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347部分

杂谈-第347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月5日22时30分,瓜岛美军指挥部根据海岸监视哨的报告——海岸监视哨,在以后的文章中还会多次出现,这是主要由澳大利亚派出的,每组两至三人,隐蔽在南太平洋上各岛屿的丛林中,包括在一些日军占领的岛屿上,只携带简单的观通设备和通讯设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视附近海空,一发现日军飞机或军舰活动,便立即将其数量、航向、速度和位置报告指挥部,为指挥部提供早期预警,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成为盟军最为有效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向梅里尔通报敌情,有2艘日舰正高速从肖特兰岛向东南航行,梅里尔立即指挥编队以20节航速沿新几内亚岛西北海岸向西南搜索前进。不久一架“卡塔林那”水上飞机也发现日舰。
3月6日0时许,梅里尔编队驶入科拉湾,排成单纵队搜索前进,当夜没有月亮,海面上伸手不见五指,美舰使用雷达导航和搜索。
0时57分,美舰雷达在234度方位发现日舰。四分钟后,与日舰的距离缩小到10000米,梅里尔下令开炮!3艘巡洋舰的152毫米主炮一齐开火,猛轰第一艘日舰“村雨”号,日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起先还以为是遭到空袭,“村雨”号舰长甚至下令对空射击,直到看清了美舰射击的火光才明白过来,转为对海射击,由于美舰使用雷达指引射击,射击相当准确,“村雨”号舰桥及上层建筑连连中弹,美军“沃勒”号驱逐舰向“村雨”连发五条鱼雷,命中一雷,“村雨”号爆炸不断,火势熊熊,很快沉没。当“村雨”号起火下沉时,“峰云”号插到“村雨”号东侧,转向北行,美舰见“村雨”号已经燃起大火,沉没是早晚的事,便适时转移火力,转而集中射击“峰云”号,“峰云”号全力还击,以美舰炮口闪火为目标猛烈轰击,但美舰在雷达指引下,射击极其准确,加上军舰多,炮火占据压倒优势,“峰云”号多处中弹,爆炸不绝,四下起火,竟先于“村雨”号沉没。两舰幸存者橘正雄海军大佐以下174人于3月7日登上科隆班加拉岛。
美舰一口气击沉两艘日舰后,梅里尔感到意犹未尽,指挥编队逼近韦拉湾,对岛上日军设施进行了猛烈炮击,使日军储存的物资、飞机、跑道和营房遭到不小损失。
与此同时,美军4艘驱逐舰按计划炮击了蒙达机场,共发射127毫米炮弹1600发,但蒙达机场仍能使用。
梅里尔编队在完成预定任务后,以30节航速返航。此次海战史称“新乔治亚岛以西海战”,成为美军拦截日军运输船只的一次完胜之役!
美军为彻底断绝日军海上运输,除了出动飞机、潜艇、军舰外,还在日军经常使用的航线和要道上实施攻势布雷。美军根据空中侦察了解到布干维尔岛西南的布因是日军运输船只的始发点或中转站,便将布因海域作为重点布雷区。
3月20日日落后,美军先出动18架B-17和B-24轰炸机,空袭布干维尔岛南部的卡希利机场,这是美军的佯攻,用以吸引日军注意,牵制分散日军防空。同一时间,美国海军的42架TBF“复仇者”鱼雷机以超低空悄然飞临布因附近海域,每架鱼雷机上都携带一枚重达750千克的M-12磁性水雷,全数投放在预定海域,而且布雷飞机无一损失。继此次成功的布雷行动后,美军于次日还组织过一次布雷行动,出动21架轰炸机掩护40架鱼雷机布下40枚水雷。截止5月美军飞机先后在该海域共布设100枚水雷,所形成的雷区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日军先后有“风云”号驱逐舰、3艘潜艇和2艘运输船触雷沉没,还有“夕张”号巡洋舰被水雷炸伤。
4月下旬,澳大利亚空军对卡维恩海域进行了航空布雷,布设103音响枚水雷,美军潜艇也在该海域布下24枚磁性水雷,这些水雷在六个月后的1943年11月开始发挥作用,一连炸伤日军包括“五十铃”号巡洋舰在内的4艘军舰,迫使日军于12月投入2艘扫雷艇、2艘猎潜艇和2艘登陆艇组织扫雷,结果只扫除了一枚磁性水雷,2艘扫雷艇又被美军飞机炸伤,扫雷行动只得草草收场。
5月,为阻止日军加强对中所罗门群岛的防御,美军决定在日军经常使用的布拉基特海峡实施布雷,以封锁该海峡,破坏日军海上运输。由于难以使用飞机进行航空布雷,美军只得使用水面舰艇,考虑到此次布雷行动风险比较大,美军没有投入新型舰艇,而是选用了三艘由超期服役的老式驱逐舰改装而成的快速布雷舰,并特意将这三艘军舰从圣埃斯皮里图岛调到瓜岛附近的图拉吉港。美军考虑到这三舰雷达陈旧落后,便将雷达性能比较先进的“雷德福”号驱逐舰与三舰合编为布雷编队,并担任旗舰,布雷编队的指挥也由“雷德福”号的舰长兼任。由于三舰装备落后,防空火力尤为薄弱,必须借助夜色掩护进入布雷海域,迅速布雷然后在天亮后撤至日军飞机作战半径猓挝裣嗟奔杈蕖?/p&;gt;
5月6日下午,布雷编队从图拉吉出发,以27节航速从伦多瓦岛以南经弗古森水道进入布拉基特海峡。5月7日凌晨,布雷编队进入布拉基特海峡,编队指挥下令转入正北航向,开始布雷。三艘布雷舰排成方队形,以15节航速从南向北每隔12秒布下一枚水雷,尽管此时海上正是暴雨如注,能见度很低,但美军各舰凭借着出色的操舰技术,仍保持了良好的队形,在17分钟里布下了2500多枚水雷,布雷作业结束后,美舰掉头返航,一切顺利。就在这时,“干布尔”号布雷舰因长时间高速航行,陈旧的机器不堪超负荷使用,舵机出现故障,转弯失灵,一头撞上“普勒布尔”号布雷舰右舷,撞出一个大洞,导致机舱进水,全靠损管官兵奋力抢修,才勉强能够航行。
美军安斯沃思海军少将指挥3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作为布雷编队的后援,与布雷编队同时出海,沿新乔治亚岛北上,当布雷编队进行布雷作业时,掩护编队在库拉湾海域展开,担当警戒。
7日1时许,布雷编队终于按时撤出,与掩护编队在库拉湾会师,然后合为一队全速返航,其间虽被日军飞机发现,但未遭攻击,平安返回。
此次布雷立竿见影,次日5时,向科隆班加拉岛运送人员物资的“亲潮”号、“黑潮”号和“阳炎”号驱逐舰返航途中进入布拉基特海峡,“亲潮”号首先触雷,失去机动力,其他两舰还以为遭到美军潜艇攻击,采取反潜措施进行搜潜,不久“阳炎”号也撞上水雷,舵机被毁,同样失去机动力。“黑潮”号在两舰附近进退两难,只得继续警戒,最后也难逃厄运,触雷后连续发生五次爆炸,随即沉没。隐蔽在科隆班加拉岛上的盟军海岸监视哨将这一情况迅即报告指挥部,美军瓜岛“仙人掌”航空队当即出动60架飞机前来攻击,因天气恶劣,只有19架飞临现场,两艘日舰均被炸伤。下午,美机再度来袭,终将两舰击沉。
“老爷舰”布雷队所布设的水雷,总共炸沉、炸伤16艘日军舰船,创造了赫赫战功。
美军为彻底断绝对蒙达机场的补给,还在库拉湾东北入口和弗古森水道实施过布雷,但日军对上述两海域比较重视,经常大力组织扫雷,使美军的布雷收效不大,未能彻底切断日军的补给。
在美军飞机、潜艇、水面舰艇以及攻势布雷的综合封锁下,日军对新乔治亚岛和新不列颠岛的补给受到了严重影响,为美军下一步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伊号作战
1943年春,日军在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岛等地区的海上运输屡屡受挫,使得加 
强上述地区的防御准备难以有效进行,而且美军鱼雷艇进驻莱城地区,蒙达等机场多次遭到美军飞机的空袭和军舰炮击,3月后美军又在拉塞尔群岛开始修建机场和码头及舰船停泊锚地,这些迹象明显地表明,美军正在进行北上反攻的准备。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认为如果这样听任美军发展下去,不要说奢望进攻,就连组织防御也将相当困难,因此他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空中攻势,粉碎至少阻挠美军的反攻准备,争取时间巩固俾斯麦群岛的防御。但此时日军航母和舰载航空兵的实力早已一落千丈,今非昔比。山本只好将残存的和刚补充的舰载航空兵全部调至拉包尔一带的陆上机场,和岸基航空兵一起发动空中攻势,重点攻击所罗门群岛南部和新几内亚岛东部美军飞机和军舰,粉碎美军的进攻企图,从而保障己方增援任务的完成,实现日军大本营3月25日陆海军中心协议的要求。根据山本的这一设想,联合舰队司令部立即开始制定作战计划,作战计划代号“伊号作战”。
日军计划投入航空力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舰载航空兵,主要来自日军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三舰队,该舰队此时仅余两个航空战队,其中第一航空战队的“翔鹤”号航母还在本土船坞进行大修,无法参战,只有“瑞鹤”号和“瑞凤”号航母可以参战。而第二航空战队也只有“飞鹰”号和“隼鹰”号航母两艘航母能够参战。日军参战舰载航空兵共计103架零式战斗机、54架九九式轰炸机和27架九七式攻击机,总共184架。
第二部分是由草鹿任一海军中将任司令的第十一航空舰队的岸基航空兵,下辖第二十一航空战队和第二十六航空战队,共计108架零式战斗机、16架九九式轰炸机、72架一式陆上攻击机和9架岸基侦察机,总共205架。
山本经过努力,总算拼凑了389架飞机,准备大干一场。
根据山本的计划,草鹿于3月中旬就开始补充飞机、整修机场和储备燃料及零部件。3月20日第二十一航空战队从卡维恩转场至拉包尔,第二十六航空战队则从拉包尔转场至布因。3月22日,正在吴港进行大修和休整的“飞鹰”号和“隼鹰”号航母离港出发,3月27日抵达特鲁克,并立即开始进行紧张的战前训练。至此,日军的战前部署基本就绪。
“伊号作战”将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4月5日至10日,目标为所罗门群岛南部地区,代号“X行动”;第二阶段从4月11日至20日,以新几内亚岛东部地区为目标,代号“Y行动”。
为了削弱美军的空中力量,为“伊号作战”创造条件,4月1日日军第十一航空舰队出动58架零式战斗机,进行预先突击。盟军海岸监视哨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瓜岛机场雷达也很快发现日机,立即起飞41架战斗机前去截击,双方机群在拉塞尔群岛上空展开激战,日军损失11架,美军损失6架,日军的企图被粉碎。
4月2日,第一、二航空战队所有飞机从特鲁克起飞,在卡维恩和拉包尔降落,第三舰队兼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小泽和第二航空战队司令角田觉治海军中将也随同机群抵达拉包尔。
4月3日,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大将、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海军中将以及联合舰队司令部人员分乘两架水上飞机从特鲁克飞抵拉包尔,山本着陆后立即召集有关人员举行作战会议,决定按预定计划发起作战,山本亲自坐镇拉包尔指挥此次作战。
4月4日,所罗门群岛大雨如注,雷电交加。鉴于天气原因,山本曾一度打算先实施攻击新几内亚岛的“Y行动”,但事出临时准备不及,无法实施,只好下令“X行动”推迟一天于4月6日开始,后又推迟到4月7日。
4月6日,天气开始转晴。前往瓜岛进行临战侦察的日军侦察机报告美军在瓜岛锚地停泊舰船约35艘,其中图拉吉港有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2艘运输船,隆格角有8艘运输船,科利角有1艘运输船,海雀水道有4艘驱逐舰和2艘运输船,萨沃岛附近有2艘驱逐舰,瓜岛天气良好,空中偶有云块。当天中午,第一航空战队的飞机从拉包尔东机场起飞,48架战斗机前出至布干维尔岛以南的巴拉尔岛机场,18架轰炸机则前出至布因机场。下午第二航空战队的飞机也开始向出击机场转场,途中因天气恶劣而被迫返回拉包尔,只好等4月7日出击时先飞到巴拉尔岛加油再随同第一航空战队一起出击。
4月7日,拉包尔一带天气良好,日军作战正式开始。
7时许,日军第二航空战队的飞机从拉包尔机场起飞,9时许36架轰炸机在巴拉尔着陆,24架战斗机则在布因着陆,着陆时有1架轰炸机和2架战斗机发生事故而损毁,第二航空战队司令部也随机群抵达巴拉尔,以便实施靠前指挥。至9时许,日军所有参战飞机共计157架零式战斗机和67架九九式舰载轰炸机,分为两个制空队和四个攻击队,完成出击准备后,即从布因、巴拉尔等机场陆续起飞,直扑瓜岛!
日军第一制空队由岸基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战队的第二五三航空队的21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空中指挥是第二五三航空队队长斋藤三郎中尉,10时从布喀机场起飞,经拉塞尔群岛飞临瓜岛。
第二制空队由第二十一航空战队的第二零四航空队的27架零式战斗机组成,中途有1架因故返航,实际参战兵力为26架零式,空中指挥是第二零四航空队队长宫野善治郎大尉,紧接在第一制空队后面从布喀起飞。
第一攻击队由“瑞鹤”号航母的17架九九式舰载轰炸机组成,“瑞鹤”号27架零式战斗机和“瑞凤”号3架零式战斗机护航,由“瑞鹤”号飞行队长高桥定大尉指挥,9时45分从布因和巴拉尔两机场起飞。
第二攻击队由第二十一航空战队第五八二航空队的16架九九式舰载轰炸机、22架零式战斗机和“瑞凤”号的4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由第五八二航空队队长高烟辰雄大尉指挥,9时45分从布因起飞。
第三攻击队由“飞鹰”号的17架九九式舰载轰炸机、24架零式战斗机和“瑞凤”号6架零式战斗机组成,由“飞鹰”号飞行队长冈鸣清雄大尉指挥,11时从巴拉尔和布因两机场起飞。
第四攻击队由“隼鹰”号16架九九式舰载轰炸机、21架零式战斗机和“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