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谈 >

第457部分

杂谈-第457部分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接到指示时撤回原地。
(三)形成和完善新的作战概念
当前的美国海军同其他军种一样,正在实现所谓“向21世纪转型”的过程中,转型的
重要标志之一是作战概念的转变。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分别以“网络中心战”和“舰对目
标机动”为名,提出了各自的作战新概念。
美国海军认为,在新的国际政治、军事和技术环境下,承担其前文所述的五大基本和长
久不变的使命任务必须面对潜在敌方可能用雷场、常规潜艇、生化武器、信息战手段以及弹
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等所谓“非对称手段”所造成的威胁。这就要求它必须开展快速有效的进
攻和防御作战行动。以力量强大、可以快速打击、地理上分散布置、掌握信息优势的部队,
迅速压倒敌人。美国海军将这种战法称为“网络中心战”。网络中心战的核心概念是将力量
从过去以平台为中心根本性地转移到以网络为中心。平台中心战强调的是力量的集结,即通
过大量集结作战平台,形成相对于敌方更强的战斗力,夺取最终胜利。网络中心战则强调以
网络为基础的作战信息的获取及其快速传输,使广泛分布而又紧密联系的传感器、指控中心
和武器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出迅捷的反应,合理地决策和适时采取行动。由此而增强部队的必
胜信心和总体作战能力,制约敌方获得先机的可能性。在这种环境下,特定的水面、水下和
空中作战平台的战斗效率不再主要由其本身的传感器及小范围指控能力决定,转而由国家或
战区传感器网络系统选择最适宜完成打击任务的平台和武器,并为它们提供目标信息,由传
感器、发射装置和指控中心组成的高通量网络左右战况和最终结果。采用网络中心战的方
法,海上部队为战区指挥官和联合部队司令官提供更加强大的对陆精确打击、精确防空和精
确反导能力,使海上力量能够形成对陆上3500kin纵深实施精确作战和大范围有效地保卫战
区内海上和陆上部队的能力。
为了早日形成网络中心战能力,美国海军从1997年开始结合历次演习开展了系列试验,
验证概念,试验设备。与此同时发展“21世纪信息技术(1T21)”及有关装备。
美国海军陆战队认为,在濒海作战过程中,潜在的敌方可能利用诸如水雷、岸防导弹系
统、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等抵抗武器对抗美国军队从海上进行力量投送。这就要求美国海军
陆战队远征部队成为一支可靠的、具有持久地强行进行力量投送(forcibleentry)的部队,
在滨海地压倒一切敌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舰对目标机动”概念要求摆脱传统的在岸上建
立稳固的滩头阵地时需要暂停作战的两栖战方式,强调使用海上力量在视距外对岸上纵深目
标直接进行攻击。在这一作战概念下,远征登陆部队分别跨越大洋,在选定的地点突破敌方
的岸防线,登陆部队指挥官不再受到构筑大型滩头阵地的限制,可以集中力量给敌方以迅速
而决定性的打击。在海军网络中心战能力和其他能力的支持下,两栖部队利用敌方的弱点,
保持舰对目标的攻击锐势。“舰对目标机动”概念强调利用国家和战区情报、监视和侦察手
段,识别敌方在战场空间的力量,在海上超视距之外开始作战,向陆地纵深投送力量,利用
速度与机动性,使敌方丧失预警和反应时间。通过迫使敌方在大范围内对付海上机动和纵深
打击,从而牵制敌方大部分兵力,扩大本方海上和岸上机动作战的机会,夺取最终胜利。
上述两种新的由海向陆作战概念都是基于美国海军新战略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之上的变
革性作战思想,它们将促进美国乃至于全球海军装备及技术向一个新的方向迅速发展。
(四)继续调整兵力结构
美国海军现在执行的兵力结构规划目标是依据1997年进行的四年一届防务审查结果制
定的。这次审查要求海军各类主要舰艇总数保持在346艘,主要兵力成分如下:
航母战斗群    12个
航母飞行联队(现役/预备役)    10/1个
两栖战备群    12个
攻击型核潜艇    50艘
“三叉戟”Ⅱ(D5)型弹道导弹核潜艇    14艘
各种水面战斗舰艇(现役/预备役)    108/8
按照目前的建造、改装与退役计划,达到上述目标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航母、两栖
战舰、水面战斗舰艇已经达到或接近于规划目标。但是美国海军认为,从作战需求来讲,上
述舰艇数量偏低,尤其是航母、攻击型核潜艇和各型水面航艇。
美国海军提出,为了****在世界上重要地区每时每刻都有航母存在,需要15艘航母。
但考虑到国家财政负担能力,决定接受12艘的指标,但要求不能再行降低;对  50艘攻击
型核潜艇这一指标,海军一直认为太低。事实上这个指标很大程度不是依据作战需求,而是
根据经费限制确定的,早在1991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得出的评估结论是67…71艘。
1999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的一项研究指出,到2015年和2025年,攻击型核潜艇的最佳数量
为68~76艘,最低不能少于55~62艘;关于水面舰艇,美国海军认为,如果保留12艘航
母,则许多日常任务要由水面舰艇承担,因而重新开展了水面兵力水平研究,评估将来的需
求,认为应从116艘上升到139艘。
2001年是美国又一届四年防务审查期,美国海军将争取通过这次审查,在攻击型核潜
艇和水面舰艇等方面放宽兵力限制。
(五)发展新一代装备,全面提高装备水平
90年代后半期,限于经费和兵力调整,美国海军装备采办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进入新世纪之初,90年代所进行的规划、研制和预先采办将纷纷变为现实的战斗力。根据
美国海军规划,在2000~2005财年,将进行以未来航母、攻击型核潜艇、对陆攻击驱逐舰、
两栖战舰艇及新型航母作战飞机为核心的成批装备采办。主要项目见表1.1?11。
1.航母
美国海军为保持12艘可部署航母的兵力规模,从1999年按照国会通过的加速计划,分
年向“尼米兹”级第10艘(CVN77)投入经费,2001年将一次性投资约41亿美元正式启
动该航母的建造计划,使总投资达到50亿美元。CVN77是从“尼米兹”向未来航母CVNX
的过渡舰。考虑到经费负担及技术发展问题,未来航母发展计划采用逐步演进过程,第一步
是在CVN77&;amp;使用将用于CVNX的一些技术,第二步是仍采用“尼米兹”舰体,加装新型
表1。1…11 2000…2005年美国海舰机采办计划(艘、架)
财年
装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舰    艇
CVN77航母(“尼米兹”级第10艘)
CVNX未来航母
SSN774“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DDG51“伯克”级ⅡA型“宙斯盾”驱逐舰
DD21对陆攻击驱逐舰
LPDl7“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T…ADC(X)辅助干货船
LHD1“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
JCC(X)联合指挥舰
舰  艇  合  计
预采    1    0    0    0    0  ‘
0     预采  预采  预采    预采  预采
预采    1    1    1    1    1
3       3    2    2    2    1
0       0    0    0   预采  1
2       2    2    2    2    0
1       1    3    3    2    2
预采    0    0    0    0    1
0       0    0    0    1    1
6       8    14    8    8    7
飞    机
P/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E2C“鹰眼”预警机
v…22“鱼鹰”倾转翼飞机
CH…60“武士鹰”战斗支援直升机
JSF联合攻击机
T…45TS教练机
JPATS教练机
AV…8B“鹞”式飞机
SH…60R“海鹰”多任务直升机
AH…1Z“超级眼镜蛇”和UH…1Y“休伊”直升机
UC…35
C…40A运输机
C37
KC…130J“大力神”加油和运输机
36    42    45    48    48    48
3    5    5    5    0    0
11    16    19    28    28    28
17    15    16    24    24    20
0    0    0    0    0    预采
15    12    4    0    0    0
12    21    24    24    24    24
11    10    0    0    0    0
7    4    8    25    27    27
0    0    5    17    24    36
2    0    1    0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1    1
1    2    2    2    0    1
飞  机  合  计
116   128    130    173    177    187
核动力装置,使其成为新一代航母的首舰一CVNX…1。CVNX…1计划于2006年建造。从CVNX…1开始,舰上取消蒸汽弹射器,换成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的研制已于2000年初开始,CVNX…2将在CVNX…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计划在2011年采购。美国海军试图通过这种循序渐近的过程,研建投资较低而作战能力较强的“可承受性航母”。CVNX的载机能力与“尼米兹”级相当,航空联队为巧架飞机。
2.弹道导弹核潜艇
如前文所述,美国正在分步对4艘原携载“三叉戟”I(C4)型弹道导弹的“俄亥俄” 级核潜艇进行改装,以期使其D5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总数达到14艘。这是按照第二改段削减战略武器协议进行的。目前美国没有研制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计划,但已决定将“三叉戟”潜艇的服役期延长至42年。与此同时海军计划对D5导弹进行延寿,使艇…弹配套,这
样美国海军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将保持1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海基核威慑兵力。
3.攻击型核潜艇
2005年以前,美国攻击型核潜艇的发展计划是:建成“海狼”级第三艘,使之于2004
年服役;2001…2005年每年采办一艘“弗吉尼亚”级。
“弗吉尼亚”级曾被称作新型攻击型潜艇(NSSN),是继“海狼”级之后研制的一级低
成本潜艇,是美国海军第一次专门为开展滨海海区水下作战而发展的一级多功能潜艇,它同
时又兼顾大洋作战的需要。该级艇水下排水量7900t,介于“洛杉矶”与“海狼”级之间。
美海军赋予它的使命主要有:发射对陆攻击导弹打击陆上目标;执行反潜和反舰作战任务;
支援水面战斗群;执行密秘侦察、布雷和特种作战任务。为了降低费用,与“海狼”级相
比,“弗吉尼亚”级不仅减小丁排水量,而且航速也有较大幅度降低(从39kn降至34kn),
但安静性保持了“海狼”级的水平。作为滨海作战潜艇,“弗吉尼亚”级注重改善了磁隐身
性,着重提高了侦察能力和执行特种作战任务能力,在通信、探测方面广泛应用了适合浅海
声学场特性的技术。美国海军计划建造30艘“弗吉尼亚”级。“弗吉尼亚”级与DD21对陆
攻击舰、LPDl7两栖船坞运输舰一起,成为美国海军第一批执行以“可承受性”为目标的全
寿期采办改革计划的重大项目,将大批采用现成民用技术。
2004年后,“弗吉尼亚”级将逐渐服役,它的服役能够使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数量不
因“洛杉矶”级退役而降到50艘以下。但如前文所述,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在役数量有
可能会有大的增长,这样一来就需要放慢“洛杉矶”级的退役速度,即使原定到换料期退役
的部分核潜艇换料后继续服役。与此同时加快“弗吉尼亚”级的采办速度。
4.水面作战舰艇
21世纪初,美国海军将保持116艘水面战舰的兵力规模。由于现役水面战舰役龄平均
较短(2000年为13年,2005年达到15年),因此正在继续实施的“阿利?伯克”级ⅡA建造
计划完全可以弥补老舰退役后的空缺。在此期间,由于“阿利?伯克”级的大量服役,“宙斯
盾”舰所占比例从目前的49%提高到63%。21世纪初新服役的“阿利?伯克”级总数将达到27艘,将拥有更强的对陆攻击能力,并且能够对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进行区域防御。它们
可以参加航母战斗群、两栖战备群和其他水面编队,或者为海上补给舰队护航。
美国海军除继续完成“阿利.伯克”级建造计划外,在21世纪前20年将重点实施DD21“朱姆沃尔特”(Zumwalt)级对陆攻击驱逐舰建造。美国海军在90年代提出21世纪水面战舰(SC21)构想”,经国防部批准,于1995年进入研制阶段,但由于兵力调整和经费削减,目前付诸实施的只有其成员之一的DD21。该级舰拟建32艘,2005年前开始采办,于2008…2020年之间人役,逐渐替代现役的“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和“佩里”级导弹护卫舰。
DIEl是按美国海军新战略设计的第一级多功能驱逐舰,将装备最新信息技术设备,按
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实现传感器与发射装置的结合,可以与海军其他舰船、飞机以及地面部队
和空军密切配合,用自身武器摧毁和威胁任何海上与陆上目标,在海军和联合作战部队中扮
演主宰滨海战场空间的主角。但与“阿利?伯克”及其他现役水面战舰最大的不同是,它的
主要使命是对陆攻击,支援陆上部队的行动。因而将装备增程制导炮和其他远射程武器,对
陆攻击火力配置为,炮火:160km以内;  “战斧”巡航导弹:330…2500km;其他导弹武器:
160…330km。它还将装备在其他水面航艇上从未使用过的水下战系统,配备武装直升机、无
人飞行器,具有强大的反潜、情报搜集与制空能力。
为了适应滨海高威胁地区作战要求,DD21按“全隐身”舰设计,将广泛采用目视隐身、
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声隐身、磁隐身技术,以提高其生命力。
DD21目前还处于采办第一阶段,?即“概念定义与降风险”阶段,在此阶段将确定总体
方案,2003年进入“工程与制造研制”阶段。
“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巡洋舰仍将是美国海军在2030年之前的主力战舰,美国海
军决定从2004年开始对它进行大规模改装,实现海军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要求,进一
步增加该级舰对陆攻击能力,同时使它们成为战区防空指挥舰。改装的目标是装有垂直发射
系统的后22艘(即CG52…CG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