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384部分

杂谈-第384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81师夺取了这两岛后,于23日以321团增援佩勒琉岛。
佩勒琉岛和安高尔岛的战斗仍在进行中,美军就已经开始了修建机场的工作。9月18日,佩勒琉岛上的机场就已经投入使用,可供美军在战斗中负伤的飞机紧急着陆。10月1日,机场基本竣工,成为陆战队第11航空大队的前进机场。安高尔岛上的机场于10月15日完工,开始进驻B—24重轰炸机。
就在美军实施帛琉群岛作战的同时,第3舰队的核心——第38特混舰队于9月21日和22日抵达菲律宾海域,对吕宋岛和马尼拉等地的机场和港口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迫使日军集结在吕宋岛的部分军舰撤往卡拉延群岛的科龙湾。美军舰队紧追不舍,又于24日空袭了科龙湾,这几天的空中打击,不仅严重破坏了日军在吕宋岛地区的机场和港口设施,还击沉了日军7艘军舰和31艘运输船,使日军原已困难的海上运输雪上加霜。此外日军为第1舰队出击而储存在马尼拉的3万吨燃油也在空袭中被尽数焚毁,大大影响了日军以后的作战。美军舰队在完成 
上述空袭后,除以一个特混大队继续支援帛琉群岛的作战,其余三个大队返回前进基地进行补给和短暂休整,为即将开始的菲律宾作战做准备。
美军帛琉群岛登陆作战,取得了航空兵的前进基地,从该群岛起飞的飞机可到达菲律宾,为进攻菲律宾消除了侧翼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乌利西优良的深水锚地,为太平洋舰队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前进基地和后勤基地,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马朱罗环礁和埃尼威托克,为美军的继续推进创造了极佳的条件。美军在登陆中阵亡1950人,伤8500人。如此惨重的代价,使得很多人认为有些得不偿失。
(四)
随着美军前期作战的顺利完成,进攻菲律宾的战斗终于开始了。
美军考虑到日军在菲律宾地区建有大批机场,其航空兵对登陆部队威胁较大,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制空权,因此决定以第38特混舰队的航母尽最大可能压制日军的航空兵。
10月6日,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亲自率领第38特混舰队的三个大队分别从阿德米勒群岛和乌利西基地启程,10月7日在乌利西以西约375海里处与支援帛琉群岛作战的第4大队会合,四个大队共计航母16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58艘,舰载机约1300架。
10月8日,38特混舰队与海上补给部队在冲绳东南约850海里处会合,进行了一整天的海上补给,然后直扑琉球群岛。
10月10日到达琉球群岛附近海域,随即出动舰载机1396架次对琉球群岛日军的击沉和港口设施实施重点攻击。共击毁日机45架,击沉日军军舰22艘、运输船4艘。美军仅损失飞机21架。
10月11日,航母编队南下,出动60架次空袭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机场。还派出数艘巡洋舰炮击马库斯岛,作为佯攻。傍晚从海上补给部队补充了61架飞机,并进行了海上加油。然后转向西北,以24节航速直驶台湾。
10月12日,航母编队共出动1 3 7 8 架次空袭台湾。使日军的飞机和机场设施遭到很大损失,美军在空袭中损失飞机4 8 架。当晚日军先后出动百余架次飞机进行了多次反击,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10月13日,美军航母编队继续袭击台湾,全天出动974 架次。日军飞机在反击中击伤“堪培拉”号巡洋舰,有一架日军飞机被击中后坠落在“富兰克林”号航母甲板上,引起了火灾,使其受了轻伤。
10月14日,航母编队出动246架次袭击台湾,为策应航母编队的的行动,驻中国的美军第14、20航空队,也出动100架B—29重轰炸机空袭台湾。全天美军损失飞机33架。
日军起先想保存实力,故而按兵不动。但几天来损失巨大,而且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海军大将错误判断美军将对台湾发动进攻,便使用部署在九州至菲律宾一线的岸基航空兵投入反击,丰田本人亲自前往台湾坐镇指挥,并抽调部分舰载机转到岸上参战,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反击,出动飞机共计430架次,爆发了史称为“台湾空战”的激烈空战。由于日军飞行员大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学员,加上燃料供应不足致使飞行训练极不充分,飞机性能也落后。所以升空作战的日机损失惨重,有312架被击落。目睹空战实况的日军第二航空队司令福留繁中将哀叹:“这是鸡蛋撞石头的战斗。”
截至10月18日,日军谎称击沉美军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1艘,击伤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4艘军舰。天皇还特令嘉奖。事实上美军仅有2艘巡洋舰被击伤,无一艘军舰沉没。丰田对这一战绩深信不疑,命令志摩清英海军中将率第2舰队出海追击。直到侦察机发现美军庞大的航母编队,才只好命令志摩舰队放弃追击驶往奄美大岛待命。
九天的连续空战,美军损失飞机102架,日军损失飞机1093架,在菲律宾的陆军第4航空军只剩200架,海军第1航空舰队仅存35架,在台湾的第2航空舰队尚存230架。战役尚未开始,日军就已经丧失了在空中的反击力量。美军损失飞机约100架。哈尔西于10月18日率舰队驶向菲律宾以东海域,以便掩护即将开始的登陆作战。
就在哈尔西的第38特混舰队压制日军在莱特岛北线航空兵时,麦克阿瑟的西南太平洋部队的岸基航空兵则从新几内亚岛、比阿岛和摩罗泰岛起飞,对菲律宾南部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日军机场进行了反复的空袭,以压制日军南线航空兵。
美军的登陆部队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所属的第6集团军,共有4个师约17万人。海军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西南太平洋战区的第7舰队,由金凯德中将任司令,主要担负对登陆舰队的对空、对潜警戒,并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分为北部登陆编队、南部登陆编队、舰炮火力支援群和护航航母群四支部队,分别由巴比少将、威尔金森少将、奥登多夫少将和斯普拉格少将指挥。二是哈尔西的第3舰队,由于该舰队大部分军舰已调归第7舰队指挥,实际只剩下第38特混舰队,负责对整个登陆部队的掩护。在登陆开始前的任务是压制周围岛屿上的日军航空兵,登陆开始后负责消灭来增援的日军舰队。这两支舰队合计有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登陆船、运输船及后勤辅助船共592艘,舰载机约1700架。
日军在莱特岛的防御兵力是第1和第16师团,连同一些勤务部队共约2。2万人。
10月10日开始,参战的地面部队由克鲁格中将指挥的第6集团军,下辖第1骑兵师、第7、24、96步兵师分批从马努斯岛和新几内亚岛出发。
10月17日,第7舰队的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掩护8艘快速运输舰,运载先头部队第6步兵突击营,由3艘扫雷艇开道,在莱特湾口的苏禄安岛登陆,迅速消灭岛上30多名日军,占领该岛。
10月18日,第6步兵突击营兵分两路,在苏禄安岛附近的侯蒙洪岛和迪纳加特岛登陆,这两个小岛日军均未设防,美军轻而易举将其占领,随即在岛上建起灯标,以便引导后续部队进入莱特湾。
在此之后,美军的扫雷舰艇和水下队就在战列舰、巡洋舰的炮火掩护下进入莱特湾,清除航道内的水雷和水下障碍物,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动,轰炸莱特岛及其附近岛屿上的日军机场。
10月19日,美军继续对莱特岛实施猛烈的舰炮和航空火力准备。
10月20日,美军各舰队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展开,哈尔西指挥第38特混舰队位于吕宋岛以东海域,封锁北面的圣贝纳迪诺海峡;斯普拉格少将指挥的护航航母编队在莱特湾入口附近展开,负责对登陆编队的对潜、对空警戒,并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奥登多夫少将指挥的舰炮编队部署在莱特湾里面,部分军舰为登陆部队实施舰炮火力支援,部分兵力则封锁南面的苏里高海峡;巴比少将的北部登陆编队包括第1骑兵师和第24步兵师,威尔金森少将的南部登陆编队第7、第96步兵师则分别在莱特岛的首府塔克洛班和南面的杜拉格登陆,由于日军在莱特岛防御力量比较单薄,加上几天来的高强度海空火力准备,更是给日军防御兵力和阵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而且日军在海滩只部署了少量部队迟滞美军,主力都部署在纵深地带,因此登陆比较顺利,至当日黄昏,已有6万人和10万吨物资上岸。
当天下午,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总统奥斯汀纳的陪同下,淌着齐膝的海水上岸,十四时在海滩上,麦克阿瑟通过大功率电台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我回来了”的演讲,他显然动了感情,演讲结束后还激动不已。罗斯福总统向他和尼米兹发来了贺电。
日军在18日得知美军猛烈轰击莱特岛并在莱特湾入口的小岛登陆,终于判明美军的作战企图,联合舰队司令丰田立即下令实施“捷一号”计划,日本海军的第1、第2和机动舰队全部出动,对莱特湾美军登陆滩头实施向心合击,由此从10月23日至10月26日爆发了世界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 
战——莱特湾大海战(详见拙作《莱特湾大海战》)。
这场大海战美军参战兵力多达航空母舰16艘,护航航母18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1艘,轻巡洋舰15艘,驱逐舰144艘,护卫舰25艘,运输舰后勤辅助舰592艘,飞机近20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母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被击伤护航航母4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潜艇1艘;损失飞机162架,人员伤亡不足三千。
日军参战的兵力可以说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舰4艘,航空战列舰2艘,战列舰7艘,重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7艘,驱逐舰32艘,飞机约600架。在战斗中被击沉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6遥嵫惭蠼?艘,驱逐舰10艘;被击伤航空战列舰1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损失飞机2 88架,人员伤亡超过一万。
经此海战,日本海军几乎丧失了远洋作战能力,也就失去了战场制海权,从而使陆地上的第14方面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困境。
10月23日,美军登陆部队已占领了正面宽约二十公里,纵深约十八公里的登陆场。
日军大本营原定的作战计划规定,对付美军进攻菲律宾中、南部,只以海空军实施反击,但尽管日军在海战中遭受惨败,大本营仍认为几天来的空中打击已给美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实施地面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陆续将第1、第26、第102师团以及第68旅团和今崛支队等部调往莱特岛。准备实施海陆空总决战。
此时正值雨季,连日大雨使莱特岛上很多地区成为一片泽国,对于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美军的技术装备更难以发挥其优势。在争夺制空权方面,日军在吕宋岛的全天候机场受雨季影响较小,而美军航母编队的舰载机由于天气原因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莱特岛上建立起的野战机场几乎无法正常使用,美军虽竭尽全力进行改建,但因大雨滂沱进展缓慢,所以日军航空兵的大举反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压力,尽管美军奋力抗击,取得了击落日机700余架的战绩,但日军“神风特攻队”的自杀飞机仍连连得手,共撞沉美军驱逐舰1艘,撞伤战列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6艘和登陆舰2艘。
11月中旬,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莱特岛,使岛上总兵力达到了7万人。有鉴于此,美军加强了对莱特岛西海岸的封锁,派出了鱼雷艇部队昼夜巡逻,并出动了水面舰艇部队掩护扫雷舰艇清扫莱特岛与保和岛之间的水道和乌目湾海域,准备在乌目湾实施登陆,以彻底切断日军的增援。
12月初,美军在莱特岛的部队已超过18万人,逐步加强了攻势,第1骑兵师穿越高山丛林向乌目港推进,第77步兵师则在第7舰队的支援下,12月10日直接在乌目湾登陆,与第1骑兵师形成对乌目港的钳形夹击,由于日军在乌目湾地区防御比较空虚,所以77师的登陆非常顺利,只是停留在乌目湾的登陆舰艇遭到了“神风特攻队”的猛烈攻击,有3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2艘驱逐舰遭重创。
12月21日,第1骑兵师与第77师会师,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并彻底切断岛上日军与外界的联系,美军随即对日军发动了总攻,于25日宣布基本消灭了岛上的日军,占领莱特岛。而而肃清莱特岛上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5年4月。在争夺莱特岛的地面战斗中,美军战死3500人,伤1。2万人。日军阵亡6。8万余人,另有400人投降,仅千余人逃脱。日军防御莱特岛的兵力之强,大大超过了美军事先的估计,不仅使美军进攻吕宋岛的战斗拖延了一个月,还迫使美军投入了作为预备队的第77师。美军离日本本土越近,日军的抵抗也就越激烈,这一切预示着,菲律宾战役绝对是一场苦战。
(四)
随着美军前期作战的顺利完成,进攻菲律宾的战斗终于开始了。
美军考虑到日军在菲律宾地区建有大批机场,其航空兵对登陆部队威胁较大,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制空权,因此决定以第38特混舰队的航母尽最大可能压制日军的航空兵。
10月6日,第3舰队司令哈尔西亲自率领第38特混舰队的三个大队分别从阿德米勒群岛和乌利西基地启程,10月7日在乌利西以西约375海里处与支援帛琉群岛作战的第4大队会合,四个大队共计航母16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58艘,舰载机约1300架。
10月8日,38特混舰队与海上补给部队在冲绳东南约850海里处会合,进行了一整天的海上补给,然后直扑琉球群岛。
10月10日到达琉球群岛附近海域,随即出动舰载机1396架次对琉球群岛日军的击沉和港口设施实施重点攻击。共击毁日机45架,击沉日军军舰22艘、运输船4艘。美军仅损失飞机21架。
10月11日,航母编队南下,出动60架次空袭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机场。还派出数艘巡洋舰炮击马库斯岛,作为佯攻。傍晚从海上补给部队补充了61架飞机,并进行了海上加油。然后转向西北,以24节航速直驶台湾。
10月12日,航母编队共出动1378架次空袭台湾。使日军的飞机和机场设施遭到很大损失,美军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