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104部分

楚-第104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连点头,皇欣、武满见了,也连声附和。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顿时把共尉破敌的妙计说成了想沾魏军便宜的阴谋。拍直最后提议说:“要不这样吧,请共君侯去迎击杨熊,我军伏击大梁守军?”
    周叔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来指着拍直怒声说道:“拍将军。我军疲惫,难道杨熊军远来就不疲惫吗?让共君侯从陈留赶过来,再去与杨熊作战,难道他就不累了?君侯如果战败,城内的守军又何必出城?杨熊到了城下,我们腹背受敌,又怎么能攻下大梁?”
    拍直面红耳赤,这个道理他当然是懂的,他只是顺着魏豹和项儒的意思说罢了,可没想到周叔这么直接,让他下不了台。魏豹不悦的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对周叔喝道:“周将军,讨论军情,各抒已见而已,何须如此激动?且不说拍将军说得有理,就算他有什么错误的地方,他是你的上官,你也不能这么无礼。是不是跟士卒们呆在一起时间久了,应有的礼节都忘了?”
    周叔愤然,他转身看着魏豹,强按着怒尖,拱了拱手道:“大王,臣无状。”
    “罢了。”魏豹挥挥手,不愿意再和他说什么。一看到他,就想起那个可恶的共尉笑容车面掩藏的贪婪,让他心里的邪火突突的往外窜。
    周叔却没有回席,而是再次冲着魏豹拱了拱手,恳切的说道:“大王,杨熊军很快就能到达城下,君侯此计,诚为一举两得的好计。如果错过机会,我们再想拿下大梁可就难了。”他见魏豹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只好再转向项偿:“承相,如果君侯去阻击杨熊军,那么他的形踪就会暴露,大粱的守军更不会出城了,我军又如何能伏击他们?”
    项儒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搓着手半天没有说话。如果让共尉去迎击杨熊,且不说他愿意与否,就算他愿意,他和杨熊对阵时,大梁的守军肯定要防备魏军在旁边埋伏,根本不会出城。这条计策里最关键的诱敌一环就失去了作用,纵使能击退杨熊,大梁还是拿不下来,还得强攻。
    他眨巴着眼睛想了半天,看着怒形于色的魏豹,再看看心急如焚的周叔,忽然灵机一动,抚掌大笑:“有了。大王,诸位将军,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承相请讲。”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项儒。项亿得意的抿了抿嘴,顿了片刻,才说道:”听担心的,也正是我担心果大粱守军丑不到喊二榭忧迹,一定不会出城。而共君侯长途奔袭,也会影响战力,恐怕未必是杨熊的对手。我看是不是这样,就由周将军率一部分人马充作我军主力,协助共君侯与杨熊作战,吸引城中守军的注意,这样岂不是两得其便?”
    众人一听,比然大悟,就连周叔都不能说这个主意不好。魏豹喜形于色。拍着项诧的肩膀大笑道:“承相不愧是武信君看重的年青英杰,这计好啊,这计好。”
    “大王,共君侯愿意吗?”拍直高兴之余,有些担心的说。
    魏豹愣了一下,看向项诧,项陀很有把握的说:“大家放心,我修一封书去,他只要见了,一定能痛痛快快的去迎击杨熊。”他又对魏豹说:“大王,请速速拨付人马和三万人的旌旗给周将军,让他与共君侯一起迎战杨熊。”
    魏豹连连点头。立即安排。
    共尉在离大梁不足百里的时候,看到了周叔和他所带的五千人马、大量的魏军旗鼓。看着有些惭愧的周叔,共尉爽朗的一笑:“魏王太客气了,何须五千人马,只要周叔到此,我就心满意足了。”
    周叔感激不尽,只在到了共尉的身边,他才能体会到这种赏识。他看了一眼共尉手中的项诧书信。有些担心的说:“君侯,不看看项承相的书信吗?”
    “有什么好看的。”共尉拆开瞟了一眼,直接递给哪疥收起来:“之乎者也的,看得头晕。”
    想到项陀那文绉绉、总是带着三分矜持的言辞,周叔虽然没看到内容,大概也能想到会写些什么,忍俊不禁的笑了。
    共尉随即带着大军避开了大梁城,渡过鸿沟,向西飞驰。在大粱西三十里,接到项诧说魏军已经离开大梁城下的消息后,他放缓了脚步,堂而皇之的冒充两万多魏军主力,一路西行,在曲遇县城西博浪沙与杨熊军相遇,两军对峙。
    博浪沙,是鸿沟与圃田泽之间的一块狭长沙地。鸿沟与圃田泽原先是连一起的,后来水位渐浅,中间的地带就露出出来,称为博浪沙。秦始皇统一天下,在这里修了一条驰道,东游时曾经从这里经过,当年张良与王祥伏击秦始皇不成,就是在这个地方。固田泽虽然每年都在缩但是水面依然宽阔,一眼看去,水波浩荡,黄沙铺成的岸边长着茂盛的芦苇,只是时近初冬,芦苇都已经黄了,正好用来当薪材。
    共尉就在圃田泽北岸安营扎塞,手下有周叔、桓酶这样的军中老手指挥。还有周贲、班玄等人配合,那些杂务根本无须他操心。吃过晚饭之后,共尉和桓腑、周叔等人出了大营,在圃田泽边钓起了鱼,田锦江、虞期带着人在周围警戒。
    桓腑拿着钓杆,心却不在钓鱼上,他觉得身边这今年青的君侯十分神秘。你说他是名将之姿吧,他却又不象历史上的那些名将一样与士卒同甘共苦。白起也好,王剪也好。他们带兵时。都与将士们同吃同住,从来不搞特殊化。而共尉则不然,他虽然对士兵很和善。可是也保持着距离,他甚至还把夫人、妹子带在身边,并具专门有女卫服侍。你说他贪图享受吧。他又不吝啬,从韩王那里得到的钱财,他一个都没有留,全部分给了将士们,每个月的饷钱,他也从来不省一个五妹钱,更不准手下的将士克扣士卒一个钱,一旦发现,重责不饶。
    更让桓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杨熊带着一万秦军就在二十里之外,他居然还有闲情逸志出来钓鱼。桓腑不知道他这是胸有成竹呢,还是麻痹大意。
    “老将军”共尉环抱着双手,明亮的眼神看着水面上一动也不动的鱼浮,忽然说:“你说杨熊现在在想什么?”
    桓腑正在出神,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的看着共尉。共尉又问了一遍。桓龋想了想,笑了:“我想他应该在考虑明天怎么试探君侯的实力,然后再派斥候到大梁城下去打探情况。”
    “这个人很谨慎啊。”共尉轻声叹道。他沉默了一会,又有些担心的说:“我这里有两万多人的大营,他会不会不敢来,直接退回去?”
    桓腑摇了摇头:“不会,只要他相信这里全是魏军,他就不会退回去。”他忽然带着些得意的笑了,冲着旁边不动声色的周叔说:“周将军,你不要见气。从吴起离开魏国、庞涓战死之后,魏国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威镇天下的魏国了,魏之武卒,也不再是夭下强兵。”,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三十一节 不复当年
    问叔淡淡一笑!,“何止是魏!武卒。齐!技击,秦!锁惺删“经不复当年了。”
    桓腑老脸一红。没好意思吭声。周叔又接着说:“军队不过是君主手里的一把剑。君主不再有当年的豪情壮志,这把剑自然也要生锈了。
    桓腑想到自己的遭遇,再想想眼前的这个。周叔,知道他也是有感而发,不禁感慨的叹了一口气,深有同感的膘了周叔一眼:“周将军说得有理,倒是桓腑孟浪了
    周叔挑了挑嘴角。却没有接他的话,而是有些茫然的说:“其实说起来,秦国真正的强大起来,还是卫靴入秦之后的事情。而卫鞍正是从我魏国入秦的。山东六国恨秦国,却又怕秦国,他们也学秦人变法图强,可是又有哪一个君主能象秦孝公一样不遗余力的支持卫鞍?又有哪一个国家,能象秦国一样,延绵六世一直坚持变法的?”
    邸食其忽然惊呼一声,手臂猛抬,一条大鱼被他拽出了水面,溅起了一片水微 邸食其一边收着鱼,一边哈哈大笑:“老夫今天运气好,先拔头筹了。”他顺手将鱼扔给哪疥,也不擦去手上的水,就拍了拍周叔的肩膀:“竖子,愁什么愁?你说的那个卫鞋在你这今年龄,不也是在公孙座府中吃瘪?老夫我都年过花甲了,要不是遇到君侯,终此一生,也就是个不招人待见的里监门。我都不气馁,你却唉声叹气的,真是气闷。好好打仗,只要有本事,总会遇到慧眼识人的伯乐的,只是你要擦亮眼睛,不要让伯乐在你们面溜过去了。在伯乐面前。就是千里马也要鸣两声吸引伯乐注意的。”
    周叔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共尉,共尉正好也看过来,两人目光一碰,会心的一笑。周叔忽然觉得一阵轻松,心情大好:“君侯,杨熊既然犹豫。我们就不能一下子将他打得太狠了。明天还是让我打头阵吧。”
    共尉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你不要硬拼,我们的目的是让他相信魏军的主力全在这里,而且战斗力不强,只是人多而已。要让他觉得,只要大梁的守军出城夹击,他们就一定能取胜。”
    “喏。”周叔连连点头。忽然真碍手中鱼杆一动。连忙提起,看着飞跃到半空中的鱼,他朗声大笑:“邸君,我也不虚此行了
    邸食其拉着周叔去烤鱼了,只剩下桓腑和共尉坐在水边继续钓
    。
    桓腑的心情不太好,他一直在思考周叔刚才的话。他在想,如果不是赵高当权,二世昏愤,他会由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成为南阳守吗?会屈居章邯手下吗?如果他手中有三五万人马。他又如何会被共尉所擒?说到底,一切都是君主变了,如果还是二十年前的赢政在位,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强大了百十年秦国,怎么会突然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横扫六国、战无不胜的秦军,怎么也会连遭败绩?周叔说得对啊。不光是魏之武卒、齐之技击,秦之锐士如今也不够锐利了。
    他用眼睛的余光看着共尉,共尉所部是他见过的山东六国之中战斗力最强的,宛城之战,虽然是因为兵力相差悬殊,可是陷阵营推锋而进、势不可挡的实力,桓酶还是心中有数的,就算是人数差不多,只慌他也未必能占多大的便宜,胜负总在五五之间。如果再考虑到虎豹骑强悍的冲击力,他也许只有三成胜算。
    他会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队的统帅吗?桓腑忽然觉得心脏跳动得有些快了起来,一股热血涌上了头,自己会象邸食其一样,花甲之年才有机会遇到真正的伯乐吗?
    桓腑正在想着,共尉忽然轻声的提醒他说:“老将军,鱼上钩了,鱼上钩了。”
    桓腑一惊,连忙用力提起钓杆,果然,一条银白色的大鱼被提出了水面,在空中扭动着身躯,甩出一串串的水珠,打了桓酶一脸,桓腑却老怀大慰,哈哈大笑,一把扔了钓杆,取下鱼嘴里的鱼钩,冲着共尉一扬手:“君侯。我也碍手了。”
    共尉耸耸肩。呲牙一乐:“得,就剩我还是空手了。”
    “君侯莫急。这圃田泽的鱼傻得很,到象是不知道怕人似的,肯定会上钩的。”邸食其一边递过来半条鱼,一边啃着手中的半条,含含糊糊的说道。
    众人大笑。
    杨熊近五十岁,中等身材,满脸的络腮胡子,看起来极是威猛,但是他的眼睛却有些细长,时不时的有精光乍现。他年轻的时候和李斯一起在吕不韦的府里做过门客,当时就相交甚好。后来李斯成为秦王赢政身边的重臣。仕途一帆风顺,而他却官运不畅,最衰的一次就是跟随李信伐楚,被项燕打得落花流水,要不是李斯帮忙,他连脑袋都差点保不住,后来戴罪立功,在王剪手下听令,总璀四功折新做到了校尉点职。可是也就到此为止了。野刃入下平定了,没仗可打了。
    帝国建立之后,他又跟着蒙恬到北疆和匈奴人作战,苦熬了几年,总算熬到稗将的位置,又得到了公子扶苏的赏识,可正是因为这点赏识,他又到了霎。始皇帝驾崩,扶苏自杀,他也被下了狱,打得死去活来,差点送命。又是李斯看在旧情的份上,把他从大狱里捞了出来,扔到他长子三”守李由的帐下。吴广攻蒙阳,杨熊力战,多有战功,又慢慢的升到了校尉的位置,这次李由给他一万多人,实再上已经把他当一个。将军看待了。杨熊十分感激,决定一定要解大梁之围,替李由挣脸。替李斯挣脸,他知道,李斯和赵高面和心不和,眼下正是争权夺利的紧要关头。如果能立有大功,李斯的底气就更足了。
    多年的挫折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养成了杨熊坚韧的性格和谨慎的习惯,他听说对面有魏军主力挡住去路,并没有紧张,也没有掉以轻心。虽然说魏军不希望在大梁城下被内外夹击。赶到离大梁一百多里的博浪沙来阻击他合情合理,可是他还是派出了斥侯,泅过鸿沟,赶到大粱城下打探军情。斥候还没有回来,他小心的守着营盘,在大帐里推演所有可能的情况。
    对面有两万多魏军,主将是魏相项诧,项俏是楚国人,项燕的重孙,一想到项燕这两个字,杨熊的眼皮就不住的跳,当年李信二十万大军被项燕打的惨败的情景就不由自主的浮上脑海。副将是拍直,骑将是武满,步将是皇欣,前军是周叔,这几个人都是魏军中的人,一个也不错,和杨熊先前得到的消息完全相符。现在只有魏豹不见踪影,看样子应该在防备大梁城秦军的后军之中。
    “丰规中矩。
    。杨熊暗自占了点头:“项家世代为楚将。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骑将冯敬撇了撇嘴:“将军何必担心,魏军虽然人多,可是未必是我军的对手
    冯敬是武信侯冯无择的儿子,和右承相冯去疾同宗,陇西人,精骑术,他二弟冯代在长城军团王离军中任骑将,他在三川守李由于下,比起冯代来差得太远,老子冯无择一直觉得他不如冯代,似乎有意要将爵位由冯代继承,他一直觉得不甘心。这次解大梁之围。他一心要立个大功,给老子看看,究竟他和冯代哪个更强。眼看着就要到大梁了,一听说魏军赶到博浪沙来阻击了,冯敬更是欣喜若狂,急着要向杨熊请战。没想到杨熊扎下营塞,却有按兵不动的意思,这可把冯敬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