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窃明 >

第98部分

窃明-第98部分

小说: 窃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定远深深一躬:“愿为大人效死。”
    胸膛还在剧烈地起伏着,黄石盯着贺定远看,猛然发现他的两把刀鞘都是空荡荡的:“贺游击,你的刀呢?”
    贺定远脸上一红:“让大人见笑了,末将的两把刀在激斗中掉入草石、山涧之中,就都遗失了。”
    “你是骑将,怎么能马上无刀。”黄石反手把刚刚插入鞘中的腰刀拔了出来,随手就甩在贺定远身前,刀尖如入腐泥般地深深插进冻土,地面上晶莹的刃身犹自不停地抖动,发出摄人心魄的蜂鸣:“这把宝刀就赠给你了。”
    “出发,立刻返回金州。”把辎重收拾好后黄石下令班师,明军迅速北上,夕阳中的每个人都喜形于面,辅兵固然是一片人声鼎沸,就是躺在抬扳上的伤兵也欢声笑语不绝,两个锦衣卫则各抱着一个粗糙的木盒子。吴穆现在也算是精通救火营的编制了,他刚才把炮队的随军木匠都动员起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弄好了两个盒子。小心翼翼的亲手把头盔和大旗都收了进去。
    “大人,下一步我们怎么办?”贺定远抛出了个问题,一边的吴穆也伸长了脖子凑过来听。
    “坚守金州,同时派出大批侦骑巡逻。不让建奴有机会偷渡。”黄石知道辽南现在只剩下正红旗的十余个牛录了,这点兵力维持地方治安就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留下的那些牛录多半还是被重创过在休养的。
    回到复州的良好官道要从金州堡内通过,如果后金军不要辎重大车,他们就得带着伤兵在寒风里走回复州。而如果他们推大车从金州旁的烂地和丘陵里慢慢爬过去的话,不去打他们就太没有道理了。黄石估计此战至少让旅顺半岛内半数的后金牛录失去了战斗力,而在周围百里内他们没有任何援军。
    黄石越想越高兴:“建奴至少有一万一千辅兵,不留下几千太对不起他们了。”
    “黄将军高见。”吴穆左看一眼正蓝旗的大旗,右看一眼莽古尔泰的头盔,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
    这东西的主人刚才也只身窜进了南关堡。莽古尔泰刚才被一个明将领着骑兵苦苦追击,从头到尾他一丝一毫重整军队的机会都没有得到过。最后连身边的近卫都溃散了,紧跟着他的几个也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大旗都被那狂暴的明将抢走了,而且那些骑兵也不下马割首级,就死死地追着自己来。
    幸好莽古尔泰自幼就与马匹为伴,在马术浸淫多年早已经是非同小可。他坐下的战马也是有名的宝驹。为了逃命莽古尔泰更是把身上的佩刀、箭壶、披风等所有压分量地东西都抛下了,他一连兜了好几个圈子,靠着过人的马术又是登山又是跳涧,好歹把那个家伙甩开了一段。
    就在莽古尔泰暗自庆幸,带着得意回头望过去的时候,那个明将劈手丢过来一坨东西,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寒光已经扑面而来。莽古尔泰危机关头大喝一声。在马上就是一个铁板桥,刚躺平就眼睁睁地看着一抹寒芒擦着鼻尖划过,那飞来的大刀片子把他的胡子都削去几根,刀把把他的头盔都打飞了。
    还不等莽古尔泰的一身冷汗被吓出来,那个明将又抛过来另一道闪电……
    好个莽古尔泰!在这旧力才去,新力未生之时,他猛一发腰劲。硬是生生地把身体凌空拔起数寸,接着头拼命往前一靠。那甩来的刀光只削断了他的辫子根。马术大师就是马术大师,莽古尔泰更不停留,飞马直奔正白旗的焰火处去也。
    披头散发地冲进了南关堡,莽古尔泰此时回想起那凶神恶煞的明将,仍心有余悸地嘟囔着:“真野蛮,真是太野蛮了。”
    此时皇太极正站在南关城头遥望几里外的明军,莽古尔泰看见他就气不打一处来。激动的莽古尔泰狠狠地晃了晃皇太极的胳膊:“你不是说那明军统帅是个书生么?”
    若有所思的皇太极没有理会他,过了许久才问一边气鼓鼓的莽古尔泰:“后队到什么地方了?”
    “还有两天路程到南关。我们不能再等了,让后队把辎重都烧了,带着武器和三天的粮食赶来。我估计他们的伤兵也有几百,现在可用之兵不超过两千五,把那些汉军统统编入旗,告诉他们从此就算是旗丁了。我们得赶快从金州突围。不然等长生军养好了伤。我们就走不了了。”
    远处地明军已经走远了,皇太极叹了口气:“刨去伤兵还有两千余披甲可用,加上后队大概能有三千多,铠甲肯定是配不齐了,加上汉军也只有不到四千。前后两队共有一万多的无甲兵和伤兵,硬闯金州的话怕是要丢下一半的无甲兵。”
    “而且……”皇太极又叹了口气:“博尔晋虾的正红旗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看见,他们收拢起来恐怕也得几天。
    莽古尔泰听完以后楞了一会儿,猛然捶胸顿足地痛哭起来:“我自跟随父汗起兵,十年来从未有如此大败啊。”
    “五哥莫急,我已经派了二十白甲带着六十匹马去求救兵了,请父王让镶白旗立刻南下。”
    此时莽古尔泰也冷静下来了。来回走了两步就有了主意:“去打长生岛,但是不要打下,把长生岛打疼,让它疼得喊妈妈,然后立刻来金州接应我们。
    “正是如此。还有旅顺的船,得马上叫回来,好把伤兵运走。”
    定下坚守南关的战略后,后金军安心开始收拢残兵,并在明军退去后大举外出寻找伤兵,在这个季节伤兵暴露在旷野一夜就要变僵尸了。
    明军回到金州的时候太阳已经马上就要落下了,金州堡早就得到大捷的消息,满城男女都在门外等待归来的雄师。
    明军归来后,金州的辅兵家属就纷份涌出来妻认其夫,父认其子,一时间尽是喜极而泣的感人景象,那些辅兵都哭笑不得地安慰他们的亲人:“不是早都知道胜利了么?大捷啊,我们是大捷啊。”
    这场面让南关辅兵和选锋营的不少官兵看得黯然神伤。他们的家小还都在旅倾堡,现在已经是凶多吉少了。
    一个妇人向他丈夫絮絮诉说了半天她的担忧,突然向着黄石的战马方向拜倒,用最诚恳恭敬的语气诵道:“多谢黄大人救命,黄大人长命百岁,高侯万代。”
    这一声虽轻,但却带走了她周围的几个人。这些士兵连同他们的家人都忙不迭地向着黄石的方向跪下:“大人长命百岁,高侯万代。”
    这话如同瘟疫一样地感染了更多的人,以闪电的速度传播开来。
    本来正骑马而行的黄石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万众的中心,不管是金州的辅兵,还是从南关解救出来的辅兵,抑或是选锋营的士兵,都如同朝圣一样地向心跪拜:“黄大人长命百岁。”
    “黄大人高侯万代。”
    黄石连忙跳下马逊谢,但潮水般扑面而来的声音是那么虔诚,他在万众的呼声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这让他一切谦让的举动都成为了徒劳。
    ——我黄石起兵以来,所图者不过是割据一方,进而成就霸业。曾几何时,我内中也渐渐把大明当作了自己的母国……似乎是辽阳那个商人给了我最初的触动……似乎是张元祉张大人给了我太强烈的印象,哦,对,还有陈忠陈大人、张盘张将军……
    寒日中,黄石站在向他膜拜的人群中心,这称颂让他内愧于心——从广宁开始,我的一举一动就关乎万千生灵的命运,我的好恶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
    在黄石的命令下,救火营拼命去扶起那些人们,但才扶起了这个,那个又趴下了。这些小民的力量只有一声真诚的祝福,他们也绝不吝于把它送给黄石——这些人不负我,我也绝不能负了他们。
第三十二节 牵制
    在金州休息下以后,黄石去看望了英勇负伤的邓肯,他严肃地叫出了邓肯的全职:“色目军户管炮队加衔千总邓肯。”
    虽然躺在床上,邓肯还是立刻搭腔了:“将军,有何吩咐?”
    黄石一笑散去先前的严肃表情:“邓肯,虽然这决你未经许可就把六磅炮遗弃在阵地上,但我还是要奖励你。”
    “我并非抛弃武器,我是指挥士兵前进,不是后退,而且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武器,这在泰西不是错误,炮兵也是最需要积极主动性的兵种。”邓肯脸红脖子粗地开始反驳,嗓门也越来越大。
    黄石微笑着听完他的辩护,然后才慢悠悠地说道:“邓肯你是大明的军户,不再是苏格兰人了。大明有大明的规矩。”
    看邓肯还要争论,黄石立刻说道:“我还没有说完呢,现在没有让你发言。”他顿了一顿继续:“但在我的救火营里,我许可你按照你的意愿去指挥炮兵,但一定要把他写成条例给我过目。”
    这个意见邓肯当然同意了,不过他还不会写字,黄石就表示会给他派去文书听他口述:“此外,这次的保举名单上,你的名字会被写在第一个位置,我保证你很快就能得到我大明兵部和东江镇的正式任命,成为东江镇千总。”
    “最后还有一点,以后炮组的成员会被视作战兵。”黄石狡猾地笑了一下:“从此以后,邓肯你的手下可以多得到一条鱼,很不错吧?”
    “这并不是一条鱼的问题,炮兵当然是战兵,我并不是为了一条鱼……”
    “我很理静,很理解。”黄石笑着安抚了邓肯一番:“不多说了,好好休息。”
    天启五年正月二十八日,金州。黄石的临时参将官邸。
    “末将参见大人。”两个长生军官齐声唱道。
    黄石一摆手让两个人起来:“慢熊,求德。你们来得正好,这里没有外人就不必多礼了。”
    “末将恭贺大人大捷。”金求德一句恭维,然后就讲起了他的看法:“不过眼下三旗建奴盘踞在南关,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末将恐怕他们是在等援军。”
    说着金求德又掏出了一份计划送上。另外还有李云睿刚刚收集的情报。这几天长生岛为了收集情报就损失了不少人手,但长生岛上下都知道情况紧急,所以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黄石接过计划和情报看了很久,金求德和赵慢熊各自找了个扳凳,分别坐在黄石的左右手,良久以后黄石结束自己的沉思,把报告放下严肃地问道:“参谋队认为建奴会派更多地部队南下?”
    “大人明鉴。如果建奴肯扔下大批旗丁,他们早就扔下跑了。何必坐等我军恢复。”金求德侃侃而谈,赵慢熊也一个劲地点头。
    “辽南正红旗巳经精锐尽出。现在也都被我军困在南关。镶红旗去年被我救火营打残,现在正在海州养伤。如果建奴要抽调兵力南下,那就只有把沈阳的镶白旗调下。这样辽西方向就空了。”黄石说完又咬着嘴唇思考了一会儿,关宁十六万大军还在山海关、宁远一线。而且等确认镶白旗南下再通知辽东都司府地话,那关宁军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黄石犹豫着说道:“南关三旗建奴收拢残兵也要时间,也许他们会想掩护无甲兵硬杀出去。”
    赵慢熊当即反问黄石:“那大人认为他们杀得出去么?”
    这问话的声音未停,黄石就斩钉截铁地说道:“绝不可能!”
    自己看来是心存侥幸了。黄石苦笑着解释道:“但是没有确定的消息,我根本无法向孙大人证明镶白旗会南下,也就根本无法说服关宁军出兵。”
    “或许可以说服孙大人出少许兵力牵制一下?”赵慢熊也理解黄石的难处,他同样也理解孙承宗的难处,可是他仍然抱有一丝希望。
    黄石果然摇头道:“没可能的。我对你们地判断有绝对的信心,但是辽东都司府没有。如果贸然出兵,结果镶白旗没有南下,怎么办?又是一场大败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我们根本担不起啊。”
    赵慢熊在凳子上挪了一下屁股,仍然不放弃地作出了最后的努力:“可是镶白旗只有十五个牛录,关宁军有四十个营。”
    “关宁军四十个营都是孙大人建立的,有的是去年才刚刚建好的,其中有哪个打过仗?你会调兵,难道建奴就不会把两黄旗调回来么?”黄石严厉的反问让赵慢熊低下了头。
    自萨尔浒溃败,明军的部队建制就遭到了重创,熊廷弼顶住将门压力把老兵打散带新兵,重建了沈阳、辽阳的二十个营六万部队,结果等熊廷弼去职,这批军队在沈阳一战中全军覆灭,大多数将领也都阵亡了。
    到了广宁建军,明军十三万大军中的二十个野战营九成都是新兵,而最后一批敢战的将领也和他们一起在沙岭惨败中玉石俱焚。所以到了王在晋经略辽东的时候,王经略就说什么也不肯出山海关一步了。
    孙承宗这几年来白手起家。硬拉扯出了包括十一个水营在内的四十营关宁野战军,但其中上过战场的士兵百中无一,在战场上杀过人的更恐怕是一千个里而也没有一个。所以孙承宗也不肯越过宁远一线,而是一心一意地操练士兵,打算将来靠人多取胜。
    说到底,黄石对这种练兵方法是很不以为然的,他始终坚信精锐的军队是打出来的而不是养出来地。黄石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关宁军的士兵抽调到辽南、辽东来给东江军作辅兵。等他们见识过战场和血腥后再集中练为野战部队,而这些军队中的军官和头目最好用东江军的老兵来带,如果是受过伤、杀过人地老兵就更好了。尤其是负伤,黄石个人的经验是杀人可以练胆子,但自从那次负伤后他感觉自己变得更坚强和有信心,这对官兵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回想自己第一次带兵去金州作战。黄石依仗的也是在旅顺见过战场和死人的老兵,那还是个顺风仗呢。结果新兵还纷纷在战场上呕吐。从那以后黄石就更坚定了新兵要靠老兵带的思路,救火营是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比一般东江军的一个老兵带七八个新兵还要严格。救火营的这些新兵也大多是从跟去战场的辅兵中选拔的,搬运尸体、割首级的时候黄石随便他们吐,只要不会上了战场掉链子就好。
    “我东江军的任务就是牵制建奴,让建奴无暇去攻辽西。现在松山等三堡眼看就完工了,朝廷为此巳经花费了白银百万两,耗时也超过八个月。”黄石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