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125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125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所以就要他每天干洗碟子、拖地板之类的活儿,以锻炼他的意志。
    蒋介石见到邻村榆林的表妹,并产生了朦朦胧胧的爱情。王采玉知道了,自然是喜出望外,想着亲上加亲,但女方家人的一席话却给她当头一盆凉水。“瑞元那个无赖,还想做我家的女婿,谁肯嫁给他……”羞愤不过的王采玉心下暗想,你越是这样瞧不起我们,我们偏是要找一个最好的。
    对先母的记忆是不可磨灭的,她含辛茹苦地教育和哺养着我这遗孤。”韩云华知道在经历家庭巨变,遭到灭顶之灾后,是蒋介石的母亲支撑着蒋介石贫困的家庭,蒋母用最原始,最传统,也最严格的思想观念要求蒋介石,教育蒋介石。蒋介石与母亲相依为命,稍懂世事的他,在这样言传身教下也懂得了自强不息的重要性,慢慢适应,甚至养成习惯。韩云华有一点还是很敬佩蒋介石的,那就是他一生都非常强调忠孝节义,面对母亲当年的棍棒教育,蒋介石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反抗,相反,他对一生对母亲都非常孝敬,几乎言听计从,绝不忤逆。
    对于这么一个集顽劣和忠义交杂杂一起的人,韩云华并不想与他有太多的交集,别的不说,就拿韩云华以及韩云倩这对兄妹的亲生父母就是死在蒋介石手中这一点来说,他就和这位蒋委员长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虽然韩云华只是一个伪劣产品,但是这不能影响他对韩云倩这个便宜小妹的喜爱,爱屋及乌,所以对于小妹一直念念不忘的大仇人他也没有多少好感,即使这个大仇人是现在中国对外名义上最高领导人。
    况且,如果不是这次周副主席要亲自来武汉的话,他是不会答应去见蒋介石的,毕竟现在的他可不是一介白丁,作为一个手握十多万雄狮的大将,避嫌是必需的。这是一个军官想要获得长久所要做的第一件事,而这恰恰是韩云华自己所能领悟的惟一一点政治经验。
    一个晚上,韩云华睡的都很香,没了战场的硝烟弥漫,少了阵地上的枪林弹雨,韩云华睡得很踏实,就连韩云倩走进他的营房都没有发觉。
    看着睡得死死的哥哥,韩云倩心里百味杂陈,她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竟然会当一位八路军指挥官,她更没有想过自己会驾驭着数十辆坦克带领着五六百精锐战士征战沙场驱逐倭寇。而这一切都是受这位从小爱护自己的哥哥的影响。
    看着哥哥安详的脸庞,韩云倩心里又说不出的得意,这就是她的亲哥哥,一位叱咤风云的八路军大将,一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民族英雄。要不是周副主席马上就要来军营,她真想一直就这样守着哥哥。
    '。。'
    
第一百八十七章:武汉会战之晋见委员长
    第一百八十七章:武汉会战之晋见委员长
    晋见蒋介石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上午八点整,对于这个时间韩云华很不爽,那就意味着他今天不能睡个懒觉好好休息一下,更不能陪韩云倩上市区转转去,见识见识大武汉的繁华,只能面的那个偶尔兴奋或恼怒地来上一句娘希匹的蒋委员长了。wWW。
    不过幸好有周副主席在,不然韩云华早就撤了,他可不想和这些皮笑肉不笑的军阀打哈哈,那样太累。蒋介石会见周恩来和韩云华的地方并不是他在武汉的公馆府邸,而是在武昌军委会会议室里。在韩云华等人到来之前蒋介石正端坐在宽大的地图前独自出神,他在想见了那位传说中的**战神该说些什么,他原本打算拉拢一下这位年仅25岁的八路军将军,但是当何应钦小声告诉他,韩家兄妹的父亲正是韩老虎,对于那个只带了一个武器装备极差的步兵团就敢反攻**一个师而且还取得了胜利的韩老虎,蒋介石可是记忆犹深,当年他可是悬赏十万大洋取韩老虎的人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蒋介石也未曾想到当年的韩老虎竟然有一个比他更有出息更有打仗天赋的儿子。
    蒋介石知道他和韩云华没有可能共事国府了,要不是现在有日本人在,他想他们应给正相互敌对的吧,也许当日松浦的遭遇正是他蒋某人的遭遇的一种复制。韩云华的指挥才能彻底将这位自傲的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折服了,武汉会战打了一个半月,加上前期的作战也不过两个半月。但是折损在这位**高级军官手里的鬼子就不下两万六千多人,先后有两个野战师团和一个步兵旅团同韩云华的部队交手,结果却都是一样,皆都被打得心服口服。而据陈诚发来的电报说,韩云华的部队伤亡应该在六千人左右,因为陈诚在万家岭烈士陵园看到了近六千个墓穴。
    虽然六千人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但是相对于日军两万六千多人的数字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以少胜多在中国近代史尤其是对外战争中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出现了。而中日开战以来动辄十几比一的伤亡已经让国民政府这位最高领导人麻木了,猛然间中**队竟然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战绩确实让这位被压迫坏了的政治高手欣喜若狂。
    近来蒋介石在武昌军委会会议室里呆的时间比过去多了不少,有时甚至就在这里过夜。他的出现,使陈诚、何应钦都感到了压力,计划的落实情况加快了,倒是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使得国民政府的大小官员们的办事效率提高了不少。每天,从前线发来的各种电文、通报源源不断送到他这里。蒋介石呢装笔挺,金星闪亮,一会儿耷着脑袋听参谋人员分析敌情、态势,一会儿看着参谋们紧张地在图上标绘、记录,一副全身心投入的样子。蒋介石忘不了这两个月是怎么过来的,更忘不了两个月前,他在这里曾组织了武汉会战军事准备会。然而战前准备的那几次大战,他都失败了。国民党各军、师高级将领在战场上发现,委员长的胃口倒是不小,可就是战前制定的计划、方案在战场上根本行不通。仗一打响,不是主要方向被日军突破,就是友邻先自溃败。什么反击、合围到头来都只是一场虚梦。
    麾下几十万精兵的牺牲使他清醒了。蒋介石意识到他的人海战术需要空间,需要巨大的周旋空间。他盯着地图上的武汉,却发现这是块被湖沼江河紧紧拥抱的死地。可再往外看,他的心胸不禁豁然开朗起来。正是因为这位**的将军和他的部队的到来使得武汉会战的结果有了转折性的变化,对此他并不否认。而且韩云华所部表现出来的真心合作抗日的行动也让蒋介石十分赞赏,可以说在**方面除了那几位老将老帅之外,蒋介石又多了一个看得上的人,不在小瞧这个曾经被他称之为“泥腿子”的八路军指挥官。
    当侍卫官告诉蒋介石说周先生和韩云华韩将军已经来了,是不是现在就请进来。清醒过来的蒋介石发现自己又发了很长时间的呆,摇了摇略显消瘦的脑袋,蒋介石整了整黄绿呢子军装道:“和我一起出去迎接这位韩将军……”不理侍卫官那惊愕的表情,蒋介石快步走出会议室向着会客厅走去。
    见到周副主席,蒋介石有些感慨万千地说道:“恩来啊,事别经年物是人非,颇多感慨啊”
    月,奉调回国抵广州。后任**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而那时的蒋介石正是黄埔军校的校长,所以那时的蒋介石便和周副主席已是老相识了。但是后来双方由于信仰的分歧,发展到了武装对峙的境地,而蒋介石也曾经一度发巨额悬赏捉拿周副主席,双方可谓是剑拔弩张,关系一度恶化到了极点。但是抗战爆发后,面对国家和民族未卜的前途,国共携手合作共同抗日。此时的周副主席便成了双方交流的中间人,对于周副主席的人格品德蒋介石还是很信得过的。
    对于蒋介石本人周副主席并不讨厌,但是政治信仰和人格魅力之类的都没有任何关系,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就是这样。对于蒋介石的热情,周副主席也是很欣慰,这说明韩云华率领的这支部队真的给**争脸了,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国民政府得到了蒋介石本人的尊重,国民政府在一次正视**的力量。视韩云华如子的周副主席看到这个自己亲手带大的小家伙取得的骄人战绩如何能不高兴呢。
    “哎,人生如棋,瞬间便是风云色变,以往的不开心就不要再提了,说多少都是伤心事,我们还是谈一些高兴地事情吧,你说呢委员长。”周副主席眼神里都是真诚,他不希望以前的争执影响到现在的国共合作,更不希望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位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云华韩小将军吧,果然是少年英杰,比之古之甘罗少之仲谋亦不逊色,当得了民族的栋梁国家的希望。”蒋介石指着跟在周副主席后面的韩云华说道。其实蒋介石也希望现在真正能放下以前的恩怨,先把外敌抵挡得住,毕竟日寇侵华损失最大的还是国民政府,而作为政府实际的主宰者,损失最大的便是他蒋某人了。
    况且这个时候,蒋百里在庐山上讲的那几句意味深长的话,又一次回旋在蒋介石的脑际:“对日作战,不论打到什么地步,穷尽输光不要紧,最终底牌就是不要向日本妥协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本打垮。一言以蔽之,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日本)讲和”如果不抵抗,别人皆有退路,唯独他没有退路等着自己的唯一出路就是做阶下囚。一想起北宋末年的宋钦宗和宋徽宗那两位倒霉皇帝的命运,蒋介石便不寒而栗起来。蒋介石无数次想过,自己是一位大国领袖,几百万军队的最高统帅,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特殊人物,岂能做阶下囚他蒋某人不是一个窝囊废,更不愿意在别人的旗下摇尾乞怜。他从人人皆讨厌的“瑞元无赖”到现在执掌一国的委员长一路上经历的风风雨雨只有他自己才明白,多少次徘徊在生死之间的他知道只有反抗才能赢得生存的空间。此时的蒋介石更想到那些被他以各种名义劝降过来的大小军阀们,有几个还能安享太平,大多数人都被他收掉兵权软禁在一区一隅,处境何其凄惨,前车可鉴啊所以现在的蒋介石和半年前的蒋介石的想法截然不同,半年前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对蒋介石的政治诱降还是起到一点作用,曾经让蒋介石本人以及国民政府中的一大部分人心动。但是至从武汉会战爆发后,蒋介石等人才清醒的认识到日军至始至终都以消灭国民政府,殖民中国为最高目标,从来都不曾改变过,所有的一切都是日军未达成这个目标而耍的计谋,实在不足以信。
    现在的蒋委员长抗日的心前所未有的坚定,以前是鉴于中日两国巨大的差距不敢抗日,而非外界所说的不想抗日,不然牺牲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场上上百万的共军精锐又怎么能说的通呢。但是现在却不一样接连不断的胜仗让蒋介石信心从未如此膨胀过,而美苏等国的示好让蒋介石看到了新的希望。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国际上的风云变幻的局势不可能没有引起蒋介石的注意,虽然他并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更没有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样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但是他却知道英法与德之间必有一战,作为一向同英法穿一条裤子的美国参战是迟早的事。到时候中国又该何去何从,蒋介石心里委实难以想明白。
    '。。'
    
第一百八十八章: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一)
    “哪里哪里,委员长的夸奖云华愧不敢当,甘罗十二岁拜相。wWW!孙仲谋弟承兄业执掌吴国霸业,而云华只是一介莽夫,何能与如此英枭二雄相提并论。委员长过奖了”韩云华可不敢和这位表现在的太过于近,不然以后可是有他受的。
    蒋介石倒是以为韩云华是在记恨韩父之死,不想与他这位杀父仇人多说,所以才表现的这么冷淡。当下也不多说,招呼周副主席和韩云华进入会议室,他要好好同这些国之精英谈谈。以前他只是和国民政府的一些高级官员探讨过这个问题,和**的精英们还第一次面对面的谈。
    会议室里已经有很多人了,除了必须到场的薛岳外,还有何应钦、陈诚、罗卓英、陈绍宽等人。进入会议室后,蒋介石示意周副主席和韩云华坐下后,起身说道:“武汉三镇惟守卫之不易,幸有我三军将士用命,迫使日寇损兵折将不的前进半步。此战我军重创日军第十一军,全歼其辖下的两个师团,重创一个师团一个旅团(波田支队),又几乎全歼其海军第三舰队,重创重建后的第三舰队,战果辉煌。”蒋介石的话还未说完,下面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久久不绝。
    蒋介石打住话头,喝了口水,看了看众人的反应。远道而来的李宗仁、薛岳、张发奎等将,闻言长吁一口气,绷紧的脸上终于现出一丝笑容。
    今天所有人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实实在在的笑。到会的大部分将领都在日军手里吃过大亏,有的曾经被日军一个联队追着一个师一个军的逃命。就算是手握重兵的李宗仁、陈诚等人也是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日军被打的溃不成军,那还有不高兴之理。
    会场一下轻松了不少,有人窃窃私语起来。蒋介石像是受到了鼓舞,更加神采飞扬,滔滔不绝,“诸位可以设想,如果我军据三镇而战,则战火势必殃及城区,武汉之政治、经济重要必失。被围城中,我军也犹如瓮中之鳖。南京教训前尤未远,切不可忘所以武汉要战,就必须战于远方的策略是正确的。概括之,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乃上策。而事实证明我们的策略比之日军水陆双管齐下高明一些,此战我军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固然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现在我来宣读一下军委会关于武汉会战有功部队及个人奖励的决定。”蒋介石用眼光扫了扫众人,又神秘地说:“诸位也许不知道吧,这次为了奖励这些有功部队,国家可是大大出了一次血。”说着,他转向所有人高声道:“命令:国民**军第八路军独立77旅为武汉会战胜利之首要功臣部队,兹升格独立77旅为独立77师,下辖8团,独立骑兵团、炮兵团、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