭尽全力确保物资供应。
11月下旬,日军第8舰队发明并实验了“铁桶运输”,也就是把粮食、药品等物资装入铁桶,但只装一半,以使铁桶能够在水中浮起,然后进行密封,用绳索连接,固定在舰艇的甲板上,在指定海域投入水中,利用潮汐漂向瓜岛,再由岛上的部队用小艇回收。自11月25日至30日,日军每天派出一艘潜艇,进行这种运输,虽然都取得了成功,但运载量十分有限,仍然不能****岛上部队的需要。鉴于这种情况,日军决定组织一支驱逐舰部队来执行“铁桶运输”,这支驱逐舰编队由6艘驱逐舰担任运输任务,共运载了1100个铁桶和少量部队,2艘驱逐舰负责直接掩护,由田中海军少将指挥,11月29日二十二时三十分从肖特兰岛起航,为了避开美军的空中侦察,田中绕道先向爪哇群岛航行,再经圣依萨贝尔岛以东前往瓜岛。
此时美军的情况已大大改观,亨德森机场已经拥有两条战斗机跑道和一条轰炸机跑道,“仙人掌航空队”的实力也上升到120架飞机。美国海军尽管在多次海战中损失较大,但由于修复和新建成的军舰大量服役而迅速得到补充,因此哈尔西对其所指挥的舰艇部队的编制与部署进行了调整,以“企业”号和“萨拉托加”号航母为核心组成两个航母特混编队,以“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号和“印第安那”号三艘战列舰为主组成战列舰编队,另外两艘战列舰“马里兰”号和“科罗拉多”号则在斐济作为后援,待命参战。新建成的“阿尔塔 
马哈”号和“纳索”号护航航母,负责向新喀里多尼亚岛和圣埃斯皮里图岛运送飞机。最后以5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组成第67特混编队,主要对付日军可能的增援行动。
日军舰艇在肖特兰岛的集结,立即引起了美军的注意,哈尔西综合破译密码和空中侦察所得到的情报,判断日军将很快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增援行动,因此命令刚接替金凯德担任第67特混编队司令的赖特少将指挥编队于11月29日从圣埃斯皮里图岛出发,前往瓜岛阻击日军的增援。
(二)
为了赶在日军之前到达瓜岛,赖特走得是最近的航线,经圣克里斯托巴尔岛以东向瓜岛疾进,11月30日黄昏到达瓜岛东南,排成以4艘驱逐舰为前卫,5艘巡洋舰居中,2艘驱逐舰殿后的单纵队,美军的5艘巡洋舰上都装备有舰载水上侦察机,但美军不仅没有使用这些飞机来进行侦察,反而害怕在海战时中弹起火,将这5架水上飞机派往图拉吉岛待命。
30日白天,日军驱逐舰编队以双纵队队形到达伊萨贝尔岛东北,入夜后,改为间隔600米的单纵队,二十时许,进到萨沃岛附近海域,田中派“高波”号先行,进行侦察警戒,其余各舰以21节航速,到达瓜岛的塔萨法隆格附近后,各舰航速减为12节,准备投放铁桶。就在这时,“高波”号报告:发现敌舰!接着,其他日舰也相继发现了目标。田中立即下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