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

第279部分

楚-第279部分

小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真是不如他。项羽看着侃侃而谈的共尉。再次确认了这个结论。
        两人推杯换盏,在没有了开始的猜疑和敌对情绪之后,他们仿佛真的回到了当初彰城时性情相契的时候。共尉把自己的事情一件件的讲给项羽听,项羽一边听,一边把自己放在共尉的角度来思考,每思考一次。他都觉得更加失望,自己和共尉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败给他,是母庸置疑的结果。项羽的心一点点的沉了下去,越是觉得共尉高明,他越是觉得羞愧。自己一直以为比共尉强,现在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共尉的对手。他忽然想起范增有一次在生气的情况下说的话,这天下不是你的,你迟早是共尉的手下败将。
        没想到这句话成了事实。项羽的脸忽然红了,他抬起头,严肃的看着共尉:
        “贤弟,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我败给你只是迟早的事情。从一开始。天意就决定了我无法完成季父的嘱托。我心服口服,死而无憾。”项羽说完。心悦诚服的拜服在地,向共尉行了一个大礼,然后伏地不起:“我愿意将彭城交给你。让你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我只有一个请求,希望贤弟看在我们兄弟一场的份上,无论如何一定要答应我。”
        见这个。时代最让人仰慕的英雄拜倒在自己面前,共尉却没有一点愉
        的凹曰况姗旬书晒芥伞戏…羽是服了可是他却坏是要去死,难道自只费卜肛丘,的心血。演技直逼奥斯卡影帝的结果,却还是看着他死去,悲壮的死去?难道历史真的不可逆转,项羽没有死在刘季那个。无赖的手上,却死在自己这个更阴险的无赖手上?
        不,不能放弃!
        共尉说不清为什么一定要让项羽活着,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听故事就觉得项羽是个英雄,也许是因为李清照的那句“至今思项羽,不可过江东。过于有名,也许是与成功的刘季相比,失败的项羽更象个英雄,英雄早是悲剧的,失败的英雄更让人惋惜。也许都不是,只是因为在与项羽的交往中,他确实被他的豪爽、彬彬有礼给折服了,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项羽被这份兄弟情给缠住了手脚,他这个明知自己是在做戏的人,因为入戏太深,最后也难以自拔。        共尉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现在的想法,他只知道,他要尽最大的努力,让项羽不再象历史上一样,悲壮的死去。
        “你要死?”共尉沉吟了好半天,才轻轻的吐出了三个字。
        “我没有能完成季父的遗愿,愧对季父,愧对我项家列祖列宗,还愧对亚父项羽伏在地上,说的并不快,可是却很坚定,没有一丝的犹豫,显然。他已经做好了决定,只是最后还有一些心事未了,要托付给共尉这个他最信任的人。“我征战数年,大小数十战,虽然自诩从无败绩,可是却没能给治下的百姓带来任何好处,甚至能最基本的安定生活也没有。桓楚、季布那样的勇士跟着我浴血沙场,我没有能带给他们任何富贵,我愧对他们,愧对天下人。除了一死,我别无他途
        共尉沉默的坐着,他要听项羽把话说完,才能最后打开项羽的心结。
        “桓楚、季布仙们几个都是难得的勇士,你虽然平定了中原,可是匈奴未灭,边疆不稳,将来的战事还很多,他们一定能有机会建功立业。我希望你能给他们这个机会
        “项家的人,子严、子异都在你的手里,子严不通谋略,除了剑术不错之外,没有其他的长处。而子异颇通兵法,将来最有可能振兴我项家。希望贤弟不要因为我而埋没了他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虞姬她们母女,还有她腹中的孩子。”说到虞姬,一直很流利的项羽有些滞塞了,他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这才接着说道:“琳儿是你的儿媳。我死之后,贤弟如果觉的不合适,也不要勉强。请贤弟代为挑选一个忠厚的人家,让她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虞姬腹中的孩子,我还不知道男女。也一并托付给贤弟。虞姬是子期的妹妹,你对子期那么好,我相信,你也不会亏待她的。她不是个贪图富贵的人,我在彭城的产业中,贤弟只要给她留下一成,也就足以让她活下去了
        说到这里,项羽恶也说不下去了。忍不住无声的抽泣起来。虞姬和项琳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人,就算是有共尉和虞子期照顾,可是又哪有自己照顾得周到呢。虞姬是个重情的女子,他死之后,虞姬一定不会再嫁。她要么是绚情而死,要么就是独自抚养项琳成*人,让共尉照顾的可能性都不大。一想到此,项羽坚定的心就有些动摇。
        “依我看,这事不成。”共尉突然打断了项羽的话。
        项羽抬起头,惊讶的看着共尉。显然没有想到共尉会是这个。答复。
        “你死了,嫂嫂又岂能独活?”共尉看着帐篷,轻声说道:“你们两个都走了,就算我和子期能照顾琳儿,一个没父没母的孩子,又怎么会快乐?更何况还有你那个没有出生的孩子,你难道愿意让他生下来就成为孤儿吗?还是直接不让他来到这个人世?”
        项羽心痛如绞,无言以对。
        “刚才你说子异最有希望振兴你项家,但依我看,子异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二流的人才,他在我手下很难出头,立功的机会就算有,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世代为将的项家。最后只能沦落为一个不起眼的家族。”共尉盯着项羽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而项家,本来是有机会成为我西楚响当当的名门旺族。可以让项燕公在天之灵欣慰的名门旺族。却将因为你这一怯懦的决定而成为泡影。”
        项羽先是一愣,随即又胀红了脸。共尉居然说他舍生求义这一举动是怯懦的决定,这一下子刺激了他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他宁愿一死。就是因为不想芶且偷生,怎么成了怯懦的决定?
        “贤弟,我知道我治天下不如你,可是你又何必逼人太甚?我项羽虽然输掉了天下,可决不是个懦夫。岂容你如此污辱?”项羽直起身,圆睁双目,怒视着共尉,才才临终托孤的留恋荡然无存,威猛之气立生。颇有一言不合,再次拔剑相向的意味。
        “你说我污辱你?”共尉不动声色的看着项羽,嘴自歪了歪。一副不以为然的架势。
        “你说我怯懦,难道还不是污辱我吗?。
        “我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何来污辱之说?”共尉抬起手,示意项羽稍安勿躁:“你听我说完,如果你还觉得我是污辱你,我可以以任何方式向你道歉。可是如果我没有污辱你呢?”
        “你说”。项羽怒不可遏。
        共尉笑了,他没有立即解释,而是从案上拿起酒匙,给自己添了满满的一杯酒,然后又给项羽添满酒。自己举起杯来,在大帐里来回走了两步,最后站在项羽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怒气满面的项羽,咧嘴一笑:“你一定是觉得,人生最大的难处。不过是从容赴义,对不对?”
        “死生大事!死,难道不是最困难的事吗?”
        “不然。”共尉应声打断了项羽的话,连连摇头:“依我看,死其实很容易,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而活下去,才是最困难的事。你不用急,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三十五节 软硬兼施
        项羽的眉头一耸,想了片刻。点了点、头。赵文子就是赵武,也就是史上那个赵氏孤儿,这件事是春秋时的一件大事,项羽虽然不好读书。可是对这件事也了解一些情况,对那两个义士公孙杵向和程婴也十分敬重。
        “公孙杵向死了,程婴活下来了。你说他们哪一个更难?”共尉收起了笑容,严肃的盯着项羽的眼睛。项羽眼中现出一些迷茫,嘴唇动了几下,显然想说些什么,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又觉得不太妥当。公孙杵向是死了,付出的是生命,可是没死的程婴付出的却比公孙杵向要更多,他不仅要委身于武,还耍献出自己亲生儿子的性命。
        “这个。,这个。事情不一样。”耍论武力,项羽可能还可以和共尉较量,要论辩才,项羽实在不是共尉的对手,面对共尉这个问题。他越想越糊涂,只好用借口来搪塞。
        “怎么不一样?”共尉追问道。
        “我,我没有项羽结结巴巴的,面现难色。
        “你没有孩子要抚养?。共尉盯着他的重瞳,声音变得很冷。“为了别人的孩子,程婴可以忍辱负重,可是你却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委屈?兄弟我就这么不堪,以至于兄长宁愿死,也不愿意向我低头称臣吗?”
        这句话说中了项羽的心思,他闭口不言,可是想想,又并不完全是共尉所说的,他苦思冥想了半天,才开口说道:“贤弟你误会了,我不是说你不堪,作为一个明君,我项籍对你是心服口服。我只是”只是
        “义不受红    。共尉歪了歪嘴角,有些不屑。
        项羽寒着脸,一声不吭。
        “我辱你了吗?”
        “不,不是。”项羽连忙否认。共尉这么苦口婆心的劝他,相当给他面子了,怎么会是辱他呢。可是他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打了败仗。丢了天下,转而拜倒在敌手的面前称臣,这才是最大的耻辱。作为一个贵族,就应该慨然赴义,用鲜血来洗涮自己战败的耻辱。他本想说你是一个农夫,不会明白的,可是一想,这话如果说出来,共尉会很没面子,只好又咽回了肚子里。
        共尉坐回自己的腿上,向后仰了仰身子,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明白了,你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你输给了我,输了,没面子,只好一死,以证明自己的高贵。是不是?。
        项羽还是不说话,可是他的眼神却表明了他的内心。在灵牙利齿的共尉面前,他几乎不敢说话了,一说话就被共尉抓住把柄。
        “你死了,你还是高贵的,可是项家完蛋了,曾经在楚国显赫的项家败落了,从此沦落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家族。击败二十万秦军的项燕公在九泉之下,不知当作如何想?你自由了,解脱了,我那苦命的嫂嫂从此却要以泪洗面,琳儿和那个还不知男女的孩子,却要从此成为一个,没父亲的孩子。父亲是山,母亲是河,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你难道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吗?”
        共尉的话象一根根针,不停的扎在项羽的心里。项羽从小失去了父亲,跟着季父项梁、项伯流亡。虽然项梁他们对他都很好,和父亲没什么两样,可是他们依然代替不了父亲在他心目中并不清晰的模样。一想到自己的孩子从此也将和自己当年一样,只能羡慕的看着别人父子相亲,他的眼泪又禁不住的流了出来,挺直的身子,也慢慢的软了下来。
        “好吧,就算他们都不重要。”共尉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你当初答应过我的,平定了天下。我们一起去打匈奴,把匈奴人驱逐到极远之地,让我大楚的战旗飘扬在马蹄所及的地方。现在我为政务所困,不能再频繁远征,只好将这个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我来为你准备作战所需的一切,可是你却为了一点所谓的尊严,要违背我们的诺言他站起身来,走到项羽的背后,伸出一只手按在项羽的肩上,声音里充满了失望:“兄长,你让我太失望了。”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项羽哽咽着,连连摇头:“我担不起这个重任。”
        “你网刚还不承认自己不会打仗。怎么一转眼。又说自己担不起这个重任了?”共尉反问道。        “我承认,你说得对,我不会打仗项羽口是心非的说道。
        “不然。”共尉又打断了项羽的话。项羽被他搞糊涂了。抬起头。半转过身子,莫名其妙的看着共尉。共尉摆摆手,一本正经的说道:“打仗也分不同的情况,有人上阵杀敌,勇往直前,以一当百,是为斗将。有人指挥若定,使万人如一指,攻无不破,战无不胜,是为战将。有人运筹帷幄。可能手不能提篮,力不能开弓,可是他能洞悉敌情,知机于未萌二是为智将。他们的长处不一样,又岂能同日而语?别的不说,现在包围彭城的三个人,如果说单独指挥一军,与你一较长短,又有哪一个。是你的对手?再说兄弟我吧,虽然自恃也是久经沙场。打过的恶仗也不少,可是真要和兄长各带数万人马,旗鼓相当,在这里一决高下,说实话,我也一点把握也没有,算来算去,胜负都在两可之间,也许,你的胜率还要大一点
        “贤弟自谦凹曰甩姗旬书晒齐伞项羽见共尉对自尸的评价读么高,心里的不平算是开懈“不管怎么说,我毕竟是败了。败军之将,又有何勇可谈?”
        “此话差矣。”共然又打断了项羽的话,他转身回到项羽的面前。手指蘸了一些酒,在案上画了几个圈。“战争是一个要考虑很多因素的事情,不能仅凭将领的智谋,士卒的勇猛,首先要看的,却是国力。现在东楚、西楚的国力不可相提并论,这一点,你不会有异议吧?”
        项羽点点头,坦然的承认了共尉的说法,东楚、西楚的实力确实不是一辑当次的。
        “第二个因素,是统帅的能力差距。”共尉笑了笑,指指项羽,又指指自己的鼻子:“这就是你和我的比较,不过不是在战场上比,而是在朝堂上比。这一点嘛,兄弟我略胜一筹。”
        项羽看着共尉,哼了一声,不服气。但是又不得不点头表示承认。
        “第三层嘛,才是临阵指挥的将领之间的较量。”共尉晒了砸嘴。对盯着他的脸,眼睛眨也不眨的项羽咧嘴一笑:“一对一的话,你最强。可是三打一。你就必败无疑。”
        项羽无意识的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几许得意的笑容。能得到共尉的称许。他心里一直憋着的气总算是彻底平了。
        虽然战败了,可不是我打仗不如人的原因,而是我其他的实力不如他。只要共尉承认这个,项羽心里的疙瘩就解了,他就可以心平气和的去了。
        “不过,这些话,现在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